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25.00 KB
- 文档页数:23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第一篇: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1.市场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而今我国较为稳定的政治和较高的对外开放度,使得饮料行业蓬勃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
作为拥有180多年历史,且融合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中药学有着“凉茶始祖”美誉的王老吉凉茶也将吸引各界人士的眼。
在国际上,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饮料出口业绩的不断回升,此时,拥有较好品牌优势的王老吉较同类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近年来,全球软饮料市场发展迅速,从软饮料的品种来看,碳酸饮料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果汁饮料和矿泉水,但近年来,软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逐渐“退烧”,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饮料市场新的主力军。
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超过了果汁饮料,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到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
近年来,我国一向占据龙头地位的碳酸饮料,其市场份额继续锐减,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新的饮料市场“新宠”。
就传统文化而言,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
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
王老吉凉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品,有“预防上火”和“降火”的作用,这种实实在在的功效是其他饮料没有的核心技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王老吉品牌可以在保持自身核心技术的同时,完善市场的反馈机制,不断利用科技的优势来完善生产渠道,销售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加快配送速度,为王老吉凉茶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使凉茶生产有质量保证,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对追求天然、注重口味、讲究健康、要求营养的需求。
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例分析(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马桂子班级:12车辆(1)班学号:201200163121一、王老吉与加多宝背景(1)王老吉的简介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凉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俗称“红罐王老吉”)。
(2)加多宝的简介加多宝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广东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加多宝』、茶饮料系列。
所经营的红色罐装『加多宝』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二、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第一战商标争夺其实王老吉这个商标是加多宝集团从广药王老吉那签署的主商标合同.不是加多宝的自有品牌. 到2013年到期因此最近在电视等各大媒体会看到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等的广告附: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关系2000年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时限延长至2013年),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万元;2003年6月签署第二份补充协议(时限再延长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2010年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 2011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2011年12月“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
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评析王老吉和加多宝都是中国著名的凉茶品牌,两者在市场上竞争激烈。
然而,广药集团在获得“王老吉”商标后,推出了红罐王老吉,使得市场出现了加多宝红罐凉茶和广药生产的红罐凉茶两种包装十分相似的产品同时销售的局面。
由此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商品“包装装潢”的法律争端。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7年8月16日对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做出了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这一判决的主要依据是涉案包装装潢通过对色彩、文字、图案等设计要素的选择和组合,呈现出了具有一定独特性并与商品的功能效果无关的视觉效果与显著特征,并通过经营者长时间及较大范围的宣传和实际使用行为,使涉案包装装潢所发挥的商品来源的指示作用得以不断加强。
正是因为该包装装潢是该商品特有,他人使用该特定的包装装潢才构成了混淆公众的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还强调了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保护是建立在特定名称获得标示来源的显著性的基础上。
在本案中,王老吉和加多宝两个品牌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特有的包装装潢也具有广泛的认知度。
因此,对涉案包装装潢的保护不仅是对其本身的保护,更是对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保护。
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的判决结果,不仅解决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之间的法律争端,也为我们提供了几点启示:商品包装装潢的独特性可以成为识别商品来源的重要标志。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更加注重自身品牌和产品的包装装潢设计,使其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以便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能够快速识别出自己的品牌。
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其特有名称和包装装潢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注重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从而为品牌提供更强的保护。
法律纠纷的解决需要依据事实和法律依据,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公平和公正。
王老吉再告加多宝索赔3亿1.新闻报道法制晚报讯(记者洪雪)今天上午,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又一场侵权诉讼在大兴法院开庭。
原告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诉称,加多宝(中国)饮料公司的外观与王老吉的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并无实质差异,足以使公众产生误解,索赔3亿元。
此前,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就侵害商标权、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诉由进行了超过15场诉讼,案件标的达30亿元,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王老吉改名加多宝案”、“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虚假宣传案、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红罐案”等。
绝大多数案件以王老吉胜诉告终,个别案件仍在审理中。
王老吉:加多宝包装侵权索赔3亿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起诉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要求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亿多元。
原告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诉称,广药集团系“王老吉”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权利人,其产品特有的包装装潢为由红色为底色、中间是三个竖排黄色楷书“王老吉”文字及辅助文字和配图组成的整体。
自1995年至2010年,原告及其前身曾将第626155号“王老吉”卷轴商标许可给香港鸿道集团以生产王老吉凉茶,后因原告与香港鸿道集团就商标许可合同发生纠纷,原告收回“王老吉”商标。
广药集团认为,“王老吉”凉茶上的包装装潢为“王老吉”凉茶所特有。
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未经原告许可,从2012年6月开始生产、销售标注“加多宝”字样的凉茶,凉茶包装图案及排列组合在整体视觉效果上与“王老吉”凉茶没有实质差异,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
原告认为,“王老吉”凉茶及其特有包装装潢所承载的巨大商誉因被告的持续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遭受了巨大损害,故起诉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3亿元及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100万元,并判令被告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及其官网上发布声明,澄清事实、消除影响。
据了解,加多宝公司一共有6家,包括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
王老吉和加多宝分析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纠纷案分析王老吉和加多宝的营销策略比较分析王老吉的营销策略分析一、产品策略1、市场定位王老吉产品定位为一个功能饮料,王老吉的作用就是“预防上火”,这就避免红色王老吉与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和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相比较而言,红色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
而且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
2、品牌策略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红色王老吉顺应现有消费者的认知而且没有与之冲突。
“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
一个品牌如果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势对手所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要传达出新品类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惊人的。
红色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色王老吉就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
3、包装策略罐装王老吉的包装主色调是红黄两色——最具传统意义和文化认同感,红色易拉罐民族风格浓郁朴素,实在的产品包装很好的表达了“预防上火”的功效。
并且这样的包装配色摆在货架上很醒目,亮黄色王老吉三个字给人视觉冲击非常抢眼,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产品包装不是美学意义上的艺术,而是视觉化的“市场策略”二、价格策略定价策略王老吉310ml单罐零售价一般在3.5元左右,与普通饮料相比,王老吉的价格是偏高的。
为了使消费者可以接受这个略高于一般饮料的价格,王老吉分析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发现当时的茶饮料如康师傅茉莉茶等并没有与一般的饮料细分,凉茶市场相对竞争并不激烈。
也没有饮料以“预防上火”作为口号。
加多宝危机公关案例组长:刘晓冰小组成员:刘晓冰、李杰、岁诗琪、赵雨菲、张凯琳、吴玛瑞雪1.事件背景1.1.王老吉和加多宝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
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
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
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
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2.合作和共赢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
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
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
王老吉加多宝案例分析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中国饮料行业的两大知名品牌,它们之间的竞争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定位、产品特色、营销策略等方面对王老吉和加多宝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首先,从市场定位方面来看,王老吉和加多宝都定位于传统中草药饮料市场,强调产品的天然、健康属性。
然而,王老吉更加注重清热去火的功效,而加多宝则更注重滋阴补肾的功效。
这种微小的差异在市场中却有着不同的定位效果,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产品特色方面,王老吉和加多宝在口味、包装、配方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王老吉的口味更加清淡,包装更加简约大方,而加多宝口味更加浓烈,包装更加华丽炫目。
在配方上,两者都有着独特的秘方,这也是它们长期竞争的一大亮点。
再者,营销策略方面,王老吉和加多宝都通过明星代言、广告宣传、赞助活动等手段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王老吉更加注重线下渠道的建设,通过加盟连锁店、超市等销售点来扩大市场份额;而加多宝则更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最后,从市场反馈来看,王老吉和加多宝都有着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但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它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将是它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王老吉和加多宝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两大品牌,虽然在市场定位、产品特色、营销策略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在不断创新、发展,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王老吉和加多宝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实现长久稳健的发展。
王老吉PK加多宝案例分析-市场营销背景资料显示,老吉凉茶是由一名名叫王泽邦的人初创于清朝道光年间 1828年发明的。
王?泽邦归天后,第三代传人便将凉茶店开到了香港。
1949年,王老吉被一分为二,广州王老吉凉茶被归入国有企业,隶属于广州医药集团? 那时为国有企业,而在香港的王老吉那么仍然由王泽邦家族后人经营。
1995年王老?吉品牌所有者广药集团将罐装王老吉品牌利用权租给了香港加多宝。
两年后,?广药集团注册?申请了王老吉商标,并在第二天,与香港鸿道集团签定了商标许可利用合同,授予?鸿道子公司加多宝在内地生产红罐装王老吉。
2002年11月,广药集团从香港王老吉董事长王健仪手中取得了10年“海外商标利用?权”使得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产品得以打通海内外市场。
由此,广药集团、王老吉家族、?加多宝三方正式形成三角业务关系。
加多宝与王老吉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王老吉是广州药业的,加多宝是香港鸿道集团的!加多宝租赁的王老吉商标,然后一步步将王老吉养大(2020年销售额160亿人民币)期间广药顺势推出了绿盒装王老吉后来,广药就要完全的收回王老吉的整个商标因为商标在广药那里,而且商标租用合同也已经到期,因此在广药和加多宝的官司中,广药很正常的收回了商标加多宝因此不能再利用王老吉那个由他一手带大的品牌了,只能推出“加多宝”牌凉茶,因此,此刻大伙儿在市面上看到的加多宝牌凉茶,也确实是以前的王老吉凉茶,二者除商标换了之外,其它没有任何区别(配方是一样的)而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也推出了广药版的王老吉,也确实是此刻市面上即将出售的包装上带有“广州药业”的红罐王老吉2000年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 . 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时限延长至7>2013年,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万元. 2003年6月签署第二份补充协议时限再延长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 2010年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 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 年12月“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 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21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 年5月15日,广药集团博得王老吉商标。
加多宝王老吉案例分析加多宝和王老吉是中国饮料行业中的两大知名品牌,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业内公认的焦点。
在这场竞争中,加多宝曾经提起了一系列诉讼,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加多宝诉王老吉不正当竞争案”。
这一案例不仅在法律层面引起了广泛关注,更是在商业层面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分析。
本文将对加多宝王老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商业逻辑和竞争策略。
首先,加多宝和王老吉之间的竞争可以追溯到它们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
加多宝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凉茶品牌,一直以来都以“清凉解渴”为主打口号,定位于大众消费市场。
而王老吉则以“清热解毒”为主打口号,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消费市场。
这两个品牌在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竞争中的策略和手段。
其次,加多宝在诉讼中主要指控王老吉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多宝认为王老吉的产品包装和广告语中使用了“凉茶”这一词语,与其产品的定位和口号相近,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而王老吉则辩称其产品口味和功效与加多宝有所不同,不存在不正当竞争。
这一诉讼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和消费者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个品牌的形象和市场地位。
最后,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多宝和王老吉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更是品牌形象、市场定位和消费者认知的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加多宝和王老吉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力求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和更好的口碑。
而这种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也促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和理性地选择产品。
综上所述,加多宝王老吉案例是中国饮料行业中的一场经典竞争案例,它不仅在法律层面引发了广泛讨论,更在商业层面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这一案例不仅仅是两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更是整个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选择的缩影。
希望在今后的竞争中,企业能够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老吉加多宝之争-案例分析-法学班级:法122-2 姓名:杨晓雨学号:201252502225 完成时间:2014/10/12【王老吉加多宝之争分析】事件概述价值1080亿的“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日后最后以广药胜诉告终,鸿道将被停用“王老吉”商标。
事件发展品牌起源清文宗咸丰二年(1851年),王泽邦将解暑之用的药方制成凉茶,称之为王老吉,防病保健。
之后,因配方合乎药理,价钱公道,因而远近闻名。
王老吉凉茶畅销两广,湖南、湖北、江西、上海等地。
后来,王老吉第三代传人于香港设店,又在澳门开设分店,并将王老吉「杭线葫芦」的商标注册,成为第一个注册的华商商标1949年解放后,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王老吉凉茶归入国有企业-----广州羊城药厂,隶属广药集团。
问题产生1995年作为王老吉商标的持有者,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销售权租给了加多宝,而广药集团自己则生产绿色利乐包装的王老吉凉茶,也就是绿盒王老吉。
1997年,广药集团又与加多宝的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2000年双方第二次签署合同,约定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10年5月2日到期。
2001年至2003年期间,时任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先后收受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共计300万元港币。
得到了两份宝贵的“协议”:广药集团允许鸿道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
2004年广药集团下属企业王老吉药业推出了绿盒装王老吉,2011年11月,广药集团开始将王老吉的其他品类授权给其他企业。
对此,加多宝发表声明,双方的矛盾开始公开化,并在2011年底诉诸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事件结果广药集团胜诉2012年5月10日晚间,广州药业在香港联合交易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2012年5月15日,广药集团赢得王老吉商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加多宝与王老吉是中国知名的凉茶品牌,两者在市场上长期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加多宝曾因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被王老吉公司起诉。
本文将围绕这一法律案例,分析商标侵权与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二、案件概述1. 案件起因2012年,王老吉公司发现加多宝公司在其生产的凉茶产品上使用了“王老吉”字样,且在广告宣传中暗示其产品与王老吉公司有关联。
王老吉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遂将加多宝公司诉至法院。
2. 案件经过王老吉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在未取得商标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王老吉”字样,构成商标侵权。
此外,加多宝公司在广告宣传中误导消费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就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问题展开辩论。
3. 案件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加多宝公司在未取得商标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王老吉”字样,侵犯了王老吉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同时,加多宝公司在广告宣传中误导消费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据此,法院判决加多宝公司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王老吉公司经济损失。
三、案例分析1. 商标侵权本案中,加多宝公司未经王老吉公司许可,在其产品上使用“王老吉”字样,侵犯了王老吉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商标侵权。
2. 不正当竞争本案中,加多宝公司在广告宣传中暗示其产品与王老吉公司有关联,误导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四、法律启示1. 商标保护意识的重要性本案提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商标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商标注册、管理和维权工作,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2. 合法竞争的重要性本案也提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合法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