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材料》应知应会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2019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材料6、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7、塑料8、服装材料第六课天然材料和人造材科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能说出从陶泥到陶泥瓶的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们的物质没有改变。
3、能描述陶瓷制品的加工过程。
二、科学探究1、能够从材料来源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三、科学态度1、能对人造材料的加工过程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说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五、教师准备金属玩具、塑料杯、易拉罐、玻璃瓶、报纸、棉布衣服、木制积木、手电筒、铅笔、陶土及相关设备等。
六、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塑料盆、玻璃杯、石子、木板和沙士等实物,让学生先用感官进行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学生观察后回答。
3.引导: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你能按来源区分身边的材料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现察比较,形成知识1.认识天然材料。
(1)提问:课本中的塑料杯、书、棉布衣服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又是从哪里来的?(2)观察: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回忆生活经验,思考上述问题。
(以上三种物品分别由塑料、纸、棉布制成,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得知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的;纸是由木材等加工制成的,棉布是由棉花加工而来的。
进而分析得出石油、木材和棉花都是来源于自然界。
)(3)汇报:指定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与评价。
(4)引导:生活中还有哪些将天然材料加工后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将你知道的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仔细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读出其(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 生活中的刻度尺有(皮卷尺)(软尺)(钢卷尺)等等。
他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不)一样4. 用直尺可以测量书本的(长)和(宽),用它不能测量我们的腰围,测腰围需要用(软尺)。
5. 现在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我们也可以用身上的尺子(拃)、(步)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6.体育老师要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7.(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在使用量筒时要知道它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8.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完全放入水中,记录总体积,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9.液体常用的体积单位一般是(升)、(毫升)固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 1毫升= 1立方厘米) (1升= 1立方分米)10. (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1.托盘天平的构成有:左托盘、右托盘、指针、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镊子构成。
12.托盘天平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
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4.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0处。
1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4.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
识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点,以便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1. 太阳与地球
- 太阳是地球的能源提供者,它是一个燃烧着的气体球体。
-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约为365天。
-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理经纬度。
2. 月亮与地球
-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公转。
- 月相是指地球上观察到的月亮表面光亮部分的不同形状。
- 月亮对地球具有引力,导致潮汐现象的产生。
3. 明亮与暗淡
- 光源可以是天然的,如太阳、月亮,也可以是人造的,如电灯、手电筒等。
- 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 区分明亮和暗淡的方法是用眼睛观察物体的背景亮度以及物
体本身的亮度。
4. 电和电源
- 电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能量形式,常用于电灯、电视、冰箱
等电器设备。
-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可以是电池或电力网络。
- 电路由导体(电线)、电源和用电器组成。
5. 气体固体与液体
- 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可以压缩和
扩散。
- 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不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一亲历科学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3. 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答: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1. 记下现在的我的办法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勾画轮廓,是眼睛和手来帮忙.量身高和测体重,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
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4.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如:(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如:(指纹、胎记、血型等).5、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第六课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玻璃是一种(人造材料),它们是由(天然矿石)经过(熔融)制成的3,身边还有哪些天然材料制成人造材料?答:铁矿石经过提炼制成铁块,石油经过化学加工制成塑料颗粒,铜矿石经过提炼制成铜块,玉米经过化学加工制成汽油。
4,陶瓷材料是怎样加工成的?答:先把陶土揉泥,再把陶泥加工成型,把成型的物品进行装饰,最后把它放入窑中高温烧制。
5,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陶泥花瓶经过高温烧制变成了陶瓷瓶。
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6,举例说明新材料的运用有哪些?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制出新的材料。
采用新材料制作的无缝乒乓球,超圆,耐打,弹性大,以树脂为材料制作的眼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采用多种新材料制成的宇航服具有隔热,阻挡宇宙射线等作用。
第七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2,塑料有哪些性能?答:〈1〉可塑性〈2〉具光泽,部份透明或半透明〈3〉大部分为良好绝缘体〈4〉重量轻且坚固〈5〉加工容易可大量生产,价格便宜〈6〉用途广泛、效用多、容易着色、部分耐高温。
〈7〉耐化学腐蚀3,塑料尺子比木头尺子有什么优点?答:塑料尺子比木头尺子更轻便,更透明,还能防水,还耐磨。
等4,塑料手套透气性差,棉线手套透气性好5,有的塑料瓶遇到热水会(变软),但并不是所有的塑料都会这样。
7,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了多种办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型)(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8,塑料不易(降解)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改性淀粉)(生物降解剂)等添加剂,可以使塑料的稳定性下降,有效地降低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
废旧塑料还可以作为原料再生产。
9,你知道废旧塑料怎么再利用吗?答:1,废旧塑料切成碎片。
2,高温熔化。
(封面)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材料》复习
提纲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5、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6、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7、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8、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9、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0、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1、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
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1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年级科学背诵资料姓名:班级:2空气1.我们感受的空气的特征是:容易泄漏,很轻,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
2.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3.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4.木头有质量,水也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5.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6.由于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是风。
8.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在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9.没有空气,动物就无法呼吸,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10.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他,他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但是能占据空间,可压缩,有弹性,有质量,但是很轻。
11.空气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会流动的气体。
12.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孔明灯就是根据空气的这一特性上升的。
13.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冷空气总是要向热空气的地方流动,这样就形成了风)14.我们平时听到的风声,就是空气流动时发出的声音。
实验现象和解释实验一:1.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槽杯子里的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在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子里的水位上升,纸团湿了。
因为杯子里的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溢出。
3.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
杯子里的水位开始下降。
实验二:记下初始刻度,堵住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和向上拉活塞,手不放开,观察水和空间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然后松开手,观察有什么变化?空气:空气容易压缩和扩张,但不能无限压缩,手松开后,活塞会弹回到原来的位置。
水:水几乎不能被压缩和扩张。
发现:我发现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解释:原来,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科学空气-、感受空气3.石块和水装进开口的杯子里不容易泄漏,空气装进开口的杯了里容易泄漏.4.空气要装进密闭的容器里才不容易泄漏,如果要传递一些空气给其他同学或者其他地方必须把它装进密闭的容器中。
5.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6.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在做纸不湿的实验时,纸团要粘在杯底防止掉落在水中。
3.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把杯子里的空气放出去,不再占据杯子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满上来。
4.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向杯子打人. 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杯子中的水会慢慢被挤出来,5.乌鸦喝水的故事里,鸟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改变。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3.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4.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之后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本领,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5.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小了。
6.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大了。
7.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8.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四、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3.天平-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豆子,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质量是相等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一: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二: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第二单元材料
6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人造材料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
玻璃是一种人造材料。
3.常见的天然材料有铁矿石、石油、木头、棉花等。
4.常见的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铁块、塑料颗粒的。
5.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
6.陶土制作陶泥瓶的过程:陶土→揉泥→成型→装饰→高温烧制
7.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制出新的材料,采用新材料制作的无缝乒乓球,超圆、耐打、弹性大,以树脂为材料的制作的眼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采用多种新材料制成的宇航服具有隔热、阻挡宇宙射线等作用。
7塑料
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2.塑料具有轻便、透明、防水、耐磨等优良特性。
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减少树木砍伐,但塑料不容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3.玩具利用塑料的可塑性,插线板利用塑料的绝jue缘yuan性。
4.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多种方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5.数量不容易降解,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改性淀(
dian)粉、生物降解剂等添加剂可以使塑料的稳定性下降,有效的降低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废旧塑料还可以作为原料再生产。
6.废旧塑料可以制成纺织纤维。
具体过程分为以下4步:(1)废旧塑料切成碎片;(2)高温熔化;(3)制成纤维;(4)制成纺织品。
8.服装材料
1.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时会穿不同材料的服装。
例如,消防员穿防火服
2.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衣服的标签、观察纤维的孔隙、触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
3.棉布衫渗水性强,橡胶雨衣防水性强。
4.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实验中,应保持水的温度、体积以及两种布料的厚度尽量一致。
5.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多种功能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