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石材产业发展纪实共5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55
产吐为科技云2021年第20卷第1期南安石材业面临的困境与转型升级路径探索□詹锦华【内容摘要】石材业是南安重要的支柱产业,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成绩斐然。
2019年全市石材产业总产值近700亿元,撑起 中国石材产业的半臂江山,进出口分别占全国的60%和55%,但是,近年来南安石材业的发展也面临高端产能不 足、高层次品牌不多、产能过剩、环保成本增加、产业扩张受限、高级人才不足、进出〇贸易不稳定等困境。
在此基 础上文章提出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集群、打造石材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商业模式等对策,对南安石材业 转型升级路径做了一些探讨,以期为促进南安石材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石材业;产业经济;发展困境;转型升级【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厦门工学院校极科研基金项目 “生态美学视野下闽南石雕文化圈建构与产业化研究”(编号:KYSD2019004)成果。
【作者简介】t锦华(1971.8 ~ ),女,福建建瓯人,厦门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消费经济―、南安石材业的现状概况南安,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石材生产交易中心,享有“中国石材之乡”等诸多美誉。
石材业,是南安重要的支柱产业,历经近=:十年的风雨,成绩斐然。
(一)南安石材产量及进出口情况。
2019年南安市现有 石材企业1.364家,其中规模以上石企285家,从业人数约10万人,年产石板材约2亿平方米,2018年和2019年全市石材产业总产值分别为600亿元和700亿元,进出口石材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55% ,撑起中国石材产业的半壁江山。
南安已成为中国和世界石材生产加工龙头,南安建有30多家大型石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额约200亿元1。
2018年全市石材出口 7,3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5%;进口石材荒料42, 6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94%。
2019年全市石材出口约达746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进口石材荒料42234. 39万美元,同比增长-1%。
水头镇:不产石头的石材城打响转型升级战买石头、卖石头,到中国、找水头。
这是海外石材客商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它不仅说明了水头已成为了中国石材产业的风向标,更为水头这个不产石头的石材城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
水头,位于南安市南部沿海,与厦门经济特区接壤,有泉州南大门之称,水头镇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海、陆、空交通便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人文优势。
水头镇又是著名的侨乡,招商引资具有更多的渠道。
就是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孕育了南安的石材产业。
南安现有石材企业达1500多家,石材产量已占到了全国的50%,石材产品也已占到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
两头在外不产石头的石材城怪了——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不产石头,仅十多年的发展,却把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办得红红火火,不管是产量、质量、品种、销售总量,在同行业中均排名第一。
十几年前,水头虽说也小有名气,地方经济有所发展,但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围乡镇的影响,水头当时有零零散散的石材交易。
但是由于市场散、乱、杂,不仅经营效益不佳,还污染了周边环境。
当地政府审时度势,请来专家会诊,经过全面分析,总结出当时水头已具备的优势:一、交通优势,水头镇地处闽南金三角腹部,海、陆、空交通便捷;二、营销队伍优势,当时水头虽然没有自己成规模的支柱产业,但却有庞大的建材营销队伍分布在全国各地。
于是政府拿出800亩土地,采取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先期建立100亩示范区。
启动市场之初,水头镇政府占40%股份,以市场行为推动石材产业发育、形成、发展。
1999年,首届南安(全国)建材经贸洽谈会举办,政府出面力邀各界要人和世界有影响的巨商参会,对如何打造石材市场,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石材需求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和展望。
而这一切,都为水头石材产业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何为两头在外?就是指水头石材原料几乎全靠从外阜运进,而销路遍布全世界。
水头石材的印迹不仅遍布国内山东、新疆等10余个省及自治区,还延伸到土耳其、伊朗、印度、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乂造合成石饮盟水率、防污性能等物理化学性能影响不大,还能为产 品增加了强劲的抗菌能力。
金属离子型抗菌材料粒径 在l~100nm之间,稳定性好,高温下不变色,不分 解。
因为其尺寸为纳米级,因此具有特有的表面效 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具有一 般宏观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功能,在日常环 境中X需光照等特殊条件即可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性。
其抗菌机理为:当抗菌剂中的阳离子和细菌接触时,就会和细菌的细胞膜相结合,并与细菌体的蛋白质发 生反应,破坏细菌细胞膜蛋白的结构,使细菌失去活 性,达到杀菌目的。
同时,纳米级材料表面的空穴会 产生电子,直接参与反应,空穴数量越多就会产生更 多的电子,其杀菌能力显著增加,整个过程不需要光福建罗源县对已关停的112家饰面石材矿山进行巡查近曰,罗源县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对全县已经关闭的112家饰面石材矿山进行了抽査式的“回头看”巡查。
执法人员分别来到西兰、A塔等乡镇的重点矿山区域,主要对饰面石材矿产资源是否被盗采、矿山地质环境是否遭到破坏等方面进行现场巡査,依法强化对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
县国土资源监察大队成立了 3个巡查小组,每周不定期联合各有关国土资源所及各乡镇政府,对已关闭矿山开展巡查,特别是加大周末及节假曰巡查力度。
同时强化监管手段,采取人防与技防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基层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终端,定期对全县190个巡查区域开展动态巡查。
(本刊)《金属非金属矿山粉尘治理技术标准》正式发布2020年12月31 H,由彭苏萍院士领衔起草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粉尘治理技术标准》正式发布.本标准自2021年1月15日起正式实施。
《金厲、非金属矿山粉尘治理技术标准》的编制,是响应国家提出的“绿色矿山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号召,从矿山粉尘治理的适用范围,以及矿山在开采、加工、储运等各环节的粉尘浓度控制、治理标准、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的详细、统一规范.该标准弥补了原来金属、非金属矿山粉尘治理技术标准的空内,成为金属、非金属照等外部条件。
福建水头:倾力打造水头国际石材产业中心全国第二次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交流文件立足海西面向世界倾力打造水头国际石材产业中心中国·水头,地处厦、泉、漳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交通便捷,沈海高速公路、福厦高速铁路贯穿全境,距离厦门机场和港口仅几十公里;这里依山傍海,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香港、澳门近在咫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是闽南着名侨乡和经济重镇。
改革开放后,热情、豪迈、敢为天下先的水头人,斗志昂扬,敞开胸怀,锐意进取,创新开拓,舞市场兴产业,抓石材壮支柱,把一个并不盛产石材的滨海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并拥有石材产业中配套齐全的供应链,成为闻名于世的石材之乡,成为世界级石材中心。
水头,在强大的产业聚集功能带动下,也因此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石材城、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镇。
经历了98国际金融风暴的洗礼,水头镇率先化“危”为“机”,在调整中重觅商机,在蓄势中重现生机,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高速发展。
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超百亿元,上缴工商税收8亿多元(含市直部门纳税部分),同比增长24.75%;规模以上企业184家,产值95.4亿元;各项社会各项事业也呈现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南安水头镇参会代表发言(一)争创品牌、调整结构,推进产业质的飞跃品牌是生命力,品牌是竞争力。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粗犷形的石材加工及产能过剩加剧了石材产品竞争,制约着石材产业的发展。
水头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广大企业走科技兴企道路,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目前,全镇石材产品有6项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9项获省名牌称号,7项商标获省着名商标,100多家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32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福建工作站也在我镇挂牌试运作,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范和应用技术及规范分技术委员会设在我镇,为水头国际石材中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质量品牌保障。
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发展概述作者:陈越来源:《财讯》2018年第19期改革开放后,石材产业逐渐成为南安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石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县城经济增长。
南安石材产业集群的发展得益于生产要素的集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同时,集群也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引进,带动了投资和出口创汇。
产业集群南安石材产业经济发展南岸石材产业发展优势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政策和区域激励政策的作用下,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很多产业都开始进行空间集聚。
这些散落在各个县域的集群规模不等且各有特色,日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往本地集中,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016年,福建南安也在全國百强县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
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拥有相较于其他产业来说更高的专业化程度和创新力,由此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带动产业的发展壮大。
同时,石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南安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经济竞争力。
(l)龙头企业带动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发展南安石材龙头企业拥有较大的规模、较强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使龙头企业之间强强联合,生产关系得加强,由此推动了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一体化经营。
龙头企业率先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提升自身的石材工艺水平,吸引资本、劳动力和创新生产力向龙头企业集聚,从而推动行业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科技创新优势为生产动力来支撑石材产业升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生产方式向可循环经济转变,南安支持建设了130多家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以及6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同区。
石粉和碎石的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生产废料,促进了绿色发展,使南安成为福建省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市。
在此背景下,南安石材中的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走上了可循环经济之路。
(2)产业链延伸促进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发展如今,南安石材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开采矿山、加工石材等旧有生产方式。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区位独特,地处厦、泉、漳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与厦门经济特区接壤,有泉州的“南大门”之称。
这里交通便捷,福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离厦门机场和港口仅几十公里;这里依山傍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闽南著名侨乡和经济重镇。
把一个并不盛产石材的滨海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它拥有全国唯一的石材专业展览中心,拥有石材产业中配套齐全的供应链。
水目前,全镇共有石材企业1000多家,拥有先进专业生产设备300多台(套),从事石材产业生产的管理、技术、经销人员近7万人,年生产加工能力1亿多平方米,石雕刻品3000多万个,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40%以上。
其中,全国石材前十强中的环球石材、高时石材、康利石材等九强企业已经入驻水头,加上东升股份、华辉股份、溪石集团等本地企业的迅猛发展,水头镇已逐渐成为石材产业聚集,产业巨头群英荟萃的地方。
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材加工贸易、原材料集散、物流贸易中心。
现在,中国石材城已基本形成了以南安水头为中心,辐射半径100公里的石材产业集群,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产业集群之一,并跃居八大产业集群榜首。
福建省万隆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会长单位。
公司坐落于素有“中国建材之乡”、“世界石都”之美誉的南安水头镇,南与厦门经济特区相毗邻,北与大泉州相连接,地处海峡西岸最前沿的泉州港和厦门港的中心,沈海高速公路和沪深快速铁路以及324国道贯穿全境,泉州、厦门机场近在咫尺。
如此完备的海运、陆运、空运“三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是万隆石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水头镇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材加工、仓储集散中心,这也为万隆石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万隆石业水头镇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超过5亿元人民币。
万隆石业是一家集加工、销售各种大理石、玉石、花岗岩、石灰岩荒料、工程规格板、磨光大板、复合板、圆柱、异型、拼花、马赛克和国内外石材矿山投资、开发以及进出口贸易、建筑装饰等多元化行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福建南安:点“废”成金作者:宋雪莲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50期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在万灵石艺有限公司(下称“万灵石艺”)的无尘石材绘画车间,几个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画画”,与惯常不同的是,颜料不是油彩也不是水墨,而是身旁不同颜色的石头碎片。
车间外的展室里,一边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一边是徐悲鸿《奔马图》。
不凑近仔细观看,谁也不会认为这些栩栩如生的画会是从石材绘画车间里走出来的。
就是这些摸上去冰冷、看起来却散发着生命气息的石头画,一幅的制作周期可能要达几个月。
万灵石艺董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泽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些画基本都是外国客商定制的,一幅要几万元以上。
南安市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石材批发专业市场,有“中国石材城”之称,石材年产量占全国石材年产量的40%,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量的45%。
这里聚集着一批足以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饰面石材企业。
在这里,印象中那个冷冰冰、脏兮兮的行业正被颠覆。
大部分原本被废弃的石材边角料都可以重获新生,连废弃的海螺壳、珍珠贝甚至碎玻璃都成了人造石的精美原料。
变废为宝的人造石材通过“真空振动加压成形”技术,将石材加工企业废弃的石粉、边角料“糅合”成人造大理石,再利用其比天然石更强的耐磨、抗压、抗折等优势,将其像木头一样任意裁剪成各种新款家具,而裁剪下来的边角料又可以回炉加工……这是记者近日在水头镇鹏翔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鹏翔实业”)看到的一幕。
在这里,仅废弃石材加工制成的马赛克,每平方米就可卖到1000元以上,且产品在美、韩等国供不应求。
鹏翔实业总经理朱军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每开采100立方米石头,至少70%被浪费掉。
“这个数字在国际上稍好些,不超过50%。
在意大利,石材的开采利用率能达到80%~90%。
在国内,许多山体由于采取爆破或者钻孔采石方式,碎石狼藉,被破坏得犹如一堆垃圾。
”“南安市现有的1300多家石材企业每年生产带来的石粉、碎石废料约300万吨。
《石材厂整改报告》xx质量技术监督局:xx年3月10日,贵局工作人员对我石材厂行吊起重机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出具石质监特令【xx】第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指出我厂行吊起重机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型号为16t×14m×9m的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取得操作证。
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会法》的规定采取措施进行改正或消除安全隐患。
我厂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高度重视贵局指出的问题和整改要求,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具体为:1、于xx年3月19日向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提交电动葫芦起重机定检申报材料,请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对我厂起重设备进行定检,现已受理并开具了《特种设备检验申报回执单》,相关定检工作已及时展开;2、我厂起重机原操作人员因xx年春节后就未及时到厂上班,现已督促其尽快到岗,并准备选配一名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以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
xx石材厂xx年3月25日第二篇:石材整改报告xx地面大理石现有质量问题的分析报告为规范石材养护作业标准,更好的提升石材养护服务整体水平,更加出色的完成下一阶段服务工作任务。
我司对检测报告中,指出的问题高度重视,事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涉及的问题逐点现场分析原因、根据我项目石材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现进行整理说明:具体问题分析、说明如下:1、大理石整体存在污染隐患。
对所指问题,我司,已根据主要铺设的西班牙米黄、新西米及西班牙闪电纹米黄不同的天然石材特性、不同的吸附性、以及石材所处不同环境,区分进行完全防渗透微晶处理,结合结晶防护及附属养护药剂的使用,其原理为在确保石材表层硬度、光泽的基础上,调节石材微孔自然闭合,最大程度的减少地表污染对石材表层及内部侵害。
由石材护理中心所提大理石整体存在污染隐患问题我司整改方案为,在每日养护作业前组织项目作业人员集中进行石材表面污染、病变检查,对石材出现的各种细微变化进行比对,如出现问题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石材护理。
某镇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一个产业撑起一个强镇。
XX省XX市水头镇因石材而兴,是现今我国工艺最先进、产品最齐全的石材加工与生产基地。
该镇不产石材,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石材产业化发展历史也仅有20多年。
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石材资源的小镇,却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石材产业配套供应链,拥有2000多家石材企业,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石材集散地和采购中心,创造了一个“石材帝国”快速崛起的“神话”。
其经验做法是:一、发展循环经济,整治环境污染。
XX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石材行业污染治理问题,早在2007年就印发了《XX市行业污染专项整治方案》,提出了“全封闭、大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全封闭,即企业产生的污染必须控制在厂区范围之内,污水必须零排放,石粉必须压干,石材废渣必须集中处置。
大循环,即废水、石粉、碎石等都要通过技术手段循环利用。
再利用,即把废渣、废料集中在一起,开发再利用产品,如水泥添加剂、脱硫剂、加气砖、生石灰等。
水的循环利用,政府强制要求企业使用石材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添加絮凝剂促使石材污水中的微细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加快其沉降速度,将活水与沉淀物分离,使活水能够再次用于工业生产,沉淀物经过压滤形成工业废渣。
石粉的综合利用,政府出资建设石粉填埋场,购买石粉运输车、组建石粉运输队伍,并在专车上安装GPS监控,随时跟踪石粉处置去向,对偷排者给予严厉打击。
同时,大力发展以石粉为原料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如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砖、烧结砖等。
如XX国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可年产30万立方米的石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和1亿块蒸压砖,每年可消耗石粉40-60万吨。
碎石的综合利用,XX市规划建设了石井边角料处理加工园区等3个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统一收集并分类处理石材边角废料,加工成环保轻型建筑砌块、天然石漆、人造岗石、复合板、精美的卫浴用品及石拼画马赛克等新型石材产品。
通过几年的大力整顿,水头淘汰至少800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个体户。
石材年底总结报告石材年底总结报告南安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石材行榠污染專項整治和石粉碎石綾合利用,以科寃發展觀為指導,精心謀劃,積榦規劃,全面開展石材行榠污染專項整治和石粉、碎石綾合利用工作,逐步規范石材企榠產生石粉、碎石的處理處置,積榦鼓勵和引導石粉碎石綾合利用。
通過幾年來扎扎實實開展一系列石材行榠污染整治和石粉、碎石綾合利用工作,整治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近海片區的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一、石材行榠基本情況石材榠是南安市最大的支柱產榠,全市琭有石材加工企榠1500多家,擁有以官橋、水頭、石井為主要基地的石材產榠集散地群,基本形成集祐山開採、石材加工、磨具磨料制造、檢測儀器、批發市場、出口賟易、承攬工程榠務等閠類齬全的石材產榠鏈,全市創年產值150億元,佔南安市全年社會生產總值25.8%。
石材企榠主要利用各穘大理石、花崗岩板材生產加工板材、異型石、工藝石等各類石材產品,乲通過技術革新把邊角弖料、石粉、石渣制成人造大理石、駌賽克、石粉磚等新型產品,成功實琭變弖為寶,走上了持續、循環的發展道路。
雖然石材產榠產值巨大、財稅貢玦較大,但不容忽視的是其環境污染問題,石材加工中所使用切檆、磨檆等詏備產生了大量的石粉、碎石,帶來了空氣、水源污染以及土地板統等環境問題。
石材行榠污染已成為制約南安市石材產榠發展的瓶頸。
強化石材行榠污染整治,是落實科寃發展觀促適石材產榠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石材行榠污染整治工作情況(一)主要工作措施及對策(1)加強絤織頸導,健全工作檆制。
石材榠污染整治工作一直是南安市環保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每年均納入環保工作加以推適。
特別是去年以來,統合近海污染整治工作,著力解泀近岸海域“一黑一白”狀況,把石材行榠污染整治提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
市政府陳榮法市閘觝自抓部署,分管頸導吳順情副市閘抓工作落實,成立了以分管頸導吳順情副市閘為絤閘,水頭鎮、石井鎮、眔察局、環保局、電力總公司等單位主要頸導為副絤閘,各相阷責任單位分管頸導為成唗的石材行榠污染專項整治工作頸導小絤(南政文〔2015〕473號),乲多次召開頸導小絤成唗會議及攗大會議,研究部署石材行榠污染整治各項工作,協調解泀石材行榠污染整治各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