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1
- 格式:ppt
- 大小:677.00 KB
- 文档页数:36
名词解释部分1东印度公司建立于1600年,是英国侵略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殖民工具。
它垄断了英国在印度乃至亚洲的贸易,把印度的香料、棉织品和丝织品等运往欧洲获取暴利;为了控制那里的贸易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商馆、货栈和负责保护任务的据点。
2.圈地运动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
圈地使大批农民丧失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成为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并为以后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3清教运动16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清除英国国教内部天主教残余的运动。
当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增强,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持反对态度,要求消除残存的天主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故名清教。
清教徒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
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益和积累资本的理想生活,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动力。
4、“新模范军”:英国内战时期,“长期议会”建立的新型革命军队。
1642年8月内战爆发后,议会军掌握在长老派手中,指挥不一,作战不力。
1645年2月议会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决定组建一支由国家统一控制和指挥的新型军队。
4月初又通过《自抑法》,规定议员不得兼任军事领导职务,从而把长老派军官清除出军队。
新模范军以克伦威尔的东部联盟军为骨干,对原议会军的三支部队进行了改组。
新模范军采用募兵制,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军服。
总司令全权处理军队事务,不受任何外来干预。
士兵主要来自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军官多数是独立派乡绅代表。
新模范军纪律严明,指挥统一,装备先进,英勇善战,在内斯比之战和普雷斯顿之战中战胜王党军,并逐步发展为议会的常备军。
但随着军队内部特别是高级军官的腐化,在1649年5月克伦威尔镇压平等派士兵起义和远征爱尔兰后,蜕变为维护大资产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利益的工具。
世界近代史1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滨州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马克思主义史学分期,一般以“古代”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
()参考答案:错2.“西欧中心论”肇始于兰克的《世界历史》。
()参考答案:对3.斯塔夫里阿诺斯撰写的《全球通史》,更多地注重不同时代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形势以及各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对4.从公元前第2千纪中叶起,迄公元13世纪,游牧世界各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抛起了三次历时长久的迁徙和冲击浪潮。
()参考答案:对5.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
()参考答案:对6.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参考答案: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参考答案: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3.《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 )。
参考答案: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4.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 )。
参考答案:正在兜售“赎罪券”5.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6.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 )。
参考答案: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7.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开端是()。
参考答案:人文主义文学8.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对人的肯定9.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
参考答案:反封建反教会10.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先驱是()。
参考答案:彼得拉克11.法国近代第1位抒情诗人是()。
参考答案:龙沙12.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4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1)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大规模转型。
它是由机器制造过程和工场生产方式的出现所推动的,并涉及到全面的交通改革、商业革命和社会政治变革。
2.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由共同的文化、历史、语言、宗教等因素所构成的一群人的政治实体。
在欧洲,尤其是19世纪后半叶,民族国家标志着由绝对君主制向民主制度的发展。
3. 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国家对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扩张和控制。
帝国主义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遍布全球。
它意味着国家间发生了一场“新的竞争”,成为了先进和落后、强大和弱小之间的关系。
4. 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至1918年发生在欧洲和其他大洋洲、非洲、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导致数百万人死亡、成为了现代战争的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至1945年的战争,涉及到全球各个角落,参与国家和地区更大。
5. 国际主义国际主义是一种坚信各国人民应该团结在一起,以推动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的原则。
这个概念在苏联革命和共产主义運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 冷战冷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与竞争冲突。
这种紧张关系的影响范围是全球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
7.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实行的一项重大政策。
这个政策推动着中国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改革的领域包含了国有企业、市场开放、外交政策、教育和文化等。
8. 全球化全球化是指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联系不断增强和加深。
这种联系的范围已经涵盖了全球,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全球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尚在争议中的一个话题。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
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
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
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
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
《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
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
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
世界历史上册线索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上)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出现两个标志: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文艺复兴。
⑴背景: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②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⑵性质: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实质上时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⑶兴起:①开始国家:14世纪的意大利。
②代表成就:代表人物国籍成就评价诗人但丁意大利《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和批评。
画家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莎士比亚把艺术创作何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⑷发展:①时间和范围: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②代表成就:戏剧: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⑸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但后期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2、新航路的开辟。
⑴背景:①原因(P60):经济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资本家需要黄金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黄金购买更多的奢侈品)。
这是基本动力。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货币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行纪》流传,使欧洲人陷入“寻金热”之中,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商业危机: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阻隔了东西方商路,迫使欧洲人不得不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涵盖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历史进程。
在这段时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变革进行概述,以期对读者有个整体的了解。
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大革命于1789年开始,是为了推翻君主制并建立民主政权而进行的。
这次革命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激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浪潮,如欧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拉美解放运动,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19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以工业革命为标志。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生产,这导致了城市化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带动了全球贸易的扩大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
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德国、意大利的统一,制定了各国的法律和宪法,形成了世界各国现代国家的雏形。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世界格局。
大战打破了大国之间的相对稳定,导致了许多国家的政权更迭和领土重划。
战争还加速了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技术。
但是,战争的制造者并没有从中获得长期地位,反而因战争造成的损失和痛苦而被推翻。
经历了战争的破坏和痛苦,全球各国开始探索和实施一种新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即社会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并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深入全球,并在中国、古巴等国家实施。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成为全球主要冲突焦点。
1945年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安全。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极化的时代,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展开了竞争。
而在此期间,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兴起,他们既不属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也不属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
20世纪末,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发展。
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使全球的交流和互动更加迅速和便捷。
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价格革命: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
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
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
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奥斯曼帝国:也称奥托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
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1299年突厥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建国。
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在此建都,改名伊斯坦布尔。
经过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帝国内部实施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
17世纪中叶国势转衰,19世纪巴尔干半岛各国先后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随后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土耳其本部。
1919年国内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帝国告终。
殖民制度: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诸国往往是通过海盗式劫掠、欺诈性贸易等各种方式进行早期殖民活动。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一、早期资本主义兴起(15世纪-17世纪)
1.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4-16世纪)
14-16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开始
二、英法美革命(18世纪)
1.英国光荣革命(1688年)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三、欧洲启蒙运动(18世纪)
四、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五、美国的独立战争(1775-1783年)
六、1848年欧洲革命
七、19世纪中期的社会主义运动
八、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九、明治维新(1868年)
十、普法战争与德意志统一(1870-1871年)
十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十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十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22年)
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十五、冷战与非殖民化(1947-1990年)。
历史考研知识世界近代史历史考研知识(世界近代史)如下:第一章近代初期的欧洲(1)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2)文艺复兴的表现和历史意义,要重点掌握;(3)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表现;(4)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影响;(5)宗教改革以及反对宗教改革发展的背景;德意志成为矛盾焦点的原因;(6)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的主要教义主张异同;(7)各大宗教在各国的成就及历史地位;(8)君主专制时期英法的社会经济状况;(9)重商主义以及商业战争的根源、目的、影响要特别注意。
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1)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的原因以及意义;(2)开明君主制主要是相对于君主专制而言的,其主旨在于将君主的权力与资产阶级所强调的理性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各种资本主义化的开明与进步措施,达到富国强兵,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标。
这个知识点是今年大纲中新加的内容,关于它的原因、过程、影响要掌握;(3)启蒙运动及其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要掌握;(4)宪章运动与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区别和联系;(5)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社会背景与特点;(6)意大利统一的背景、早期革命活动、1848-1849年的革命以及国家的建立;(7)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8)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9)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一定要知道;(1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11)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第三章近代的亚非拉(1)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巴西独立战争;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的反荷大起义;(2)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3)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构成、制度以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及其影响;(4)埃及人民抗英斗争及其在整个反帝斗争中的作用影响;(5)苏丹马赫迪的大起义的起义背景、过程、影响,出了名词解释或者让你说说马赫迪,要知道怎么回答;(6)埃塞俄比亚的两次重要的抗意斗争及其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要清楚;(7)古巴独立战争过程、结果、意义、影响;(8)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9)土耳其坦志麦特;(10)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会以论述和名词解释的方式进行考查;(11)阿里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内容、结果、性质及其意义都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