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的四大教学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8.32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民族音乐教学解析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本文将从五年级上册民族音乐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教学目标五年级上册的民族音乐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及其特点。
通过学习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鉴赏民族音乐作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加深对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合唱和民族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发展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曲目的演唱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古老的东方音乐——古琴。
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文化,学习古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了解古琴音乐的魅力。
2.彝族的竹马歌。
学习彝族民歌《竹马歌》,了解彝族音乐的节奏感和特色,学习演唱这首民歌。
3.蒙古族的马头琴。
学习蒙古族的马头琴乐器,了解其构造和演奏方法,并尝试演奏一段简单的马头琴曲目。
4.维吾尔族的唐古特琴。
学习维吾尔族的唐古特琴乐器,了解其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尝试演奏一段唐古特琴曲目。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五年级上册民族音乐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听觉教学法。
通过播放民族音乐的录音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聆听民族音乐的旋律和美妙的合奏效果,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对比教学法。
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合作教学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学习和演奏民族音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实践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Ⅰ. 导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天赋和兴趣的关键时期。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Ⅱ. 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1. 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其融入音乐教学中,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能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而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的根源和归属,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表演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Ⅲ. 民族音乐教学计划的设计1. 选定适合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制定民族音乐教学计划时,教师应仔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民族音乐作品。
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课程要求,选择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作品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些节奏简单、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作为教学材料。
2. 组织民族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表演,通过唱、跳、演的方式体验和传达民族音乐的激情和魅力。
学生参与表演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 结合民族舞蹈教学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民族舞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感受民族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中学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在美国攻读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在论文答辩会上被一位美国教授抢白:你们哪里有自己的民族音乐,你们的音乐早就被西方归化了.相信任何一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中国人,都会深切的感到坐立不安.因为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以中国身份进入这个大平台的不是交响乐、钢琴曲,蓝调音乐,而应该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音乐,因为有这样一句人人皆知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曾几何时,谭盾的《卧虎藏龙》配乐,马友友的《丝绸之路》等取材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作品在国际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歌精髓带到了西方的音乐殿堂,十二乐坊在日本乃至亚洲受到了追捧,甚至2004年刀朗的神奇走红,近来连续15周登上排行榜的蒙古风味的创作歌曲《吉祥三宝》无一不再次证明了中国民族音乐强大的艺术感召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可是就在这种力量激励和感动着我的时候,身边的种种现象却又强烈的震撼着我、刺痛着我,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现象一:大凡校内文艺汇演或比赛,学生99%演唱的都是时下的流行歌曲,并伴以矫揉造作的舞姿。
现象二:大凡课上欣赏一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时,总有人挤眉弄眼,表现出无法接受的样子现象三:大凡《二泉映月》响起时,总有一部分人在这旷世绝响中无动于衷现象四: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有一次课堂上,我让一位男生唱一首中国民歌,他居然用一种很蔑视的样子唱了几句,还窃笑,似乎觉得唱这种歌很丢脸,当时,我的爱国热情被激的一塌糊涂,义愤填膺,我告诉他: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能蔑视它。
但是我能责骂他吗,不,不能!因为他也是受害者,这显然不是个别现象,它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个中原因很多。
原因一:由于上个世纪经济的原因,导致文化上也有了崇洋媚外的弱势心理。
原因二:在应试教育为主流的大环境下,学生无暇顾及音乐,由于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使他们对音乐能让人受益无穷的认识严重缺乏,殊不知,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提高的途径:一是体育,二是音乐。
小学音乐第十六册民族音乐与民间艺术教学方案导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以及民间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民族音乐和民间艺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小学音乐第十六册的教学方案,重点涉及民族音乐和民间艺术的内容以及具体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民族音乐的介绍与学习目标在小学音乐第十六册中,民族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参与,学生将提高音乐表现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主要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2. 会演唱和演奏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3. 能够简单分析和欣赏民族音乐作品;4.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第二部分: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一课:汉族音乐内容:介绍汉族音乐的历史和特点,学习演唱《茉莉花》。
课时安排:音乐背景介绍(20分钟),学习歌曲(30分钟),合唱练习(20分钟)。
第二课:蒙古族音乐内容: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乐器,学习演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课时安排:音乐背景介绍(15分钟),学习乐器(30分钟),合奏练习(35分钟)。
第三课:藏族音乐内容:介绍藏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学习演唱《雪山之恋》。
课时安排:音乐背景介绍(20分钟),学习歌曲(25分钟),合唱练习(35分钟)。
第四课:维吾尔族音乐内容: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和舞蹈,学习演唱《阿瓦尔之舞》。
课时安排:音乐背景介绍(15分钟),学习舞蹈(30分钟),合唱练习(35分钟)。
第五课:朝鲜族音乐内容:介绍朝鲜族音乐的特点和乐器,学习演奏《阿里郎》。
课时安排:音乐背景介绍(20分钟),学习乐器(30分钟),合奏练习(30分钟)。
第三部分:民间艺术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一课:传统舞蹈内容:介绍传统舞蹈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学习《踏雪寻梅》舞蹈。
课时安排:舞蹈背景介绍(15分钟),学习舞蹈动作(30分钟),编排演出(40分钟)。
论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音乐鉴赏【中图分类号】g623.71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
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
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
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
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
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
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
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
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一)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
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
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
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
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
课堂三大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以“民族音乐”教学为例王艺颖摘要:中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艺术启蒙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但是在现阶段,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大多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课堂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多是娱乐为主,或者就是为了丰富学校教学课程,成为了面子工程,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
为此要打破传统音乐教学观念,重视音乐课堂,有效运用音乐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三大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民族音乐音乐课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音乐的学习不仅仅形式满足教育要求,获得相应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在增强自身音乐意识思维的同时,能够喜欢上音乐这门学科,从而更好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水平,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
这就需要采取科学的适用于音乐的教学方式,更好发挥音乐课堂的作用。
一、重视教师的素质提高三大教学法中的柯达伊教学法,强调要重视音乐教师的选择,强调学校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要重视音乐课堂,重视音乐老师的选择,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学生音乐路上的领路人、启蒙者,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传达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基础的音乐能力,为今后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表演经验,其次,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及素质教学理念。
因此,要注重对于音乐教师的选拔,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同时要注重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可以紧跟时代潮流,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素养,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保持教学能力。
例如: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对于歌唱、乐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能力,之后可以采用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和创作的乐曲来开展教学。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音乐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音乐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素材: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音乐作品,例如古代诗词配乐、中国民歌、京剧音乐等。
通过学习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音乐史和文化历史资料,以及观看音乐表演和比赛等,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可以讲解中国传统乐器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古代音乐家的故事等。
3. 组织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表演和欣赏活动:让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演奏、合唱、舞蹈等表演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的美妙之处。
同时,组织学生到音乐厅、博物馆等场所参观音乐展览和演出,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结合其他学科展开音乐教学: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语文、历史、美术等。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了解更多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知识。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的音乐教学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进行具体设计。
著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资料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音乐教育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
而现在市面上对于音乐的教学多以乐器类的技能培训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失去了音乐学习的真正价值,还容易让孩子在枯燥乏味的练习中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所以,音乐的教学要重道轻技。
这里的“道”指的是音乐教育之根本,具象化来说就是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0世纪国际上涌现了许多的音乐教学方法,而能够真正存活下来并顺利进入普通教学实践的教学法只有四种: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这四种音乐教育的方法已经形成了构建21世界音乐教学环境最为有效的途径。
21世纪的音乐课程,将通过这四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哲学和教育方式逐步形成并深受影响。
四大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达尔克罗兹(1865-1950年),瑞士日内日瓦音乐学院教授。
其教学法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
基本原则是要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其内在音乐感觉,以及身体各部位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觉意向的能力。
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感情的各种能力。
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
”奥尔夫教学法卡尔·奥尔夫(1895-1982年),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其音乐教育理念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柯达伊教学法佐尔丹·柯达伊(1882-1967年),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
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地弘扬民族音乐呢?本文将从培养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师资队伍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具有丰富音乐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是首要的任务。
特别是对于民族音乐这一特殊领域,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和对民族音乐的研究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其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传授民族音乐的能力。
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民族音乐教育。
二、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选拔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曲目,并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乐器、歌曲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还可以通过讲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可以开设民族音乐专题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某一民族的传统乐器演奏,学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或者通过民族音乐欣赏、合唱排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三、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校内演出、社区表演等。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故事讲解、音乐欣赏等方式,来介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
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的音乐演出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幼儿园民族音乐教案:苗族舞蹈】一、概述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苗族舞蹈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在音乐、舞蹈和文化教育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本篇文章将围绕幼儿园民族音乐教案中的苗族舞蹈展开探讨,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二、苗族舞蹈概述1.起源和特点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劳动和宗教活动中创造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
苗族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不仅在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苗族舞蹈的特点是舞步简单、明快,舞蹈动作轻盈、舒展,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2.舞蹈形式苗族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了欢迎舞、告别舞、劳动舞、宗教舞等。
每种舞蹈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寓意,富有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在幼儿园的民族音乐教育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的舞蹈形式,让幼儿通过舞蹈来感受和认识苗族的民族文化。
三、幼儿园苗族舞蹈教学内容1.舞蹈音乐选材在教学苗族舞蹈时,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富有苗族特色的音乐,如《芦笙》、《芦笙声声》等,这些音乐旋律优美,情感丰富,非常适合用来配合舞蹈动作教学。
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苗族舞曲,如《苗岭山歌》、《苗岭夜曲》等,这些音乐都能够让幼儿在欣赏和学习中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2.舞蹈动作设计在设计舞蹈动作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身体机能,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
可以以走、跳为主要动作,在动作设计上要突出舞蹈的起伏和轻盈感,同时注重舞蹈的整体美感和动作的连贯性,让幼儿在学习舞蹈时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美妙。
3.舞蹈意境表达在教学苗族舞蹈时,要注重对舞蹈的意境表达。
可以通过讲解苗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寓意,让幼儿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激发幼儿对苗族文化的兴趣和向往。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培训和学校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设置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民族音乐的充分重视,将民族音乐纳入音乐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中。
在教学大纲中增加对民族音乐的要求和考核,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的民族音乐作品,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弘扬民族音乐。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来教授民族音乐,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奏中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三、教师培训为了有效地弘扬民族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课程、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让音乐教师学习到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教学水平和能力。
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也应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充分弘扬民族音乐。
可以在学校的音乐活动、校园文化节、音乐会等活动中,加大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和推广,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感。
学校可以加强对音乐设施和器材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民族音乐。
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作者:刘培荣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6期【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髓。
但是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由于它没有摇滚的动力;没有说唱音乐的节奏;没有流行音乐的旋律。
教师在民族音乐课堂上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有效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放开个性,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民族音乐的艺术之美在于它可以陶冶情操,民族音乐是集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自主地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展现出灵气。
一、开放音乐课堂,注入生活气息教师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会促进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搜索,形成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的祖家是歌乡》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高山族民歌,进而喜欢演唱高山族民歌。
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可以从他们的生活入手,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高山族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等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了解高山族音乐,进而了解高山族的音乐文化。
生活中的场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音乐在高山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欲望,进而能够理解高山族人们有歌舞抒情寄意的习惯,在观看和欣赏中感受高山族人民爱唱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高山族民歌。
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学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模式,要关注生活的多样性,用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二、丰富情感体驗,理解音乐感情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的方式会很好地理解音乐,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与作曲家形成思想上的共鸣。
享誉世界的四大音乐教学体系2013-2-217甞壯界的四大音乐教学体系一、奥尔夫教学--器乐教学法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其教学法主要内容是节奏、旋律练习,基木形体动作教学。
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
其强调体验音乐应该包括体验所有的艺术,如:语言、歌唱、乐器、舞蹈、美术、戏剧等。
透过这些表现,去“探索”“发挥“个人潜力及创造力。
与其它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活动中节奏乐器的应用是其特色,故有器乐教学之称。
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歌唱教亍法佐尔丹-柯达伊(ZoltanKodaly 1882-1967)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
其教学法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
柯达伊教学法的目标和任务是: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民族的音乐母语;2、唤起儿童对唱歌的兴趣;3、培养和指导学生的音乐爱好;4、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5、培养以民间歌曲为基础的音乐的读写能力。
由于其学习音乐的各种要素如:节奏、旋律、乐理、音乐欣赏等,都是透过歌唱的活动,故禹人丫[音乐教学法仃歌艸遨7法之称-'二、H木…铃木教学法铃木镇一著名FI本音乐教育家、小提琴教育家。
始终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
主要以打击乐为主,结合多种音乐形式,以戏剧、故事为主要创作作品,提倡关注幼儿的音乐素养的培育以及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提高为源动力°他主张要“尊重孩子”,珍惜生命这一大自然所赋了的美好的力量,注意培养直觉或灵感的能力,以生命为中心去观察事物领悟艺术。
卩q、达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律动教学法达尔克罗兹(EmileJaques Delcroze 2865-2950) 瑞士Fl 内瓦音乐学院教授。
其教学法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
基本原则是要培训学生感知音乐和反应音乐的能力,发展其内在音乐感觉,以及身体各部分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人址地储存听觉和动觉意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