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29.15 KB
- 文档页数:8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等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在生产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的保护要求,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用品的使用限制,以及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摘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在加工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包装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再者,在流通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要求和追溯体系的建立,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到二次污染。
最后,在消费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和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要求,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信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是一种健康、安全、环保的食品。
我国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已经逐渐完善,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首先,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加工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环境、水质环境、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加工标准则要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保证食品的原汁原味。
质量标准是指绿色食品在营养成分、口感、外观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食品的品质。
而安全标准则是保证绿色食品在储存、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其次,我国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各级政府都会对绿色食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我国还设立了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对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食品进行认证,以便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标识来选择绿色食品,增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心。
再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也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销售,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农民收入。
同时,绿色食品的推广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选择绿色食品,既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环境和社会的负责。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了解,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中来,共同建设绿色、健康的美好家园。
绿色食品集团组织结构与薪酬激励方案绿色食品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有机的食品给消费者。
为了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激励,绿色食品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薪酬激励方案。
绿色食品集团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高层管理层、各部门和员工三个层次。
高层管理层包括董事会、总裁、副总裁等,他们负责制定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并监督各个部门的运作情况。
各部门包括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市场部等,每个部门都有一个经理来管理。
员工则根据不同的职能分为不同的岗位,如生产员工、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
绿色食品集团的薪酬激励方案主要分为固定薪酬和绩效奖励两部分。
固定薪酬是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工作经验确定的,反映了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
不同职位级别的员工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相同的时间,薪酬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固定薪酬还包括一些额外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绩效奖励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确定的。
绿色食品集团设立了一个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评估分为部门评估和个人评估两个层次。
部门评估主要考核部门整体的生产效率、销售业绩等指标,个人评估则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成果、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根据评估结果,绿色食品集团设立了一系列的绩效奖励方案。
绩效优秀的员工将获得一定的奖金和晋升机会,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
此外,绿色食品集团还为绩效优秀的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以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发展。
为了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绿色食品集团还设立了一些团队奖励方案。
团队奖励是根据整个团队的绩效来确定的,表彰团队在生产、销售、市场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团队奖励既激励员工进行良好的个人表现,又促进了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总之,绿色食品集团的组织结构和薪酬激励方案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激励和发展的平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薪酬激励方案,绿色食品集团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指为了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包括了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各项标准和规范。
在生产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农业生产要遵循绿色种植、有机种植的原则,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在加工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加工过程中不得添加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原汁原味。
在流通和销售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食品的包装、运输和销售要符合环保要求,不得污染环境。
其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
绿色食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保证食品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还要求食品的营养价值高,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对人体健康有益。
再者,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和农民遵循绿色食品标准生产。
企业应提高食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各界应增强对绿色食品的认识,支持和购买绿色食品,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
最后,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实施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将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绿色食品的推广和普及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减少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
总之,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共同努力,支持和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促进社会的绿色发展。
绿色食品的标准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对环境友好、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食品。
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首先,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生产环境的标准。
生产环境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的
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等。
在生产环境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在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中生产,保证食品的原料安全和品质。
其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生产工艺的标准。
生产工艺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设
备的卫生条件、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生产过程的控制等。
在生产工艺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再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产品质量的标准。
产品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食品的
营养成分、食品的安全指标、食品的外观品质等。
在产品质量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保证食品的营养丰富、无添加、安全卫生。
最后,绿色食品的标准还包括标识和认证的标准。
标识和认证的标准主要包括
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程序等。
在标识和认证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通过相关的认证机构的认证,取得绿色食品的标识,让消费者可以清晰地识别绿色食品。
总之,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只
有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的标准,才能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让人们放心食用。
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促进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有机农业和食品标准体系,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实际而制定的一套技术标准。
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装贮运标准以及认证标准。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标准等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
生产技术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兽药使用准则、渔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等一些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其他准则,各项准则中主要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产品质量标准:对原料、感官、理化以及微生物等指标作出规定,此类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
包装贮运标准:包括温度控制、保鲜措施、安全包装等要求,以保证食品到达消费者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污染或有害影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绿色蔬菜标准概述按照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地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总称。
“安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密的监测和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在各个环节的污染,确保蔬菜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安全标准以下,不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优质”是指蔬菜的商品质量要符合标准要求。
“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在品质,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绿色蔬菜标准为了保证绿色蔬菜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的特性,开发和生产绿色蔬菜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等。
绿色蔬菜的标准又分为AA级和A级标准。
AA级绿色蔬菜要求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等,并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级绿色蔬菜则要求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图绿色苦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苦瓜生产技术标准绿色苦瓜产品标准绿色苦瓜包装、标签、储运标准附件:中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详解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它既是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生产技术规范,也是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和质量保证的前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培训教材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目录第一部分绿色食品管理一、绿色食品基础概念 (1)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3)三、绿色食品质量监督管理 (3)四、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制度 (5)五、法律、法规中相关责任认定和处罚办法的规定 (6)第二部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一、绿色食品标准概述 (8)二、绿色食品标准特点、基本原则及制定依据8三、绿色食品标准构成 (8)四、绿色食品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13)第三部分绿色食品生产原则一、种植业类 (15)二、畜禽养殖业类 (21)三、水产养殖业类 (25)四、加工类 (31)第四部分品牌营销与电子商务附录一、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附录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附录三、食品安全法附录四、绿色食品标准汇总表 (34)第一部分绿色食品管理一、绿色食品基础概念(一)概念及特征1、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2、绿色食品的特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水平和技术含量;(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并按照《商标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条例》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3、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建立健全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的全程监管。
在种植和养殖环节,应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和激素的使用,采取有机种植和无公害养殖技术,确保食品原料的绿色生产。
在加工和流通环节,应遵循卫生安全规范,杜绝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的使用,保证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其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和认证机制。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应建立绿色食品的认证制度,对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进行认证,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另外,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还应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了解,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增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和信赖。
同时,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绿色食品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绿色食品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
最后,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与国际接轨,提高绿色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建立健全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绿色食品概论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1、大规模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世界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国家、地区间资源不公平分配等。
3、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探索,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逐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方式。
4、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绿色食品的生产原则①为人类生产优质、足量的高营养食品②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平衡③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④尽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和污染⑤通过安全生产、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一章绿色食品概述本章要点绿色食品的概念、特征及开发意义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绿色食品的组织机构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和管理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区别和联系一、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Green Food)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 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 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二、绿色食品的特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三、中国绿色食品工程1、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全程的质量控制,为人类生产足量、无污染的农产品,2、实现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3、并将农学、生态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到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培训、科研等环节,4、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产供销及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七、发展趋势1、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
一、什么是绿色食品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现代工业与农业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使得食品的生产及加工过程出现了各种影响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因素。
这些现象促使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同时,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随之提高,如何获得安全、营养的高质量食品已经成为食品科学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
1、定义: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它是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2、优势:食品既是保证人体活动增强体质的主要能源,又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的因素,与普通食品相比,绿色食品强调其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
绿色食品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而不是简单地对最终产品的有害成份含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
二、什么是绿色食品标志现如今,当我们到市场上选购食品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上,会看见有的上面写着中、英文的“绿色食品”几个字,并且还画有一个圆图形。
这些标志都是绿颜色的,标注方式统一规范,人们称之为绿色食品标志。
尽管这些食品的价格有的比同类的普通食品略高,可是购买者趋之若鹜,一些商场还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卖店。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并非绿色,却统统称为绿色食品呢?绿色食品标志是商标吗?是否任何食品生产企业只要申请都可以被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商品为什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作用的有效发挥与消费者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在此,我们对绿色食品标志的有关问题作些介绍和分析。
绪论2. 获得食品安全涉及四个条件:(1)充足的粮食供应或可获得量;(2)不因季节或年份而产生波动或不足的稳定供应;(3)具有可获得的并负担得起的粮食;(4)优质安全的食物。
3.两个关键词:“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影响(哪怕是潜在危害)”。
两个关健词必须同时存在,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
>4.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产生不良作用的生物、化学、物理因子,也就是常说的“有毒有害物质”第一章1.2.标准的特点:非强制性应用的广泛性和通用性标准与贸易的双向标准标准的制定出于合理目标标准对贸易的壁垒作用可以跨越3.技术法规—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
这些文件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也可以是其它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经政府授权由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指南、准则等。
4.技术法规的特点:强制性对贸易的影响大而直接约束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壁垒作用隐蔽性强。
5.合格评定程序的概念类型:%第一方评定:供应商自行完成合格评定程序(证明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而进行的第一方自我声明第二方评定:买方或一合格评定机构以其自己的名义完成合格评定程序(验收)第三方评定:独立于供应商和买方的机构完成合格评定程序(认证以及认可活动)6.合格评定程序的内容: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符合性的评价、验证和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程序以及它们的组合7. 技术法规是强制性的,标准是自愿性的,而合格评定程序既可是强制性的,也可是自愿性的。
8.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
9. 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记简称):“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10.《TBT协议》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五大规则:贸易影响最小原则非歧视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等效原则透明度原则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五种类: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绿色贸易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第二章~1.制定标准的出发点:1)获得最佳秩序2)促进最佳共同利益2.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土壤评价因子:要求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且没有农药残留污染,评价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土壤质量标准。
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的标准差。
主要评价因子包括重金属及类重金属(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
表5 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具体参阅农业标准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标准体系的核心。
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大部分。
第一、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
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渔业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在这此准则中,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物质及其使用方法、剂量、次数、休药期作出明确的规定。
(1)农药使用准则在农药使用准则上,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剂处理种子,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春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的作用。
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构捕捉害虫,机构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特殊情况下使用农药时,应遵守准则所规定的有关要求。
在A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和矿物乳油剂。
在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还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使用规定见《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准则中农药被禁用或限用的有高剧毒、高残留、对植物不安全、药害等原因。
准则中详细规定的农药常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间隔期(休药期)、允许的最终残留量。
并规定每种化学农药在种作物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以确保与食品不受污染。
(2)肥料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明确必须以保护和促进作物的生产及其品质的提高,不造成作物生产与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明确实施措施,准则中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充许使用的肥料有农家肥料及商品有机肥产、微生物肥料、半有机肥料、叶面肥料等七大类商品肥料,26种。
如堆肥、沼气肥、绿肥等。
(3)其他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根据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及市场的需求,农业部起草并审定了绿色食品兽药、渔业用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以及动物卫生准则等对允许使用品种、使用剂量、最高残留限量和最后一次休药期天数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
第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准则为依据,接作物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模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规定,它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
(1)种植业的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环节必须遵守的规定。
在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残留量方面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有机化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护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品种选育及耕作制度方面:尽量选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和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养活或避免化学物质的投入。
(2)畜牧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包括畜离育种、饲养、防治疫病等环节。
其主要内容:一是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畜种禽;二是原料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绿色食品种植地和加工产品的副产品。
饮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饮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三是采用生态防病技术,不使用种类化学合成激素、促生素和有机药物和畜禽房舍内消毒及畜禽疫病防治用药,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3)水产养殖过程中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养殖用品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的水质标准,鱼虾等水生物的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及添加剂必须来源于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区域和符合《绿色食品渔业用药使用准则》。
(4)食品加工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一是加工区环境卫生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二是加工用水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质标准;三是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四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
是树立绿色食品形象的主要指标,也反映出绿色食品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水平。
它虽然跟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一样,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表现在几个方面的要求:1、原料要求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
对于某些进口原料,例如果蔬脆片所用的棕榈油、生产冰淇淋所用的黄油和奶粉,无法进行原料产地环境检测的,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中心,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作为绿色食品加工原料。
2、感官要求包括外形、色泽、气味、口感、质地等。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感官要求有定性、半定量、定量指标。
其要求严于同类非绿色食品。
例如,国家《大豆油标准》(GB1535-86)中以及《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8)中,均无“透明度”这项感官指标,而《绿色食品大豆油标准》(NY/T286-95)增加了“透明度”指标,又如绿色食品全脂乳粉感官评分标准均达到国家GB5410的特级产品标准。
3、理化要求是绿色食品的内含要求,包括应有的成份指标。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
这些指标不低于国标要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与国外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接轨。
4、微生物学要求产品的微生物学的特性要必须保证。
如活性酵母、乳酸菌等,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而微生物污染指标必须严于国标的限定。
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粪便大肠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指标严于国标,达到或接近同类产品的国外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
经农业部审查批准,绿色食品玉米、大米等二十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绿色食品标准(一)NY/T418--2000......绿色食品..玉米(二)NY/T419--2000......绿色食品..大米(三)NY/T420--2000......绿色食品..花生(果、仁)(四)NY/T421--2000......绿色食品..小麦粉(五)NY/T422--2000......绿色食品..白砂糖(六)NY/T423--2000......绿色食品..鲜梨(七)NY/T424--2000......绿色食品..鲜桃(八)NY/T425--2000......绿色食品..猕猴桃(九)NY/T426--2000......绿色食品..柑桔(十)NY/T427--2000......绿色食品..哈密瓜(十一)NY/T428--2000....绿色食品..葡萄(十二)NY/T429--2000....绿色食品..黑打瓜籽(十三)NY/T430--2000....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十四)NY/T431--2000....绿色食品..番茄酱(十五)NY/T432--2000....绿色食品..白洒(十六)NY/T433--2000....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十七)NY/T434--2000....绿色食品..果汁饮料(十八)NY/T435--2000....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十九)NY/T436--2000....绿色食品..果脯(二十)NY/T437--2000....绿色食品..酱腌菜以上各项标准自2001年4月1日起实施。
原《NY227-1994微生物肥料》行业标准中的有关技术内容与本次发布的行业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不一致的,以本次发布的标准规定为准。
(四)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及储运标准1.产品包装标准食品包装是指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
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指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上的标识内容等。
要求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规定,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图形、标准字形、图形和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编号、广告用语等规范应用作了具体规定。
2.产品标签标准。
第一,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任何商品都有标签,一个标准化的食品标签,反映着国家水平、社会文明和食品企业的素质。
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规定产品上必须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食品名称(2)产品类型(3)配料表(4)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5)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6)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期)和贮藏方法(7)质量(品质)等级(8)产品标准号(9)特殊标注内容第二,绿色食品标签标准: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应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同时遵守以下原则:一是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
二是其所有内容,不得以直接或间接间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三是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四是其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
3.储运标准该项标准对绿色食品储运的条件、方法、时间作出规定。
以保证绿色食品在储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目前这项绿色食品储运标准处于待制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