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堂书法欣赏(一)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0
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_书法欣赏隶书沁园春雪《沁园春·雪》,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
该词气势恢宏,分上下两阕(què),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欣赏《沁园春·雪》创作背景《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
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题目。
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沁园春·雪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
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
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
“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
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楷书、魏碑北魏《高猛墓志》,1948年春出土于洛阳市东北马坡村西南尖冢内,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
正光四年(523年)十一月二日葬。
高猛是北魏皇家的驸马,其志石于1948年同其妻元瑛墓志同时出土出洛北邙山,藏于洛阳古代艺术馆。
现移藏洛阳博物馆中。
《元瑛墓志》,又名《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高猛妻元瑛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刻。
1948年同其夫高猛墓志同时出土出洛北邙山,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
为洛阳出土的世俗墓志,书法较之洛阳龙门摩墓书法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属于从隶到楷过渡性的“魏碑体”书体。
2、楷书唐楷倪宽赞《褚遂良倪宽赞》褚遂良,字登善,杭钱塘人。
为初唐四家之一。
褚博涉文史,精于楷法,尤工隶书,行学二王,楷师欧、虞,太宗时经魏徵推荐即召为侍书,出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命他鉴定真伪,故其书能深得右军书法三昧,并能自成家法,书风疏瘦劲炼,微杂隶意,显得古雅绝俗,《唐人书评》谓其字:"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其实他早年写的楷书如〈孟法师碑〉尚刻意欧字并参以分隶法,显得方劲古拙,至晚年后渐自成风貌,清腴遒劲,极富姿态,如〈雁塔圣教序〉即其代表之作。
《褚遂良倪宽赞》传为褚遂良所书,书后未记载所书时年月,但据赵孟坚跋云当为晚年之作,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细观此书笔力遒劲,点画挺拔,轻重分明,画之中截,纯以中锋提运,故一钩一捺,有千钧之力,而画之两边不光而毛,极富质感,有虽瘦而实腴,似癯而实清之妙。
其结字横势多平,并微杂隶意,极其端庄温雅,赵孟坚跋云:"褚书《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撄之。
"更为可喜的是此赞为墨迹,为我们研究褚楷用笔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初学者若能以此赞入手,继则可临《雁塔圣教序》、《房梁公碑》以深入堂奥,自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3、隶书:《乙瑛碑》《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庙置守庙百石孔龢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历届兰亭书法展获奖作品欣赏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走入生活,促进艺术品大众消费热情,推动艺术品的互联网交易,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将在 12 月 17 日联合推出“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第一期)。
这是继 11 月 10 日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成功联合推出“当代书法博士精品扇面 0 元拍场”之后的第二个专场。
此次,专场参拍的书法家有:孟庆星,刘京闻,张东明,程度,方建光、蔡梦霞、程志宏、张伟民、梁治国、秦健、贺进、龙友(按年龄排序)。
他们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有较强代表性,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力和价值。
荣宝斋书法馆及荣宝斋在线还将联合推出更多专场和精彩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孟庆星行书斗方《兰亭序》作品规格:68cm×68cm 4.0 平尺作品材质:白宣已托作者简介:孟庆星,1966 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 xx 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xx 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xx 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
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
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刘京闻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彩宣作者简介:刘京闻,1967 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xx 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 60 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xx 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辽博收藏的明代状元、榜眼、探花书法状元、榜眼、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诞生的产物。
据《明史?选举志》载:“(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
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指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一一殿试过程中产生的一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书法自成为自觉的艺术形式始,就一直与文人士大夫结合在一起,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书法始终作为文人士子的基本技能而得到传承和延续。
作为文人士子之佼佼者,状元、榜眼、探花多为精通书艺的高手。
仅以状元为例,在唐有王维、柳公权,在宋有张孝祥、文天祥,在元则有泰不华、宋本等。
明代,书坛呈现多流派共存的格局,名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状元、榜眼、探花。
他们或遵守先贤原典,或于“钟王”、“颜柳”、“苏米”之外另辟蹊径。
辽宁省博物馆素已富藏书画著名,馆藏书法中就有诸多明代状兀、榜眼、探花的墨迹。
其中包括明前期曾?笳11.?0罗?Z,明中期张?N、吴宽、李廷相、吕?埂(19) 奘匾澹?明后期王锡爵、陶望龄、朱之蕃、黄士俊、张瑞图等的传世书作。
这些墨迹,或为题跋,或为手卷、册页、扇面、立轴,基本反映出明代状兀、榜眼、探花书法面貌,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丰富内涵。
今遴选部分以供鉴赏,以期在领略科举精英艺术才华与成就的同时,梳理出明清状兀、榜眼、探花书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曾?笳缎惺樘庵窳执笫砍錾酵季怼罚《?1)曾?1372—1432),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状元。
字子启,号西墅,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授修撰,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参修《永乐大典》,任副总裁。
永乐帝欣赏其才华,在试卷上御批:“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冠天下,昭我文明。
”卷首?p书“第一甲第一名”。
自谢缙、胡广后,朝廷大作多出其手。
著有《西墅集》。
曾?笳缎惺樘庵窳执笫砍錾酵季怼罚?纸本,纵28厘米。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获奖作品展播第一集特等奖陈守斌·广东省陈守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罗湖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宝安书法艺术研究社常务理事,和畅社成员。
主要参展及获奖: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二、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四届隶书作品展等。
陈守斌决赛阶段参赛现场图投稿作品:《咏山鸡》作品尺寸:70×178cm作品释文:万壑动晴景,山禽凌翠微。
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巢暖碧云色,影孤清镜辉。
不知春树伴,何处又分飞。
一等奖张立·江苏省张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创作骨干成员。
书法作品曾入展(选)中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二届行书大展;全国第二届隶书作品展;首届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艺术奖;全国第十、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等。
张立决赛阶段参赛现场图投稿作品:《宋人诗数首》作品尺寸:24×178cm作品释文: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十里青山荫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
夕阳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
旧卜草庄临水竹,来寻野叟问耕锄。
他年待挂衣冠后,乘兴扁舟取次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刘吉强·四川省刘吉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李邕《李秀碑》等九幅行书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
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
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
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
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
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
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的“二王颜柳”余韵。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
此外,唐朝的书法教育也为唐朝书法取得非凡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卷)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豫章、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
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
推崇杜诗韩文,善于借鉴翻新,诗风瘦硬,气象森严,自成一家,开创江西诗派,为江西诗派之鼻祖。
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
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
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曾被以修实录不实之罪名而遭贬谪。
他长于诗词,工于书法。
其诗,奇倔劲峭,力矫轻俗之习,为江西诗派所宗;其词,豪放秀逸,与秦观齐名。
其诗文、禅学出众,与苏轼并行,故又有[苏黄]之称。
其书法,真、行、草俱佳。
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
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
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
”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
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
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
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
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1.结绳记事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典籍众说不一。
《周易·系辞·上》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为书契。
”《九家易》也说:“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结绳记事为上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或文字取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有大量类似文字的符号,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是陶片上的刻画符号,称“陶文”。
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
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汶口陶尊符号(图)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有陶文的陶器,这些陶文与古文字已有相似之处。
图为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炅”(热),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耸立(一说海水)。
可以看出,文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由图画符号演进而来,后由史官或巫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表意文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龟甲占卜文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
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
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
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
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
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行书有着遒劲郁勃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亦称《论坐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
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服膺倾倒。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争坐位帖》是一篇草稿,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争坐位帖》因是手稿,其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更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
颜书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
冯班在《钝吟书要》中称“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当时颜书流传之广,摹习之众,可见一斑,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忠义堂帖》出现在宋代,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1《争坐位帖》是颜真卿56岁时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十四日写给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义的信函。
郭英义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书写此稿,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Y 380,000 至Y 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Y 220,000 至Y 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Y 1,200,000 至Y 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Y 100,000 至Y 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Y 12,000,000 至Y 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1 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Y 80,000 至Y 120,000 铃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邱文颖江南园林书法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摘 要:江南园林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书法是体现其文人特性的重要方式。
园林书法除了体现书写者本身的书法风格特色外,更注重个人真情实感的抒发与环境的和谐,内容博雅、书体多样、用色丰富、形制多姿,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同时,园林书法中凝聚了文字、生活、社会风尚等多重历史文化意蕴,其文化价值值得重视与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江南园林;园林书法;艺术性;文化价值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江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它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主人多为文人,其不同于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的最大特点就是文人气。
书画是园林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书法,遍及各个角落,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
当人们徜徉在移步换景的亭台楼阁间,仿佛就是在欣赏一场最具情境感的书法展览。
一、园林书法的类型漫步在大大小小的园林,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书法,有室内悬挂的卷轴、匾额、楹联、品题性石刻、砖刻和书条石等。
它们或高悬于门楣,或环抱于廊柱,或镶嵌于粉壁,或镌刻在崖石。
根据内容来源大致可分为品题和墨宝两大类。
品题类书法主要表现为园林中的匾对题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放射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园林中的每个建筑几乎都有题名,将题名装置起来成为匾额,大多挂在建筑明间后部上方或门之梁枋处,多为横长方形。
对联、楹联更是江南园林书法的大宗。
置于中堂两侧,称为堂联;也有置于居室洞窗左右,与窗外蕉竹湖石等自然之景相映照。
楹联又称抱柱联,悬挂于门廊或室内两侧柱上。
传统建筑的梁柱式结构为楹联装饰提供了便利。
砖额则多嵌在园林门楼或侧边洞门之上,或含寓意,或做引景,常用四字分刻两首或刻在门宕的正反门楣上,内容如“延爽”“岩扉”“松径”等。
以建筑形式的不同分类,又有亭额、轩额、洞门额、牌坊额等。
牌坊额往往位于园林空间的最前端,标明位置,引领景点,邱文颖 江苏苏州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出版《一斋一世界:明代江南的文人书斋与书事》。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_十大行书书法欣赏我国诞生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都被人所称赞。
其中十大行书书法作品就是经典。
你知道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书法十大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书法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中国书法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中国书法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中国书法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原作纸本,纵28.8厘米。
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
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
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
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
一时形势好转。
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
颜真卿年表(709-785)颜真卿像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 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
父惟贞四十岁,时任太子文学。
姑母真定五十六岁。
伯父元孙四十二岁,时任著作佐郎。
舅殷践猷三十六岁,时任杭州参军。
次兄允南十六岁,五兄幼舆七岁。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 二岁六月改元“唐隆”,七月改元“景云”。
父惟贞迁薛王友。
弟允臧生。
景云二年(711年) 三岁伯父元孙以太子舍人独掌令诰。
七月,父惟贞去世。
真卿随母殷氏寄居长安县通化坊舅父殷践猷家。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 四岁正月改元“太极”,五月改元“延和”,八月改元“先天”。
伯父元孙出为润州长史。
先天二年(713年) 五岁二月,伯父元孙任滁州刺史。
十二月,改元“开元” 。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 八岁伯父元孙迁沂州刺史。
不久遭人诬陷,降阶夺禄,黜归田里。
开元五年(717年) 九岁舅父殷践猷授秘书省学士。
开元六年(718年) 十岁舅父殷践猷迁曹州司法参军,同年由秘书省学士改充丽正殿学士。
开元九年(721年) 十三岁七月,舅父殷践猷去世。
真卿随母南下,寄居于外祖父吴县令殷子敬官舍。
开元十年(722年) 十四岁伯父元孙起为濠州刺史、中书令。
开元十五年(727年) 十九岁次兄允南以挽郎选,授鹑觚县尉。
开元十六年(728年) 二十岁颜真卿取字清臣,别号应方。
开元二十年(732年) 二十四岁七月,伯父元孙去世。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二十五岁通过国子监考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二十六岁正月,参加尚书省科试,所作《梓材赋》、《武库诗》受到典士主试人孙逖赏识。
二月,登甲科,进士及第。
有《雁塔题名》。
本年,与太子中书舍人韦迪之女结为伉俪。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二十八岁参加吏部铨选,所试《三命判》选为甲等,擢拔萃科。
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
着手编纂《韵海镜源》。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二十九岁任校书郎。
正月,至相州,撰《周太师尉迟迥碑铭》。
七月,姑母真定去世。
银堂书法欣赏(一)
王银堂,1966年出生于山东曹县,号常乐人、梅香书屋主人。
自幼喜爱书法,多年临池不辍。
特别对二王诸帖及二王系列贴学经典作品进行了系统的临习。
受教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研修班,问艺于张旭光、刘文华、刘建风、刘京闻等老师。
现师从国展高手李双阳、杨雯等导师。
曾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或获奖。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曹县书法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