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联用技术-2018
- 格式:ppt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82
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介绍质谱,分析每一个峰对应的结构信息。
两者联合起来,就成了复杂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
色谱通过分离功能,成为质谱的进样器,满足了质谱对样本纯度高的要求。
质谱,作为色谱的检测器,对色谱出的每一个峰拿到质谱图,通过质谱图对结构进行鉴定,弥补了色谱定性弱的不足。
两者联用成了现在复杂体系定性定量的强有力的工具。
色谱-质谱联用最大的挑战,质谱是在高真空状态下运行,而色谱是在常压,有时在高压下运行。
如何将两个技术进行衔接,关键点就是接口技术。
将样品导入质谱仪可分为直接进样和通过接口两种方式实现。
1、直接进样在室温和常压下,气态或液态样品可通过一个可调喷口装置以中性流的形式导入离子源。
吸附在固体上或溶解在液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可通过顶空分析器进行富集,利用吸附柱捕集,再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使之解吸,经毛细管导入质谱仪。
对于固体样品,常用进样杆直接导入。
将样品置于进样杆顶部的小坩埚中,通过在离子源附近的真空环境中加热的方式导入样品,或者可通过在离子化室中将样品从一可迅速加热的金属丝上解吸或者使用激光辅助解吸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法可与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以及场电离结合,适用于热稳定性差或者难挥发物的分析。
2、接口技术目前质谱进样系统发展较快的是多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用以将色谱流出物导入质谱,经离子化后供质谱分析。
主要技术包括各种喷雾技术(电喷雾,热喷雾和离子喷雾);传送装置(粒子束)和粒子诱导解吸(快原子轰击)等。
(1)电喷雾接口带有样品的色谱流动相通过一个带有数千伏高压的针尖喷口喷出,生成带电液滴,经干燥气除去溶剂后,带电离子通过毛细管或者小孔直接进入质量分析器。
传统的电喷雾接口只适用于流动相流速为1~5μl/min的体系,因此电喷雾接口主要适用于微柱液相色谱。
同时由于离子可以带多电荷,使得高分子物质的质荷比落入大多数四极杆或磁质量分析器的分析范围(质荷比小于4000),从而可分析分子量高达几十万道尔顿(Da)的物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代谢组学作者:李亚港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5期摘要:色谱联用技术是将色谱分离装置与各种检测装置通过接口技术连接后而成的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由于能够分离极性的、离子化的、不易挥发的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代谢组学的主要分析技术平台,随着LC/MS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更多地应用于代谢组学方面,为其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方便。
本文从当前代谢组学研究平台技术的角度,系统地介绍液质联用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代谢组学的关系。
关键词:LC/MS;代谢组学;药物分析一、液质联用技术的原理(1)LC色谱单元部分①液-固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是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
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um。
适用于分离分子量为200~1000的非离子型化合物,因此这种色谱法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②液-液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被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溶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以实现分离的方法。
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
一般的分离方法都是反相色谱法。
③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末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离子交换树脂)。
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而分离。
④离子对色谱法。
又称偶离子色谱法,是液液色谱法的分支。
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改善分离效果。
主要用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⑤排阻色谱法。
排阻色谱法的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
生化分析中的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生化分析的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中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 HPLC-MS)成为了生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从什么是色谱和质谱以及其原理、在生化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优点和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色谱和质谱的概述色谱(chromatography)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原理是通过载体或相沉淀作用使不同种类的物质分离开来,具体分为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质谱(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分析方法,基于原子(或分子)质量对化合物进行测量,其峰形代表化合物的质量谱或单离子。
GC-MS联用技术是将两种分析技术相结合,通过GC将待测物质分离后送入MS,通常适用于研究挥发性化合物(volatile compounds),如药物代谢、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研究等。
HP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同样是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HPLC通过液相色谱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化合物直接送入MS中进行分析,通常用于非挥发化合物的分析。
二、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1. 药品检测联用GC-MS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药物代谢学领域内,可以用于对药品的分析、总神经酰胺的测定以及物质滥用检测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GC-MS可以用于对药物每个亚型在体内的代谢作用进行测定;在毒三联检测(毒物热线,毒物测定,毒抗检测)中,GC-MS可以检测到已知和未知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在对体内代谢和转化后的产物。
2. 食品检测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检测中,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加工中杂质的状况,包括油脂、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以及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如酒精、咖啡因、合成色素、添加剂及其他污染物等。
3. 分析环境污染GC-MS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如检测空气中的有机物和水中的有机物、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技术,用于分析复杂的有机混合物,是一种逐一分析各组分的精细技术。
它结合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两种分析技术的优点,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组分分析,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分析结果。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安装LC和MS两种仪器,将LC和MS接在一起并进行实验,即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对受检物质中每个组分进行分析。
在液相色谱实验中,样品被色谱溶剂介质溶解,然后经过柱头洗脱,各组分根据其溶解性差别,被分离分馏,形成一系列的混合某种特征的离子。
这些离子被装入到质谱仪,质谱仪工作时可以将各组分根据其分子质量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分析结果。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复杂物质的分析,实现节省分析时间;2)相比单独使用LC或MS技术,该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分析复杂混合物的需要,具有分离性优异的特点;3)可以根据实验需要,灵活改变实验参数,以获得更准确和更强的分析结果;4)节省空间,降低实验成本,可以使一台设备同时完成LC和MS两种实验。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毒理学研究,农业生物学实验,化学和农业分析,生命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它在分析有机混合物,环境毒理学分析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果仅靠一种分析技术,则很难获得完整的分析信息,另外,该技术的设备很复杂,费用较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需求较高,不适合老练科研人员。
总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实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复杂有机混合物,在药物分析、环境毒理学研究和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技术来改善它。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原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结合了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分析和鉴定复杂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根据化合物间在固相柱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开来。
质谱是一种鉴别技术,通过电子轰击等方式将化合物分解成离子,并以离子质量为基础,通过离子质荷比(m/z)的差异来识别和定性分析化合物。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首先,样品经过预处理,通常是通过提取或者溶解,去除杂质和增强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然后,样品通过一个色谱柱进行分离。
色谱柱通常是由一种吸附剂填充的管状物,例如气相色谱使用的是固定在微小颗粒上的液相,液相色谱使用的是固定在固相上的液相。
样品溶液注入装置将样品在柱上匀速地分离成不同的化合物。
接下来,分离的化合物进入质谱。
在质谱中,化合物被电子轰击,产生带电的离子。
离子根据质量荷比(m/z)比例扫描,并通过电子倍增器增强信号。
由于不同化合物的质量荷比不同,可以通过检测不同离子荷质比的信号来识别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最后,通过对色谱和质谱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的结构和含量。
通过比对样品中化合物的质谱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找到匹配的化合物,并确定其身份。
由于不同化合物的质谱数据是特征性的,因此可以用质谱的数据来进行准确鉴定和定性分析。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优势在于结合了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的特点,能够同时获得分离和鉴定的结果。
色谱能够分离复杂的混合物,为质谱提供纯净的化合物,避免了共存物的干扰。
质谱则能够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准确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例如环境科学、食品安全、药物研发和毒理学等。
色谱联用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结构鉴定以及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以及GC/ MS在中药材鉴定、中成药分析、药效学研究和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极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HPLC–MS GC/ MS 鉴定分析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HPLC - MS dete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ingerprint is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C/M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 in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research prospects.Keywords: HPLC - MS analysis of GC/MS identification色谱联用技术,就是采用色谱技术将复杂体系加以分离,再用红外光谱、质谱或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或光谱学等的技术分别提供其结构信息,这为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色谱联用技术包含了多种联用方式和技术,色谱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色谱(CE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等几种分离手段同四大谱即质谱、核磁共振、红外、紫外光谱的分别联用组成了色谱联用技术的丰富内涵,此外还有与其他技术的联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