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55
护理心理学绪论1.现代世界的医学模式正处于( D )的阶段。
A.神灵主义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B.机械医学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C.自然哲学向机械医学模式转变D.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E. 自然哲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2.医院想要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应采取( C )。
A.自然观察法B.现场实验法C.问卷调查法D.心理测验法E.个案法3.什么是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以解决会实践中的心理问题,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护理心理学既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心理测验法(5)个案法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共香,入鲍鱼之肆,久雨不同其臭”是由于人的唉觉的感受性( C )。
A.提高了B.降低了C.适应了D.迟钝了E.停滞了2.知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E )。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E.准确性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5个需要层次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
A.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E.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 A )。
A.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B.遗忘的进程先慢后快C.遗忘的进程时快时慢D.遗忘的进程快慢一样E.以上都不是5.王先生,52岁,建筑工人。
王先生因腿部粉碎性骨折住院,经诊断需进行手术治疗,得知这种情况后王先生对手术很恐惧,怕手术意及生命。
(1) 王先生的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A.动机冲突B.需要冲突C.生理需要D.动机调节E以上都不是(2) 王先生希望能治好病,但又害怕手术属于( C )。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引言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护理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
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前提。
二、心理学基本概念1.心理:心理是指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指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活动,包括知觉、思维、情感、动机、人格等。
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展开,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
4.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指人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化的特点,如智力、性格、气质等。
5.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三、心理学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主张通过分析潜意识来揭示心理问题的根源。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等。
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知觉、思维、记忆等,强调认知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4.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潜能,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和选择的能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5.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习得的,代表人物有班杜拉等。
四、心理学基本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表现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控制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探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意见和看法的方法。
4.测量法:测量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量表、测验等工具来测量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的方法。
第三章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为人类适应、改造客观世界提供心理依据,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在学习管理心理学时,必须首先弄清楚人的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掌握其规律性,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服务。
可以这样第一节1.我们知道,人活着就必然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
春天的早晨,你走出家门,可以闻到花的香味,看到树木枝头的翠绿,感到阳光照耀的温暖等等。
这些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得到的各种感觉。
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你能辨识出这是绿叶,那是花朵,这是树木,那是阳光等等,这就是知觉。
你还可以通过观察,间接地推知天气可能变化,这就是思维。
当你走进商店选购某种商品时,你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种商品的价格、质量、包装等,这就是记忆。
当你看见一对对恋人花前月下,你自然会想到你心中的白马王子或美丽的公主,这就是想象。
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都属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即都是为了弄清楚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或叫认知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和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还会产生喜、怒、哀、乐、惧、爱、恶等情绪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感受,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
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行动目的,拟定计划、步骤,克服各种困难,最后把计划付诸行动。
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上述2.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因此,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的不同。
譬如:各人的兴趣倾向性、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不同;各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不同,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各人的情感体验的深浅度,表现的强弱,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的大小也不同。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护理三基题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护理三基题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学科。
在护理实践中,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知、注意和记忆过程。
1.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信息并转化为知觉的过程。
在护理实践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感知过程,例如观察他们对疼痛、温度和声音等刺激的反应。
2. 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特定信息进行选择性关注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患者集中注意力并提供适当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或健康问题。
3.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存储和再次提取的过程。
在护理实践中,了解患者的记忆过程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至关重要。
例如,如果患者有记忆问题,我们可以使用记忆辅助工具来提醒他们服药或进行康复训练。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过程。
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阶段患者的需求和特点。
1. 儿童期儿童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会经历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提供适当的护理支持和教育。
2. 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类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会经历身体上的变化、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认同的探索。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3. 成年期成年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逐渐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应对工作、婚姻、家庭和社会角色等多重压力。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关注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涉及群体、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
护理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护理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涉及到许多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则: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护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它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关于学习如何发生、影响学习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学习的见解。
2.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每个人在认知、情感、社会和生理方面的差异。
了解个体差异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动机、智力水平和情绪状态等因素,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动机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
护理教育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动机,如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采用适当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可以通过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设置适当的目标、给予反馈和认可等方式来培养。
4.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的护理教育至关重要。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教、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
5. 社会和情感因素:社会和情感因素对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护理教育者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提供支持和辅导,以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挑战。
6. 评估和反馈:评估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提供明确、具体和积极的反馈,以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总之,护理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涵盖了学习理论、个体差异、动机、教学方法、社会和情感因素以及评估和反馈等方面。
了解这些概念和原则有助于护理教育者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发展。
护理心理学教案【篇一:护理心理学教案3】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教案首页复习: 1、心理活动的内容?2、心理的实质?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护理心理学与护理实践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意义,从本节开始,我们将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只有掌握了正常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识别心理活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本章内容是打开护理心理学大门的钥匙。
(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10分钟)新授: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引言:认识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对客观环境的认识中产生的。
那么,人们是怎样认识事物的?经历了哪些心理活动呢?第一节感觉一、感觉(一)感觉的概念(10分钟)1.概念:分析:(1)直接——刺激在面前。
(2)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骨骼、肌肉、神经末梢等。
(3)个别属性——事物有多种属性,一种感觉器官只反映某一个或几个属性,却不足以认识事物整体。
例:苹果。
小结:归纳定义。
(二)意义:(1)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在实践活动的重要作(三).种类:1. 外部感觉2. 内部感觉二、感受性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25分钟)结合教材和实例讲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三、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1)感觉的适应:一种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例:视觉——明适应;暗适应听觉——职业病嗅觉——见教材味觉——酸、甜、苦、辣、咸等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可适应,痛觉难适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两种或以上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或不同感受器时,感受性的变化。
2例:(1)见教材。
(2)学习和生活中的现象。
(3)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例:(1)职业训练。
(2)生理残疾者的感觉能力。
小结:人的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善于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锻炼感觉能力。
3【篇二:05级护理心理学教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学科:专业:班级: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起止日期:人文《护理心理学》护理、涉外董作华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护理心理学》主编蒋继国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护理心理学》是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技能,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