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第六章 修辞 1-3节
- 格式:ppt
- 大小:703.50 KB
- 文档页数:54
现代汉语教案绪论第一节语言概说一、语言的内涵1.语言的自然属性符号(符号是事物的标记)系统。
符号=能指+所指。
2.语言的社会属性思维(认知)工具、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内涵:萨丕尔:“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
”(《语言论》P7)《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P475)3.语言工具的优点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精细性。
4.语言的全民性使用语言是一种基本人权二、语言的特点1.人类语言的四个特点①分离性;②组织性;③理智性(制约与开放);④传授性。
2.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三、语言的构成要素1.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义:语言的信息内容3.语法:语言的组织规律四、语言和言语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是语言运用的产物。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第二节现代汉语概说一、汉语的归属1.谱系归属:世界上目前共有5620余种语言(仅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800多种),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为亲属语言。
2.类型归属:分析性语言二、汉语的历史分期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母语,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四、现代汉语的表现形式口语、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方言1.民族共同语: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不限于一种,如加拿大、瑞士)。
2.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
3.基础方言: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
一般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取决于该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
英语的基础方言——伦敦方言(政治与经济因素)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多斯岗方言(文化因素)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发展进程:雅言(先秦)——通语(凡语)(两汉到宋元)——官话(明清)——国语(民国)——普通话(新中国)基础方言:北方方言影响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四分之三)、政治因素、文学因素内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黄廖版本的第六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修辞与语境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一)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如:13亿,排,摸(二)要力求准确、妥帖,如:伸直—伸开,四不像—麋鹿(三)要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四)要力求色彩鲜明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如:褒贬义,引申义2,词语的语体(风格)色彩要鲜明3,词语的形象色彩要鲜明一,声音的锤炼(一)注意音节整齐均匀(二)注意声调平仄相间(三)力求韵脚和谐(四)讲求叠音..自然也叫重言/复字(五)讲求双声叠韵配合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口语句和书面语句第四节辞格(一)一,比喻(一)基本类型1,明喻,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如···一般2,暗喻,也隐喻,是、变成、成为、等于3,借喻,如:落水狗(二)比喻灵活的用法1,没有喻词的比喻2,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如:比起滇池的水不知还要深多少倍3,否定形式的比喻(反喻)二,比拟(一)基本类型1,拟人2,拟物,如:荷的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三,借代,相关性,如:红领巾(借体)代替少先队员(本体)(一)基本类型1,特征、标志代本体2,专名代泛称3,具体代形象,如:小米加步枪;乌纱帽4,部分代整体,如:江山代祖国5,结果代原因,如:汗透棉袍代劳累的结果四,拈连,1,全式拈连,如:铁窗,锁得住身,锁不住革命的精神;2,略式拈连,如:这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里,也在我心上流过。
五,夸张,分为扩大,缩小,超前(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或同时出现,如:农民说看见这绿苗,就嗅出了面包香味。
)第五节辞格(二)一,双关,1,谐音双关,如:歇后语,2,语义双关二,仿词,1,音仿,如:笼的传人;2,义仿,如:小众化三,反语,1,以正当反;2,以反当正四,婉曲/转,1,婉言,;2,曲语(描述和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五,设疑,1,问答式;2,省略式第六节辞格(三)(一)对偶,1,正对(相关);2,反对(相反);3,串对(也流水对,有因果、条件、假设,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排比(使内容、语势增强),1,句子排比;2,句法成分排比,如: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无可更换的。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笔记整理来啦来啦,现代汉语的后续笔记来了~第一节语法概说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1.语法单位主要有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3.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4.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5.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二)句法成分(主谓动宾定状中补)1.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句法结构是有若干词按语法规律组成的。
句法关系是句法成分在结构和逻辑上的关系2.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3.动词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位居动词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4.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心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定中(名)=名词性短语状中(动|形)=谓词性短语5.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6.划线分析法(参照课本表格)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此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一句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个方面。
2.语法的功能是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合称为词性。
3.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4.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的语法功能还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之后发生什么关系;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功能,即与什么实词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5.词的形态:构形形态(语法意义上发生一点变化);构词形态(意义没有发生改变)6.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7.划分词类的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同二.实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分为主体词(名动形)和功能词(数量副代区拟叹)(一)名词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参考课本了解详情)2.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一般不作补语2.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3.一般不能用重叠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4.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5.汉语名词单复数同形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于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原创:汉硕学习汉硕学习2018-08-16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955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3) 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4) 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5) 文学语言(标准语):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6) 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的方言。
7) 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是局部区域使用的语言。
8) 语言规范化:确定并推广某一语言内部统一的标准。
9) 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1) 语音: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3)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4) 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5)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8)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9) 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10)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1)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66、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的构成(同时也属词汇学范畴)、词形变化(形态)、和词类。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桔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67.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每种语言的语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客观存在的。
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因此又叫“语法系统”。
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68.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具体的的词、短语、句子等的思想内容,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心情舒畅、步调一致、前途光明”都是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直接组合,表示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构成主谓短语。
可见,语法指的是抽象出来的公式,舍弃了个别的、具体的内容。
由词组合而成的短语和句子很多,但是组合的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
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说明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这些规则和格式,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缓慢得多。
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由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如果废弃旧的规则而马上换上一套新的,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
很多语法手段和语法格式经历千年而不变,如,汉语把语序和虚词用作重要的语法手段。
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
因此语法又具有时代特征。
(三)民族性: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同的语言语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例如印欧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和(和虚词)来表示。
《现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第六章·修辞)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思考和练习一一、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有人以为学习修辞是咬文嚼字,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修辞研究的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
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的统一,因此它同片面的讲究形式美,单纯的追求华丽辞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同的。
也不能认为修辞高深莫测,修辞是讲求表达效果的修辞行为,贯穿于言语交际的全过程。
写文章需要它,说话也需要它,人人都离不开它,时时处处需要它,不存在高深莫测的问题。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答: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
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的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任何诗文都可照字面直解,然而其潜藏在字里行间的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意境意义乃至风格意义,只能靠“此情此境”获得。
例如:(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这句话用了不到30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单调、彷徨、苦闷的心情。
(2)丁二爷吃完了饭,回到自己屋中和小鸟们闲谈,花和尚、插翅虎、豹子头……他就着每个小鸟的特色起了鲜明的名字。
他自居及时雨宋江,小屋里时常开着英雄会。
(老舍《离婚》)句中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文字生动活泼。
也很有情趣。
作者通过语境取得了幽默、可笑、别有情趣的效果。
语境的功用:制约言语活动的内容;规定言语的表达方式。
所以修辞要随情应景、随机措施。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答: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由于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的学科,它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理所当然地存在着既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现代汉语黄廖17年6版上下册目录(慕课基础三十讲)(慕课语法和修辞)(南师大)✓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方言附录现代汉语七大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表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汉语的地位附录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位置思考和练习一✓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二、现代汉语规范化三、推广普通话思考和练习二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和內容思考和练习三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附录一汉语拼音方案(附教学提示)附录二国际音标简表附录三三种记音符号对照表思考和练习一第二节辅音与声母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声母发音的全面描写三、声母辨正附录一 l、n偏旁类推字对照表附录二 zh、ch、sh和z、c、s对照辨音字表附录三 f和h对照辨音字表思考和练习二第三节元音与韵母一、元音的发音二、韵母的发音三、韵母的结构押韵和韵辙四、韵母辨正附录一 en和eng,in和ing对照辨音字表附录二 uen和ueng、ong对照辨音字表附录三 un和iong对照辨音字表思考和练习三第四节声调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的声调四、古今调类和四声平仄附录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思考和练习四第五节音节一、音节的结构二、拼音附录普通话声韵拼合表(基本音节表)三、音节的拼写规则思考和练习五第六节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附录一普通话常用含轻声的词附录二普通话常用儿化词思考和练习六第七节音位一、音位简说二、普通话音位思考和练习七第八节朗读和语调一、朗读二、语调思考和练习八第九节语音规范化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思考和练习九本章附录同音字表第二章文字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起源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思考和练习一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二、现行汉字的形体附录一印刷体四种字体字号表附录二汉字形体的演变思考和练习二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结构单位二、笔顺三、造字法思考和练习三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一、汉字改革问题二、汉字的整理三、汉字的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思考和练习四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附录一常见的别字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附录三常见的多音字附录四汉字部首表思考和练习五第三章词汇第一节词汇概说一、词汇二、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类型思考和练习一第二节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构成四、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思考和练习二第三节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思考和练习三第四节语义场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思考和练习四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思考和练习五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行业语、隐语思考和练习六第七节熟语一、成语二、谚语三、惯用语四、歇后语思考和练习七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词汇的规范化思考和练习八附录一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附录二常见的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本章附录一词典和字典本章附录二词语解释一、词语解释二、常用的释义方法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思考和练习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二、实词思考和练习二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二、词类小结☆三、词类的误用思考和练习三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短语的功能类型四、多义短语五、短语分析小结思考和练习四第五节句法成分一、主语谓语二、动语宾语三、定语四、状语五、补语六、中心语七、独立语☆八、句法成分小结附录:句法分析例解思考和练习五第六节单句一、句型二、几种常用句式三、变式句四、句子的变换五、句类六、单句分类小结☆语法分析思考和练习六第七节单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一、常见的句法失误二、检查语病的方法三、修改语病的原则思考和练习七_第八节复句一、概说二、复句的意义类型三、多重复句和紧缩句☆四、复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思考和练习八☆第九节句群一、句群概说二、句群的意义类型三、多重句群四、句群语病的检查和修改思考和练习九☆第十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三、标点符号用法的灵活性四、标点符号的位置思考和练习十第五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修辞和语境。
第六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修辞和修辞的原则(一)“修辞”的含义“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修辞行为,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对语言进行的修饰、调整、选择、创新等修辞活动;第二个含义是指修辞规律,即人们适应交际需要、运用语言形式、增强交际效果的规律;第三个含义是指修辞理论,即人们对修辞规律进行研究和探寻的理论成果。
这第三个含义就是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它一般表现为研究和揭示修辞规律的论文、著作和教科书等。
前两个含义的“修辞”和第三个含义的“修辞学”有联系又有区别。
修辞学是在修辞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有修辞,然后才有修辞学。
先是有了修辞行为,产生了修辞现象,才存在着种种修辞规律;客观上存在着修辞规律,人们才去作研究和探寻,产生修辞理论,建立修辞学。
修辞规律具有客观性,修辞学具有主观性。
修辞规律是人们的修辞行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修辞理论是人们主观上对客观的修辞规律的认识。
客观的修辞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们的修辞理论却带有主观性,所以修辞学有不同的体系。
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就是要使我们的修辞行为尽可能遵循客观的修辞规律,使我们的修辞理论尽可能反映客观的修辞规律,不断实践、探寻,尽可能地使主观的修辞理论与客观的修辞规律相一致。
(二)修辞的原则1.辩证原则辩证原则是修辞的最基本的原则。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修辞研究。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毫无疑问也要充分掌握辩证原则。
修辞是充满辩证的。
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用词的追求准确和讲究模糊;炼句追求整句的整齐有力和讲究散句的活泼多变;运用辞格,可以从正面发问,自问自答,也可以从反面发问,问而不答;就语言风格来说,一方面追求绚丽,另一方面又讲究平实等等。
交际效果的好坏是相对的,绝对的最佳效果是没有的。
2.得体原则修辞是综合运用语言各因素形成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求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才能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这取决于运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得体。
黄廖编现代汉语修订五版下册修辞章课后习题及详细答案全《现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第六章·修辞)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思考和练习一一、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有人以为学习修辞是咬文嚼字,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修辞研究的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
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的统一,因此它同片面的讲究形式美,单纯的追求华丽辞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同的。
也不能认为修辞高深莫测,修辞是讲求表达效果的修辞行为,贯穿于言语交际的全过程。
写文章需要它,说话也需要它,人人都离不开它,时时处处需要它,不存在高深莫测的问题。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答: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
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的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任何诗文都可照字面直解,然而其潜藏在字里行间的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意境意义乃至风格意义,只能靠“此情此境”获得。
例如:(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这句话用了不到30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单调、彷徨、苦闷的心情。
(2)丁二爷吃完了饭,回到自己屋中和小鸟们闲谈,花和尚、插翅虎、豹子头……他就着每个小鸟的特色起了鲜明的名字。
他自居及时雨宋江,小屋里时常开着英雄会。
(老舍《离婚》)句中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文字生动活泼。
也很有情趣。
作者通过语境取得了幽默、可笑、别有情趣的效果。
语境的功用:制约言语活动的内容;规定言语的表达方式。
所以修辞要随情应景、随机措施。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答: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现代汉语(黄廖版本)内容归纳总结现代汉语黄廖版教案(精修)本教案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重点);第五章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修辞。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共同语和方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一)方言的成因(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