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F130-矿用本安型监控分站
- 格式:doc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22
矿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系列2012-02-15 信息来源:矿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向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供电,具有电池后备功能的电源可为额定负载提供不小于2小时的备用时间。
(1) KDW0.3/660(A/B)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KDW0.3/660(A/B)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主要为矿井监控分站、传感器等提供不间断的本质安全直流稳压电源。
A型电源分别可提供11路本安电源输出及供电状态输出信号,B 型电源分别可提供7路本安电源输出及供电状态输出信号。
主要技术指标:(1)输入指标输入电源电压等级: 660V/380V/220V/127V,50 Hz (出厂配置)或220V/127V/36V,50 Hz (定货时由用户选择)。
输入电源波动范围: 75 %~110 %(2)输出本安参数指标名称本安输出额定电压Ue 12 V.DC 24 V.DC 5 V.DC额定电流Ie 280 mA 140 mA 1000 mA最高输出电压Ue ≤12.5 V DC ≤24.5 V DC ≤5.25 V DC最大输出电流(过流保护整定值)IO ≤500 mA ≤450 mA ≤2500 mA最大过压保护值Ug ≤13.5 V DC ≤26.5 V DC ≤7.0 V DC最大外部电感LO 0.6mH 0.6mH 0.1mH最大外部电容CO 20uF 4.7uF 47uF输出电压偏离值不应超过标称值的5 %负载效应≤5 %源效应≤5 %周期与随机偏移≤250 mV(峰峰值)备注 KDW0.3/660(A)出厂默认为:1路本安12V输出,9路本安24V输出(1路本安5V可选)KDW0.3/660(B)出厂默认为:1路本安12V输出,5路本安24V输出(1路本安5V可选)(3)备用电源参数转换时间:≤1s额定容量:24 V/7 AH(两节12 V/7 AH 铅酸电池串联)工作时间:不低于2 小时(额定负载时)最高充电电压:29 V放电截止电压:21.5 V(4)传输介质稳压电源至分站、传感器传输采用0.52的矿用阻燃屏蔽信号电缆,每公里的信号电缆分布参数应符合:R≤12.8Ω/km;L≤0.8mH/km;C≤0.06μF/km。
KJF-201矿用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使用说明书柳州市腾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2 二.主要功能特点。
2 三.工作原理。
2 四.主要性能指标。
6 五.分站与综保连接方法六.使用方法。
9 七.使用维修注意事项。
28 八.分站结构。
28- -1一、概述K J F - 201监控分站是广西腾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开发用于煤矿井下综合监控系统的井下分站,工作于煤矿井下含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能与各种数据采集和传输装置所搭配,对各种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高速交换和传输。
分站是采用ARM芯片为主要部件的智能化产品,配备多种网络接口,支持多协议共存,能适宜地面及井下各种工作场合,并带有多路标准光纤接口,传输速率高,无中继传输距离长,防雷、抗电磁干扰。
本分站的防爆形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ibI(150℃)。
本产品经国家防爆安全检验机关审查通过,可在具有爆炸性危险场所使用。
与KJF-201型分站相联的所有电路和电气设备必须是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必须经过安全检验机关检验合格后才配用。
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光纤SC标准接口、其它标准接口(RS485、CAN-BUS等采用标准协议)的设备无缝连接,非标准接口的其它监控设备可通过协议转换接于系统中;(2)使用标准的互联网TCP/IP协议;(3)以太网接口速率为100Mbps/10Mbps自适应;(4)每个网络交换机分配一个IP地址,内置Web Server,企业局域网上可通过IE浏览器对参数进行配置;(5)与上层网络连接使用以太网RJ45接口或标准光接口(单端口),与下层接口使用以太网RJ45接口或标准光接口(1/4/8/16 多端口);(6)使用CAN-BUS接口作为控制接口;(7)内置Web Server,具备网络管理功能;(8)采用井下本安电源供电,供电电压DC12V,额定电流不超过1A;(9)置备用电池,停电后可继续工作4小时;(11)工作温度要求-10-40℃;- -2(12)井下—地面通信介质采用光纤,使用TCP/IP协议,传输速率为100Mbps/10 Mbps 自适应,传输距离≤15km, 误码率〈10-3, 巡检周期小于1秒;(13)可远程对分站进行配置(14)系统不必通过轮询的方式采集资料,真正做到实时性。
监测监控矿用分站安装、使用与维护基本分站说明(一)概论KJFT-2(B)基本分站(以下简称分站),属于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
时根据矿井安全监控新AQ标准、新规程(2005年版)以及相关的煤炭行业标准设计的;时沈阳研究院专门为KJF2000N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配套使用而设计的智能型分站。
置于煤矿井下,用于监测井下工作面的各种环境参数、设备开停状态和风机状态,实现岁被控电气设备的启动、断电以及闭锁的控制。
该分站可控制为风电瓦斯闭锁和断电仪功能(一点至四点),即可独立工作、又可与KJF2000N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联网通信,分站由380V/660V交流供电,输出为三组本质安全型直流供电电源,为配接的各种模拟量传感器和开关量传感器供电。
内部设有一组容量为2Ah的可充电电池组,保证交流供电电源掉电时,自动投入到电池组的工作,使分站及其配接的传感器能够不间断连续工作2H以上。
产品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产品防爆标志:Exd[ib]I配接设备名称:各种200~1000HZ频率信号制模拟量传感器各种接点型、两状态0/+5mA开关量传感器KFA1通信线路避雷器关联设备名称1:KJFS-1数据通信接口关联设备名称2:KJFD-1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远程断电器关联设备名称3:KJD-660/380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断电器(即:高压断电器)(二)技术参数1)工作条件存在瓦斯、煤尘等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无强烈震动和临水的场所温度:0~40℃相对湿度:≤95%大气压力:80~106kpa?贮存温度:-40~+60℃2)主要技术参数分站容量:模拟量输入:4倍开关量输入:4倍控制量输出:4组常开接点(可更改为常闭接点)和1路本安高低电平输出(报警信号输出)模拟量类型:频率型(200~1000Hz)电流脉冲信号≤10mA负载电阻≤1K?最高电压≤10V开关量类型:接点型或电流型控制量类型:四路无源接点或3~12V(DC)接点容量为36V/5A(AC)显示位数:四位;通道号1位,数值显示0.00~99.9交流电流电压:AC380V/660V±10%、50VA、50HZ为配接设备输出本安电源:3组本安输出电压 21V(DC)最高开路电压 23V(DC)过流保护电流值 320mA最大短路电流值 350mA本安电源供电距离:≤2㎞电缆分布参数:分布电阻 13.3?/㎞分布电感 800μH/㎞分布电容0.06μF/㎞通信速率:1200bps(FSK频移键控串行异步通信)传输介质:两芯无极性电缆最大传输距离:分站至地面中心站连接电缆最大长度不小于15㎞防爆合格证号: 1062576安全标志编码: 2001434-2006外形尺寸:430㎜×385㎜×180㎜重量:约30㎏(三)结构KJFT-2(B)基本型分站为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结构,外壳采用A3铜板焊接而成,表面采取严格的烤漆工艺,漆膜强度牢、耐腐蚀性好。
KJF88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监控站使用说明书1 概述KJF88矿用一般型电力监控站(以下简称主站)属于矿用一般型设备,适用于井下无瓦斯、煤尘爆炸性危险的场所,作为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中的数据交换、设备控制和视频上传等过程的关键设备。
它具有数据处理、远程控制、图像显示、视频网络传输及网络远程通讯等功能,是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1.1 防爆型式矿用一般型,标记为“KY”。
1.2 型号意义KJ F 88登记序号设备类型矿井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1.3 工作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 0~+40℃;b) 平均相对湿度:≤90%(+25℃);c) 大气压力: 80kPa~106kPa;d)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e)煤矿井下无瓦斯、无煤尘爆炸性危险的场所。
1.4 工作方式:连续工作2 技术参数2.1 供电电源工作电压:AC220V/AC127V可选工作电流:见表1表 1 KJF88矿用一般型电力监控站整机工作电流2.2 串口1(与上级设备通讯)传输制式: RS485传输速率: 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可设置传输协议: Modbus_RTU传输距离: 1km2.3 串口2(与下级设备通讯)传输制式: RS485传输速率: 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可设置传输协议: Modbus_RTU传输距离: 1km2.4 串口3(视频控制端口)传输制式: RS485传输速率: 9600bps传输协议:帕尔高-P(支持透明传输)传输距离: 500m2.6 视频输入最大输入容量:4路输入信号特性:1Vpp,75Ω连接口: BNC 阴性制式: NTSC或PAL2.7 以太网光接口接口类型: SC型光接口光缆类型: GYSTZA型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Mb/s发射波长: 1310nm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36dbm传输协议: IEEE802.3u2.8 嵌入式主机参数内存容量: 64M SDRAM存储容量: 64M 电子硬盘主频: 200MHz3. 主要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3.1 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l×b×h)mm: 700mm×600mm×1600mm重量: 75kg3.2 主要结构特征主站结构及尺寸及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2mm厚不锈钢板冲压加工而成,前面装有2扇门,后面装有1扇门,每扇门的四周有橡胶圈衬垫,门上有1个锁扣,可用手拉开或扣紧。
Q/HF备案号:2012-12-10发布2012-12-10实施丹东汇丰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确定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
本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KJ131-F 监控分站技术特点而制定的。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本单位生产的KJ131-F监控分站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丹东汇丰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鸿、张国杰。
本标准2012年12月首次发布。
KJ131-F监控分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KJ131-F监控分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KJ131-F监控分站(以下简称分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MT/T 1005-2006 矿用分站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3 产品分类3.1 产品型号示例:基站登记序号矿用监测、监控设备3.2 防爆型式及防爆标志: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监测监控矿用分站安装、使用与维护基本分站说明(一)概论KJFT-2(B)基本分站(以下简称分站),属于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
时根据矿井安全监控新AQ标准、新规程(2005年版)以及相关的煤炭行业标准设计的;时沈阳研究院专门为KJF2000N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配套使用而设计的智能型分站。
置于煤矿井下,用于监测井下工作面的各种环境参数、设备开停状态和风机状态,实现岁被控电气设备的启动、断电以及闭锁的控制。
该分站可控制为风电瓦斯闭锁和断电仪功能(一点至四点),即可独立工作、又可与KJF2000N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联网通信,分站由380V/660V交流供电,输出为三组本质安全型直流供电电源,为配接的各种模拟量传感器和开关量传感器供电。
内部设有一组容量为2Ah的可充电电池组,保证交流供电电源掉电时,自动投入到电池组的工作,使分站及其配接的传感器能够不间断连续工作2H以上。
产品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产品防爆标志:Exd[ib]I配接设备名称:各种200~1000HZ频率信号制模拟量传感器各种接点型、两状态0/+5mA开关量传感器KFA1通信线路避雷器关联设备名称1:KJFS-1数据通信接口关联设备名称2:KJFD-1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远程断电器关联设备名称3:KJD-660/380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断电器(即:高压断电器)(二)技术参数1)工作条件存在瓦斯、煤尘等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无强烈震动和临水的场所温度:0~40℃相对湿度:≤95%大气压力:80~106kpaΏ贮存温度:-40~+60℃2)主要技术参数分站容量:模拟量输入:4倍开关量输入:4倍控制量输出:4组常开接点(可更改为常闭接点)和1路本安高低电平输出(报警信号输出)模拟量类型:频率型(200~1000Hz)电流脉冲信号≤10mA负载电阻≤1KΏ最高电压≤10V开关量类型:接点型或电流型控制量类型:四路无源接点或3~12V(DC)接点容量为36V/5A(AC)显示位数:四位;通道号1位,数值显示0.00~99.9交流电流电压:AC380V/660V±10%、50VA、50HZ为配接设备输出本安电源:3组本安输出电压 21V(DC)最高开路电压 23V(DC)过流保护电流值 320mA最大短路电流值 350mA本安电源供电距离:≤2㎞电缆分布参数:分布电阻 13.3Ώ/㎞分布电感 800μH/㎞分布电容0.06μF/㎞通信速率:1200bps(FSK频移键控串行异步通信)传输介质:两芯无极性电缆最大传输距离:分站至地面中心站连接电缆最大长度不小于15㎞防爆合格证号: 1062576安全标志编码: 2001434-2006外形尺寸:430㎜×385㎜×180㎜重量:约30㎏(三)结构KJFT-2(B)基本型分站为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结构,外壳采用A3铜板焊接而成,表面采取严格的烤漆工艺,漆膜强度牢、耐腐蚀性好。
ISO9001:2000认证企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产品使用说明书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执行标准:Q/MKC 401-2008版本号: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感谢您选购本产品!为了保证安全并获得最佳效能,在安装、使用产品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参考。
前言本说明书详细地介绍了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者在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
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的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发布的企业标准Q/MKC 401-2008。
目次1 概述 (1)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2)3 基本功能 (4)4 主要技术指标 (5)5 尺寸、重量 (7)6 连接、使用 (8)7 故障分析与排除 (17)8 保养、维护 (18)9 安全警示 (18)10 运输、贮存 (18)11 产品资质编号 (19)附录A 分站相关联/配接/配套设备表 (20)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1 概述产品特点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一种以基于ARM 内核的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可挂接多种传感器,能对井下多种环境参数诸如瓦斯、风速、一氧化碳、负压、设备开停状态、读卡器、智能综合保护器等下级智能设备等进行连续监测,具有多通道、多制式的信号采集功能和通讯功能,通过工业以太网能及时将监测到的各种环境参数、设备状态传送到地面中心站,并执行中心站发出的各种命令,及时发出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1.2.1 主要用途1.2.1.1 为井下所挂接的各种传感器、断电器提供工作电源;1.2.1.2 采集各传感器的实测参数,设备运行状况、开停状态;1.2.1.3 通过工业以太网快速向地面的系统中心站传送巡检参数;1.2.1.4 执行地面中心站发往井下的各种控制命令;1.2.1.5 对异常状况进行断电控制。
KJ系列监控系统介绍————————————————————————————————作者:————————————————————————————————日期:2KJ90N系列监控系统介绍目录一、 KJ90NA型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0二、 KJ90NB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2)三、 KJ90—F8/KJ90-F16型井下监控分站 (3)四、 KDW0.3/660系列矿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 (3)五、 KDG—1型井下远程断电器(原KDD-1型) (4)六、 KDG2型远程断电器(原KDD—2) (4)七、 KJD—18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馈电断电器 (4)八、 KDG3K型井下远程馈电断电器 (4)九、 KG9701A型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5)十、 KG9001C型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5)十一、 GJG100H(B)型红外甲烷传感器 (6)十二、 KGU9901型液位传感器(原KG9901型) (6)十三、 KGF15型风速传感器(原CW—1型) (6)十四、 GML(A)型风门开闭传感器(原KG92-1型) (7)十五、 GF型风流压力传感器(原KG9501B型) (7)十六、 GWD40(B)型矿用温度传感器(原KG3004B) (8)十七、 GW50(A)型温度传感器(原KG9301型) (8)十八、 GTH500(B)型一氧化碳传感器(原KG9201、GT500(A)型) (8)十九、 GQF0.1(A)型烟雾传感器(原KG8005A) (8)一、KJ90NA型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本系统是重庆煤科院自主研制开发的品牌产品,在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取得了良好信誉,深受广大煤矿用户欢迎。
目前已在国内推广应用上千套,用户遍布四川、云南、贵州、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广西、陕西、重庆等地区。
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KJ579-F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监控分站执行标准:GB 3836-2000MT/T 1005-2006Q/XR 009-2011(V1.0版)使用说明书发布日期:2011年4月10日西安西瑞保护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目录安全警示语: (3)1 概述 (1)2 分站构成 (1)2.1 产品型号及其意义 (1)2.2 外形尺寸及重量 (1)2.3 KJ579-F电力监控分站的结构 (1)3 主要技术指标 (3)3.1 环境条件 (3)3.2 供电电源 (3)3.3 主要技术指标 (4)3.4 主要功能 (4)3.5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5)3.6 外壳防护性能 (5)3.7 电气安全 (5)3.8 防爆性能 (5)3.9 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6)3.10 本安参数 (6)4 分站配置 (6)4.1 概念解析 (6)4.2 工程组态 (7)4.3 配置备份 (7)5 开关机 (7)6 常见故障与分析 (7)7 注意事项 (8)8 订货须知 (8)9 包装、运输、存储说明 (9)附录A 关联设备 (10)安全警示语:1.维修时不得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及型号规格! 2.未经安全联检合格的产品不得接入本产品!3.维修时应注意防止“失爆”(保护隔爆面,注意紧固件引入装置里的橡胶密封圈)!4.严禁井下带电开盖!5.不得随意更换说明书中规定之外的电池。
1 概述KJ579-F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监控分站(以下简称KJ579-F电力监控分站)可快速采集井下各种隔爆高、低压开关,移变,磁力起动器等智能设备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转发给监控主站,并分发监控中心的远程控制命令。
KJ579-F电力监控分站遵循最新的国际和行业标准,采用嵌入式硬件平台和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
防爆型式:隔爆型Exd(ib)I;产品执行标准:Q/XR 009-2011。
2 分站构成2.1 产品型号及其意义外形尺寸(长×宽×高):500mm×451mm×646mm;重量:不大于100kg。
警示:1.安装、使用前应阅读本说明书。
2.本安电路用户不得擅自改动。
3.凡与本产品连接的关联配接设备,必须与产品联机检验合格后方可联机使用!4.检修时不得修改本安电路及关联电路的元器件型号、规格及参数。
121 概述KJF130矿用本安型监控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不同设备进行有线无线通信、键盘与遥控输入、液晶显示等功能。
分站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外围接口和供电电源采用特殊抗干扰措施,使得本分站通过GB/T 17626.4-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通过GB/T 17626.5—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通过GB/T 17626.3—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有利于系统产品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1.1 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标记为Ex ia I 。
1.2 型号KJ F130 登记序号 分站设备 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1.3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长×宽×高):333mm×357mm×92mm,见图1。
重量: 4.82kg。
3图 1 分站外形尺寸41.4使用条件a)环境温度:0℃~+40℃;b)湿度:不大于95%(+25℃):c)大气压力:80kPa~106kPa;d)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e)煤矿井下有瓦斯和煤尘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2主要技术参数2.1基本功能2.1.1分站具有RS485、CAN有线通信功能;2.1.2分站具有通过以太网光端口和电端口实现网络通信和级联功能;2.1.3分站具有通过遥控器、按键配置,通过液晶屏观察的人机交互功能;2.1.4分站具有配置信息等参数存储及掉电保护功能。
2.1.5分站具有初始化参数设置和掉电保护功能。
初始化参数可通过主站或遥控器修改。
52.1.6分站具有自诊断和通信故障指示功能。
ISO9001:2000认证企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产品使用说明书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执行标准:Q/MKC 401-2008版本号: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感谢您选购本产品!为了保证安全并获得最佳效能,在安装、使用产品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参考。
前言本说明书详细地介绍了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者在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
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的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发布的企业标准Q/MKC 401-2008。
目次1 概述 (1)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2)3 基本功能 (4)4 主要技术指标 (5)5 尺寸、重量 (7)6 连接、使用 (8)7 故障分析与排除 (17)8 保养、维护 (18)9 安全警示 (18)10 运输、贮存 (18)11 产品资质编号 (19)附录A 分站相关联/配接/配套设备表 (20)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1 概述产品特点KJ90-F16(B)/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一种以基于ARM 内核的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可挂接多种传感器,能对井下多种环境参数诸如瓦斯、风速、一氧化碳、负压、设备开停状态、读卡器、智能综合保护器等下级智能设备等进行连续监测,具有多通道、多制式的信号采集功能和通讯功能,通过工业以太网能及时将监测到的各种环境参数、设备状态传送到地面中心站,并执行中心站发出的各种命令,及时发出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1.2.1 主要用途1.2.1.1 为井下所挂接的各种传感器、断电器提供工作电源;1.2.1.2 采集各传感器的实测参数,设备运行状况、开停状态;1.2.1.3 通过工业以太网快速向地面的系统中心站传送巡检参数;1.2.1.4 执行地面中心站发往井下的各种控制命令;1.2.1.5 对异常状况进行断电控制。
警示:1.安装、使用前应阅读本说明书。
2.本安电路用户不得擅自改动。
3.凡与本产品连接的关联配接设备,必须与产品联机检验合格后方可联机使用!4.检修时不得修改本安电路及关联电路的元器件型号、规格及参数。
121 概述KJF130矿用本安型监控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不同设备进行有线无线通信、键盘与遥控输入、液晶显示等功能。
分站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外围接口和供电电源采用特殊抗干扰措施,使得本分站通过GB/T 17626.4-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通过GB/T 17626.5—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通过GB/T 17626.3—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有利于系统产品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1.1 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标记为Ex ia I 。
1.2 型号KJ F130 登记序号 分站设备 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1.3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长×宽×高):333mm×357mm×92mm,见图1。
重量: 4.82kg。
3图 1 分站外形尺寸41.4使用条件a)环境温度:0℃~+40℃;b)湿度:不大于95%(+25℃):c)大气压力:80kPa~106kPa;d)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e)煤矿井下有瓦斯和煤尘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2主要技术参数2.1基本功能2.1.1分站具有RS485、CAN有线通信功能;2.1.2分站具有通过以太网光端口和电端口实现网络通信和级联功能;2.1.3分站具有通过遥控器、按键配置,通过液晶屏观察的人机交互功能;2.1.4分站具有配置信息等参数存储及掉电保护功能。
2.1.5分站具有初始化参数设置和掉电保护功能。
初始化参数可通过主站或遥控器修改。
52.1.6分站具有自诊断和通信故障指示功能。
2.1.7分站为本质安全型,分站的输入、输出是本质安全的。
2.1.8分站具有控制功能:a)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1)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2)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闭锁。
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自动解锁;3)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应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
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b)甲烷风电闭锁功能:1)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0%CH4时,声光报警;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5%CH4时,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低于1.0%CH4时,自动解锁;6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0%CH4时,声光报警,同时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低于1.0%CH4时,自动解锁;3)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0.5%CH4时,声光报警,同时切断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0.5%CH4时,自动解锁;4)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声光报警,同时切断供风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局部通风机或风筒恢复正常工作时,自动解锁;5)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大于3.0%CH4时,应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使之不能起动,只有通过遥控器方可人工解锁:当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1.5%CH4时,自动解锁;6)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含分站、电源,甲烷传感器,断电控制器等)故障或断电时,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并且声光报警。
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接通电源1min内,应继续闭锁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7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严禁对局部通风机进行故障闭锁控制。
注意:分站只有在被设置成风电瓦斯闭锁工作模式时,才具有“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故障恢复后或上电后,继续闭锁1min后再解锁”的功能。
2.1.9分站的模拟量输入处理误差:≤0.5%。
2.1.10分站的控制执行时间:甲烷超限断电及甲烷风电闭锁控制时间≤2s。
2.2主要技术指标2.2.1工作电压、工作电流a)供电电压:15V~19.5V DC。
b)工作电流:小于400mA。
2.2.2信号传输2.2.2.1RS485信号传输a)传输口数量:5;b)传输方式:主从式、半双工、双极性;8c)与上位机传输速率:4800bps;d)与智能传感器传输速率:2400bps;e)传输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2V~15V。
2.2.2.2CAN信号传输a)传输口数量:2;b)传输方式:多主式、CAN;c)传输速率:5000bps;d)传输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1V~5V。
2.2.2.3以太网电信号传输a)传输口数量:2;b)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以太网电信号;c)传输速率: 10/100 Mbps自适应;d)传输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1V~5V;2.2.2.4以太网光信号传输9a)传输口数量:2;b)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以太网光信号;c)光波长:1310nm;d)发射功率:-15dBm~0dBm;e)接收灵敏度:-32dBm;f)传输速率: 10/100 Mbps自适应;2.2.3最大传输距离a)分站至环网接入器、光端机的RS485信号最大传输距离:3km (使用MHY32、MHYV或MHYP电缆,芯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2);b)分站至环网接入器、光端机的以太网电信号最大传输距离:10m (使用MHYV电缆,芯线截面积不小于0.75mm2);c)分站至环网接入器、光端机的以太网光信号最大传输距离:10km(使用MGTSV矿用单模光缆;光纤接点总数8个,其中热熔接点3个,冷熔接点3个,活动连接点2个);d)分站与传感器、断电器的最大传输距离(包含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RS485数字量信10号):6km(使用MHY32、MHYV或MHYP电缆,芯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2);e)分站CAN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5km(使用MHY32、MHYV或MHYP电缆,芯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2);2.2.4最大监控容量4路RS485数字量信号端口(采集控制用),每路可接入8台RS485数字设备,且分站最多接入6台RS485型断电器。
3主要结构特征分站由外部防护外壳和内部机芯组成。
分站防护外壳为不锈钢材质,其上方有一挂环,便于搬运和作安装时的吊钩,外壳采用正面开门,门的四周有橡胶圈衬垫,门上有2锁紧螺栓,可根据需要拧紧或打开。
门盖上有一长方形液晶显示窗,用以在不打开外壳的情况下,观察分站显示屏显示情况,配合遥控器完成人机交互过程。
分站内部机芯由成型的塑料壳体及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组成,电路板共有2块,分别是主板、液晶显示板。
2块电路板安装在塑料壳体内,便于一体化拆卸维护、安装调试。
114工作原理分站电路部分由主板,显示板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板上具有两个无线通信板的插槽,便于分站无线通信功能的增加和删除。
主板微处理器为32位ARM处理器,该处理器含有大容量存储器和动态RAM。
处理器的5路RS485串口和2路CAN用于作远距离传输,与其它设备通信,2路以太网电口及光口实现其它以太网设备的接入,光口用于以太网的级联。
分站采用汉字显示的液晶器作为人机交互输出,可以显示4行8列共计32个汉字,或64个字符。
人机交互输入为按键和遥控器。
三个按键分别为“+”、“-”、“○”,实现光标“上移/左移”、“下移/右移”、“确认”功能,遥控器除了具有“↑”、“↓”、“←/+”、“→/-”、“确认”、“取消”键,实现光标的“上移”、“下移”、“左移”、“右移”、“确认”、“取消”功能。
5安装5.1固定将挂环牢固可靠的挂于钩子上,或利用安装孔把分站固定于墙面、巷道壁等平面上。
5.2接线12分站接线按所接信号类型不同,共分为3个接线区,如下图所示。
a)低速总线接线区,分别为RS485信号1-5、CAN信号1-2。
b)电源接线区,分别为电源1-6输入及电源RS485信号。
当电源通过航空插头接入分站时,不需要改变电源接线。
当电源通过喇叭嘴接入分站时,需要根据下图进行接线。
c)以太网接线区,分别为以太网电口1-2,以太网光口1-2。
13图 2 接线区域图145.2.1低速总线接线区a)RS485-1,提供A1、B1、PE1三个端子,主要用于在分站作为从设备时,连接传输接口,在不需要对设备供电时,也可以作为主设备连接各传感器、执行器。
b)RS485-2~RS485-5,每路各提供V+、V-、A、B、PE五个端子,主要用于在分站作为主设备时,连接各类传感器、执行器,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为从设备连接传输接口等。
c)CAN-1~CAN-2,每路各提供V+、V-、H、L、PE五个端子,可以连接传输接口、各类传感器、执行器。
5.2.2电源接线区a)电源在不通过航空插头接入分站时,需要在电源接线区接线;b)电源接线区有3个接线端子共15芯,分别为6路电源的正负极以及RS485的A、B、PE。
6路电源的第一路即V1为分站主板的供电电源,V2~V6为各低速总线设备的供电电源,A、B、PE为电源的RS485信号。
5.2.3以太网接线区以太网接线区,有2路以太网电口、2路以太网光口。
2路以太网电口,分别为4芯可插拔式15接入端子、RJ45端子;2路以太网光口为SC光纤接口。
6操作、显示6.1操作分站配有专用的遥控器,实现对分站的遥控操作。
在没有遥控器时,分站面板上的三个按键,具有相同作用,功能如下:分站的“+”键具有遥控器“←”及“↑”的功能;分站的“-”键具有遥控器“→”及“↓”的功能;分站的“←”键具有遥控器“确认”及“取消”的功能;所有的输入操作由以上三个键完成。
6.2显示分站在遥控器(按键)的操作下,能够显示在启动信息、首页、主菜单、关于本机等信息。
7调试167.1接通电源在确认电源电压与分站相符后方可接通电源,范围以外的电压会导致分站损坏!接通电源后,分站液晶屏将会显示启动过程,启动结果,最后在系统启动成功后显示首页信息。
7.2地址设置分站是挂接在以太网总线或RS485总线上的节点设备,主机识别分站位置依赖于分站IP地址号或物理地址号。
通过人机交互操作,由“首页”依次进入“参数设置菜”(需要输入密码)、“地址设置”菜单,完成地址的设置。
在多台分站接入同一系统中,确保每台分站地址的唯一性。
8注意事项a)各分站上地址设定开关应设置正确,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得有相同的分站地址(包括井上和井下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