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体裁分析和建构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语料库浅析日语学术论文的句末表达形式作者:陈冰月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3期【摘要】日语专业学生撰写学术论文问题多多,究其原因在于语言基础不扎实,未能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
日语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一般书面语有差异,因此总结论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很有必要。
本文运用自建语料库,通过统计句末表达形式及其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分析,以试图总结日语学术论文的表达特点。
【关键词】日语语料库日语学术论文句末表达一、序言日语语言中书面语与口语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日语学习者往往将重点放在练习口语表达上,而忽视了对日语书面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影响了学术论文写作的质量。
在研究领域,学术论文一直是呈现新知识的重要渠道。
学术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有着它独特的语篇结构。
因此,系统性地归纳出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特点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丸山指出句末表达是一句话的表达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句末表达形式变化的丰富程度可以视为展示那一类文章所蕴含的丰富表现力的线索。
因此,本文以句末表达形式为切入点进而分析日语学术论文的表达特点。
二、研究方法1.语料采集。
CiNii(http://ci.nii.ac.jp)是目前世界上最全的日本学术论文数据库,收录日本各学会出版的学术期刊文献。
本文从CiNii数据库中采集2000年到2013年间发表的日语语言学论文,涵盖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教育学、中日对比研究、语用学、语义学及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共计50篇论文作为本次构建语料库的文本素材。
2.语料处理。
利用OCR文字识别软件“e.Typist”将采集到的样本转换成txt文本格式。
然后使用软件“edamame”、“himawari”将样本制作为可检索的语料库。
3.语料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日语学术论文的句末表达形式,因此在建成的语料库中将关键词设置为“。
”进行检索,得到6512个结果。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料库构建与语料库分析研究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处理和生成人类语言。
而语料库是NLP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是大量文本的集合,用于训练和评估各种语言模型和算法。
本文将探讨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以及语料库分析在NLP研究中的应用。
一、语料库的构建方法语料库的构建是NLP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它需要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收集、整理和标注语料。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料库构建方法:1. 人工标注法:这是最常用的语料库构建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阅读文本并手动标注其中的语言现象,如词性、句法结构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注准确,但缺点是耗时耗力,适用于小规模语料库的构建。
2. 自动标注法: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自动标注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规模文本进行自动标注,如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等。
自动标注法的优点是高效快速,但准确度可能不如人工标注。
3. 网络爬虫法:这种方法通过网络爬虫程序从互联网上收集文本数据。
研究人员可以针对特定主题或领域进行爬取,构建领域特定的语料库。
然而,网络爬虫法需要解决反爬虫机制、数据噪声等问题。
4. 数据库整合法:这种方法通过整合已有的语料库来构建新的语料库。
研究人员可以从不同来源的语料库中选取合适的数据进行整合,以满足特定的研究需求。
数据库整合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和资源,但需要解决数据格式和标注不一致等问题。
二、语料库分析在NLP研究中的应用语料库分析是对语料库进行统计和语言学分析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为NLP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启发。
以下是语料库分析在NLP研究中的几个典型应用:1. 词频统计:通过对语料库中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词汇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
这对于构建词典、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的语料库语言分析语料库是指大量收集并整理起来的自然语言文本资源的集合。
在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语料库是进行语言学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基础。
语言分析是对语料库中的文本进行系统地处理和研究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专业的语料库语言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一、语料库的构建与特点语料库的构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采集、整理、标注和存储大规模的文本数据。
常见的语料库类型包括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单语语料库(Monolingual Corpus)和特定领域语料库(Specialized Corpus)等。
语料库的特点有多样性、真实性和大规模性。
多样性指语料库中的文本来自于不同的语言、文体和主题领域,能够涵盖各种文本类型的特征。
真实性指语料库中的文本是真实的语言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大规模性指语料库中包含大量的文本数据,可以提供足够的样本数量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语料库语言分析的方法专业的语料库语言分析需要结合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语料库语言分析方法:1.词汇频率分析通过统计语料库中词汇的频率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到不同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情况。
词汇频率分析可以对文本进行关键词提取、词汇排序和热点话题挖掘等。
2.搭配分析搭配是指一组词在语境中经常一起出现的现象。
通过对语料库中的搭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词汇之间的搭配规律和固定搭配的使用频率。
搭配分析可以帮助改进词汇的搭配选择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对语料库中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的分析。
通过句法分析,可以了解到句子的句法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句法规则的应用情况。
句法分析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含义,对翻译、文法教学和机器翻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4.样式分析样式分析是对语料库中文本样式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通过样式分析,可以了解到文本的体裁和风格特点、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
样式分析可以帮助提高写作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对文学研究和科技写作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是一种以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研究语言现象、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方法。
这种范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语料库建设:收集大量的语言数据,并建立语料库。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如文学作品、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
2. 语料处理:对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文本清洗、分词、词性标注等。
3. 语料分析:使用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来处理语料库中的数据。
这可能包括频率分析、关键词提取、主题建模等。
4. 结论得出: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得出关于语言现象、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结论。
这些结论可以为语言学、文学、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证据。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具有以下优点:
1. 大量的语言数据支持:语料库可以包含大量的真实语言数据,使得研究者可以对语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可以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 跨学科性: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可以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便捷。
总之,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世界
文化多样性。
构建语料库的方法《构建语料库的超酷方法,独家分享!》嘿,宝子!今天我要跟你唠唠构建语料库这个超有用的事儿,就像我要把我压箱底的独家秘籍传给你一样,可别外传哦(开个小玩笑啦)。
一、明确语料库的用途(这就像确定目的地一样重要)首先呢,你得知道为啥要构建这个语料库。
是为了写学术论文,还是搞创作写小说,或者是为了学习外语呢?比如说我有一次想写个科幻小说,结果我构建语料库的时候,都不知道要收集啥,后来发现我连科幻小说里常见的一些科学术语、星际旅行的词汇都没搞清楚,就瞎收集,那肯定不行啊。
就像你要去旅游,你得先知道你要去海边还是山里吧。
要是为了学术论文,那就要围绕你研究的领域,像我一朋友研究古代历史的,他构建语料库的时候就专门收集古代文献、考古报告这些相关的语料。
二、确定语料的来源(找食材的过程)这一步就像我们做饭找食材一样。
来源可多啦。
1. 书籍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找相关的书籍。
如果你是搞文学创作,那各种经典小说、散文都是你的宝库。
我有次构建关于爱情主题的语料库,就从《霍乱时期的爱情》《简·爱》这些书里扒出了好多超感人的句子和词汇。
2. 网络资源这可是个大宝库。
各种新闻网站、博客、论坛啥的。
不过要小心筛选哦,就像你在菜市场买菜,有些菜看着新鲜,其实可能有农药残留呢。
比如你要构建关于时尚的语料库,时尚博主的文章就很有用,但有些小网站可能会有错误信息。
像我之前在一个不靠谱的小论坛上找美食语料,结果好多错字,还把一些食材名字都写错了,差点闹笑话。
3. 学术数据库(如果是学术用途)学校或者机构的学术数据库里有很多专业的研究论文、报告。
这些就像高级食材,特别适合学术研究这个“大餐”。
三、收集语料(开始疯狂囤货啦)现在开始把你找到的语料收集起来。
可以用笔记软件,像印象笔记就超好用。
你可以把文字复制粘贴进去,要是看到纸质书上的好内容,那就打字输入进去呗。
我刚开始的时候可傻了,我看到一本超棒的诗集里的句子想放进语料库,我就手抄,抄了半天,手都酸了,后来才发现可以拍照识别文字,再稍微修改下就好,真是笨死了。
语言学中语料库建设与分析的使用教程语料库是语言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和工具,它是基于大规模的语言数据收集而建立的。
通过分析语料库,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人类语言特征和规律的有力证据。
本文将介绍语料库的建设过程以及如何使用语料库进行语言学分析。
一、语料库建设1.确定研究对象和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语言对象,是某种自然语言、特定领域的语言还是特殊类型的语言文本。
确定研究目标是什么,比如分析词汇使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等。
2.收集语料:语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比如从书籍、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获取文本数据。
保证语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真实语言的特征。
3.清洗和整理语料:获得语料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冗余信息,确保语料的质量和一致性。
清洗后的语料应该是可读、可搜索和可分析的。
4.标注和注释:为了更好地分析语料,我们需要对语料进行标注和注释,比如词性标注、句法分析、语义角色标注等。
这样可以使得语料更加结构化,方便后续的语言学分析工作。
二、语料库分析1.词频统计分析:使用语料库可以对词汇进行频率统计,从而了解某种语言的常用词汇和词汇使用的变化。
可以计算词频、词形等指标,还可以利用词云图等可视化方式呈现词汇分布。
2.语义关系分析:通过语料库可以分析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比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位词等。
可以通过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等方法进行语义关系的挖掘和识别。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词汇的用法和语义内涵。
3.句法分析:语料库可以进行句法分析,以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依存句法分析、成分句法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句子的组成和句法规律。
4.语言变异与变化分析:通过分析语料库可以揭示语言的变异与变化规律,比如不同地区、社会群体、年代之间的语言差异。
可以进行方言分析、历时比较研究等,了解语言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5.语域分析:语料库可以用于分析特定领域的语言使用,比如科技领域、医学领域、法律领域等。
篇章、语境和批判维度的学术话语研究摘要:社会研究者研究学术话语的主要途径分为三类。
篇章研究主要集中在篇章的意义和结构,如体裁分析、语料库分析和多模态分析。
语境研究从比较广泛的情境出发,如社会学和社会历史维度、人种志的研究。
批判性话语分析和学术文化研究,把批判态度引入学术话语研究。
这三种维度各有侧重,又彼此重叠,为解释学术话语如何在大学语境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学术话语;篇章;语境;批判一、话语分析问题话语分析显示特定社会情境的动态变化和惯例,研究具有社会理论导向的问题,确定社会边界的机构化思维方式。
话语分析在延展语篇和语境两极之间,强调具体的语篇和机构的社会实践。
(一)话语和现实世界James Gee[3]构建了小写d话语(discourse)和大写D话语(Discourse)。
小写d话语指使用中的语言,我们使用语言扮演老师、话语分析者、出租车司机等社会身份;大写D话语比较宽泛,包括语言和其它社会因素,指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适的方式行动、交往、思考、判定价值观、交谈。
话语是存在的方式,作为社会群体成员,我们通过话语创造机构、活动和价值观。
(二)作用者和社会结构Fairclough[4]3认为话语结构是相对稳固的语言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固的社会活动结构网络中的一个元素。
要理解如何用语言交往、语言为什么嵌入社会和文化活动,就必须借助语言的话语结构。
Fairclough提出的话语结构类似Gee所说的大写D话语,是特定社会领域和机构构建意义的体裁和风格。
在高等教育中,研究、教育、评估体裁和对这些活动的正式期望提供了参与者交往的框架。
但是这些体裁象征着价值观,因为他们代表占据支配地位群体的价值观,并通过重复加强了这些价值观。
话语不只是表达态度、观念和理解;这些态度、观念和理解本身就是由话语决定的。
我们不仅由话语塑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对话语施加影响,从而使人类作用者和社会结构之间达成平衡。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一、引言语言作为人类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交流工具之一,其背后的语言学研究不断地推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语言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一直发展到现代,其中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
语料库是大量有意(corpus)或无意(text)地搜集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语言素材,并且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快速存储、处理、分析的语言学工具,在语言学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背景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得益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方法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数据和做语言学分析。
此外,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方法还能够涵盖更广泛的语言现象,而且也能够获取到更为真实的语言使用数据。
三、分类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词汇、语法和语效三类。
1. 词汇语料库中的词汇是基于语言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语料库的数据,语言学家可以从词汇角度对语言做大规模研究。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计算出词频、词形变化和同义词等,并且研究不同词汇所组成的词组、短语以及它们的用法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揭示语言的使用频率、句法结构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语法语料库还可以帮助人们做大量的语法研究。
在语料库中,语言学家可以对不同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语法现象做有机的分析。
更多的是,可以对语言中的句法结构、语法规则等进行实证研究,或者是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异。
研究语法现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话语的结构和语段之间的连贯性。
3. 语效语效也是另一个基于语料库的语言使用研究。
通过语料库,可以分析不同场合下、不同语用目的、不同语者的语言使用特征。
这在语言学习、文化研究和语言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四、应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1. 语言学教育:通过语料库收集并分析具体的语言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歌词语言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50401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内容摘要语言学研究者传统上将口头或书面上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而对于以演唱形式赖以实现的歌词语言则关注较少。
本文所做的就是针对歌词语言的一项试探性研究。
这里把歌词作为语言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歌词作为音乐的载体无疑是当代文化生活中最具普遍性和影响力的一种。
它的普遍性同时体现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泛性上;而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它的抒情写意、娱乐休闲、安抚激励、教育启迪等诸项功能上,还体现在它所具备的独立文学价值之中。
此外,研究歌词语言还对歌词创作、演唱和受众三个群体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语言体裁中诗歌与歌词最为相似,二者同源异流,但是现代歌词在语音特点、书写排列、欣赏途径、正式程度等多层面己明显有别于诗歌语言。
故将歌词视为一种独立的语体来研究,即“为唱而写”的口头语篇。
目前国内外对于歌词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美学、文学、社会、文化、心理等非语言学领域。
真正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歌词研究不多且散见于语音、语法、修辞、翻译、教学应用等范畴中的某些方面,而且主要基于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缺乏大量真实数据的支持。
日益成为语言研究主流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定量语言特征做出定性、功能的解释,兼有结构主义归纳法的优点和心灵主义内省法长处。
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和语料库驱动的方法,着眼于英、汉语通俗歌曲歌词的一些语言特点的异同,同时涉及某些文化层面。
本研究综合考虑辛克莱(Sinclair)关于建立语料库的基本原则,利用网络资源,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搜集包括十大类音乐风格的英汉语歌词各500首,共计1000首,构成了近20万字的小型双语歌词生语料库。
然后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Concordance3.0,对英汉语两个子语料库在基于语料的总体统计特征和语料驱动的其他语言学层面上的特征进行计算机的自动与互动对比研究。
媒体话语分析的新方法: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积极认知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积极认知分析”以语料库技术为主要方法、以认知语言学为核心,整合积极话语分析,认为媒体话语中隐喻和转喻的选择受制于隐喻和转喻的话语性、认知性、社会文化性,隐喻和转喻的使用目的在于解释、说服、移情。
该分析框架包括以下步骤:语料库检索、隐喻和转喻识别、隐喻和转喻分析、隐喻和转喻解释。
标签:隐喻转喻积极认知分析一、引言中国《环球》杂志联合埃及《十月》杂志、印度《喧嚣》杂志、俄罗斯生意人报业集团共同进行了“2009环球十大新闻”的评选,其中“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分列榜首和第五名。
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以及美国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发布的“2009英语流行词语”中,“甲流”和“气候变化”、H1N1、climate change、swine flu位居前列。
这两大威胁民生、事关稳定的事件得到了中西媒体的广泛关注,形成了诸如“危机传播”“科技传播”之类的“健康卫生传播”“气候变化传播”。
对这几类传播中产生的媒体话语进行分析不仅能揭示当代英汉话语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加强中西媒体话语的交流。
媒体话语分析属于跨学科研究,需要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共同支撑。
本文先简要回顾国外媒体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及趋势,然后以语料库技术为主要方法、以认知语言学为核心,整合积极话语分析,提出适用于媒体话语分析的“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积极认知分析”框架。
二、话语分析与媒体话语分析:简要回顾话语分析主要有三大流派:英美学派、福柯学派、批评话语学派,分别关注语言和语言使用、语言使用中的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的语言使用(黄国文,2007)。
近年来,又涌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多元文化话语分析等新兴学派,话语分析形成了多学科研究的态势。
专业的文体研究方法在文体研究领域中,运用专业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专业文体研究方法,包括语料库研究、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等。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文体的特点、规律以及其与语境之间的关系。
一、语料库研究语料库研究是一种基于实际语言使用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语言材料,来探索文体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者可以利用现有的语料库,如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和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也可以自己建立专门用于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语料库。
语料库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样本的选择。
研究者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文本样本,这些样本应该代表该文体的典型特征。
分析样本时,可以从词汇、句法、语义和篇章结构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语义归纳,以获得全面而准确的结果。
二、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具体文本进行细致观察和解读的研究方法。
通过仔细剖析文本中的语言现象和结构特点,可以揭示文体的内在规律和特征。
文本分析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如词汇、句法、修辞手法、话语结构等。
在进行文本分析时,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分析工具,如词频统计、句法分析和文本标注等。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文体所特有的词汇用法、句子结构和篇章组织方式等。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进一步探讨文体的特点和变异。
三、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不同文体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揭示不同文体之间的特点和规律。
比较研究可以在不同的维度展开,如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比较等。
在进行比较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文本样本,并将它们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语料库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研究的新途径一、本文概述《语料库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研究的新途径》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语料库文体学在文学文体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本文将首先概述语料库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将分析传统文学文体学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以及语料库文体学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本文将总结语料库文体学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其在未来文学研究中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语料库文体学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为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二、语料库文体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语料库文体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建设和分析。
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对大量真实文本的统计和比较,揭示出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
语料库文体学的基本原理在于,语言的使用是动态的、变化的,而非静态的、固定的。
因此,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真实语料,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出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文体特征。
这种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还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语料库文体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料库的构建、语料的处理和分析、以及结果的解释和应用等方面。
在语料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语料来源,进行清洗、标注和分类等处理,以保证语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语料的处理和分析方面,需要运用统计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语料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在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和语境,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以揭示出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文学价值。
语料库文体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建设和分析,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揭示出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可以为文学批评、文学翻译和文学教学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程式语:术语多样性及界定复杂性的相关研究3.1 引言近些年来,程式语已经成为西方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研究者们就程式语的名称、性质、范畴、研究方法及程式语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成果显著,确立了程式语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理论地位。
目前,关于程式语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
其重大标志有两个:第一,重要的国际会议,包括1994年和1996年分别在利兹(Leeds)和莫斯科(Moscow)召开的“国际程式语专题讨论会”(The·International·Symposia·on·Phraseology)以及1992年和1996年分别在萨尔布吕肯(Saarbrucken)和格拉茨(Graz)召开的“欧洲国际程式语会议”(The·International·EUROPHRAS·Congress);第二,以程式语为主要焦点的大规模的研究项目的开展(Cowie,1998:1)。
程式语受到广泛关注是话语研究在语言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标志。
那么,程式语对应的英语翻译是什么?研究者对程式语是如何界定·的?界定程式语的组织原则是什么?程式语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程式语到底该如何定义?下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论述。
3.2 程式语的名称问题程式语在汉语中还被称为“公式语”“语块”“多词单位”等。
它对应的英语翻译有很多,如·formulaic·utterance,·formulaic·speech等。
Formulaic(程式化的),以某些常用语的重复为特征的语言现象称为程式语(formulae)。
许多口头诗歌,尤其是史诗,都是程式化的,它们重复使用相同的表述形容词或修饰语及相同形式的引言。
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如果一个作品与一种体裁的固定模式可以与预期的相一致,那它就可以称为程式化的作品。
基于自建语料库的语体语法特征研究作者:谈玉芳马赟怡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6期摘; ; 要:立足于语言的使用,本文探讨报道语体、评论语体、自然语体、操作性语体四大语体的语法特征,具体分析和比较指示语、祈使句、使令句、被字句、把字句五类语言形式在四大语体中的使用差异、特点及作用。
通过考察四大语体文本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语法特征,找出语言形式特征和语体语法特征的关系,以为语体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语体; ; 语法特征; ; 自建语料库“所谓语体就是语言运用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①(71)。
传统的语体分类研究,国内语言学界主要从语域、修辞、体裁、语法四个角度展开。
近几年,张伯江(2012)、方梅(2013)、刘大为(2013)等倡导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据语体特征及其组配划分语体类型。
顺着这个思路,本文以语法特征探索语体类型,试图为多维度的语体研究提供参考。
在研究范围上,从日常媒体、主流商业平台和其他载体(如剧本、台词和电子小说②)中广泛收集近年来的语料,近十万字。
该语料库主要涉及语言特征鲜明的四种语体,即报道语体、评论语体、自然语体、操作性语体③。
在研究对象上,本文主要考察五种语言形式,即指示语、祈使句、使令句、被字句和把字句。
语料统计时,检索各语言形式特征词,统计其在不同语体中的出现频数,分析频数差异体现的语体差异。
根据各语言形式特征词,统计同一语言形式在不同语体中的出现频数,有如下结果:较之其他语体,指示语在自然语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祈使句在操作性语体中出现次数最多;使令句在评论语体中出现次数最多;把字句在自然语体中出现次数最多;被字句在报道语体中出现次数最多。
1.各语体在指示语方面的差异及特征这里选取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会指示语、篇章指示语五类指示语为研究对象,统计它们在不同语体中的出现次数,有如下结果:(1)各语体在人称指示方面的差异及特征由表3可知,自然語体中人称指示语的出现次数明显多于另外三种语体。
基于语料库、体裁分析和建构
【摘要】本文回顾了英语概要写作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研究了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提出了基于语料库、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本研究对于提高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概要写作语料库体裁建构主义
概要(summary)是一种对原始文献(或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浓缩的语义连贯的短文。
它以迅速掌握原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主观评论和解释,但必须简明、确切地表述原文的重要内容。
概要写作(summary writing)是一种控制性的作文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吸收原文的文章结构与语言方面的长处,写出内容一致、结构近似、语言简洁的短文。
这种写作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能综合概括;既能培养欣赏能力,又能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1 英语概要写作研究综述
曾炳辉(1989)在《英语概要写作与智力训练》中论述了概要写作是训练抽象概括能力即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形式之一;郑文(2007)就大学英语读写过程中存在的输入和输出的矛盾,提出利用阅读教材作为写作输入,培养篇章图式;利用概要写作训练作为写作输出,揭示学生篇章图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张新玲和曾用强(2009)在《读写结合写作测试任务在大型考试中的构念效度验证》中从构念效度的实质方面入手对这类任务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中所得分数进行效度验证,发现所取样本考生的读写结合写作测试应答数据和构念理论相拟合。
而国外学者,已经开始运用语料库,体裁分析理论,语篇分析理论和形式结构分析理论研究概要写作,如Rosalie Friend的“Effects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Summary Writing of College Students”;Daniel Marcu的“From text discourse structures to text summaries”;Esther Uso Juan和Juan Carlos Palmer Silveira的“A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to Text Summarisation”;Sa-Kwang Song,Dong Hyun Jang,Sung Hyon Myaeng的“Text Summarization Based on Sentence Clustering wi th Rhetorical Structure Information”以及Jade Goldstein Stewart的“Genre Oriented Summarization”等。
2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概要写作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使用,现今语料库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利用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人也就越来越方便。
本研究建立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其目的是通过语料库来研究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篇章及体裁的一部份特点,为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教学及测试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中包括两个子语料库:概要写作原文库,概要写作库。
每个子语料库按
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3种不同的体裁又分成次子语料库。
在本研究中,为了增加语料的可靠性,语料主要来源于大学英语的相关教程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册》的A,B部分的精读课文,《大学英语精读1~4册》,概要来自于上面两个教程的配套教师用书《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1~4册》、《大学英语精读同步辅导1~4册》,其它一部分语料来源于外文书目包括“Writing and 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The Student Writer”,“The College Writer”,“Technical Writing”,“Steps to Writing Well”,“Reading Critically,Writing Well”,“Read,Reason,Write”,“Patterns or a purpose”,“Critical Strategies for Academic Writing”,“A Handbook of Writing”,剩余的一小部分语料来源于网络。
目前项目组利用该语料库主要研究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
本研究利用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检索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使用频率在前的名词和动词,以得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
检索中,发现了一些可以帮助确定概要写作语场的词语。
名词如:text,author,passage,problem,writer,story;动词如:lead,show,tell,explain,display,suggest,relate,describe。
通过把这些词汇在语料库工具AntConc中分析发现,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起始句通常采用能够概括文章主题的句子。
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概要写作文章通常会包含一个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而且这个中心句子经常会被放在概要写作文章的开篇。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研究为大学英语概要教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3基于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研究
体裁分析与语篇分析密切相关,其中语篇的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韩金龙,秦秀白,2000)。
体裁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系列被建架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解决语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根据体裁分析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体裁意识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根据体裁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实践了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
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材料,使学生建立体裁和篇章意识。
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分析原材料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
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当前学习体裁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体裁与其它体裁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能从篇章语法规则中抽取语义,获得篇章图式;在写作过程中,能把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的篇章图式化为最简篇章图式,根据语义通过语法规则成篇。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第一、协商、讨论原材料的体裁类型,并分析其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第二、协商、讨论英语概要写作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
⑤效果评价:对
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体裁意识、体裁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4结语
英语概要写作是一项很好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任务和复杂的思维训练活动,要求写作者具有很高的阅读和重组写作技巧,是有效连接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研究建立的基于语料库、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大学英语读、写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C093。
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W201030)
参考文献
1 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House,1993
2 李艳玲.英文概要写作简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 (6)
3 周玉妍.基于体裁的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评价标准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