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标准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是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制定的综合性规范,旨在统一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总则1、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市政等各类工程。
2、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并按照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管。
3、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程勘察,明确地质、水文条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建筑工程规范1、建筑工程必须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完好。
2、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装修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3、建筑物必须具备抗震、防火、防盗等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道路和桥梁工程规范1、道路和桥梁工程必须安全、顺畅、美观,在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施工。
2、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必须符合交通管理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道路和桥梁工程必须具备抗震、防滑、排水等功能,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四、隧道工程规范1、隧道工程必须安全、通风、照明,建造前必须进行完善的勘察和设计。
2、隧道工程施工必须按照隧道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
3、隧道工程必须配备有效的逃生通道和灭火设施,确保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五、水利工程规范1、水利工程必须具备防洪、蓄水和引水等功能,保障城市的水资源安全和排水畅通。
2、水利工程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3、水利工程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工作,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六、市政工程规范1、市政工程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工程,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和供应。
2、市政工程施工必须符合施工安全规范,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市政工程必须按照城市规划和管理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需要。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06]184号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主编的《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其中1.0.3、3.0.2(1、2、3、4、5、6、10)、3.0.3、3.0.8、5.0.1(1、2、3、4、5、6)、6.0.2、6.0.5、6.0.12、7.0.7、7.0.10、7.0.11、8.0.14条(款)为强制性条款。
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70-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DBJ08-70-9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市建设交通委负责管理,市房地资源局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Code for demolishing constrcutionDGJ08-70-2006J10677-20062006 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Code for demolishing constrcution主编单位: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 2006年6 月1 日2006年上海前言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是根据沪建建[2003]第87号的要求,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主编并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修订完成的。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本市各类建、构筑物的年拆除量已接近或超过千万平方米。
原上海市标准《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试行)》(DBJ08—70—98),自1998年市建委沪建建(98)0276号文批准实施以来,使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有了规范,在本市和全国范围内都是首次。
拆除技术规程的实施,为保证拆除安全生产,为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强制性条文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2) 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篇一: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 J08-40-2010【2.1.12】水泥土搅拌法: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2.1.13】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使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
【2.1.14】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使用干水泥粉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
【10.1】一般规定【10.1.1】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10.1.2】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性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10.1.3】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在建筑工程中不应采用干法。
上海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G/T J08-40-2010- 1 -【10.1.4】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可作为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洞门加固、防渗帷幕等;加固体形状可分为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
水泥土搅拌法可以与堆载顶压真空预压法及刚性桩联合使用。
【10.1.5】确定加固方案前应查明加固区域内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填土层的厚度和组成;软土层的分布范围、分层情况、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有机质含量;地下水的侵蚀性等资料。
【10.1.6】设计前应进行拟处理土的室内水泥土配比试验。
针对现场拟处理的主要软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量,为设计提供各种龄期、各种配比的强度参数。
对竖向承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90d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对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28d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ivil architectural outside windowsDG/TJ 08—xx—2015xx—2015(征求意见稿,,V4.2.3)上海前言本规程是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13]1260号文的规定,由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五金外窗行业协会、上海奥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程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上海市民用建筑外窗中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和维修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充分考虑现代建筑对高性能外窗需求的特点,突出民用建筑外窗节能、环保、耐久性要求和装配式、一体化设计等重点,为其工程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开展专题讨论,以多种方式征求了有关科研、设计、施工、检测、监理及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参考了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
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外窗及阳台门的设计、加工制作、施工安装、检测验收及保养维修。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 外窗材料;4.外窗设计;5. 施工与安装;6.检测;7.验收;8.保养与维修。
为了不断完善本规程,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时,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执行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至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XX年XX月XX日目次1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DG/TJ08-202-2007主编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11月1日2007上海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071531号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建工(集团)总公司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编修订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经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DG/TJ08-202-2007,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
原《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市建设交通委负责管理、市建工(集团)总公司或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七年八月七日前言本规程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建[2006]第183号《200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规范制定、修定计划》的通知要求。
由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和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编。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结合近年来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规程的修订。
本规程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施工工艺方法和规定,规程的修订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完善工艺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成孔;5、清孔;6、钢筋笼施工;7、混凝土施工;8、特种钻孔灌注桩;9、安全和环境保护。
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执行。
本规程内容可能不尽完善,请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执行本规程时,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告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地址:上海福山路33号,邮编:200120)或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石门二路258号,邮编:20004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