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小学美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9
〔湘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课《自画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过程与方法1、认真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形象特点。
2、比照欣赏。
激发创造兴趣,尊重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作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认真细致观察人物的特点,重点是脸型、五官和发型的特征。
2、了解剪纸技法,了解十二生肖和传统文化。
3、掌握人体各局部比例和剪纸技法。
三、学法指导1、观察人物,把握自己形象的特征。
2、欣赏了解传统剪纸文化与技法。
3、创作自画像和剪纸作品。
四、教学准备1、收集12生肖图片和故事。
2、大镜。
3、课件;剪纸作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5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为老师画一张像。
二、活动〔一〕〔12分〕1、教师引路,一边介绍自己的形象特征一边画像。
2总结画像的步骤。
先画脸型,再画五官,最后画发型。
3、学生细致观察自己的形象特征〔脸型、五官、发型〕。
4、学生表现,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作品欣赏〕5、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活动〔二〕〔13分〕1、学生交流收集关于12生肖的故事与图片。
2、课件展示:12生肖之各种动物。
设问:为什么在12生肖中小老鼠排在第一,而不是高大威猛的大老虎呢?3、教师小结。
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纪年方法的标志,新年旧岁的更替,人们就用与对应的动物此去彼来为标志。
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它们的形象呢宣传画装饰品礼品服装玩具……4、欣赏作品,了解技法。
〔课件:生肖剪纸〕5、课件出示:〔剪纸步骤〕① 设计草图〔外形要突出形象特征〕② 剪外形〔线条流畅〕③ 剪或刻内部花纹〔花纹简洁〕④ 粘贴或装裱〔耐心细致〕6、学生制作。
① 交流自己的属相〔生肖〕② 教师示范剪纸动作。
〔强调制作平安〕③学生制作,教师指点。
我的自画像PPT介绍自画像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它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展示个人形象。
在这个PPT中,我将向大家展示我的自画像,并分享我的创作过程和思考。
创作过程创作自画像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以下是我创作自画像的具体步骤:1. 预备工作在开始绘画之前,我需要准备艺术材料,例如铅笔、纸张、橡皮擦等。
此外,我也需要安静的创作环境来集中精力。
2. 设计构图在设计构图时,我首先思考我想要呈现的形象和风格。
我会在头脑中构思出一个具体的形象,并决定如何将它转化为画面。
3. 勾勒轮廓在开始绘画之前,我会使用轻柔的铅笔勾勒出自画像的轮廓。
这有助于我在后续的绘画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比例和形状。
4. 着色和阴影一旦轮廓完成,我开始着色和添加阴影。
我使用不同的铅笔硬度和阴影技巧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细节。
5. 完善细节在画像的不同部分完成后,我会仔细观察自画像的各个细节,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和润色。
这一步骤需要耐心和细心。
创作思考在绘制自画像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想要表达自己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展示我的个性和情感。
1. 自我认知通过绘制自画像,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
通过观察自己的形象并尝试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我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反思自己的外貌特点。
2. 绘画技巧的提升绘制自画像是一种锻炼技巧的过程。
通过不断实践,我能够提高我的绘画技巧,包括肖像绘画和阴影处理等。
3. 情感表达自画像可以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通过画家的技巧和用色选择,我能够传达出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结论绘制自画像是一种有趣且有意义的创作活动。
通过画画,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用艺术形式传达个人的情感。
希望通过这个PPT,大家也能够对自画像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兴趣。
感谢收看!附注:请注意,本文档是使用Markdown格式编写的,可在支持Markdown的编辑器或平台上进行浏览和编辑。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4. 自画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画自画像的基本技巧3.了解自我表达的重要性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基本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的形象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和兴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自画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初步掌握自画像的技巧3.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难点1.自画像的表现技巧和细节掌握2.学生对自我形象的理解、表现和表达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先提供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简单的绘画题,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和注意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学习自画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教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自画像的概念、特点和表现方式,让学生明白自画像可以用线条、色彩和肖像等方式表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自画像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展示自己的形象教师要求学生先思考自己的形象,然后将自己的形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这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拍或请同学帮忙拍摄照片作为素材。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尽量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表情和眼神等,表现得尽量接近真实。
4. 基本绘画技巧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自画像的基本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如何勾勒出眼睛、鼻子、耳朵等部位的轮廓,如何填充色彩,如何提高画面的透视感等。
5. 自画像创作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和指导,自由创作自己的自画像。
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同时提供技巧上的帮助和提示。
6. 画展作品展示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提高自信、展示自我。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自画像的基本绘画技巧,提高学生自我表达和展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细节的掌握,比如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并配合学生的进度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深度,使得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画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美术一年级下册》是一本以学习人物形象为主的美术教材,其中包含了对于自画像的学习内容,是美术一年级下册的重点之一。
自画像是一种表现自我形象的绘画形式,它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提高对于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自画像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自画像的意义和形式特点;2.通过观察、分析和绘画,提高自我形象的认识;3.掌握自画像的绘画技巧和方法;4.能够运用自画像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形象的认识和表现。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难点:如何准确地观察和记录自身外貌特征,如何刻画自己的内在情感。
四、教学内容1. 了解自画像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自画像的意义和形式特点。
可以利用PPT来演示一些比较成功的自画像案例,并引导学生探讨该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和方法。
2. 观察和分析在介绍完自画像的意义和特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分析。
可以放映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影片中的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对于自画像的观察细节,并在其中发现人物的某些特征和细节。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观察脸部特征?眉毛、眼睛、鼻子、口型各具何特点?如何刻画自己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特征?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观察框架,以便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
3. 创作绘画当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后,就可以进入到绘画创作环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和讲解一些绘画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面部轮廓、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和学习效果:1.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学习案例,提高学生对于自画像的了解和认识。
小学美术《自画像》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头部的不同特点,学习细致地观察、大胆地运用绘画方法表现自己的脸型、五官的特点。
2.在观察、体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表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线条造型表现力。
3.通过观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大胆运用恰当的方法表现自己。
难点: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表现。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设置游戏,激趣导入引导谈话:同学们,看一看老师的长相有什么特点?你们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从脸型、五官到发型、体型等。
学生一边说老师长相的特点,老师一边画,边画边说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尤其是在关键部位。
教师小结:老师给自己画了一张像,你也想画自己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画自己吧。
揭示课题《自画像》。
活动二:直观感知,形式分析(一)赏析作品课件出示书中徐悲鸿的《自画像》。
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画的是谁吗?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并分小组研究汇报:这幅画画的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年轻时的自画像;是一幅油画作品。
接着出示徐悲鸿的照片,引导学生对比说说:画家抓住了自己长相的哪些特点?学生聆听或根据自己对画家徐悲鸿的认识参与课堂互动,并小结:画面上炯炯有神的双眼、红扑扑的脸庞,表现了画家对艺术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形式分析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观察,并说一说:你的脸形像什么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同学来补充。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脸形及五官特点,教师小结: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引导提问:你能说说老师刚刚是怎么画自己的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先观察镜中的自己分析特点,先画脸形,然后画五官、头发,最后上色。
活动三:教师示范,课堂实践(一)教师示范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部位,比如鼻子、眉毛、脸形等,教师有重点地示范。
(二)课堂实践作业要求: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点,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