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线索处置工作规程简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43
规范线索处置流程打牢监督执纪基础为了规范线索处置流程,打牢监督执纪基础,需要以下步骤:
1. 制定明确的线索处置工作流程:在党纪政务系统内部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及标准,明确各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明确各环节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时限。
2. 加强组织协调:对于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工作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沟通机制,确保线索的及时流转和处理。
3. 强化线索的收集和筛查:建立健全的线索收集机制,加强线索的筛选和甄别,确保有效线索得到及时处理,减少虚假线索的干扰。
4. 提高线索处置专业水平: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水平,确保线索得到科学、准确的处理。
5. 加强线索处置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线索处置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线索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线索的处理效率和精确性。
6. 加强线索处置结果的跟踪和反馈:对于每个线索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及时向举报人和相关部门通报处理结果,提高线索处置的公开透明度。
7. 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线索处置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线索处置工作的规范性和效果。
第 1 页共 1 页。
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原标题:【实务】跑好监督执纪“第一棒”:问题线索的流转之旅|附流程图线索处置是监督执纪工作的源头和基础,是必须跑好的“头一棒”。
《工作规则》对此作出专章规定,通过规范线索管理和处置方式,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实现对问题线索的有效管控。
那么,问题线索受理之后,在纪检机关内部是怎样流转的?哪些部门与问题线索的管理和处置有着密切关系?让我们接着通过模拟案例,一探问题线索的流转之旅吧!“2月5日中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冬驾驶公车,参加市人社局副局长李夏为其儿子在光明大饭店举办的婚宴……”2月15日,某市纪委的“四风”举报一键通平台收到一件网络举报,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一应俱全,同时还附上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辆公车牌照的小汽车,停在光明大饭店停车场。
第一步:线索受理张冬和李夏都是中共党员,都属于市委管理的党员干部,其中张冬还是市委委员。
从“四风”举报一键通平台后台看到这件举报后,市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马上意识到,举报反映的问题非常重要。
如果属实,张冬的行为就属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顶风违纪。
对于这样的“四风”问题,必须优先查处,体现越往后执纪越严。
根据《工作规则》第十二条规定,纪检机关信访部门归口受理同级党委管理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违反党纪的信访举报,而这些信访举报既可以来自来信、来访,也可以来自电话和网络。
市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很快对信访举报件进行编号登记,并根据举报件内容,对张冬、李夏两人可能存在的违纪问题进行分类摘要,按程序报告信访室主任后,将举报件移送给案件监督管理室处理。
信访举报是问题线索的一大来源,但不是唯一。
在纪检机关内部,除信访部门外,执纪监督部门、执纪审查部门、干部监督部门等都可能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在纪检机关外部,党委巡视巡察工作机构、审计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单位也会向纪检机关移交相关问题线索。
无论问题线索来自何处、由谁收到,千条线、万条线,最后都要统一归口到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这“一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