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质量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92
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 在加工中,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和。
其中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2.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
3. 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是和。
4. 常用的切削刃剖切平面有、、和,它们可分别与基面和切削平面组成相应的参考系。
5.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6. 正交平面与法平面重合的条件是。
7. 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坐标系为和。
8.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参数有、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2. 背平面是指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 其它参数不变,主偏角减少,切削层厚度增加。
()4. 其它参数不变,背吃刀量增加,切削层宽度增加。
()5. 主切削刃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主偏角K。
()r6. 车削外圆时,若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实际前角增大。
()7. 对于切断刀的切削工件而言,若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其工作前角减少,工作后角增大。
( )8. 当主偏角为 90时,正交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重合。
( )9. 切削铸铁类等脆性材料时,应选择K 类(YG 类)硬质合金。
( )10. 粗加工时,应选择含钴量较低的硬质合金。
( )三、简答题1. 为什么基面、切削平面必须定义在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处?2. 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为什么横向切削时,进给量f 不能过大。
3. 试分析图2-1所示钻孔时的切削层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及与进给量、背吃刀量的关系。
4. 何谓直角切削和斜角切削?各有何特点?5.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那些性能?为什么? 图2-16. 试按下列条件选择刀具材料或编号。
⑴ 45钢锻件粗车;⑵ HT200铸件精车;⑶ 低速精车合金钢蜗杆;⑷ 高速精车调质钢长轴;⑸ 中速车削淬硬钢轴;⑹ 加工冷硬铸铁。
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1.学习目的与要求(1) 了解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内容和步骤;(2) 掌握工艺路线的拟定;(3) 掌握毛坯选择、基准选择;(4) 掌握加工阶段划分、加工方法与加工顺序确定;(5) 掌握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概念;(6) 了解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确定方法。
2.课程内容(1) 工艺规程的概念;(2) 工艺规程设计原则、工艺规程设计所需原始资料;(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内容及步骤;(4) 设备选择、毛坯选择、定为基准选择、加工方法选择;(5) 加工阶段划分、工序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的确定;(6) 加工余量的概念、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7)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8) 工艺文件编写。
第一节机械加工精度4.1.1 概述机械加工质量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方面。
1) 加工精度的概念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 尺寸、形状和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它们之间的偏差即为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愈大,则加工精度就愈低;反之,愈高。
加工精度包括三个方面:(1) 尺寸精度: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公差带中心的符合程度。
就一批零件的加工而言,工件平均尺寸与公差带中心的符合程度由调整决定;而工件之间尺寸的分散程度,则取决于工序的加工能力,是决定尺寸精度的主要方面。
在国标中尺寸公差分20级(IT01、IT0、IT1~IT18)。
(2) 形状精度:指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的几何形状( 如绝对平面、绝对圆柱面等) 的相符合程度。
在国标中形状公差有六项: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3) 位置精度:指加工后零件有关表面之间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 如绝对平行、垂直、同轴和角度等) 的符合程度。
在国标中位置公差有八项: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
一般而言,零件的这三方面精度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一定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是难以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