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认识自己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8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我自己》(表格式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我自己》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我是谁、我的优点和不足、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等。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存在自我认知不足、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学生对于自我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方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和帮助。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
2.准备小组讨论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2.呈现(10分钟)呈现小组讨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和帮助。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自我描述,包括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巩固(10分钟)利用教学PPT,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5.拓展(10分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