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Hardy-Cross)

1. 矿井通风网络风量分配及复杂通风网路解算

1.1 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

风流在通风网路中流动时,都遵守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和阻力定律。它们反映了通风网路中三个最主要通风参数——风量、风压和风阻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通风网路解算的理论基础。

1)通风阻力定律

井巷中的正常风流一般均为紊流。因此,通风网路中各分支都遵守紊流通风阻力定律,即

(1)

2)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中,流入与流出某节点或闭合回路的各分支的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2)

若对流入的风量取正值,则流出的风量取负值。

如图1(a)所示,节点⑥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如图1(b)所示,回路②-④-⑤-⑦-②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图1 节点和闭合回路

3)风压平衡定律

风压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的任一闭合回路中,各分支的风压(或阻力)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3)

若回路中顺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正值,则逆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负值。

如图1(b)中的回路②-④-⑤-⑦-②,有:

当闭合回路中有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作用时,各分支的风压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通风机风压与自然风压的代数和,即

(4)

式中,和分别为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其正负号取法与分支风压的正负号取法相同。

1.2 解算复杂通风网路的方法

复杂通风网路是由众多分支组成的包含串、并、角联在内结构复杂的网路。其各分支风量分配难以直接求解。通过运用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建立数学方程式,然后用不同的数学手段,可求解出网路内各分支自然分配的风量。这种以网路结构和分支风阻为条件,求解网路内风量自然分配的过程,称为通风网路解算,也称为自然分风计算。

目前解算通风网路使用较广泛的是回路法,即首先根据风量平衡定律假定初始风量,由回路风压平衡定律推导出风量修正计算式,逐步对风量进行校正,直至风压逐渐平衡,风量接近真值。

下面主要介绍回路法中使用最多的斯考德–恒斯雷法(Hard.Crross算法)。

1)解算通风网路的数学模型

斯考德–恒斯雷法是由英国学者斯考德和恒斯雷对美国学者哈蒂?克劳斯提出的用于水管网的迭代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通风网路解算的。

对节点为m、分支为n的通风网路,可选定N=n-m+1个余树枝和独立回路。以余树枝风量为变量,树枝风量可用余树枝风量来表示。根据风压平衡定律,每一个独立回路对应一个方程,这样建立起一个由N个变量和N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的根即可求出个余树枝的风量,然后求出树枝的风量。

斯考德–恒斯雷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拟定的各分支初始风量,将方程组按泰勒级数展开,舍去二阶以上的高阶量,简化后得出回路风量修正值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为:

(5)

式中——独立回路中各分支风压(或阻力)的代数和。分支风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其风压取正值,反之为负值。

——独立回路中各分支风量与风阻乘积的绝对值之和。

——独立回路中的通风机风压,其作用的风流方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取负值,反之为正值。

——独立回路中的自然风压,其作用的风流方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取负值,反之为正值。

按公式(5)分别求出各回路的风量修正值,由此对各回路中的分支风量进行修正,求得风量的近似真实值,即

(6)

式中:分别为修正前后分支风量。的正负按所修正分支的风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如此经过多次反复修正,各分支风量接近真值。当达到预定的精度时计算结束。此时所得到的近似风量,即可认为是要求的自然分配的风量。上述公式(5)和(6)即为斯考德–恒斯雷法的迭代计算公式,也称其为哈蒂·克劳斯法(Hard.Crross算法)。

当独立回路中既无通风机又无自然风压作用时,公式(5)可简化为

(7)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并联网路来解释回路风量修正值的计算公式。

如图2所示为由两个分支1和2组成的并联网路,其总风量,风阻分别为R1和R2 。设两个分支

自然分配的真实风量分别为和,拟定的初始风量分别为Q1和Q2 ,则初拟风量与真实风量的差值即为回路风量修正值。

若,必有

则,

根据,得

根据和,得:

图2 并联网路

忽略二次微量,整理得近似式:

将上式写成一般形式,即可得公式(5)与(7):

修正风量的计算公式,即公式(6):

2)解算步骤

使用斯考德–恒斯雷法,一般经过以下步骤:

(1)绘制通风网路图,输入网路结构及数据。

(2)给定条件,判断风流方向。

(3)确定独立回路数,选择并确定独立回路的分支构成。

(4)拟定初始风量。通常,先给余树枝赋一组初值,再计算各树枝初始风量。

(5)计算回路风量修正值,及时修正回路中各分支的风量。

(6)检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每修正完一次网路中所有分支的风量,称为迭代一次。每次迭代后应判断是否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当某次迭代中各独立回路风量修正值均小于预定精度ε,迭代计算结束,即

<ε,1≤i≤N(8)

精度ε一般取0.01~0.001m3/s。

(7)计算通风网路总阻力、总风阻。

在斯考德–恒斯雷法中,其核心是每次迭代中各回路风量修正值的计算。按上述步骤编写的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的应用软件较多。此外,因该算法的回路修正值可逐个回路独立计算,简化了计算,因而也可以手算。手算时要注意:拟定的初始风量应尽量接近真实风量,以加快计算速度;独立回路中分支的风压和回路风量修正值的符号也可按顺时针流向取正值,逆时针流向取负值确定,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的符号按顺负逆正确定;某分支风量,如在其它回路和后面的计算中再次出现,其风量的取值和风向应以最末一次渐近风量为准,而不再用初始值或前面的渐近值。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复习课程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

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二)矿井气候条件要求 煤矿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时,需要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审批稿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煤矿巷道及通风计算公式 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 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巷宽) 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巷宽)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 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 二、风速测定计算: V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 式中:V表:计算出的表速; n:见表读数; t:测风时间(s) V真=a+ b×V表 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 a、b:为校正见表常数。 V平=K V真=()×V真÷S 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迎面测风时取); S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 三、风量的测定: Q=SV 式中Q:井巷中的风量(m3/s);S: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2); V: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 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 m3/min,风速超限吗?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

Q 瓦=QC (m 3/min ) 式中Q :为工作面的风量;C :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 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 3/min ,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 瓦) q 瓦=1440Q 瓦*N T (m 3/t ) 式中Q 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 N :工作的天数(当月); T :当月的产量 五、全矿井风量计算: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 Q 矿=4NK (m 3/min ) 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 :井下最多人数;K :系数(~) 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Q 采+∑Q 掘+∑Q 硐…+∑Q 其他)×K 式中K :校正系数(取~) 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100×q 采×K CH4 (m 3/min ) 式中100:为系数; q 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 K 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 2、按采面气温计算:

矿山通风网络讲解

通风网路中风量的分配 串联与并联的比较 从安全、可靠和经济角度看,并联通风与串联通风相比,具有明显优点: 1.总风阻小,总等积孔大,通风容易,通风动力费用少。现举例分析 : 假设有两条风路1和2,其风阻21R R =,通过的风量21Q Q =,故有风压 21h h =。现将它们分别组成串联风路和并联网路,如图5-7所示。各参数比较如下: (1)总风量比较 串联时: 21Q Q Q ==串 并联时: 1212Q Q Q Q =+=并 故 串并Q Q 2=

(2)总风阻比较 串联时: 1212R R R R =+=串 并联时: 41 21R n R R == 并 故 串并R R 8 1= (3)总风压比较 串联时: 1212h h h h =+=串 并联时: 21h h h ==并 故 串并h h 2 1= 通过上述比较可明显看出,在两条风路通风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并联网路的总风阻仅为串联风路总风阻的1;并联网路的总风压为串联风路总风压的21,也就是说并联通风比串联通风的通风动力要节省一半,而总风量却大了一倍。这充分说明:并联通风比串联通风经济得多。 2.并联各分支独立通风,风流新鲜,互不干扰,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串联时,后面风路的入风是前面风路排出的污风,风流不新鲜,空气质量差,不利于安全生产。 3.并联各分支的风量,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节;而串联各风路的风量则不能进行调节,不能有效地利用风量。

4.并联的某一分支风路中发生事故,易于控制与隔离,不致影响其它分支巷道,事故波及范围小,安全性好;而串联的某一风路发生事故,容易波及整个风路,安全性差。 所以,《规程》强调:井下各个生产水平和各个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并联通风);各个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限制采用串联通风。 四、角联通风及其特性 在并联的两条分支之间,还有一条或几条分支相通的连接形式称为角联网路(通风),如图5-8所示。连接于并联两条分支之间的分支称为角联分支,如图5-8中的分支5为角联分支。仅有一条角联分支的网路称为简单角联网路;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角联分支的网路称为复杂角联网路,如图5-9所示。 角联网路的特性是:角联分支的风流方向是不稳定的。现以图5-8所示的简单角联网路为例,分析其角联分支5中的风流方向变化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第三章 井巷通风阻力 本章重点和难点: 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 当空气沿井巷运动时,由于风流的粘滞性和惯性以及井巷壁面等对风流的阻滞、扰动作用而形成通风阻力,它是造成风流能量损失的原因。井巷通风阻力可分为两类:摩擦阻力(也称为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第一节 井巷断面上风速分布 一、风流流态 1、管道流 同一流体在同一管道中流动时,不同的流速,会形成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流速较低时,流体质点互不混杂,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层状运动,称为层流(或滞流)。当流速较大时,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发生变化,成为互相混杂的紊乱流动,称为紊流(或湍流)。 (1)雷诺数-Re 式中:平均流速v 、管道直径d 和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γ。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为简便起见,通常以R e =2300作为管道流动流态的判定准数,即: R e ≤2300 层流, R e >2300 紊流 (2)当量直径 对于非圆形断面的井巷,Re 数中的管道直径d 应以井巷断面的当量直径de 来表示: 因此,非圆形断面井巷的雷诺数可用下式表示: γ d v e R ? =

对于不同形状的井巷断面,其周长U 与断面积S 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C —断面形状系数:梯形C =4.16;三心拱C =3.85;半圆拱C =3.90。(举例见P38) 2、孔隙介质流 在采空区和煤层等多孔介质中风流的流态判别准数为: 式中:K —冒落带渗流系数,m 2; l —滤流带粗糙度系数,m 。 层流,R e ≤0.25; 紊流,R e >2.5; 过渡流 0.252300,紊流 巷道条件同上,Re=2300层流临界风速: V=Re×U×ν/4S =2300×4.16×3×15×10-6/(4×9)=0.012m/s<0.15 二、井巷断面上风速分布 (1)紊流脉动 风流中各点的流速、压力等物理参数随时间作不规则变化。 (2)时均速度 瞬时速度 v x 随时间τ的变化。其值虽然不断变化,但在一足够长的时间段 T 内,流速 v x 总是围绕着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3)巷道风速分布

通风计算公式

. ... ..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 2005年九月 前言 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2005年9月 . .. .c

编者

目录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 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7) 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0) 四、矿井通风网路解算 (24) 五、抽放参数测定 (16) 六、瓦斯抽放设计 (24) 七、瓦期泵参数计算 (26) 八、瓦斯利用 (27) 九、综合防尘计算公式 (28) 十、其它 (30) 通风计算公式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空气比重(密度)ρ A: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P(kg/m3) ρ=0. 461 T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465T P (1-0.378 P P 饱 ?) (kg/m 3) P~大气压力(mmHg) T~空气的绝对温度 (K) ?~空气相对湿度 (%)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mmHg ) B : 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ρ =0. 003484 T P (kg/m 3)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003484 T P (1-0.378P P 饱?) (kg/m 3) P~大气压力(pa) T~空气的绝对温度 (K) ?~空气相对湿度 (%)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pa ) 2、井巷断面(S ) A :梯形及矩形断面 S=H ×b (m 2) B :三心拱 S= b ×(h+0.26b) (m 2) C :半圆形 S= b ×(h+0.39b) (m 2) 式中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Hardy-Cross) 1. 矿井通风网络风量分配及复杂通风网路解算 1.1 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 风流在通风网路中流动时,都遵守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和阻力定律。它们反映了通风网路中三个最主要通风参数——风量、风压和风阻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通风网路解算的理论基础。 1)通风阻力定律 井巷中的正常风流一般均为紊流。因此,通风网路中各分支都遵守紊流通风阻力定律,即 (1) 2)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中,流入与流出某节点或闭合回路的各分支的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2) 若对流入的风量取正值,则流出的风量取负值。 如图1(a)所示,节点⑥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如图1(b)所示,回路②-④-⑤-⑦-②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图1 节点和闭合回路 3)风压平衡定律 风压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的任一闭合回路中,各分支的风压(或阻力)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3) 若回路中顺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正值,则逆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负值。 如图1(b)中的回路②-④-⑤-⑦-②,有: 当闭合回路中有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作用时,各分支的风压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通风机风压与自然风压的代数和,即

(4) 式中,和分别为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其正负号取法与分支风压的正负号取法相同。 1.2 解算复杂通风网路的方法 复杂通风网路是由众多分支组成的包含串、并、角联在内结构复杂的网路。其各分支风量分配难以直接求解。通过运用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建立数学方程式,然后用不同的数学手段,可求解出网路内各分支自然分配的风量。这种以网路结构和分支风阻为条件,求解网路内风量自然分配的过程,称为通风网路解算,也称为自然分风计算。 目前解算通风网路使用较广泛的是回路法,即首先根据风量平衡定律假定初始风量,由回路风压平衡定律推导出风量修正计算式,逐步对风量进行校正,直至风压逐渐平衡,风量接近真值。 下面主要介绍回路法中使用最多的斯考德–恒斯雷法(Hard.Crross算法)。 1)解算通风网路的数学模型 斯考德–恒斯雷法是由英国学者斯考德和恒斯雷对美国学者哈蒂?克劳斯提出的用于水管网的迭代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通风网路解算的。 对节点为m、分支为n的通风网路,可选定N=n-m+1个余树枝和独立回路。以余树枝风量为变量,树枝风量可用余树枝风量来表示。根据风压平衡定律,每一个独立回路对应一个方程,这样建立起一个由N个变量和N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的根即可求出个余树枝的风量,然后求出树枝的风量。 斯考德–恒斯雷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拟定的各分支初始风量,将方程组按泰勒级数展开,舍去二阶以上的高阶量,简化后得出回路风量修正值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为: (5) 式中——独立回路中各分支风压(或阻力)的代数和。分支风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其风压取正值,反之为负值。 ——独立回路中各分支风量与风阻乘积的绝对值之和。 ——独立回路中的通风机风压,其作用的风流方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取负值,反之为正值。 ——独立回路中的自然风压,其作用的风流方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取负值,反之为正值。 按公式(5)分别求出各回路的风量修正值,由此对各回路中的分支风量进行修正,求得风量的近似真实值,即 (6) 式中:分别为修正前后分支风量。的正负按所修正分支的风向与余树枝同向时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如此经过多次反复修正,各分支风量接近真值。当达到预定的精度时计算结束。此时所得到的近似风量,即可认为是要求的自然分配的风量。上述公式(5)和(6)即为斯考德–恒斯雷法的迭代计算公式,也称其为哈蒂·克劳斯法(Hard.Crross算法)。

矿井通风设计及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设计施工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的含义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矿井风量计算办法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三条:“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要求,根据《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结合本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全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 全矿井总进风量按以下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并且必须取其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风量: Q 矿进=4×N×K 矿通 (m3/min) 式中:Q 矿进 ——矿井总进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m3/min.人;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取K 矿通 =~)。 2、按各个用风地点总和计算矿井风量: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巷道等用风地点需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进=(∑Q 采 +∑Q 掘 +∑Q 硐 +∑Q 其他 )×K 矿通 (m3/min) 式中:∑Q 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硐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其他 ——矿井除了采、掘、硐室地点以外的其他巷道需风量的总和,m3/min。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K 矿通 取~)。 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按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采=∑Q 采i +∑Q 采备i (m3/min) 式中:∑Q 采 ——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采i ——第i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 采备i ——第i个备用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有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 Q 采=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温 (m3/min)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 摘要: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对保证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通风软件存在功能比较单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进行了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的研究。 关键词:通风系统,网络解算 1.引言 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对保证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煤矿生产过程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有毒气体窒息等灾害的发生都与矿井通风有直接关系[1]。可以说通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人的安全、健康和劳动效率,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煤矿产量增加,开采深度加大和机械化程度提高,需要加大风量,形成多进风井、多回风井的复杂通风系统。如果矿井通风管理跟不上,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将会不断发生。不但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破坏正常的通风系统,使安全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开展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调节与评价的一体化系统研究,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矿井通风网络的建模研究 2.1流体网络建模 数学模型是程序算法设计的灵魂。能否选取恰当的方法,并建立起准确而全面的数学模型,是软件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①数学模型 对复杂的对象或系统进行计算或仿真时,首先要建立它的数学模型。所谓数学模型就是由一系列数学方程(包括代数方程、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每一个具体过程,最终组成一个联立方程组。数学模型比较抽象,但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复杂系统的性质。当对一个系统的内部机理比较清楚时,就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数学模型又可分为静态数学模型和动态数学模型。②静态数学模型 静态数学模型用来描述系统在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下各种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静态数学模型主要用于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 ③动态数学模型 动态数学模型用来描述系统在不稳定状态下各种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系统从一个稳定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时,哪些参数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速度及变化过程如何,这些都属于动态数学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矿井通风网络建模一般都采用动态数学模型。为了程序设计的简单、方便,在建模时往往进行许多的简化以使动态数学模型及其计算不至于过分复杂。这样,由动态数学模型所得的计算结果的误差往往大于静态数学模型的误差。 由于矿井的通风系统都是由具有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巷道组成,这就给人们的建模带来了许多困难。 传统的建模方法大部分都是针对具体的系统结构编制计算程序,系统的藕合关系处于模型程序的各个地方。所建模型虽然精度比较高,能与现场实际过程很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二)矿井气候条件要求 煤矿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时,需要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2007/12/14/12:53 来源:国际能源网 MT/T44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03—08批准1996—08—01 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用仪器、测定步骤、测定结果 计算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巷通风阻力测定。 2.术语 2.1主要路线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从入风井口(或井底车场),经入风大巷、采区、回风大巷,回风井至 风峒的通风路线。 2.2次要路线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除主要路线外的通风路线。 3.仪器 以下计量器具均应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a.普通型空盒气压计: 测量范围80~107kPa(相当于600~800mmHg),最小分度值50Pa; b.倾斜压差计: 测量范围0~3000Pa,最小分度值10Pa; c.精密气压计: 测量范围83.6~114kPa,最小分度值25Pa; d.通风干湿温度计: 测量范围-25~+50℃,最小分度值0.2℃;

e.皮托管: 校正系数0.998~1.004; f.低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2~5m/s,启动风速≤0.2m/s; g.中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4~10m/s,启动风速≤0.4m/s; h.高速风速表: 叶轮:测量范围0.8~25m/s,启动风速≤0.5m/s; 杯式:测量范围1.0~30m/s,启动风速≤0.8m/s; i.秒表: 最小分度值1s; j.钢卷尺: 2m钢卷尺:测量范围0~2m,最小分度值1.0mm; 30m钢卷尺:测量范围0~30m,最小分度值1.0mm; k.橡胶管(或塑胶管): 内径4~5mm; l.橡胶管接头: 内径3~4mm,外径5~6mm,长度50~80mm。 4.测定步骤 4.1测定路线选择 在通风系统图上选择测定的主要路线和次要路线。同时,要考虑一个工作班内将该路线测完;当测定 路线较长时,可分段、分组测定。 4.2测点选择 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测定路线布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然后再按井下实际情况确定测点位置, 并作标记。

通风计算公式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 2005年九月 前言 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月9年2005 者编 目录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 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7) 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0) 四、矿井通风网路解算 (24)

五、抽放参数测定 (16) 六、瓦斯抽放设计 (24) 七、瓦期泵参数计算 (26) 八、瓦斯利用 (27) 九、综合防尘计算公式 (28) 十、其它 (30) 通风计算公式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空气比重(密度)?A: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P3 (kg/m) =0. 461 ?T时60%当空气湿度小于 ?PP3) (1-0.378 (kg/m) =0. 465饱?TP P~大气压力(mmHg) T~空气的绝对温度(K) ~空气相对湿度(%) ?P~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mmHg)饱B: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P3) (kg/m =0. 003484 ?T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PP3) =0. 003484 (kg/m(1-0.378) 饱?TP P~大气压力(pa) T~空气的绝对温度(K) ~空气相对湿度(%) ?P~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pa)饱2、井巷断面(S) A:梯形及矩形断面 2) (m b S=H×B:三心拱 2) (m S= b×(h+0.26b)

通风网络解算

第五章通风网路中风量的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相关术语; 2、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 3、矿井通风网路的基本形式与特性; 4、风量分配基本定律; 5、复杂通风网路解算方法及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软件介绍。 二、重点难点: 1、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原则与方法; 2、矿井通风网路的基本形式与特性; 3、风量分配基本定律。 三、教学要求: 1、了解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相关术语; 2、了解复杂通风网路解算方法及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软件应用; 3、掌握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矿井通风网路的基本形式与特性(串联、并联、角联); 5、掌握风量分配基本定律。

第一节通风网路及矿井通风网路图 一、通风网路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1.分支 分支是指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风流的方向。每条分支可有一个编号,称为分支号。如图5-1中的每一条线段就代表一条分支。用井巷的通风参数如风阻、风量和风压等,可对分支赋权。不表示实际井巷的分支,如图5-1中的连接进、回风井口的地面大气分支8,可用虚线表示。 图5-1 简单通风网路图 2.节点 节点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每个节点有唯一的编号,称为节点号。在网路图中用圆圈加节点号表示节点,如图5-1 中的①~⑥均为节点。 3.回路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单一一个回

路(其中没有分支),该回路又称网孔。如图5-1 中,1-2-5-7-8、2-5-6-3和4-5-6等都是回路,其中4-5-6是网孔,而2-5-6-3不是网孔,因为其回路中有分支4。 4.树 由包含通风网路图的全部节点且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一条通路和不形成回路的部分分支构成的一类特殊图,称为树;由网路图余下的分支构成的图,称为余树。如图5-2所示各图中的实线图和虚线图就分别表示图5-1的树和余树。可见,由同一个网路图生成的树各不相同。组成树的分支称为树枝,组成余树的分支称为余树枝。一个节点数为m,分支数为n的通风网路的余树枝数为n -m+1。 图5-2 树和余树 5.独立回路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32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正式 版)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1. 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煤矿巷道及通风计算公式 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 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39×巷宽) 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 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 二、风速测定计算: V 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 式中:V 表:计算出的表速; n :见表读数; t :测风时间(s ) V 真=a+ b ×V 表 式中:V 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 a 、 b :为校正见表常数。 V 平=K V 真=(S-0.4)×V 真÷S 式中:K 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0.4)/S ,迎面测风时取1.14); S 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 三、风量的测定: Q=SV 式中Q :井巷中的风量(m 3/s );S :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 2); V :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 ) 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 ,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 2,风量36 m 3/min ,风速超限吗?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 瓦) Q 瓦=QC (m 3/min ) 式中Q :为工作面的风量;C :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 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 3/min ,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 瓦) q 瓦=1440Q 瓦*N T (m 3/t )

式中Q 瓦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 N:工作的天数(当月);T:当月的产量 五、全矿井风量计算: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 Q矿=4NK (m3/min) 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井下最多人数;K:系数(1.2~1.5) 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矿=(∑Q采+∑Q掘+∑Q硐…+∑Q其他)×K 式中K:校正系数(取1.2~1.8) 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100×q 采 ×K CH4 (m3/min) 式中100:为系数;q 采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 K 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 ~ 2.0) 2、按采面气温计算: Q 采 =60×V×S (m3/min) 式中60:为系数; V:采面的风速(温度为18~20℃时取0.8~1.0m/s,温度为20~23℃时取1.0~1.5 m/s); S:采面平均断面积。 3、按采面人数计算: Q采=4N (m3/min) 4、按炸药量计算: Q采=25A (m3/min) 式中25:为系数;A:为一次性爆破的最多炸药量 5、按风速进行校验: 15≤Q采≤240 (m/min)或0.25≤Q采≤4 (m/s) 式中15与0.25:为工作面最低风速(m/min)(m/s) 240与4:为工作面最高风速(m/min)(m/s) 例:某采面工作人数15人,一次性爆破炸药5kg,温度20度,瓦斯涌出量为1 m3/min,请问采面需风量是多少。 七: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怎样画好通风网络图

怎样画好通风网络图 摘自网上 1.参考一下电路图,一般为圆滑的曲线和椭圆,包括主扇,采掘工作面,主要硐室,掘进工作面还需要标注局扇,再参考一下板凳说的。 2.网络图关键是要对通风系统图了解的非常透,对各个节点、分支进行明确,再优化布局就可以了,这个没什么技巧,主要是你的领悟力 3.不必要非得画得圆滑,也可以是直线,关键是构图,线路尽量少交叉,多排列几次就会满意的 4.我认为关键是多画,多练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熟能生巧,没什么捷径可走的。 5.先画主线,然后分支先定网络图的节点再定通风系统图的节点编号使数字尽量从小到大然后美化一下就应该可以了吧! 6.跟导师学了一下,感觉找到规律就不那么难了。 7.本人通常是先在通风系统图中先把各节点编号,然后再画。画的时候每个节点都检查,以免漏掉。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调整节点位置,力求美观。 8.就是通风路线简化的通风系统图主要是找好节点各路段的通风阻力也要标注好关系要平衡 9.注意网络图与通风图上节点与数据的对应还有跑漏风 10.画好网络图要点 1、全矿井所有用风地点在中间排列好 2、上面画回风 3、下面画进风 4、中间的节点随意布置,只要保持一定弧度就行了。 5、把所有节点按通风路线用圆滑曲线连接就行了。(进风到用风地点到回风) 前提是你必须对矿井的通风系统相当熟悉才行。 11.首先要熟悉矿井的通风系统,然后画出通风系统示意图,在示意图上找节点(三条以上线分岔或汇合的点),找好后按一定顺序进行编号,再用弧线连接这些编号点,有时要画得好看、明析的话可能要画上十次(前面坛友说过的,和电路图类似),再在上面标明上下山符号或发火时的风机(风压)符号,风流流动方向等。因为在通风网络解算时用的到这个网络图东西。 12.一,矿井通风网络与网络图 (一)矿井通风网络 通风网络图: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表示通风网络. 1. 分支(边,弧):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中的风流方向.每条分支可有一个编号,称为分支号. 2. 节点(结点,顶点):是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 3. 路(通路,道路):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路.如图中,1-2-5,1-2-4-6和1-3-6等均是通路. 4.回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 如图中,2-4-3,2-5-6-3和1-3-6-7 5,树:是指任意两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图.由于这类图的几何形状与树相似,故得名.树中的分支称为树枝.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其生成树,简称树. (二)矿井通风网络图

矿井通风安全知识(2020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通风安全知识(2020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矿井通风安全知识(2020新版) 一、矿井通风应建立严格的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并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量调节。采掘工作面应保证工作面作业人员每分钟不少于4m3风量,且进风流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对氧气浓度低于18%的工作地点必须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能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能超过30℃。 二、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三、矿井通风设施要保持完好、有效。矿井常用的通风设施有

风门、密闭、风桥、测风站等四种。风门是用以在需要通车和行人的巷道隔断风流或调节风量的设施,按用途分为永久性风门、临时性风门以及调节风门;密闭是在不许通车、行人的巷道截断风流的设施,分为永久性密闭和临时密闭;风桥的作用是使分别从两巷道流经的新鲜风流与乏风流交叉相遇时,采用立体交叉方式分开通过的构筑物。测风站是指固定的测风地点。 四、加强盲巷和采空区的管理。由于京西煤矿均为低瓦斯矿井,井下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产生缺氧的原因主要是矿井通风不良,巷道中瓦斯等有害气体增加,使氧气含量相对下降,当氧气的浓度降到12%以下时,人就会因缺氧窒息死亡。因此要加强盲巷和采空区的管理。井下所有盲巷和透空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根据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打栅栏封闭、临时密闭或永久密闭,封闭位置应距巷道口不超过6m。 局部通风分为利用矿井总负压通风和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两种。由于利用矿井总负压通风有效距离较短,所以掘进工作面常采用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但利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与矿井

矿井通风阻力参数及其计算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参数及其计算复习思考题 1、矿井风流以层流为主还是以紊流为主?为什么? 2、阻力和风阻是不是一回事? 3、尼古拉茨实验研究提示了井巷粗糙度、雷诺数与λ系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4、由测定得知,某梯形巷道断面5m2,长500m,当通过的风量为25m2/s时,压差为3.75mmH2O,分别按工程单位制和法定单位制,求算譔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 5、影响摩擦的因素有哪些? 6、假若井筒直径D=4m,摩擦阻力系数α=0.04N?s2/m4,深度L=325m,通过的风量为3000m3/min,问井筒的风阻有多大?压差有多大? 7、风流以240m/min的速度从断面为10m2的巷道突然进入断面为4m2巷道,问引起的能量损失为多少? 8、某通风巷道的断面由2m2,突然扩大到10m2,若巷道中渡过的风量为20m3/s,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为0.016N?s2/m4,示巷道突然扩大处的通风阻力。 9、为什么要降低矿井风阻?用什么方法? 10、何谓矿井等积孔? 11、矿井风阻特性曲线表示什么?作风阻为1.962N?S2/m8的风阻特性曲线。 12、对某巷道经过实测获得如下资料:

(1)如图3-1,两支皮托管间距为200m,倾斜压差计的倾斜系数为0.4,在压差计上的读数为第一次16.5mm、第二次16.2mm、第三次16.3mm。 (2)巷道断面如图3-2,a=3m、b=3.5m、c=2.4m、d=2.3。 图3-1用倾斜压差计测压差图3-2巷道断面 表3-1测风记录 顺序风表顺序读数(格)风表测风时间 零点读数6039 - 1 6545 1min55s 2 7130 2min10s 3 7590 1min40s (3)用翼式风表测风(侧身法)记录如表3-1。 (4)风表按图3-3校正。 (5)该巷道的气温为150C,气 压750mmHg,相对湿度80%。根据 以上数据,求标准状况下该巷道的 摩擦阻力系数、摩擦风阻、等积孔, 并作出风阻特性曲线。图3-5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docx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二)矿井气候条件要求 煤矿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时,需要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2)矿井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如表3-1所示。瓦斯、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3)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 ℃时,必须停止作业。 (4)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最低允许风速为0.25 m/s,掘进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