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标准化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软件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8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5•【字号】鲁政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22〕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山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全国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率先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着力优化完善标准化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着力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着力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山东标准创新力,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基本形成“1+4+N”的山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格局。
“1”是“一高地”:打造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服务国家标准化战略,引领标准化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4”是“四新区”:打造科技创新标准化先行区、动能转换标准化带动区、新发展格局标准化引领区、促进共同富裕进程的标准化实践区;“N”是“全域发展”:构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增强,满足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需求的全域标准体系,形成需求导向、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协同高效的标准化工作体系。
山东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山东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是山东省政府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而引入的一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
该平台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全省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共享,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和管控,从而实现全面、科学、精细的安全生产管理。
山东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的建设基于山东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信息化管理的追求。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方面。
然而,由于山东省面积广、产业分布复杂,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山东省决定引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中,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东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平台实现了对全省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各类安全生产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数据中心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建模,进而形成各类安全风险的预警指标和预测模型。
其次,平台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数据中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根据预警指标和预测模型,对全省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布,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再次,平台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和管控。
平台根据各类安全风险的特点和重要性,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通过与各行业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了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程监管和应急指挥,确保安全风险得到精准管控,减少事故的发生。
最后,平台实现了安全生产数据的共享与交流。
前言➢背景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每一个环节.本信息系统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通知,为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山东、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贯彻《义务教育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SOA理念,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业务规范、统一的基础架构、统一的组织管理”的原则,基于互联网技术,为学校定制开发的系统。
➢本书结构本书是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配套编写的,是一本诠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所有功能的全面的功能手册。
本书内容以大量的图解进行说明,适合对软件功能及操作不熟悉的各类用户。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说明书中或有不足之处,如有不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目录前言 (1)目录 (2)第1章学校管理 (6)1.1 学校信息管理 (6)1.1.1 学校级用户 (6)1。
1。
2 省、市、区县级用户 (13)1.2 教工信息管理模块使用说明 (20)1.2.1学校级别用户 (20)1。
2。
2 省市县级别用户 (25)1。
3 班级信息管理模块使用说明 (28)1.3.1学校级别用户 (28)1.3.2 省市县级别用户 (34)第2章标准化数据录入模块使用说明 (37)2。
1学校信息采集表 (37)2.2场地标准化建设工程 (38)2。
3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 (41)2.4 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程 (43)2。
5 图书馆(室)建设工程 (48)2。
6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49)2.7 体育卫生艺术设施器材配备工程 (50)2。
7。
1 体育器材 (50)2。
7。
2 音乐教学器材 (51)2.7。
3 美术教学器材 (52)2.7.4 卫生保健器材 (53)2.8 师资配备工程 (54)2.9 布局优化工程 (55)第 3 章系统设置说明 (56)3。
山东省一体化 多测合一 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设计与实现收稿日期:20230420;修订日期:20230509;编辑:王敏基金项目:山东省地勘项目:透视山东 地质信息集成与综合利用(鲁勘字 2020 13号)作者简介:梁敏(1990 ),女,山东菏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及信息化方面的工作;E m a i l :1425408138@q q.c o m *通讯作者:孙志强(1987 ),男,山东烟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测绘及地理信息化方面的工作;E m a i l :1120318005@q q.c o m 梁敏1,孙志强2*,路静1,杨仕勇1(1.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2;2.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改革关于测绘服务的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充分调研全省 多测合一 改革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微服务㊁云计算㊁云容器㊁G I S 等技术,开发了山东省一体化 多测合一 信息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关键技术,设计了平台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对平台管理㊁业务功能㊁成果管理㊁共享和应用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提升了全省 多测合一 改革测绘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㊂关键词:多测合一;测绘服务;省市县一体化;G I S ;云容器中图分类号:P 208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28/j.i s s n .16726979.2023.08.011引文格式:梁敏,孙志强,路静,等.山东省一体化 多测合一 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设计与实现[J ].山东国土资源,2023,39(8):6772.L I A N G M i n ,S U NZ h i q i a n g ,L UJ i n g ,e t a l .T e c h n i c a l D e s i g n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M u l t i S u r v e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i n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J ].S h a n d o n g La n da n dR e s o u r c e s ,2023,39(8):6772.0 引言近年来,国务院㊁山东省相继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关于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所需的测绘服务领域推行多测合一 改革,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测绘事项,提高测绘效率,缩短审批周期,促进成果共享,实现 一次委托㊁联合测绘㊁成果共享[13]㊂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测绘服务仍然存在重复测绘㊁审批流程不统一㊁信息化程度低㊁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缺乏统一㊁高效㊁便捷的信息化平台支撑和日常监管手段[45]㊂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 多测合一 改革,避免重复测绘,打破行业垄断,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主持建设了山东省一体化 多测合一 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 省一体化信息平台 ),在技术上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测绘服务网上统一管理㊁测绘业务统一流程㊁测绘数据统一标准㊁成果共享统一平台㊁成果质量统一监督[67]㊂1 总体思路在充分调研㊁全面掌握山东省已建平台和未建平台相关地市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基础上,针对各地涉改部门不一致㊁业务标准不统一㊁工作流程差异大㊁成果管理不规范等情况,按照 业务+监管 的模式,统一测绘事项㊁统一业务流程㊁统一数据标准㊁统一共享应用,由省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共同使用,将原来的测绘服务由线下全部转入线上,实现全省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测绘成果数据网上统一汇聚㊁管理和共享应用[811]㊂针对省市县三级不同业务管理需求,省一体化㊃76㊃第39卷第8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8月信息平台分为两大部分:一是 多测合一 市县级业务管理系统,主要为各市㊁县(市㊁区) 多测合一 改革所涉及的测绘业务管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实现 多测合一 测绘业务从意向发布㊁业务委托㊁合同备案㊁成果提交与分发㊁成果审核㊁成果入库㊁成果共享的全流程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1213],满足市县级 多测合一 改革各业务主管部门㊁建设单位㊁测绘服务机构对信息化管理的技术需求;二是 多测合一监督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测绘成果进行技术性检查㊁主管部门审核㊁外业监控㊁成果质量监管等功能,满足省市县三级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对测绘成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㊂2关键技术2.1微服务架构省一体化信息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14],将数据服务㊁接口服务㊁功能服务㊁基础设施服务等拆分为不同的㊁独立的服务单元,不同的微服务用不同的语言开发,每一项服务处理单一的业务,每个微服务以集群形式部署,每个服务中都用一个组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形成服务资源池,建立服务引擎㊁地名地址引擎㊁业务流引擎和表单定制引擎,为省一体化信息平台项目委托㊁成果提交㊁审核㊁监管等业务模块的应用提供差异化㊁个性化的需求设计㊂2.2云容器引擎采用云容器引擎(C C E),提供高度可扩展的㊁高性能的企业级集群,支持运行D o c k e r容器,深度整合政务云计算㊁网络㊁存储等服务,实现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服务资源和成果数据多环境㊁多区域地高效动态管理,使得省一体化信息平台上云部署更轻松㊁管理更灵活㊁扩展迁移更快速高效,同时支持省市县三级统一的全局应用管理,满足全省测绘成果分区处理和集中管理的应用需求㊂2.3流程引擎自定义采用F l o w a b l e业务流程引擎,通过可视化表单设计㊁流程拖拽设计,同时集成用户权限信息,将 多测合一 业务流程中的意向分布㊁委托㊁承揽㊁提交㊁分发㊁审核㊁共享等各业务阶段需要的功能进行模块化㊁标准化设计,快速构建业务流程㊁任务分发㊁成果审核与共享应用的业务场景,使各地多样化的工作程序统一为简单的流程,满足省市县一体化业务管理需求㊂同时利用强大的自定义功能,快速灵活地实现对流程节点㊁流向模块等自定义,最大限度满足各地差异化㊁个性化的工作需求配置㊂2.4可定制化的数据质检针对山东省各地市 多测合一 测绘成果数据标准不统一,省一体化信息平台研发定制了内嵌式智能数据质检引擎,对测绘成果空间数据基本属性㊁数据完整性和空间图形拓扑等进行技术性审查,实现了测绘成果数据质检过程的可视化㊁简单化和用户化㊂同时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数据标准规则和可视化界面,自定义适用于本地区的质检规则以及数据质检方案,配置相应的质检报告,对成果质量严格把关㊂本地方案式的数据质检引擎适用性广㊁灵活性强㊁易于修改㊁定制化程度高,适用于不同测绘事项的数据成果质检㊂2.5 一张图 空间展示针对测绘成果空间大数据的特征以及应用场景需求,通过基于S p a r k分布式计算框架的大数据空间分析算子,通过P o s t g r e S Q L的分布式架构,完整的S Q L支持,以及对M o n g o D B的支持,实现空间大数据高效存储和对海量矢量数据㊁海量瓦片数据的支持㊂同时对传统的空间处理以及空间分析算子实现分布式计算能力的升级,包括用户常用的叠加分析㊁空间查询以及创建索引㊁数据裁剪㊁属性更新等,并接入山东省天地图,将多源汇聚入库的测绘成果以 一张图 的形式完整呈现,从而实现 多测合一 测绘成果数据的统一管理㊁分析和应用㊂3系统设计3.1业务流程设计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涉及工程建设测绘服务项目委托单位㊁测绘服务机构㊁第三方质检机构㊁ 多测合一 改革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等多类角色㊂测绘项目委托单位通过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网上办事大厅发布项目需求信息㊁接受测绘服务机构的方案报价进行项目委托,或者直接进行项目委托,并提供基础测绘数据;测绘服务机构通过测绘服务机构管理子系统响应需求和接受委托,以基础数据为依据进行测绘成果数据的生产㊂测绘成果数据通过平台自动质检后,自动提交分发给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各相㊃86㊃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和工作需要,对测绘成果数据进行审核,必要时,可将测绘成果数据提交给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审查㊂测绘成果数据经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后,自动共享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供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开展项目审批和不动产登记业务㊂测绘行业主管部门利用成果管理系统分级对本地区的测绘成果数据进行监督㊁管理和利用(流程设计见图1)㊂图1流程设计图3.2技术架构设计省一体化信息平台采用 业务+监管 模式进行设计,是一个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㊁图属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1516]㊂在功能上,涵盖了 多测合一 测绘服务项目网上委托㊁受理㊁审核㊁监管㊁共享和信用监管,包括入库登记㊁合同备案㊁成果汇交㊁成果管理㊁数据统计㊁ 一张图 展示等,可实现图文一体化㊁流程一体化㊁图属一体化㊁用户多元化㊁省市县监管一体化等多项效果㊂系统总体技术架构划分为基础设施层㊁数据资源层㊁平台服务层㊁应用层㊁用户层5个层次(技术架构设计见图2)㊂(1)基础设施层㊂基础设施层是保障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正常运行的软硬件和网络运行环境,包括服务器㊁操作系统㊁计算机设备㊁存储设备㊁网络设施㊁防火墙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等,为服务平台门户㊁网上办事大厅㊁测绘服务机构管理子系统㊁主管部门审查系统㊁成果提交分发等应用系统提供基础运行支撑环境㊂(2)数据资源层㊂数据资源层是对各项测绘业务办理与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数据㊁各类成果进行规范结构㊁数据分层和分类管理,构建省一体化信息平台全方位㊁全流程的数据库管理服务体系㊂主要包括各类成果数据㊁业务审核数据㊁文档类附件类数据以及业务运行数据等,为 多测合一业务办理图2技术架构设计图和监管提供数据资源支撑㊂(3)平台服务层㊂平台服务层是基于基础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统一服务接口,对外提供数据和功能服务,主要包含权限服务㊁功能服务㊁报表服务㊁数据服务㊁消息服务㊁共享服务㊁安全服务㊁G I S服务㊁工作流引擎等内容,为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业务支持㊂(4)应用层㊂基于基础设施㊁平台支撑㊁数据基础之上建设的应用平台,体现平台的主要功能㊂该层建立在统一的系统框架之上,根据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定制符合需求的功能,形成不同的模块或子系统,主要包括平台服务门户㊁网上办事大㊃96㊃厅㊁测绘服务机构管理㊁项目委托管理㊁合同备案管理㊁测绘成果提交分发㊁主管部门审查㊁测绘成果管理与统计分析等㊂(5)用户层㊂用户层是多类型终端,面向多元化用户对象,包括项目建设单位㊁测绘服务机构㊁第三方质检机构㊁ 多测合一 改革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等㊂根据人员职责设置不同权限,开展相关业务操作㊂3.3功能设计(1)通用框架㊂通过通用框架将工程建设项目中涉及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㊁工程建设许可㊁施工许可㊁竣工验收4个阶段测绘事项进行有效整合,统一测绘事项[17],统一测绘流程,有效支撑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相关测绘事项的业务办理和共享应用( 多测合一 改革测绘事项表1)㊂表1 多测合一 改革测绘事项阶段测绘事项主管部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选址测绘自然资源部门勘测定界自然资源部门地籍调查自然资源部门拨地测量自然资源部门工程建设许可总平图测绘自然资源部门不动产预测绘自然资源㊁住建部门施工许可规划验线测量规划部门正负零核验规划部门竣工验收土地核验自然资源部门竣工勘验测绘规划部门不动产实测绘自然资源㊁住建部门车位测量住建部门绿地测量住建㊁城建部门人防测量人防部门地下管线测量住建部门通用框架支持多用户管理㊁权限管理㊁表单自定义配置㊁业务流程自定义配置㊁质检规则配置㊁报表统计㊁安全管理等功能,可对各市㊁县(市㊁区)测绘服务项目及业务办理进度进行统一监管,同时与省政务服务平台㊁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㊁不动产登记㊁中介超市等互连互通㊂(2)信息服务平台门户㊂信息服务平台门户是山东省 多测合一 信息服务平台的在线宣传窗口,也是各用户登录平台的统一入口,供社会各界访问㊂(3)网上办事大厅㊂网上办事大厅是项目建设单位在线委托办理 多测合一 业务的虚拟窗口,同时可对测绘服务委托项目信息㊁平台审核入驻的测绘服务机构基本信息等内容进行公开发布㊂建设单位可以足不出户即可实现需求发布㊁业务委托㊁进度查询㊁资料下载㊁成果领取㊁综合评价等功能㊂(4)测绘服务机构管理子系统㊂测绘服务机构通过该子系统在线承接测绘业务,对测绘业务实现网上作业管理㊂功能主要包括测绘服务机构注册管理㊁审核信息管理㊁项目报价管理㊁项目任务管理等内容㊂(5)项目委托㊁管理㊂建设单位发布测绘服务项目需求信息,测绘服务机构承接来自网上办事大厅推送的项目委托,双方签订 多测合一 项目服务合同,并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对成果质量进行评价㊂功能主要包括项目需求发布管理㊁入驻测绘服务机构信息查询㊁项目委托和再次委托㊁项目进度查询㊁项目成果评价等㊂(6)合同备案管理㊂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将项目的基本信息㊁合同扫描件登记上传到平台,进行备案,供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查询和监管㊂(7)技术审查子系统㊂利用技术审查软件,对测绘成果进行技术性㊁规范性和完整性审查㊂测绘成果审查未通过,会同质检结果驳回原提交单位修改后重新提交㊂(8)测绘成果提交分发㊂ 多测合一 各阶段测绘成果数据按照业务管理和审批流程,在建设单位㊁测绘服务机构㊁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之间进行自动分发和推送,业务办结后自动归档㊂(9)主管部门审查㊂主管部门审查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测绘服务合同接收㊁测绘服务机构作业区域开通申请处理㊁测绘成果数据利用申请审核㊁测绘服务机构信息更新审核㊁测绘服务机构信用管理等㊂测绘主管部门通过该平台可对本地区的 多测合一 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统计分析,并对测绘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㊂(10)成果管理子系统㊂对测绘数据㊁成果资料进行统一管理与应用,包括测绘成果自动入库归档㊁版本管理㊁分类管理㊁检索查询㊁浏览查看㊁统计分析㊁下载等功能,可对测绘成果数据图上定位㊁多维度地图浏览㊁查询和统计和空间展示输出㊂(11)外业监控管理㊂利用该程序,对测绘外业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外业人员注册㊁项目登记和切换㊁位置定位㊁轨迹记录㊁照片(视频)采㊃07㊃集㊁日志创建等㊂(12)短信平台㊂根据测绘业务办理进度,及时为建设单位㊁测绘服务机构㊁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等用户提供信息提醒㊂3.4数据库设计针对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涉及的成果数据和业务流程,设计了成果数据库㊁业务信息库㊁业务运行库3类数据库,构建全方位㊁全流程的数据资源管理服务体系㊂成果数据库主要将工程建设各阶段涉及的测绘成果数据进行分类建库和汇聚管理,包括各类测绘成果数据㊁成果报告及文档资料信息㊂业务信息库主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测绘业务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类建库管理,主要包括委托项目信息㊁合同管理㊁质量检查㊁部门审核㊁入库归档㊁成果共享㊁成果质量评价等㊂业务运行库是支撑系统运行流转的数据,主要包括项目管理㊁用户管理㊁合同备案㊁成果管理㊁流程控制㊁数据字典㊁系统日志等支撑系统运行的基础性数据㊂4应用成效4.1测绘成果统一汇聚共享通过制定符合全省实际业务需求的平台接入规范和数据管理标准,将全省 多测合一 测绘成果数据进行集中汇聚㊁统一管理,形成全省统一的测绘成果数据库,并同步推送至各市㊁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㊁不动产登记系统等,实现测绘成果跨部门共享应用,避免在不同业务环节重复测绘,降低测绘成本30%以上㊂4.2统一业务审批流程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根据全省各市县差异化的业务流程,总结出以工程建设项目推进的时间为轴线,设计适应全省统一的业务流程,同时根据各地行政审批的要求,在统一的业务流程上增加自定义配置节点,满足全省差异化的业务审批要求,实现了全省测绘成果审批统一业务流程㊂4.3测绘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㊁工程建设许可阶段㊁施工许可阶段㊁竣工验收阶段涉及的测绘业务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引入不动产单元代码,串联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项目信息及测绘成果,通过 一码管地 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测绘服务事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18]㊂4.4提升测绘服务效能将工程建设项目测绘服务业务从线下迁移到线上,打造 一站式 服务窗口,实现 多测合一 业务办理 一次委托㊁联合测绘㊁成果共享 ,测绘成果在不同业务环节间自推送审查,缩减审批时间20%以上,有效提升了测绘服务效能[1920]㊂5结论山东省一体化信息平台创新性地应用了微服务架构技术㊁云容器技术㊁流程自定义引擎㊁可定制化数据质检技术和空间大数据技术,实现业务审批流程一体化㊁报件图文一体化㊁数据成果图属一体化㊁用户多元化㊁省市县监管一体化㊂平台理念创新,设计新颖,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和示范引领作用㊂山东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按照 业务+监管 的思路,采用顶层设计㊁省市县一体化建设的方式,实现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测绘成果数据网上统一汇聚㊁管理和跨部门共享应用,打破行业垄断,优化市场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测绘服务效能,为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改革提供信息化管理支撑,辅助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和决策㊂参考文献:[1]唐斌,卢晓鹏,吴林林,等.数字赋能 多测合一 改革实践探索:以湖州市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23(2):4244. [2]唐昊,向华.探索基于测审一体的 多测合一 信息化服务建设[J].城市勘测,2022(6):2932.[3]赖志阳.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存在的问题与实践分析[J].居业,2021(9):156158.[4]肖亮,欧阳松南,叶锐铿.基于G I S的城市工程建设多测合一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北京测绘,2021,35(6):717721. [5]孙晓玮,邱俊武.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 多测合一 综合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J].测绘通报,2021,10(12):153157.[6]骆昌鑫. 多测合一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构想[J].中国测绘,2022(12):5456.[7]王俊红,李席锋,马婵娟.湖南省A县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改革的成效与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4):104106.[8]潘斌,李文龙,申淑娟,等. 多测合一 在基础测绘更新业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嘉善县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22(6):3941.㊃17㊃[9]邱静华.多测合一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北京测绘,2023(2):265271.[10]管佳,石林曦. 多测合一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经纬天地,2022(3):3940.[11]栗荣晓,吴太军.业务流程做 减法 测绘服务做 加法 :南召县推动工程建设 多测合一 改革[J].资源导刊,2022(12):2021.[12]李彬彬,马晓辉,王晓旭,等.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测绘,2022,36(11):15481556.[13]苏小东,周万晶. 多测合一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思考[J].江西测绘,2021(4):4648.[14]李高潮.微服务框架下的多测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J].北京测绘,2022,36(8):10891095.[15]刘凯程,徐启恒.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思路及模式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4):219222. [16]刘庆彬.漳州市 多测合一 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23(1):3236.[17]封殿波,张艳娜,葛帅,等.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一 改革实践与思考: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22,38(4):6268.[18]姜源源,李百红,李慧贞.不动产单元代码在财产登记中的一码关联共享[J].中国房地产,2022(7):4144. [19]陈顺生.基于G I S的工程建设多测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J].测绘标准化,2021,37(4):8690.[20]于明辉,巴瑞宇,朱慧慧,等.信息化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流程:威海市 多测合一 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实践[J].山东国土资源,2021,37(9):6064.T e c h n i c a lD e s i g na n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M u l t i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t e g r a t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i n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L I A N G M i n1,S U NZ h i q i a n g2,L UJ i n g1,Y A N GS h i y o n g1(1.L a n dS p a t i a lD a t aa n dR e m o t eS e n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o f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S h a n d o n g J i'n a n 250002,C h i n a;2.G u a n g d o n g S o u t h e r nD i g i t a lT e c h n o l o g y L i m i t e dC o r p o r a t i o n,G u a n g d o n g G u a n g z h o u 510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r e a l i z e t h e"m u l t i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t e g r a t i o n"r e f o r m o f t h e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i n c l u d i n g t h ew h o l e b u s i n e s s,w h o l e p r o c e s s a n dw h o l e l i f e c y c l e i n f o r m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o f s u r-v e y i n g a n dm a p p i n g s e r v i c e s,o nt h eb a s i so f f u l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m u l t im e a s u r e-m e n t i n t e g r a t i o n"r e f o r m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n e e d s i nt h e p r o v i n c e,a d v a n c e d m i c r o s e r v i c e s,c l o u dc o m p u-t i n g,c l o u d c o n t a i n e r,G I Sa n do t h e r t e c h n o l o g i e sh a v eb e e nu s e d t od e v e l o p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m u l t im e a s-u r e m e n t i n t e g r a t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p l a t f o r mi n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a n d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t h e p l a t-f o r mh a v e b e e n i n t r o d u c e d,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 t h e p l a t f o r mh a v e b e e n d e s i g n e d, p l a t f o r m m a n a g e m e n t,b u s i n e s s f u n c t i o n s,a c h i e v e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s h a r i n g,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h a v eb e e n d e s i g n e d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e d,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z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l e v e l o f"m u l t i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t e g r a t i o n" r e f o r mh a s b e e n i m p r o v e d.K e y w o r d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m u l t i p l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s;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 a p p i n g s e r v i c e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p r o v-i n c e s,c i t i e s a n d c o u n t i e s;G I S;c l o u d c o n t a i n e r㊃27㊃。
检验检测标准云服务平台及动态跟踪管理系统采购需求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2015年4月目录1概述 (1)2目标要求 (1)3技术及架构要求 (2)3.1架构要求 (2)3.2建设要求 (3)3.3部署方式 (3)4用户群体 (4)5功能要求 (5)5.1系统架构 (5)5.2建设内容 (5)6技术服务 (16)6.1项目管理 (16)6.2技术支持 (16)7技术要求 (16)1概述近年来,随着我院标准化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检验检测工作需要更规范、准确、及时的标准支撑,为更好地服务于检验检测工作,发挥标准的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辅助和支撑,解决标准资源来源不畅、更新不及时和标准共享等问题,减少人工跟踪和收集管理标准的工作,建立“检验检测标准云服务平台及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跟踪和更新企业所需要的标准题录资源和标准文本,并不断实现信息共享,标准动态跟踪,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的便利性。
2目标要求通过对检验检测应用相关标准的收集、整理和分类服务,建立标准基本信息和全文及时更新机制和自动获取机制,建设检验检测标准云服务平台及动态跟踪管理系统。
主要完成以下目标建设:1.以食品企业为例,按照当前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分类要求,建立28大类食品标准的分类体系,实现所有国家、行业、地方以及国际、国外食品类标准与分类的一一对应。
2.建立食品检测相关的标准题录及全文数据库,并实现该库的实时更新维护,保证在用标准的及时有效性。
3. 建设检验检测能力库,并建立检验检测能力库与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检验检测能力库在用标准的动态跟踪。
为企业新增建设检验检测能力提供便利条件。
4.建立集标准检索、分类管理、标准阅读、文本下载、使用跟踪提醒、标准购置一站式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检验检测标准云服务平台及动态跟踪管理系统。
3技术及架构要求系统的建设都使用标准接口协议,具有高度的实用性、灵活性、扩展性、移植性等原则。
山东省标准化条例2020年6月12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标准制定第三章标准实施第四章监督和服务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制定、实施及其监督和服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与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标准制度体系,深化标准化工作综合改革,创新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标准化扶持、奖励政策,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发挥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第四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标准化工作重大事项,研究解决标准制定、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提升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
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开展或者参与标准化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标准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根据本单位实际,对在标准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奖励,并将参与标准制定情况作为个人职称评价的依据。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创新性和引领示范作用的技术标准纳入科学技术奖励范围。
附件:一、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各地高度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要通过服务标准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就我省具体情况来说,山东省地方标准数量、各种标准示范化项目、标准登记、标准备案数量等也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我省批准发布地方标准967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8个、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9个、服务标准化试点69个、评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16家,标准登记个、标准备案58943个、执行标准符合采标条件8849个、企业产品符合使用采标标志条件1564个,这些数字在07,08年得到大幅增长,随着我省经济的增长,标准化相关业务量将会同步增长,这就对我们的服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科学、高效的管理标准化相关业务,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山东省局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了山东省“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建设,“金质工程”一期各项目在全省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项目的建设为山东省局信息化工作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该项目属于四系统中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是符合“金质工程”的总体规划的。
二、项目建设内容本管理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大体如下图所示。
1、地方标准管理1)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申报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地方标准的管理实现网上申报,填写基本信息、上报相关任务表格、实现标准查新;对立项标准进行跟踪,记录阶段信息、实现审批公告等。
2)地方标准信息查询建立山东省地方标准资源数据库,实现地方标准基本信息和标准文本的多条件在线检索。
2、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实现全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审批、批准成立、工作运转情况的动态管理,实现网上申请筹建技术委员会、网上审批成立技术委员会等,可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承担单位、联系方式、业务范围、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工作状态等进行查询。
围:标准项目内容涉及专利的,应提供专利的相关证明及专利持有人授权文件。
第十四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征集到的地方标准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拟定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年度计划。
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地方标准项目建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可根据需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
专家论证会可邀请行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用户、消费者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参加。
第十五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拟定的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在其网站( )上公示15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立项:(一)违反法律、法规的;(二)制定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不充分的;(三)没有明确的技术内容,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的;(四)未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和归口的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调,或者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的;(五)与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的。
第十七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立项审查、社会公示或者专家论证会的意见,确定并编制下发山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年度计划。
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年度计划应确定标准立项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性质、计划起止时间、制定或修订、主管部门(或归口单位)、主要起草单位等。
第十八条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可以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起草单位。
第十九条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年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可以进行下列调整:(一)本省急需制定地方标准的重大项目,可以增补;(二)情况发生变化,已不适宜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应当终止;(三)无法完成的项目,由地方标准起草单位提出项目终止的书面申请,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或者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直接终止项目;(四)主要起草单位发生变更的,应由原起草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第二十条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应在立项计划下达的期限内完成,计划起止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年。
未能按计划期限完成的项目,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要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说明原因并申请延期,申请延期不得超过半年。
山东标准信息网山东标准信息网是山东省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标准化信息查询、标准化宣传教育、标准化技术支持和标准化咨询服务。
该网站致力于推动山东省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为山东省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山东标准信息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丰富的标准资源。
山东标准信息网收录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各类标准,涵盖了工业制造、建筑工程、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内容,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标准资源和参考资料。
二、便捷的查询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山东标准信息网快速查询到所需的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详细内容,方便企业了解和应用相关标准。
三、定制化的服务支持。
山东标准信息网为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标准化信息服务支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标准化宣传教育、标准化技术支持和标准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理解和应用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专业的标准化培训。
山东标准信息网定期举办各类标准化培训活动,邀请标准化专家和行业权威人士进行授课,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最新的标准政策、标准要求和标准应用技巧,提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
五、及时的标准动态。
山东标准信息网及时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最新动态,包括标准修订、标准发布、标准实施等信息,帮助企业了解和跟踪标准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产品符合最新标准要求。
六、全面的标准化服务。
山东标准信息网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标准化服务,包括标准查询、标准下载、标准解读、标准咨询、标准培训等多种服务内容,满足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各种需求。
在未来,山东标准信息网将继续加强与标准化管理部门、标准化技术机构和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合作,不断完善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山东标准信息网也将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标准应用和实施,推动标准创新和实践,规范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的管理,树立各领域标准化典型和标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标准化试点是指建立科学合理标准体系、实现区域或组织标准化管理、提升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标准化实践活动。
标准化示范是指通过试点工作,在某领域取得标准化创新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并起到典型引导的标准化实践活动。
第三条标准化试点和示范按照自觉自愿、公开公正、非歧视排他原则组织开展。
第四条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领域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
项目组织者应是能够承担相应责任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或企事业单位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省级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包括项目立项、指导推动、评估和经验推广;推荐或申请国家级试点和示范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和我省工作实际,制定并发布省级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的评估细则,应包括评估内容、分值权重和评判依据等。
第六条市、县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推动省级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的开展;指导项目建设和经验推广;推荐和申请国家或省级试点和示范项目。
第七条省、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动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取得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支持。
第三章试点项目管理第八条试点项目组织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连续三年在标准化试点领域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具有良好标准化工作基础,主要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标准化意识,标准化工作基本资源配备合理等。
第九条标准化试点项目组织者应填写《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申请书》(见附件1),并经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或组织专家论证、现场答辩。
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宗旨。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年事故为零,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以下是我们遵循的原则:1. 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3.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5. 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总结事故教训,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企业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和审查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计划;(2)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3)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4)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 工作机构企业设立以下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监督;(2)安全技术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技术研究;(3)安全生产培训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安全生产检查部门:负责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5)事故调查处理部门:负责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包括:-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投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安全隐患的整改;- 组织项目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对项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负责组织救援、报告、调查和处理。
附件:
一、项目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各地高度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要通过服务标准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就我省具体情况来说,山东省地方标准数量、各种标准示范化项目、标准登记、标准备案数量等也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我省批准发布地方标准967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8个、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9个、服务标准化试点69个、评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16家,标准登记103957个、标准备案58943个、执行标准符合采标条件8849个、企业产品符合使用采标标志条件1564个,这些数字在07,08年得到大幅增长,随着我省经济的增长,标准化相关业务量将会同步增长,这就对我们的服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科学、高效的管理标准化相关业务,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山东省局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了山东省“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建设,“金质工程”一期各项目在全省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项目的建设为山东省局信息化工作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该项目属于四系统中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是符合“金质工程”的总体规划的。
二、项目建设内容
本管理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大体如下图所示。
1、地方标准管理
1)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申报
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地方标准的管理实现网上申报,填写基本信息、上报相关任务表格、实现标准查新;对立项标准进行跟踪,记录阶段信息、实现审批公告等。
2)地方标准信息查询
建立山东省地方标准资源数据库,实现地方标准基本信息和标准文本的多条件在线检索。
2、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实现全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审批、批准成立、工作运转情况的动态管理,实现网上申请筹建技术委员会、网上审批成立技术委员会等,可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承担单位、联系方式、业务范围、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工作状态等进行查询。
3、(市、县)农业规范管理
建立全省农业规范数据库,改造农业规范市局管理的工作模式,建立农业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规范的统一管理。
完成规范的网上申报、审核和备案,以及信息的检索等功能。
4、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
实现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流程政务公开,对全省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的动态管理。
包括:1)企业执行标准信息网上申报,2)实现省局对各市登记工作情况的实时动态管理;3)企业执行的国标、行标的有效性控制机制,与我省标准资源数据库实现对接,一方面在企业产品执行的国家、行业标准登记时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根据标准资源库信息的动态变化,及时对企业在用的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跟踪和预警,为复审、年审等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工作的主动性;4)自动提醒功能,将企业标准复审、在用标准作废信息进行提醒,一方面作为标准化管理部门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自动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反馈给用户,提醒其执行标准的变动;5)登记信息的查询检索。
5、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
实现企业产品标准备案信息网上申报,标准化管理部门完成信息审核和标准审查等工作,实现省局对各市备案登记工作情况的实时动态管理,可进行实时查阅、汇总、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我省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情况,社会大众可通过平台对备案登记标准的企业、产品名称、类别、备案号、备案日期等情况进行检索。
6、采标管理
实现对我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的统一管理,建立采标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检索,通过平台检索到企业信息、产品执行标准、采标程度、被采用国际标准编号、被采用国际标准名称、企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认可证书编号等相关信息,最终实现采标信息的全社会共享。
7、企业标准水平评价
建立我省的企业标准水平评价数据库,通过系统实现对进行标准水平评价产品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评价标准及证书编号等信息的查询。
8、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管理
按照《山东省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通过平台公示创建的相关条件和工作流程,建立山东省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网上申报管理
系统,可实现企业获评时间、级别、产品范围、证书编号等信息的公开和检索,实现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网上公示。
9、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
建立我省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信息数据库。
参考国家级系统的建设情况,建立我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申报和管理,建立信息检索发布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批次、类别、获评时间等信息的查询,进一步加大我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规模。
10、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管理
建立食品企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数据库,收集现有的79家示范企业信息,建设网上的信息申报和发布系统,将申报和验收情况及时通过平台进行公告,通过对企业基本信息、示范项目的证书编号、验收日期等信息的查询,实现示范项目全社会公开和信息共享。
11、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管理,建立服务业城区、重点服务业园区和重点服务业企业为三大载体的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实现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和单位的信息查询,可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基本信息、获评时间、级别等信息实现查询。
12、标准信息服务
利用现有的标准信息系统,完善国际、国外、国家、行业标准的信息检索和在线索取服务,拓展标准信息的服务范围,增加服务手段,为我省企业提供完善的标准信息和资源保障。
13、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信息服务
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建立更加完善,适合我省经济发展和行业特点的TBT/SPS通报信息库,实现通报的查询。
建立专家库,为通报评议提供人才储备。
三、技术要求
1、★本系统采用J2EE架构,B/S模式。
2、本系统须和山东“金质工程”一期建设中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特种设备管理系统、门户网站、12365呼叫中心无缝结合。
3、实现各类标准业务管理信息网上申报,用户直接从门户网站上提交相关信息进行申报预审。
4、用户可以通过外网网站查询标准审批状态,可以通过网站查询标准信息,将来可实现手机短信查询。
5、标准申报表单可定制,不需要更改代码,配置灵活。
6、申报业务审批流程可图形化定制,满足工作流程的灵活多变。
7、统计数据根据要求生成报表和柱状图、饼图等。
8、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四、其他要求
1、本系统免费维护两年。
2、免费维护期内必须保证有核心开发人员现场服务。
3、项目建设周期为6个月。
4、本项目提供系统管理员和普通使用人员两种培训。
5、供应商须提供该项目承接项目人员的工作简历以及近几年所做过的项目名称,尤其是质监行业的项目名称。
B包:监控工程
以上加“★”号条款,若任意一款不满足要求,按无效报价处理。
C包:监控工程
以上加“★”号条款,若任意一款不满足要求,按无效报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