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课件第8-9章
- 格式:pptx
- 大小:482.22 KB
- 文档页数:85
《商法》教学课件《商法》教学课件一、商法的概念1.商法,是由专门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和规范所组成的特别私法。
在实质内容上,它是专门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商事关系是确定商法含义的核心要素。
2.商事关系,主要是商主体一方与其他商主体或消费者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
商事关系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商事关系实乃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属于广义的民事关系。
商事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商事关系的主体。
在商事关系中,至少一方主体必须是商主体,另一方主体既可以是商主体,也可以是消费者。
据此,可将商事关系分为单方商事关系、双方商事关系和多方商事关系。
(2)商事关系的内容。
商主体在与他方形成的商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即商事关系的内容。
在双方商事关系中,商主体之间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确定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单方商事关系中,商主体与消费者之间也应当符合平等和自愿原则,还应同时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3)商事关系的客体。
商事关系是民事关系的特殊存在形式,其客体也可以分为物和行为,但因商事关系主要是商主体在营业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商事关系中的“物”,还包括营业资产,商事关系中的“行为”,主要是营业行为或称“商行为”。
二、商法与民法的关系商法和民法共同组成“私法”。
民法是普遍适用于各种民事商事关系的一般规范;商法是仅适用于特定范围之商事关系的特别规范。
商法和民法共同担负着维护私法关系的重任,共同维护着平等、自由、自治的法律价值,共同调整着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或)人身关系。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法律理念不同民法构建在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础上。
商法是构建在商主体具有特殊资格和地位的基础上,商主体具有特殊的资格、能力和专业,商主体往往要承担特殊义务和责任。
(二)法律创设不同民法主要是国家制定法,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国别色彩。
商法保留了大量商人自治规范,并发展出各国普遍遵守的国际商事习惯和国际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