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82
•第一章商法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商和商法一、商(一)中文含义:1、通财鬻货曰商;《汉书·食货志(下)》2、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
《白虎通·商贾》•(二)经济学上的含义:以营利为目的,直接媒介财货交易的行为。
•(三)法学上的含义1、第一种商:固有商、买卖商;2、第二种商:辅助商;(仓储商、运输商)3、第三种商:与资金融通有关的商;4、第四种商:服务行业。
•二、商法(一)广义:实质意义;狭义:形式意义。
(二)商事立法与商法典:1、法国商法典:客观主义商法;2、德国商法典:主观主义商法;3、日本商法典:折衷主义商法;4、英美商法:《美国统一商法典》;•(1)立法?(2)判例法?成文法?•三、商法的特征(一)营利性;(二)技术性;(三)国际性;(四)私法公法化现象明显;(五)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统一。
•第二节商法的基本原则一、商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意义在布莱克法律辞典中,原则是指:“法律的根本真理或准则,构成其他法律规则或准则的总括性原理或准则”,指人们观察法律问题和处理法律问题的准绳,是立法、司法和守法者在从事法律活动或为法律行为时所必须遵行的行为准则。
商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体现商法的基本内容,概括商法的基本制度,效力贯穿于商法始终,对商事立法、司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则。
•结合商法的具体制度以及商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对商法的基本原则的意义分析如下:第一,商事立法的基本指导原则;第二,商人进行商事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第三,商事纠纷裁判的基本依据;第四,创造性司法活动的依据;第五,发展商法学说的基础。
•二、商法的基本原则(一)商事主体法定原则1、商主体类型法定。
商主体类型法定是指商法对于商主体的类型作出明文规定,商主体的创设或变更只能严格依照法律预定的主体类型和标准进行,法律禁止在法定类型之外任意创设商主体。
• 2、商主体内容法定(1)含义商主体内容法定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的财产关系与组织关系由法律部予以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创设或经变更形成具有非规范性财产关系与组织关系的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