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19
教师授课方案附:讲稿第一章绪论一、这是一门什么课程?药用植物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与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药剂学、药物化学、药事管理等药学专业课中也有涉及,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
药用植物的知识与中药鉴定的基原鉴定、形态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都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学好药用植物学知识对鉴定中药真、伪、优、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药大多来源于植物,由于品种繁多,在临床中经常出现一些外观相似以致错用的现象。
如佩兰和泽兰,它们是两个不同科属的植物,佩兰来源于菊科,泽兰来源于唇形科。
菊科植物茎为圆形,花序为头状,唇形科植物茎为方形,花序为轮伞花序。
因此,鉴定二者只要从茎的形态、花序类型,就可一目了然把两者区别开。
二、了解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1、两个概念(1)药用植物:有治疗、预防疾病和保健功能的植物。
(植物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2)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药用植物学研究内容: 研究药用植物形态、组织构造、生理功能以及分类等方面的规律,而达到合理利用它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
据统计已有记载的药用植物为11020种。
而中药的绝大部分来自于植物,约占总数的87% 。
资源最为广泛,最为丰富的是被子植物。
2、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状况-发展简史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古代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本草学”。
汉代: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唐代:李勣、苏敬等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我国第一部药典。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
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学或中药学的全面总结。
清代:赵学敏编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药用植物 : 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 :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
GAP 的概念:中药材 GAP 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此过程的简称。
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 : 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 GAP 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
中药区划的概念 :研究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变异,以及与中药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第一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生长:是植物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
经过一系列的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
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定根 : 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
不定根 : 是由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其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直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小而少。
如:桔梗,党参等。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侧根发达,根系簇生。
如:龙胆,麦冬等。
根的变态 : 药用植物的根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其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异常的变化,形成了变态根。
绪论【单项选择题】年诺贝尔奖植物是受以下哪一部本草著作的启迪而研制成功的(b)A、本草纲目B、肘后备急方C、神农本草经D、黄帝内经E、本草图经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分2【多项选择题】药用植物包含(abcde)。
A、中药植物B、民族药植物C、民间药植物D、外国药用植物E、药食两用植物等。
正确答案:ABCDE我的答案:ABCDE得分:分3【判断题】药用植物指能够调整人体机能、治疗疾病的全部植物种类的总称。
正确答案:√【判断题】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判定、生长发育、化学成分形成与变化及引领新资源开发的一门科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根的形态与变态1【单项选择题】下边拥有肉质直根变态的植物是: aA、菘蓝B、麦冬C、玉米D、百部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分2【单项选择题】下边拥有块根变态的植物是: dA、桔梗B、丹参C、黄芪D、何首乌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C得分:分3【单项选择题】下边拥有须根系的植物是: cA、人参B、党参C、徐长卿D、甘草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项选择题】下边拥有肉质直根变态的植物是: bA、百部B、菘蓝C、麦冬D、天门冬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分5【多项选择题】下边根能入药的药用植物有:abcdA、何首乌B、人参C、怀牛膝D、丹参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ABCD得分:分6【多项选择题】下边属于不定根的是:abcdA、支持根B、气生根C、攀附根D、寄生根E、肉质直根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ABCDE得分:分7【多项选择题】下边拥有支持根的植物有:acdA、玉米B、菟丝子C、薏苡D、甘蔗E、常春藤正确答案:ACD我的答案:ACD茎的形态和种类1【单项选择题】2.葡萄的茎卷须根源于( b )。
A、侧枝B、顶芽C、腋芽D、叶E、不定根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分3.皂荚等植物的刺是(b)。
A、不定根的变态B、茎的变态C、叶的变态D、托叶的变态E、花的变态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分人参的芦头为(a)。
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对应章节绪论1.【单选题】药用植物是指A. 仅包含可以治疗疾病的植物B. 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C. 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D. 没有特别定义正确答案: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2.【单选题】中药贯众来自于50余种植物,这种现象在药用植物学中称为A. 混乱B. 名称不确定C. 同名异物D. 同物异名正确答案:同名异物3.【单选题】益母草在不同的地区又称为A. 血母草B. 丹参C. 薄荷D. 黄芩正确答案:血母草4.【单选题】我国植物学家在广西、云南的等地找到的能代替蛇根木提取利血平的植物是A. 长春花B. 红豆杉C. 粉防己D. 萝芙木正确答案:萝芙木5.【单选题】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与应用的书籍称为A. 药志B. 药典C. 本草D. 医药志正确答案:本草6.【单选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A. 李时珍B. 陶弘景C. 李勣D. 赵学敏正确答案:李时珍7.【单选题】《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A. 李时珍B. 陶弘景C. 李勣D. 赵学敏正确答案:赵学敏8.【判断题】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9.【判断题】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较强的学科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10.【判断题】《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11.【判断题】紫萁入药后称为紫萁。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12.【判断题】市场上人参的伪品有商陆科植物商陆。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器的有A. 淀粉粒B. 质体C. 簇晶D. 细胞核正确答案:质体2.【单选题】纹孔是A. 细胞壁没有加厚处B. 初生壁没有加厚处C. 次生壁没有加厚处D. 果胶层没有加厚处正确答案:次生壁没有加厚处3.【单选题】淀粉粒开始形成的地方称为A. 起点B. 脐点C. 凯氏点D. 中心点正确答案:脐点4.【单选题】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为A. 线粒体B. 质体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正确答案:质体5.【单选题】质体分为A. 2种B. 3种C. 4种D. 5种正确答案:3种6.【单选题】具缘纹孔常存在于下列哪种细胞壁中?A. 导管B. 筛管C. 薄壁细胞D. 分泌细胞正确答案:导管7.【单选题】在植物细胞中,淀粉常常储存于下列哪种细胞器中。
药用植物学绪论汇报人:日期:•药用植物学概述•药用植物分类与鉴定•药用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目录•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与管理•药用植物采收、加工与贮藏方法•药用植物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01药用植物学概述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组织、生理生化、生态、资源、栽培、采收、加工、质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等的一门科学。
药用植物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是连接植物学、中药学、生药学等多个学科的桥梁。
定义与性质性质定义近代药用植物学随着西方植物学的传入,药用植物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开始注重药用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研究。
古代药用植物学古代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知识,形成了草药、草药学等概念。
现代药用植物学现代药用植物学在继承传统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药用植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中药学和生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药用植物学发展历程药用植物学研究意义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不仅对中药学和生药学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推动植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02药用植物分类与鉴定根据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根、茎、叶、花、果等。
形态分类法化学分类法生态分类法根据药用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如黄酮类、生物碱类等。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类,如高山植物、沙漠植物等。
030201通过制作药用植物的显微切片,观察其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进行鉴定。
显微鉴定技术利用DNA或RNA的序列信息进行鉴定,如PCR、DNA条形码等。
分子鉴定技术通过分析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如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
化学鉴定技术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与保护全球范围内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药用植物学习题绪论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药用植物: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植物的总称。
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体:是植物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命过程中,由于新沉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植物组织:气孔轴式: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
二、填空:1、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染色体)四部分。
2、质体包括(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淀粉粒的类型有(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
5、细胞壁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层)、(次生层)三层。
7、永久组织包括(基本)、(保护)、(分泌)、(机械)、(输导)五类。
8、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
9、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2个,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称(平轴式)气孔。
10、腺毛由(头部)和(柄部)两部分组成。
1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轴式常见的有(平轴式)、(直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
12、内分泌组织包括(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道)。
13、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14、导管的类型包括(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15、木质部内外两侧都有韧皮部的维管束是(双韧维管束)。
16、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构成;韧皮部由(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构成。
17、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18、基本组织包括(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输导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储藏薄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