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_绪论_绪论学习资料_
- 格式:pptx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19
教师授课方案附:讲稿第一章绪论一、这是一门什么课程?药用植物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与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药剂学、药物化学、药事管理等药学专业课中也有涉及,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
药用植物的知识与中药鉴定的基原鉴定、形态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都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学好药用植物学知识对鉴定中药真、伪、优、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药大多来源于植物,由于品种繁多,在临床中经常出现一些外观相似以致错用的现象。
如佩兰和泽兰,它们是两个不同科属的植物,佩兰来源于菊科,泽兰来源于唇形科。
菊科植物茎为圆形,花序为头状,唇形科植物茎为方形,花序为轮伞花序。
因此,鉴定二者只要从茎的形态、花序类型,就可一目了然把两者区别开。
二、了解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1、两个概念(1)药用植物:有治疗、预防疾病和保健功能的植物。
(植物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2)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药用植物学研究内容: 研究药用植物形态、组织构造、生理功能以及分类等方面的规律,而达到合理利用它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
据统计已有记载的药用植物为11020种。
而中药的绝大部分来自于植物,约占总数的87% 。
资源最为广泛,最为丰富的是被子植物。
2、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状况-发展简史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古代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本草学”。
汉代: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唐代:李勣、苏敬等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我国第一部药典。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
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学或中药学的全面总结。
清代:赵学敏编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绪论
1.1药用植物学性质、地位、任务
1.2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1. 药用植物学的概念及任务
2. 药用植物学发展中重要的本草著作
3.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1.课后思考:
(1)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药用植物学的主要任务
(3)如何有效学习药用植物学
1.药用植物学的性质
²药用植物:是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的总称。
²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和中药类相关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2.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1)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药物。
3.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
(1)古代本草著作:
ü《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药物专著(萌芽阶段) ;
ü《新修本草》又叫《唐本草》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
ü《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本草;
ü《本草纲目》为自然属性分类先驱,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药用植物学绪论汇报人:日期:•药用植物学概述•药用植物分类与鉴定•药用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目录•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与管理•药用植物采收、加工与贮藏方法•药用植物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01药用植物学概述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组织、生理生化、生态、资源、栽培、采收、加工、质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等的一门科学。
药用植物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是连接植物学、中药学、生药学等多个学科的桥梁。
定义与性质性质定义近代药用植物学随着西方植物学的传入,药用植物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开始注重药用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研究。
古代药用植物学古代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知识,形成了草药、草药学等概念。
现代药用植物学现代药用植物学在继承传统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药用植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中药学和生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药用植物学发展历程药用植物学研究意义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不仅对中药学和生药学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推动植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02药用植物分类与鉴定根据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根、茎、叶、花、果等。
形态分类法化学分类法生态分类法根据药用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如黄酮类、生物碱类等。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类,如高山植物、沙漠植物等。
030201通过制作药用植物的显微切片,观察其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进行鉴定。
显微鉴定技术利用DNA或RNA的序列信息进行鉴定,如PCR、DNA条形码等。
分子鉴定技术通过分析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如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
化学鉴定技术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与保护全球范围内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