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2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
对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的重要手段,而影响医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为因素: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态度、知识水平等对检验
结果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 设备和试剂的质量:检验设备、试剂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密切相关。
医院应该选择有资质的生产厂家提供设备和试剂,并严格管理过期、失效或不合格的产品。
3. 检验方法和标准的规范性:采用规范和标准的检验方法能够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规定。
4. 环境和样本的管理:合理的设备布局、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病人和样本的标签、保存、运输等管理都能够影响检验结果
质量。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对措施,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科学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规范,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并加
强员工培训,提高技能;
2. 选择合格的设备、试剂供应商,并对所有设备和试剂进行检
测和确认;
3. 严格执行不同检验项目的规范、标准和操作要求,及时更新
检验方法,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4. 建立合理的检验环境,严格管理样本,保证检验过程得到最
佳的工作环境,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
总之,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需要全面落实管理和操作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最终提高检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医学检验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为医生确认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就如何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各位讨论研究。
标签: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临床医学检验环节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对临床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的控制,从而确保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
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与措施。
1 加强医学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之前,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在于对受检标本的基本信息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1确保受检标本相关的基本信息和实际相符合在进行临床检验之前,应当对受检标本相关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检查项目、采集标本的方式以及时间等等。
在核对的时候,必须按照基本信息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对和确认,务必保证受检标本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要求基本信息具备完整性和准确性,方可把受检标本的相关信息记录计算机。
1.2保护受检标本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从采集标本到核对验收标本结束,务必对受检标本进行保护,确保受检标本不会收到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否则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产生负面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标本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之前标本采集符合相关的规定与要求。
(1)采集标本时间方面除了紧急状况之外,进行抽血检验的时间最好是在早餐前或者进食之后的12小时后,为了保持与血液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值的检验条件的一致性,必须在空腹的时候进行抽血检验。
由于病患者进食之后,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其血液中的化学成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而水分的摄入又会对血液有所稀释。
(2)标本采集部位方面为了减轻病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实践上,护士通常选择直接从原本的输液通路中、同一侧的部位血管进行血液采集,但是这样所采集的血液会因为有其他液体的摄入而有所稀释,所以,应当从不同测的部位进行血液采集,并且应当避免在静脉输液后的枕头进行血液采集。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摘要:目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方法临床医学检验科室于2022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质量控制体系,分别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数据,总结新质量控制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比较实施新质量控制措施前后不同阶段的工作失误情况,实施后的工作失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评估护理人员检验质量管理能力,实施后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积极推广新型质量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质量问题发生,符合未来临床实践工作要求,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引言临床医学检验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对人体的多维度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以及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为预防、诊疗及评估人体的健康提供有利依据。
以患者为例,进行临床医学检验,通过检验样本分析,可以为患者诊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奠定有效基础。
但是,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实践发现,诸多因素会影响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比如标本采集不当因素、标本存储不当因素以及标本送检不及时因素等,进而引发临床医学检验差错事件,常见的有:试剂和仪器设备要求不相符、血液标本当中抗凝剂比例不当以及尿液标本不够新鲜等。
鉴于此,便有必要加强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以保障其准确性、科学性。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实施新质量控制体系前(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床医学检验科室随机抽取的700份样本资料,包括男/女=381/319,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5.35±10.49)岁。
同时选择实施新质量控制体系后(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科室随机抽取的700份样本资料,本组患者中的性别分布为男/女=376/324,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45.41±10.34)岁。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是确保医学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质量控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探讨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面的作用。
第一,本文将介绍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重点讨论了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这两个主要方面。
第三,总结了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一、引言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结果,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仪器故障、试剂质量等原因,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措施成为临床医学检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在临床医学中,质量控制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旨在确保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涉及从实验室设备、试剂质量到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以保证临床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和要求。
质量控制的概念是通过建立一套明确的规范和流程,对实验室操作进行监测、评估和调整,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两个方面。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自身通过建立标准曲线、使用质控品和质控图等方法,监测和调整检验过程中的误差。
外部质量评价是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并通过专家评估提供改进建议。
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它能够确保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准确的检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其二,质量控制可以发现和纠正实验室操作中的问题和误差,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它促使实验室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质量控制样品和控制系统,用来评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内部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质量控制样本的选择和制备、质量控制规程的建立和执行、仪器校准和维护等。
质量控制样本应具有与临床样本相似的性质和组成,以真实反映实际分析情况。
质量控制规程应详细说明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方法、频率和要求,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是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保持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外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项目,与其他实验室或权威机构进行对比和评价,评估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和质量水平。
外部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参加国家或地区的质量评价项目、及时处理评价结果和改进不合格项目。
参加质量评价项目可以使实验室了解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差距,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及时处理评价结果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的分析情况,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新分析或重新校准,排除异常结果的干扰。
改进不合格项目是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和相关数据,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分析能力和准确度。
持续质量改进是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目标,通过分析和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情况、质量控制数据和评价结果,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评估和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和评价结果、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参与质量评估和监督等。
定期评估和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和评价结果是了解实验室的分析情况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和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是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参与质量评估和监督可以了解其他实验室的分析情况和质量水平,通过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篇一: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医学检验体系也在日益成熟。
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上相关人员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分析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多做好相应的工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认识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日益成熟。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不断运用,为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证,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
人们对医学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控制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快速、高效发展。
但是,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此方面的知识和管理都不完善,致使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利,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下面笔者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看法。
一、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就需要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以往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当中,许多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误区。
有些领导和医护人员认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增加相关的成本。
有些医护人员认为,临床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是检验科的工作和责任,而自己作为临床科室和自己无关,而忽视了临床科室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还有些医护人员认为,开展质量控制是各个科室之间进行的质量评价,不注重在科室内进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篇一: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摘要】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诊治依赖于检验结果;在临床医学中,医学检验占据着重要地位,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治;所以,临床医学检验中,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本文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医学检验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994-01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治,医学检验结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临床医学检验还能够使人们加强对疾病知识的认识,而临床检验学是疾病的诊治、预后及预防保健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临床医学检验中,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的整个过程中均贯穿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
本文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进行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2]11非病因素的影响非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如下:由于医护人员没有做好告知工作,患者没有注重自己的饮食、运动、药物服用、经期变化及情绪变化等,对检验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由于样本采集方法、数量、时间、部位及篇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治,医学检验结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临床医学检验还能够使人们加强对疾病知识的认识,而临床检验学是疾病的诊治、预后及预防保健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临床医学检验中,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的整个过程中均贯穿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
本文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进行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2]11非病因素的影响非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如下:由于医护人员没有做好告知工作,患者没有注重自己的饮食、运。
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临床医学检验在医疗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是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确保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成为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保障的首要任务。
一、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基本概念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管理技术,它是指在进行医学检验时,通过对检测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的控制措施,通过对试剂、仪器、人员和诊断报告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引进体外诊断试剂和参与检验对比活动等手段,从国际上进行监管和评价,以及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管理能力,改进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
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1、制定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适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内部管理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目的是优化质量控制流程,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
3、设立内部质量评估体系:建立适当的内部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考核医疗机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4、严格管理: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注重在工作岗位上完成各项品质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要求进行工作操作,杜绝操作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对样品进行备份管理,保证样品质量,且样品维护、管理、处理应符合规定要求。
6、提高人员培训: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培养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医疗机构流程的专业可靠性。
三、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1、对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医疗机构实施医者仁心理念的行动,以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合理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涉及多个环节,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
本文将从人员、仪器设备、标本采集、质量保证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人员因素1.1 技术水平不稳定: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技术水平不稳定容易引起误差。
对策: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检验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尤其对于常规检验项目,要求人员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通过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1.2 工作态度不端正: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可能会忽略一些操作细节,甚至造假,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策:加强对工作态度的教育和引导,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操作细节和数据真实性。
二、仪器设备因素2.1 仪器故障或漂移:仪器故障或漂移会导致结果的偏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策:加强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开展日常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仪器故障,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验仪器没按标准操作:仪器使用者没有按照标准操作,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策: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要点和标准操作方法,规范检验流程和操作流程,确保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三、标本采集因素3.1 标本采集不规范:标本采集时间、方法、部位、容器等方面不规范,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策:加强对标本采集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标本采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标本采集规范可靠,减少因标本采集不规范影响结果的可能性。
对策:加强对标本采集时间的规范和监控,确保标本采集时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缩短标本运输时间和检测时间,尽量减少标本变质的可能性。
四、质控因素4.1 质控制度不健全:质控制度的不健全会引起检验结果的不稳定性和偏差,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策:建立完善的质控制度,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充分监测和评估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摘要】目的从临床试验角度出发,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意义与必要性。
方法临床观察于本院就诊治疗需要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计206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实验组, 103例患者, 其中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3例, 临床化学100例,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48例, 微生物学检验97例, 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并严格实施;B组为对照组, 103例患者, 其中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2例, 临床化学102例,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67例, 微生物学检验89例, 常规实施常规检验。
经检验后统计其结果的准确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并经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比两组间差异。
结果A组为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7.1%, B组为对照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1.3%, 经统计分析认为, 两组在检验准确率的比较中, A组具有相对优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于20xx年9月~20xx年10月在本院就诊治疗需要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计206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实验组, 103例患者, 男50例, 女53例, 其中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3例, 临床化学100例,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48例, 微生物学检验97例, 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并严格实施;B组为对照组, 103例患者, 男48例, 女55例, 其中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2例, 临床化学102例,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67例, 微生物学检验89例, 实施常规检验。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以及病情轻重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1. 2. 1临床医学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措施①检验前准备工作:记录核对患者的一般情况, 并针对个体情况向患者详细介绍相关检验的禁忌及注意事项;②样品采集注意事项:根据不同的检验, 严格制定采样时间以及对患者的个体的要求, 不达到要求者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不予采样, 对采样部位均根据标本的不同严格要求[2]。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目的: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正确的临床诊治,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检验水平,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
方法:通过对某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针对30岁至50岁的中年人群,51至65岁老年人群的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摘取其中50次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失误为研究对象发现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不足,进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结果:对血液标本的临床医学检验共发现50处错误,分别为血液标本采血管错误6次,血液标本采集量不足11次,血液标本凝固26次,血液标本备注不规范5次,其他2次。
结论:血液标本的检验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医学检验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工作。
标签: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临床诊治;基层医院由于临床医学检验对实际的临床医学诊治具有参考作用,因此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就面临着严格的要求。
针对某院临床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采集的错误进行研究,得出我国目前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亟待加强,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临床诊治的高效准确,促进我国基层医院临床检验水平的提高。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针对某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针对30岁至50岁的中年人群,51至65岁老年人群的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摘取其中50次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失误为研究对象发现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不足,进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结论:对血液标本的临床医学检验共发现50处错误,分别为血液标本采血管错误6次,血液标本采集量不足11次,血液标本凝固26次,血液标本备注不规范5次,其他2次。
1.2 方法:数据统计的方法,通过对这50次临床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错误进行数据的整理,进而分析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临床检验数据不够准确,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亟待做出改进和调整。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究一、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每个实验室单独进行的一种质量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内部质量控制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日常质控品的使用实验室每天进行常规检验前,都需要测定一定数量的质控品,以核实仪器的准确性。
质控品是一种标准化的样本,具有已知浓度的物质,可以用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2.建立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可以建立质量控制图监测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图是根据质控品的测定结果绘制而成的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实验室的分析方法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3.错误分析和处理实验室在进行质量控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结果,这时需要对错误进行分析和处理。
错误分析可以帮助实验室找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参与由相关管理机构组织的质量评价活动,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质量管理水平。
外部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实验室可以通过参加由国家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机构组织的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即参加质量评价试验,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质量管理水平。
2.在国家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评审实验室可以定期向国家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机构提交检验质量控制等相关资料,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审,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质量管理水平。
三、人员培训和教育人员培训和教育是保证实验室检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1.实验室人员培训实验室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参加培训班或研讨会等措施,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
2.内部培训和教育实验室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教育活动,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意识。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在2018.5-2020.5期间,抽取108例临床医学检验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2组,对照组(常规检验)和研究组(质量控制措施),各组54例,对比患者检验差错率和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检验差错率18.5%,满意度81.4%,研究组检验差错率1.8%,满意度94.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患者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措施效果理想,可以减少检验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满意度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会对患者诊断和治疗等造成直接影响,是现代医学主要部分,确保临床医学的检验结果,提升患者临床诊治效率。
近几年,在检验技术持续发展下,当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为了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有效性,需要加大质量控制力度[1]。
本文以108例患者为对象,重点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详细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在2018.5-2020.5期间,抽取108例临床医学检验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4例。
在对照组中,男女分别30例、24例,患者年龄范围24-77岁,中间值(50.5±1.5)岁;患者体重42-77千克,中间值(59.5±17.5)千克。
在研究组中,男女分别28例、26例,患者年龄范围26-78岁,中间值(52±2)岁;患者体重43-75千克,中间值(59±16)千克。
对比2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在患者临床医学检验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研究组加强质量控制措施,详细研究包括:(1)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在患者检验前,加强前期准备工作,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指标,按照患者情况进行相应指导,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样品采集工作,结合患者需求展开检验工作,需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明确患者样本的采集时间,确保样本质量,提升患者检验准确性[2]。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选择某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溶血脂血不合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在完成样本采集工作之后,对比控制前后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会受到患者情绪、行为以及采集部位时间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之前,所有溶血脂血患者中发现了13例(1.30%)存在不当操作行为现象。
落实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之后,没有发现任何操作不当情况,检验准确率为13例,由此可见,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良好。
结论在进行医学检验工作过程中,检验准备阶段和样本采集阶段是出现不当操作行为的高发阶段,患者的情绪不佳、行为不当以及采集部位选择时机不合理都是造成医学检验失误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医学检验质量,以便能够将检验失误几率降到最低,保障医学检验效率。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某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溶血脂血不合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析影响这些研究对象检验结果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在这1000例研究对象中,男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82例、418例,其中,年龄最大者是68岁,年龄最小者是10岁。
对这些患者共经过了1000次临床检验,其中分别为350次血液分析、300次生化检验、210次尿沉渣检验、140次便分析检验;研究对象的所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些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70岁以下,患者的临床依从性高,临床资料齐全,所有患者都知晓研究内容,并且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
1.2方法对所有患者都严格按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临床检验,在此基础之上,对100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对照,详情如下:1.2.1样本重新采集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常规流程,在进行生化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告知患者在抽血前的7d禁烟戒酒,并且要做到按时作息、合理饮食,为避免影响检验结果,严禁食用高糖、高脂类食物。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518100摘要:本文旨在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质控措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方法的介绍,深入理解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如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准确性;可靠性。
一、引言临床医学检验作为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确诊、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的误差和变异性,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
因此,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析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帮助医学实验室加强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质控措施的定义与重要性2.1 质控措施的定义质控措施是指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和方法,旨在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它涵盖了从实验室内部到与外部评价机构的交互过程,通过监控检验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变异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以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质控措施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两个方面。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自行设置的、用于监控检验过程和质量的措施,以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外部质量评价是指实验室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由其他实验室进行评估的活动,以评估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与其他实验室的比较情况。
2.2 质控措施的重要性质控措施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质控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变异性。
临床医学检验涉及多个步骤和操作,在每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误差源。
通过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和分析质控图,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实验室内部的问题,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外部质量评价则可以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质控措施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准确的检验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是指临床检验室向临床医生提供的多种实验室检验结果,其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分析检验方法及仪器逐步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高的作用。
但是,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时候,医院对于操作过程有较高的要求。
一方面,检验期间的试剂、检验环境、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和责任心等都会对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在标本在制作、储存、运输和检验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临床检验质量问题,进而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患者机体的实际情况。
目前,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过程质量控制的因素较多,为了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有必要积极地制定相关的临床医学检验标准。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控;影响因子;措施引言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医学检验工作可以对人体物质进行免疫学、微生物学和血液学等多方面的检验,从而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全面评价患者的健康信息提供数据支撑。
所以,我们可以说,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对临床治疗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目前医院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压力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适应新时期的临床工作需求,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一、对临床医学检验进行质控的意义通过制定地区间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实现地区间检验结果的相互认可与共享,不仅可以避免病人重复检验,还可以节省医保基金,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个人的医疗费用与政府的医保支付费用。
区域间检验结果互认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统一的质控体系,即检验仪器、试剂、区域实验室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等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质控体系,以使“互认”的程度更深更彻底。
地区医疗检验中心采用集中采购、配送的方式,有效节约了运行费用;同时,通过垂直整合检查资源,降低了检查设备在地区间的重复设置。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需要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12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对照组行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检验差错的几率,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差错率为5%,临床满意度为96.66%,对照组患者临床检验差错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为28.33%,临床总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为7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医学检验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可显著降低检验差错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满意度;现如今,临床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对检验结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准确的临床诊断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参与临床医学检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书,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4.7±4.3)岁。
患者最小体重42kg,最大体重78kg,平均体重(53.5±4.3)kg;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4.5±4.1)岁。
患者最小体重41kg,最大体重77kg,平均体重(53.2±4.2)kg。
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行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具体内容为:1.2.1检验前采取的措施首先,切实加强准备工作,记录患者的具体情况,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为患者普及检验前的注意事项。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摘要:目的认识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重要性,并探讨影响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4年临床化学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与整理,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
结果 2011年~2014年我院临床检验的差错率为1.80‰~2.06‰,且在分析前出现差错的概率较高,主要影响分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采样操作不规范、样本送检延迟等。
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析前的操作,分析前质量是保证临床化学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检验科人员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分析前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样本送检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pre analysis quality awareness of clinical chemistry tests,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emical inspection q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Methods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our hospital in 2011 ~2014 year the clinical chemistryproblems during inspection,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errors,and explore the solutions.Results In 2011 ~2014 year my courtyard clinical test error rate1.80%~2.06%,And the emergence of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errors before analysis,analysis of main influencefactors are mainly the quality of sampling,samples do not regulate the operation delay etc.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quality analysis before operation,pre analysis quality is the assur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examination results exact premise,personnel,inspection and other medical workers should strengthen quality before analysis work.Keywords:clinical chemistry tests;pre analysis quality;samples引言在医院临床化学检验的过程中,无论是分析前、分析中,还是在分析后,检验质量的监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篇一: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医学检验体系也在日益成熟。
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上相关人员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分析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多做好相应的工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认识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日益成熟。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不断运用,为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证,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
人们对医学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控制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快速、高效发展。
但是,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此方面的知识和管理都不完善,致使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利,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下面笔者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看法。
一、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就需要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以往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当中,许多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误区。
有些领导和医护人员认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增加相关的成本。
有些医护人员认为,临床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是检验科的工作和责任,而自己作为临床科室和自己无关,而忽视了临床科室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还有些医护人员认为,开展质量控制是各个科室之间进行的质量评价,不注重在科室内进行质量控制。
由于医护人员的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以及在认识上所存在误区,致使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一个患者、临床科室、实验室共同参与、全面提高的过程。
不管是在哪个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都不能够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要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就需要把三者结合起来,促进三者的共同提高。
医院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知识进行宣传,让患者和相关的医护人员都有所了解。
同时,还要紧抓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工作,只有提高检验科室的质量检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验质量控制。
只有提高了检验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保障患者的权益,才能促进医院的发展,促进医学的发展。
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要更新篇二:试论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措施试论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学检验工作也逐渐向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临床医学的检验工作是病理及医治方法确认的重要因素,所以医疗机构有必要对检验流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此来确保病人治疗的正确方法及治疗时间。
本文从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出发,论述了医学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并详细的分析了医学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医学检验;流程;质量控制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高新设备和检验技术逐步更新,这为医学检验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时下的医学检验工作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医疗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切实的做好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以此提高医院的医治水平和运转效率。
本文从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出发,论述了医学检验误差形成的主要因素,并详细的分析了医学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 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1.1 医学检验流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医院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应对监控内容和实验检验项目的具体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应确认检验流程的可行性,并对不可控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避免临床医疗事故的发生;其次,对各检验室之间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应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因各检验室的检验内容与方法不一致,造成同一病例检验结果的不同,所以要针对各检验室的检验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价和评测,从实际需要和检测项目出发,切实的做好医疗检验的质量管理。
1.2 检验仪器及试剂的质量医学检验中仪器和试剂的质量也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检验人员必须按照检验流程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检验,并在规定时间内对检验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同时对一个检验项目的多台仪器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做到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的一致。
在应用试剂时应确保试剂的功能,切不能使用过期的检验试剂,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失真。
2 医学检验过程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2.1 采集前医学检验结果失真有一半的因素是在采集前形成的,所以应对采集前的方法和检验载体进行控制。
首先在采集前就对采样人的饮食进行控制,如:检测前不能饮酒、不能喝茶或咖啡、不能吸烟和吃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其次,检验前采样篇三: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1)陕西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论文评审表陕西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题目: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毕业生论文系别:医学系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3 引言. (3)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3)(一)医生申请 (3)1.针对性....................................................... . (3)2.敏感性和特异性....................................................... ......................................................... (4)3.报告时间....................................................... ......................................................... (4)4.经济负担....................................................... ......................................................... (4)(二)患者准备 (4)1避免剧烈运动..................................................................................................................... (4)2..采血部位....................................................... . (4)3.采集时间....................................................... (4)4.饮食和嗜好....................................................... .............................................................. . (4)(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4)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4)(一)环境管理.................................................................................. (4)(二)检验流程管理.................................................................................. .. (5)1.标本收检 ...................................................... .............................................................. . (5)2.标本检测....................................................... .............................................................. .. (5)3.检测数据确认 ...................................................... .............................................................. .. (5)4.检测数据审核....................................................... .............................................................. (5)(三)检测系统管理........................................................................... .. (5)1.仪器的安装、签收与校准........................................................................ (6)2.外部供应品 ...................................................... .............................................................. (6)(1)试剂....................................................... .............................................................. . (6)(2)标准物质 ...................................................... .............................................................. .. (6)(3)检测系统 ...................................................... .............................................................. .. (7)(四)室内比对和室间比对........................................................... .. (7)1.室内比对....................................................... .............................................................. .. (7)2.室间比对....................................................... .............................................................. .. (7)三、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7)(一)报告单发放 (7)(二)标本贮存与处理.............................................................................. (8)(三)质量信息反馈……………………………………………………………………….……….8总结…………………………………………………………………………………..………................9 参考文献 ...................................................... ......................................................... .. (9)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姓名:马丽霞学号: 1105210044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层次:大专【摘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