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专题 特洛伊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24
古希腊神话之特洛伊战争的传说(2006-04-14 14:46:35)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以发生在公元前13、12 世纪之交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生动叙述了传说中的希腊与特洛伊英雄之间激烈战斗,其中奥林波斯山众神对战争的胜负,英雄的福祸,命运的好恶等起着决定的作用。
这个传说因荷马史诗而得名,成为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最宏大、最生动、最完整的长篇故事。
传说当忒萨利亚英雄珀琉斯与忒提斯结婚时,邀请了众神参加婚宴,唯独忘了纷争女神厄里斯,她为了报复,就暗中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
雅典娜、赫拉、阿佛洛狄忒看见后,都纷纷要得到这个苹果,她们争执不休,后宙斯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裁决。
帕里斯因美神阿佛洛狄忒答应把最美的女人海伦送给他,便把金苹果判给了美神。
雅典娜和赫拉非常生气,决定降灾于特洛伊。
这时阿佛洛狄忒正帮着帕里斯建造海船,鼓动他来到斯巴达。
斯巴达国王是墨涅拉俄斯,即迈锡王阿伽门农之兄,他是美丽海伦的丈夫。
当他去克里特时,帕里斯将海伦掳走,并抢劫了国王的财宝。
这件事很快由女神使伊里斯告诉了墨涅拉俄斯。
墨涅拉俄斯知道后,怒不可遏,他迅速与兄弟阿伽门农进行商议,他们决定讨罚特洛伊。
于是他们开始在希腊遍访各路英雄,激励他们参加远征,后来阿耳戈斯国王、狄俄墨得斯、帕拉墨得斯、克里特国王伊多墨纽斯、菲洛克忒忒斯、奥德修斯等都纷纷加入。
可先知预言,这些出征如没有阿喀琉斯的加入,希腊将很难完成大业。
但阿喀琉斯已被她母亲藏了起来,后是奥德修斯设计,才请出大英雄。
希腊人集合起十万人马,乘1186 条船,从奥利斯出发了。
然而神已注定了他们远征是十分的不易,必然围困特洛伊九年,到第十年才能占领该城。
战争还没开始,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革涅亚就险遭杀身之祸,亏得女神阿佛洛狄忒开恩相救才免于一死。
双方交战后,互相拼得你死我活,经过九年决战,仍是不分胜负,各方也死亡惨重。
希腊英雄帕拉墨得斯也死于奥德修斯的诬告。
在战斗中,特洛伊一方赫克托尔英勇无比,希腊一方的阿喀琉斯表现突出,他还俘获了向着特洛伊的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之女:克律塞伊斯,还俘虏了布里塞伊斯。
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古希腊战争)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道出以阿伽门农(Agamemnon)及阿喀琉斯(Achilles)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希腊神话中时常提到特洛伊战争,整个故事是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为中心,加上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悲剧《埃阿斯》(Ajax)、《菲洛克忒忒斯》(Philoctetes),欧律庇德斯(Euripides)的悲剧《伊菲格涅娅在奥利斯》(IphigeniaatAulis)、《安特罗玛克》(Andromache)、《赫库芭》(Hecuba),维吉尔(Virgil)的史诗《伊尼德》(Aeneid)、奥维德(Ovid)的长诗《古代名媛》(Heroides)等多部著作而成,故事详细地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情况。
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
迈锡尼文明是世界早期较为发达的文明,兴盛于公元前17世纪~前12世纪。
这支文明的创造者已被证实是古希腊人的一支,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希腊人”的称呼,他们被称作阿卡亚人。
阿卡亚人大约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从巴尔干半岛迁徙到古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并在那里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迈锡尼王国。
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跟小亚细亚西南沿海的国家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
10年的特洛伊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元气,让这个一度辉煌的国家变得千疮百孔。
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这也是特洛伊战争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
战争历程海伦的身世斯巴达(sparta)王廷达柔斯(Tyndareus)被他的兄弟希波科翁(Hippocoon)逐出了他的王国,廷达柔斯流浪来到埃托利亚(Aetolia)国王忒提斯奥斯的国度,并娶了国王的女儿勒达(Leda)。
后来另一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战胜了希波科翁,将他所有儿子都杀死后,廷达柔斯就和他的妻子勒达回到斯巴达统治。
古代战争故事:特洛伊战争【战争时间】公元前12世纪末【战争地点】特洛伊城【交战双方】古希腊各城邦VS特洛伊【关键人物】阿伽门农【战争背景】特洛伊城是一个重要的城邦,位于小亚细亚西北距达达尼尔海峡不远处。
在当时的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特洛伊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
与之隔海相望的希腊半岛上也有许多城邦,每个城邦都是一个小王国,其中有一个叫斯巴达。
特洛伊国王的小儿子帕里斯渡海前往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
然而,帕里斯却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斯巴达王美貌的妻子海伦,并把她带回了特洛伊城。
斯巴达王大怒,发誓要夺回海伦。
于是,他便求助于希腊各城邦,要求组织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
希腊各城邦纷纷派兵援助斯巴达,并推举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希腊联军统帅。
【战争经过】特洛伊遗址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10万大军横渡爱琴海,包围特洛伊城。
但特洛伊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
而且特洛伊也早已联络各友好邻邦,结为同盟,向希腊人反击。
战争已打了9个年头。
在漫长的9年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负。
被围困的特洛伊国力日渐削弱。
希腊人则有成千上万的武士战死在异国他乡。
当战争持续到第10年时,特洛伊城虽仍未被攻破,但它最英勇的主将、帕里斯的哥哥、特洛伊王太子赫克托尔却在与希腊军中最勇猛的将领阿基里斯的决斗中阵亡。
此后,帕里斯用一支毒箭射中了阿基里斯的脚踵,使阿基里斯中毒身亡。
但不久帕里斯也在战斗中被希腊将领们乱箭射死。
双方相继损兵折将,损失都很惨重。
但希腊人还是无法攻下特洛伊城。
在这种情况下,希腊军中最足智多谋的将领奥德修斯想出了一条妙计。
特洛伊木马一天清晨,特洛伊人突然发现城外再也听不见希腊军营中的骚动声。
希腊人全军拔营,战舰也扬帆离开了特洛伊附近的海面,向爱琴海方向驶去。
饱受战火煎熬的特洛伊将领和士兵们雀跃着走出城外,许多普通老百姓也跟着走了出来,特洛伊城内外传出了一片人们激动的欢呼声。
希腊人走了,但他们却在海滩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之战概述希腊神话中时常提到特洛伊战争,整个故事是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为中心,加上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悲剧《埃阿斯》(Ajax)、《菲洛克忒忒斯》(Philoctetes),欧律庇德斯(Euripides)的悲剧《伊菲格涅娅在奥利斯》(Iphigenia at Aulis)、《安特罗玛克》(Andromache)、《赫库芭》(Hecuba),维吉尔(Virgil)的史诗《伊尼德》(Aeneid)、奥维德(Ovid)的长诗《古代名媛》(Heroides)等多部著作而成,故事详细地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情况。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道出以阿伽门农(Agamemnon)及阿喀琉斯(Achilles)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编辑本段海伦斯巴达(sparta)王廷达柔斯(Tyndareus)被他的兄弟希波科翁(Hippocoon)逐出了他的王国,廷达柔斯流浪来到埃托利亚(Aetolia)国王忒提斯奥斯的国度,并娶了国王的女儿勒达(Leda)。
后来另一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战胜了希波科翁,将他所有儿子都杀死后,廷达柔斯就和他的妻子勒达回到斯巴达统治。
他们有四个孩子,克吕滕涅斯特拉(Clytemnestra)和卡斯托尔(Castor)是廷达柔斯的孩子,而波吕杜克斯(Polydeuces)及美丽的海伦则是勒达和宙斯(Zeus)所出。
海伦的美貌冠绝希腊,连阿提卡半岛(Attica)的英雄忒修斯(Theseus)也曾尝试去劫走她。
求婚者接踵而来以致内讧争斗,令廷达柔斯不知所措,最后机智的求婚者奥德修斯向廷达柔斯进言:“让海伦自己决定,并让所有求婚者起誓,他们对海伦的丈夫永不拿起武器攻击他,并且需要求援时全力帮助他。
”所有求婚者应允后,海伦就挑选了阿特柔斯(Atreus)的英俊儿子墨涅拉奥斯(Menelaus)。
特洛伊战争的两个城邦:斯巴达与特洛伊公元前九世纪,古希腊盲人作家荷马创作了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其中,《伊利亚特》的背景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出访希腊的时候,诱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也即希腊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逃亡到特洛伊。
为此,墨涅拉俄斯与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召集军队进行复仇,率领希腊大军渡海攻打特洛伊,而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则奋力保家卫国,坚守特洛伊城长达十年之久。
当然,关于帕里斯如何能够引诱到海伦那又是另一个神话故事,天后赫拉、爱与美之神维纳斯、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争夺象征最美女神的金苹果,纷纷贿赂仲裁者帕里斯,纳纳斯许诺把世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送给他,于是帕里斯答应了,维纳斯如愿得到金苹果后,便帮帕里斯拐走海伦,从而引发特诺伊战争。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洛伊战争也是“一个苹果引发的血案”。
鲁本斯帕里斯的审判《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全篇的主线,史诗中阿喀琉斯的愤怒一共有两次,而第一次阿喀琉斯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他喜爱的女俘而愤然退出战争,他的退出导致希腊方面连连失败,情况危急。
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冲上战场,挽救了希腊军队,但被特洛伊统帅赫克托尔杀死。
当阿喀琉斯听到自己好朋友被杀死的消息,他再次愤怒,重返战场为好友报仇,最终杀死了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的父亲、特洛亚老国王普里阿摩斯找到阿喀琉斯,希望他归还儿子的尸体。
阿喀琉斯被打动了,将尸体交还老国王。
《伊利亚特》就在赫克托尔的盛大葬礼中结束。
赫克托耳死后,特洛伊又相继得到了新的援军,主要有对希腊人怀有宿怨的阿马宗女人国国王彭特西勒娅和埃塞俄比亚国王门农的部队,这两位国王都是神的后裔,他们的到来也的确给希腊人以很大杀伤,但并没有根本挽救战局,反倒相继被阿喀琉斯所杀。
最后还是帕里斯借助被阿喀琉斯激怒的阿波罗的力量,一射中阿喀琉斯的脚踵,使阿喀琉斯箭毒发作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