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台账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60
炼铁厂设备台帐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为规范炼铁厂设备台账管理,提高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设备台账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炼铁厂各类设备的台账管理,包括设备信息登记、更新、查询及统计分析等。
3.设备台账管理原则上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部门负责人对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最终责任。
二、设备台账的建立和维护1. 设备台账的建立(1)每一台设备应建立一份设备台账,其中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厂家、设备进厂日期等基本信息。
(2)设备台账应按照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格式化,确保各项信息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2. 设备台账的维护(1)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设备台账信息,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
(2)设备维修和更换时,应及时更新设备台账,并记录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日期、原因和维修保养记录。
三、设备信息的查询和统计1.设备信息的查询(1)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台账管理系统进行设备信息的查询,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厂家、设备型号等多个查询条件。
(2)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应提供快速、准确的查询功能,方便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信息的查询。
2.设备信息的统计分析(1)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设备台账信息进行设备信息的统计分析,包括设备数量、设备型号分布、设备维修次数等。
(2)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应提供可视化的统计分析功能,方便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信息的统计分析。
四、责任与义务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对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最终责任,应确保设备台账的及时更新和维护。
2.设备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设备台账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部门,提供设备信息的相关资料,确保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附则1.对于发现设备台账信息与实际设备情况不符的,应立即进行核实和纠正,并将核实和纠正的结果记录在设备台账中。
2.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设备设施管理台帐1. 简介设备设施管理台帐是企业或组织用于管理所有“有形”的资产,例如设备、机械、工具、车辆、建筑物等等的记录表格或软件。
台帐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设备维护、可靠性评估、运行成本的预算、重要设备的定期检测以及保险索赔等等。
本文将介绍设备设施管理台帐的建立、维护与使用方法。
2. 台帐的内容设备设施管理台帐通常包括以下的数据列:1.设备编号 - 编号是设备进行追踪和识别的重要标识,这个编号应该能够与相应的物理设备匹配。
2.设备名称 - 简单描述设备的名称。
3.品牌 - 设备所属的品牌或制造商。
4.购置日期 - 设备的购买日期,进入资产的日期。
5.初始成本 - 购买设备的成本。
6.操作成本 - 设备运作的成本。
7.存放位置 - 设备的存储位置应该精确到特定的工作区域。
8.当前使用者 - 当设备有多个使用者时,记录当前的用户以便追踪责任与维修记录。
9.上次维护日期 - 设备上次进行维护的日期。
10.维修历史记录 - 设备的维护记录应该记录维修日期,所进行的维修类型,维修持续时间和维修文件。
11.回收日期 - 结束使用的设备的回收日期。
12.回收成本 - 回收设备的成本,例如卖给回收商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置。
3. 管理方法设备设施管理台帐需要精心管理和维护。
以下是建议的管理方法:1.定期维护 - 定期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及设备表现。
2.记录更新 - 把设备的最新状态记录到台帐内。
3.保险跟踪 - 跟踪设备的保险内容和索赔。
4.备份台帐 - 设备台帐可以备份到云端或者其他设备上。
这样,即使原始记录丢失,美誉度依然得以保留。
4. 使用场景设备设施管理台帐通常应用于以下场景:1.大型工厂和制造业 - 设备台帐可以帮助制造业及工业部门精确记录其关键资产如机器和设备。
这类企业需要高效管理其资产,以确保良好的入库、开发和出库流程。
2.建筑和房地产 - 设备台帐在房地产企业中被广泛使用。
当管理方需要检查某建筑物的资产时,台帐能够提供其它系统无法匹配的详细信息。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设备台账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资料,是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标准使设备管理到达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
2范围公司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设备。
3内容3.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台账的建立和管理,按照设备的重要性、关键性分类或在台账中标注好,在机构或产权变动时、应把台账列为移交物品办理,在移交或接受中发现实物和台账不符时,应查明原因,检查责任。
3.2按照公司设备编号原则和固定的格式,将所有设备逐一进行登记建立设备台账,做到不出现遗漏。
3.3对一些关键设备、重特大设备在设备台账中没有体现出来的,要单独建立设备档案做详细的记录,具体内容见《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3.4主要设备填写《主要设备登记卡》,将设备的技术资料和相关信息填写齐全。
3.5设备台账中应记录设备类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编号、总功率、使用日期、安放位置、使用状态、制造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
3.6设备台账要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做到电子台账和文件台账同时更新,并保持一致性。
3.7设备台账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现场实物相符。
3.8设备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准确记录设备变更情况。
每年终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实物调整账目,核实分布情况和价值以达到帐物相符。
3.9在清查盘点发现盘亏,应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作出处理,清点中发现本单位确实不需要的机械设备应提出处理意见。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范文(二)第一条总则为规范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准确、适用和完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设备。
第三条设备台账的建立和管理(一)设备台账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存放地点、状态、维修记录等基本信息。
(二)设备的台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及时更新台账内容。
(三)设备的领用、报废和调拨等变动情况应及时反映在设备台账上。
(四)设备台账应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
机械设备管理资料目录卷内目录一、项目机械设备一览表二、起重设备1、出厂合格证明书2、使用证3、安拆单位的资格证(复印件)4、安装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印件)5、安拆方案6、检测验收报告7、维修保养记录三、钢筋加工机械1、机械设备出厂合格证明书2、安装验收记录3、维修保养记录四、木工加工机械1、机械设备出厂合格证明书2、安装验收记录3、维修保养记录五、砼、砂浆搅拌机械1、机械设备出厂合格证明书2、安装验收记录3、维修保养记录六、手持电动工具1、机械设备出厂合格证明书2、维修保养记录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遵照国务院、建设部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市建委渝建发[2003]18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公司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确保起重机械在安装、拆除和使用中的安全,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起重机械的管理和使用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移动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电动吊篮、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等属于起重机械.公司统一对起重机械的管理,由设备中心库具体负责对内外租赁、安装、拆除和检修.项目部使用起重机械向设备中心库租赁。
二、起重机械安(拆)单位职责1、设备中心库出租起重机械应与使用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2、自购或外租起重机械,应按照出厂有关规定,检查相关资料、各机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器设备、线路等是否齐全、可靠和完整。
严禁购买和使用淘汰、报废的设备和零部件.3、实行起重机械安装前书面告之制度。
起重机械安装前,应填写《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书面告之书》,连同起重机械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安装资质证书、作业人员资格证和安装施工方案,分别报辖区安管(总)站备案。
4、起重机械安装前,按照本机《使用说明书》的各项规定,结合施工作业环境,制定专项安装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未审批的方案不得组织实施。
特种设备台账管理及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
二、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指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特殊管理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梯、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
三、台账建立1. 建立特种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使用状况等。
2. 台账信息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使用单位、使用地点、购置日期、安装日期、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等。
四、管理制度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验。
4. 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五、台账管理1. 设立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台账的更新和管理。
2. 台账应定期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台账中的变更信息,应及时更新,包括设备维修、改造、报废等。
六、监督检查1. 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进行记录。
七、事故处理1.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记录事故经过,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2. 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宣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报公司管理层批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炼铁厂设备台帐管理制度一、概述设备台账管理是炼铁厂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对炼铁厂所有设备进行分类、编号、记录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本制度旨在规范炼铁厂设备台账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责任部门设备台账管理工作由炼铁厂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责任人为设备台帐管理员。
三、设备台账的建立1. 设备台账应按设备的功能进行分类,分为冶炼设备、输送设备、辅助设备等,每个设备类别设立一个册页。
2. 设备台账的编号应按照设备的物理位置进行编制,确保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号。
3. 设备台账的建立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生产厂家等,并附上设备的技术图纸和保养手册。
四、设备台账的记录1. 设备的入库、出库、维修等情况应及时记录在设备台账上,并附上相应的单据和报告。
2. 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在设备台账上,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和维修结果等。
3. 设备的保养和检修记录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记录,包括保养人员、保养内容和保养日期等信息。
五、设备台账的管理1. 设备台账应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台账室内,保管严格,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2. 设备管理员应对设备台账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设备台账应按照年度进行归档,保存至少五年,并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意外损失。
六、设备台账的使用1. 设备台账应为炼铁厂的设备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包括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报废等。
2. 设备台账应作为设备报修的重要依据,用于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和维修的紧急程度。
3. 设备台账应及时更新,保持和设备实际情况的一致,方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七、设备台账的培训1. 炼铁厂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设备台账的管理制度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设备台账的记录和管理方法。
2. 新任设备台帐管理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相关培训,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熟练掌握设备台账的管理流程。
2023设备台账管理制度_设备台账管理制度条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篇1一、台帐、卡片的建立原则1、所有主要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包括冷、热备用设备),都必须建立设备台帐,其它生产设备可根据情况建立台帐或卡片。
2、主要设备、主要辅助设备和其它设备:(1)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热控控制系统、脱硫除灰设备系统、主变压器、6KV及以上断路器、化水制水设备等及其附属设备;(2)主要辅助设备:引风机、送风机、二次风机、给煤机、给水泵、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冷水塔、厂用变、6KV及以下断路器、燃料除灰设备系统、公用系统主要辅机、消防及其它供水系统等;(3)其它设备:除主要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以外的其它主要的设备。
二、基本要求1、设备台帐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认真对待设备的台帐录入、保存等管理工作,要求数据详实、准确、专业术语规范。
2、机组正常运行后应及时将在调试阶段的原始信息导入正规设备台帐。
3、做好电子台帐的管理工作,要确保台帐的完整性,以便查阅使用。
4、设备台帐一般应按设备建立,控制设备等可按系统建立。
5、设备台帐是重要的生产技术信息,未经同意不得向非公司外人员透露。
6、设备台帐的主要内容:设备规范表、重要故障记录、检修经历、重要记事等。
三、设备台帐格式要求1、设备规范表:设备规范表主要填写主要设备的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家、出厂日期、出厂编号、本厂编号、安装单位、安装日期、投产日期、设备(KKS)编码等参数内容。
2、主要附属设备规范表,内容同设备规范表。
3、重要故障记录:主要记录故障的时间、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处理经过、故障责任者进行详细记录。
4、检修经历:主要记录设备检修性质、检修负责人、质量总评价、检修时间及检修主要内容、修后状况、用工、物耗情况等内容。
(1)检修性质:指大修、扩大性小修、小修、临修;(2)检修负责人:指工作票中的工作负责人;(3)质量总评价:对设备的总体评价,用优、良、合格、不合格表示;(4)检修时间:主要记录计划和实际检修起止日期;(5)检修主要内容:记录检修过程中进行的特殊项目,消除的主要缺陷,更换的主要部件和检修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例文一、总则为了加强设备管理,规范设备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二、设备台账的建立与维护1. 设备台账的建立(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设备台账,将设备信息详细记录在台账中。
(2)设备台账的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来源、购置日期、规格型号、原值和残值、产权单位、使用单位、保管单位、责任人等。
(3)设备台账应定期更新,及时补充设备的相关信息。
2. 设备台账的使用与查阅(1)设备台账应存放在设备管理部门专用的管理文件夹中,并在设备管理部门公示栏上公示。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台账的使用和查阅工作,并接受相关单位的查询。
(3)设备使用单位可以向设备管理部门申请查阅设备台账,但需注明查阅的目的和具体设备信息。
三、设备的登记与注销1. 设备的登记(1)新购置的设备应及时登记入台账,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规格型号、原值等。
(2)设备使用单位应将设备送交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检验、登记,由设备管理部门确认后方可使用。
2. 设备的注销(1)设备报废、丢失或移交他人使用的,应在设备台账中注销,同时做好相应的手续。
(2)设备管理部门应对注销的设备进行登记,并进行台账的更新。
四、设备的申领与归还1. 设备的申领(1)设备使用单位需要使用某设备时,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需求和库存情况,确定是否批准申请,并书面通知设备使用单位。
2. 设备的归还(1)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将设备归还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使用单位应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和良好的状态,否则需进行相应的赔偿。
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设备的维护(1)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的保养要求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情况,并及时提醒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维护。
2. 设备的保养(1)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能够按时进行保养。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为规范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资产的完好和安全,提高设备使用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实际情况。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固定资产设备和实验仪器设备。
三、责任主体1. 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台账的建立、维护;2. 各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和保管;3. 设备用户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并按要求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四、设备台账管理1. 设备台账的建立(1)设备台账应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购置金额、存放位置、责任人、使用部门等基本信息;(2)设备台账应根据设备种类进行区分,建立相应的台账册页;(3)设备台账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每新增一台设备,设备使用部门需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提供设备信息,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2. 设备台账的维护(1)设备台账应定期核对,及时更新设备信息;(2)设备台账应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3)设备台账应在设备报废或调拨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调整。
3. 设备调拨与报废(1)设备调拨或报废应事先经与资产管理部门协商并签署设备调拨、报废审批手续;(2)移交、调拨、报废的设备台账及相关的凭证记录应及时进行更新并备份。
五、设备使用和保管1. 设备的使用(1)设备的使用应由设备使用部门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严禁超过设备使用规定的负载和使用时间;(2)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填写,并交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存档。
2. 设备的保管(1)设备的保管应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放置应符合设备使用要求;(2)设备的保管地点应定期清理和检查,保证设备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六、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对于违反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情况,将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应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的,经相关部门协商并报公司领导同意后进行修订。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范文(2)制度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企业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
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台账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标项目部
说明:1、起重设备包含:移动式起重机、龙门吊、塔吊等。
2、设备租赁或产权单位指与姓名签订合同的单位。
3、进场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检
前设备最近一次检测时间与检测单位。
4、设备进场(安装)及验收时间/备案验收单位指进场使用前监理或质监站备案验收情况。
5、设备使用地点指施工作业场所间。
6、起重司机、司索工指对应设备专职司机、司索工的相关证件。
告/检测日期/定期检测单位指进场。
5、设备使用地点指施工作业场所车站、区。
特种设备台账动态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控和管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台账建立、更新、维护和使用。
二、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三、台账建立1. 设备台账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使用单位、注册代码、检验日期、检验结果、使用状态等信息。
2. 新购置或新安装的特种设备必须在投入使用前完成台账建立。
四、台账更新1. 每次设备检验、维修、改造或报废后,应及时更新台账信息。
2. 更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维修记录、改造情况、设备状态等。
五、台账维护1. 指定专人负责台账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定期对台账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台账使用1. 台账信息应作为设备使用、维护、检验和报废等决策的依据。
2. 台账信息应向相关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开放,以便及时了解设备状态。
七、监督检查1. 定期对特种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记录在案。
八、记录与存档1. 所有与特种设备台账相关的操作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存档。
2. 存档期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得擅自销毁或遗失。
九、培训与宣贯1. 对于负责特种设备台账管理的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
2. 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贯特种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经过相关部门审议,并由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补充。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是指在施工项目中管理机械设备的具体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1. 设备台账管理:建立机械设备的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时间、维护记录等内容,并定期更新台账。
2. 设备购置管理:编制设备购置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预算进行设备选型和采购,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3. 设备调度管理:根据项目进度和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充分利用和高效运转。
4. 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5. 设备安全管理: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加强设备安全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6. 设备报废处理: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规定,及时对老化、损坏或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报废过程和结果。
7. 设备租赁管理:对于需要租赁的机械设备,制定租赁合同,并加强对租赁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租赁期限。
8. 设备投资管理:建立设备投资审批程序,设立合理的设备投资预算,并对设备投资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效益。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和管理要求,还可以制定其他相关的细则和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实施细则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证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机械租赁业务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有效调配,提高租赁效率,保障租赁双方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机械租赁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租赁申请、设备调配、租赁合同签订、使用监督、设备维护、租赁费用结算等环节。
第二章账台管理第三条账台设立1. 公司设立机械租赁台账,负责记录所有机械租赁信息。
2. 账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租赁时间、租赁方、租赁费用、租赁状态等。
第四条账台管理职责1. 账台管理员负责机械租赁台账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及时、准确地记录机械租赁信息;(2)定期检查、更新台账内容;(3)确保账目清晰、完整;(4)妥善保管台账,防止丢失、损坏。
2. 各部门租赁负责人负责监督本部门机械租赁业务,确保租赁台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五条设备调配1. 设备调配应根据租赁需求和设备实际情况进行,确保设备性能满足租赁需求。
2. 账台管理员在设备调配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包括租赁时间、租赁方、租赁费用等。
第六条设备维护1. 租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租赁方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设备损坏。
2. 租赁期满后,租赁方应将设备返回公司,账台管理员负责检查设备状况,如有损坏,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租赁方。
第四章租赁合同管理第七条合同签订1. 账台管理员根据租赁需求和设备情况,协助租赁双方签订租赁合同。
2. 合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租赁时间、租赁费用、双方权利义务等。
第八条合同履行1. 租赁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如有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
2. 账台管理员负责监督合同履行情况,确保租赁双方权益。
第五章租赁费用管理第九条费用结算1. 账台管理员根据租赁合同和实际租赁情况,及时进行费用结算。
2. 租赁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租赁费、押金、保险费等。
第十条费用收取1. 账台管理员负责收取租赁费用,确保费用及时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