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盲拧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23.00 KB
- 文档页数:7
大家好,首先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翻棱的色相,我们看到现在这个魔方所有的棱块的位置都已经正确,只是顶层这个棱的色相不正确。
这个绿的需要翻上来,然后这个绿色也需要翻上来。
那么现在就告诉大家一个两棱翻的公式:(M' U)2 M' U2(M U)2 M U2(大家看一下,老瓦就是这么转的,他把M和M'弄反了,那么这个公式正反做都可以)这就是一个两棱翻的公式。
然后两棱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现在这种状况。
相邻的两个棱需要翻色,这样也有一个公式:(R'U2)(R2'UR'U')(R'U2)(LFRF')L'刚才讲了两种两棱翻的状况,还有一种四棱翻的状况。
我们现在看,顶层有四个棱需要翻色。
绿色需要翻上来,需要翻上来,需要翻上来。
然后有一个公式:(M’U)×4(MU)×4[java3=300,300](老瓦又把M和M’弄反了)这样四棱翻就解决了。
我们用这几个公式就可以基本解决所有翻棱的状况。
下面,我门刚才看到的是棱块都已经在本位色相不正确的情况,但实际上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情况棱块并不在本位,在其他位置上,那么我们怎么判断棱的色相呢?下面我就告诉大家一个判断色相的法则。
首先呢,我们把魔方的六个面定义为不同级别的面。
同时我们定义几种高中低级色,我们把顶层的绿色和底层的蓝色,定义成高级色和…嗯…和…嗯,定义成两个高级色,这高级色就是绿色和蓝色;然后把前边的红色和后边的橙色定义成中级色;把左边的黄色和右边的白色定义成低级色。
现在我就告诉大家如何判断色相的法则,有一个法则就是,对于顶面和底面的八个块——棱块,只需要看高级色,我们刚才讲过高级色是绿色和蓝色,我们只要看绿色和蓝色是否在上面或者下面,在上面或者下面就正确,譬如说现在这种情况,顶层绿色在上边,这种情况就是正确的,或者是顶层绿色在下面。
就是说高级色在上面或者下面这个颜色就是正确的。
盲拧——四步法一、前言盲拧的酷炫我就不多说了。
首先,我只想说,盲拧一点都不难。
只用四个公式,四个步骤即可还原,层先却要7步公式除去镜像也要六七个公式。
盲拧和层先的难易程度大致是一样的。
但是练习一周我想平均成功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在10分钟以内即可还原。
当然这10分钟,包括观察记忆直至开始盲拧到复原,其实也不长吧?学习盲拧和学习魔方复原难度上不会差异很大,但是盲拧相对层先复原理解上比较至关重要。
所以重点要放在理解盲拧的原理。
学习要求:其实并不刻板,即使达不到也可以学习。
层先最好能达到avg(平均)50s,因为此时观察和手法都有一定基础。
不至于盲拧时减少失误。
配色要达到条件反射的地步,知道白底蓝前的时候能立马反映右边是红,左边是橙。
当然还要了解魔方的一些基本原理。
二、涉及公式:(只用这四个基本公式即可)翻角顺:RUR'URU2R'L'U'LU'L'U2L翻角逆:L'U2LUL'ULRU2R'U'RU'R'翻棱:MUMUMU2M*UM*UM*U2换角换棱:RU'L'UR'U2LU'L'U2L三、盲拧解析我想大家想学盲拧的多少都了解一点,盲拧需要记忆的。
当然这个不需要很好。
刚开始可能会稍微有点困难,到后面其实记忆量也根本不大。
至多就记忆一串数字,记忆到棱块的位置编码就好。
1.原理盲拧四步法的原理就是把魔方打乱的状态记忆下来,然后一个块一个块的还原。
每个块都有两个编码,一个方向,一个位置的编码。
2.步骤(这个根据每次的情况而定,前两步可以互换位置或者混合,但后两步固定,原因是因为换角的时候存在奇偶次公式。
)(1)翻角(2)翻棱(3)换角(4)换棱(1)翻棱(2)翻角(3)换角(4)换棱3.编码编码如果出现不连贯循环问题一定要看下面七中实例里面的特殊情况处理。
四步法盲拧的重点之一。
三阶盲拧26个基本公式三阶盲拧是魔方玩法中的一项高难度技巧,而掌握 26 个基本公式则是开启这扇神秘大门的关键钥匙。
先来说说这 26 个基本公式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其实啊,它们就像是魔方世界里的魔法咒语,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魔力,能让混乱的魔方色块乖乖听话,回到它们该在的位置。
比如说,有个公式能迅速调整角块的位置,还有个公式专门搞定棱块的排列。
我还记得刚开始接触三阶盲拧的时候,那叫一个头大!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感觉就像面对着一堆外星文字,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是,咱不能被这点小困难给吓住,对吧?于是,我就硬着头皮,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啃。
那段时间,我简直是走火入魔了。
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睡觉前,脑子里全是那些公式在打转。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手里没有魔方,就闭着眼睛在心里默背公式,嘴里还念念有词的。
旁边的大妈瞅了我好几眼,估计心里在想:“这孩子是不是魔怔了?”我当时可顾不上别人的眼光,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些公式给记熟、用熟。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我终于对这些公式有了点儿感觉。
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在盲拧中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还得不断地练习和实践。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公式都有它的小窍门。
有的公式需要手指灵活地转动,有的则要注意转动的方向和角度。
就拿调整角块位置的那个公式来说,刚开始我总是转错方向,导致整个步骤都乱了套。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魔方的变化规律,找到了那个关键的“点”,一旦抓住了这个“点”,再运用公式就变得轻松多了。
还有棱块的公式,那更是让人头疼。
不过,我发现只要记住每个步骤中棱块的相对位置变化,就能更好地掌握公式的精髓。
比如说,某个步骤中,两个相邻的棱块会交换位置,而另外两个相对的棱块保持不动。
把这些细节都记住了,运用公式的时候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对这 26 个基本公式越来越熟悉。
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够流畅地运用,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现在,我再面对三阶盲拧的时候,心里可就有底多了。
盲拧丨彳亍法(三循环二步盲拧法)入门简明教程彳亍法,是三阶盲拧的一种解决方法,其思路是运用三循环的原理一次同时把两块的色向及位置复原,分角块复原及棱块复原两步。
按这一点来说,属于二步法范畴。
彳亍法由彳亍原创,经roundy改进,一叶知秋整理形成完整的一套方法。
我下面的教程与一叶知秋的彳亍法记事本有不同之处,主要区别在于奇偶性处理上,彳亍法记事本上是先处理奇偶性再做棱块复原,在此教程中把奇偶性处理放在最后。
也就是说以下的教程的整个复原过程为:棱块编码->角块编码->角块复原->棱块复原->奇偶校验(角块和棱块的顺序可以按个人习惯,是否存在奇偶校验视情况而定)[学习需知]在学习彳亍法之前,您至少已经了解了cuber master的入门盲拧,睁着睛能够编码复原了,否则下面的教程可能就是天书了如果您已经了解了四步法,那您需要做的是先把四步法高级面的概念先扔了,不要去想高级面中级面的问题。
如果您会用M2R2的话,那就恭喜了,学起这个来就得心应手了。
[START]魔友一问到这个方法,最关心的就是怎么编码、怎么看懂的问题了。
这里先卖个关子,先讲讲重要的“废话”。
[基本概念]首先,如果您不清楚DBL、UFL、UFR是哪几个块的话,请您选熟悉一下魔方再来看DBL――D面、B面、L面三个面相交的角块;UF――U面与F面相交的棱块;缓冲块――每次操作均为三个块参加轮换,复原除缓冲块外的其中的两个块,在复原的同时下一个要操作的块被换入缓冲块中。
小循环――编码中途缓冲块(如角块DBL回到DBL的位置上)归位,就是出现了两个以上的循环编码;奇偶性――角块和棱块各剩下一对需要互换,用三循环方法不能单独解决,需要一起用PLL的公式处理。
[编码]跟四步法不同的是,彳亍法的编码是根据每个面来编的,就是每个角块有三个编码,如角块UFL,四步法一般编成1,而彳亍法需要三个编码(A、B、C)来分别代表三个面。
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编,在这个教程里,编码沿用一叶知秋的彳亍法记事本里的编码。
盲拧——逐块法盲拧, 顾名思义, 就是闭着眼睛拧魔方。
有人可能觉得盲拧非常难, 对魔方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是不可能学会的。
可是实际上, 盲拧的原理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复杂, 只要你能将一个魔方还原, 就代表你对魔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就已经可以学习盲拧了。
逐块法盲拧需要用到的公式一共有19个。
当然, 如果你学过CFOP, 并且把所有PLL都掌握了的话, 就只需要再记忆2个公式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学过CFOP, 你可以将其中的PLL 的21公式找来, 去掉三棱三角的4个公式(这4个公式在盲拧中是没有用处的), 将剩余17个背过就行了。
所以说, 盲拧的公式并不多, 而且通过下面的讲解, 你会发现盲拧的原理也非常简单。
即使是初学魔方的人, 也可以在几天内掌握。
说了这么多, 大家是不是对盲拧有一些信心了呢?那么我们就正式开始学习吧!第一章如何背魔方盲拧的第一步, 就是要将魔方的状态背记在心里。
可是魔方一共有20个块, 想要记住每个块的颜色和位置, 谈何容易?呵呵, 先不要着急, 我们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这些块。
魔方的20个块可以分为2种, 一种是角块, 一种是棱块。
角块一共有8个, 必然地, 它们所呆的位置也有8个, 如果你占了我的位置, 那么我必须占另外一个块的位置, 占来占去, 总会有个块又占回你的位置。
这就好像8个人住8间屋一样, 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屋子, 你抢了我的我就要占别人的。
相应地, 12个棱块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 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块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进行编号, 然后再利用编号就可以表示它们的状态了。
举个例子来说, 下面这张表格就表示了魔方8个角块在魔方8个位置的一种情况。
位置编号1 2 3 4 5 6 7 8角块编号8 6 7 5 1 3 4 2从上表看到, 处在1号位的为8号块, 处在2号位的为6号块, 处在3号位的为7号块……显然, 我们要将1号位的块放入8号位, 再将8号位的块放入2号位, 再将2号位的块放入6号位……这样轮到最后, 将5号位的块放入1号位, 这些块的位置就排列好了。
三阶魔方盲拧教程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三阶魔方的盲拧教程。
这个教程适合那些想要挑战盲拧挑战的人。
请记住,这个教程中的步骤是为了在不看魔方的情况下进行拧动的。
1. 位置记忆
这是盲拧的第一步,你需要熟悉魔方的每个块的位置。
你可以用手指轻轻地触摸魔方并记住每个块的位置。
2. 起始角记忆
记住魔方的每个角块的颜色和位置。
你可以用手指触摸每个角块并用心记住它们。
3. 角块归位
根据你记住的起始角块的位置和颜色,开始旋转魔方来归位这些角块。
尽可能准确地旋转魔方来正确地归位这些角块。
4. 边块记忆
接下来,记住每个边块的颜色和位置。
用手指触摸每个边块并用心记住它们。
5. 边块归位
根据你记住的边块的位置和颜色,开始旋转魔方来归位这些边块。
尽可能准确地旋转魔方来正确地归位这些边块。
6. 最后一层归位
现在,你已经归位了所有的角块和边块,只剩下最后一层需要
还原。
记住最后一层的颜色和位置,并旋转魔方来归位它们。
7. 盲拧完成
根据你记忆的每个块的位置和颜色,进行旋转和移动,直到整个魔方完全还原。
希望这个简单的盲拧教程能帮助到你完成挑战,记住,在盲拧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专注。
加油!。
盲拧并不难2小时学会二阶盲拧教程玩法二阶盲拧是魔方的一种高级解法,需要玩家具备一定的魔方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二阶盲拧的学习方法和玩法,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这种解法。
一、了解基础知识1.魔方基本结构:魔方是由6个面构成,每个面由9个小块组成。
其中,中心块不动,其余8个小块可进行旋转操作。
二、学习盲拧的基本步骤1.划分区域:将二阶魔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包含4个小块。
划分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但需要保证每个区域都能够单独旋转。
2.练习记忆:熟练记忆魔方的每个区域的状态和位置,包括区域内各小块的颜色和相对位置。
这是掌握盲拧的基础。
3.练习旋转:练习单独旋转每个区域,以熟悉区域内小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尽量保持每个区域完整的同时进行旋转。
4.解法思路:了解盲拧的基本思路,即通过旋转不同区域,将魔方恢复到初始状态。
学会观察魔方的状态,并判断哪个区域需要进行旋转。
5.快速操作:练习盲拧的速度和准确性,尽可能减少旋转次数和时间。
三、优化学习方法1.记忆技巧: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将每个区域的颜色和位置与物体、数字等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也可以使用记忆宫殿等记忆法。
3.模拟场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模拟真实的盲拧场景,将魔方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和姿态,并尝试使用盲拧解法将其还原。
4.练习时间安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持续学习和练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和提高技巧。
四、常见问题与解答1.为什么选择二阶盲拧?二阶盲拧是魔方解法中的一种高级解法,对于已经掌握三阶魔方解法的玩家来说,可以提高挑战性和趣味性。
2.学习二阶盲拧需要多长时间?学习时间因人而异,根据个人基础和学习方法的差异,通常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3.有没有其他学习资源推荐?网络上有很多二阶盲拧的教程视频和文章,可以参考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练习。
总结:学习二阶盲拧需要熟练记忆魔方的每个区域的状态和位置,以及掌握旋转和解法思路。
通过持续学习和练习,加强记忆和提高技巧,可以逐渐掌握二阶盲拧的技巧,并享受到盲拧的乐趣。
魔方盲拧四步法一、基本说明每个三阶魔方六个面,共有26个色块组成。
其中角块8个、棱块12个、中心块6个。
每个角块有三种颜色,每个棱块有两种颜色。
每个层面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顺转90度:R(右)U(上)L(左)、F(前)B(后)D(下),括号里是它的读法。
逆转就要加一个小撇号,读法就要变成第二声,F前例外。
如:R’(油)U’(翔)L’(昨)、F’(浅)B’(侯)D’(霞)。
现将一个没有打乱的魔方做如下放置:上黄下白、前蓝后绿。
这时它的右面是红色,左面就是橙色,牢记这种颜色的摆放位置!我们用一个数字或字母来表示魔方的角块和棱块(中心块不管):对于角块,蓝黄红为1;橙黄蓝为2;绿黄橙为3;红黄绿为4。
找一找数一数,这上层四个角块的颜色顺序我故意全都按“顺时针”表示,要熟悉角块颜色顺时针数的方法。
现在把魔方倒一下,变成上蓝下绿前白后黄,再来看一下底层四个角块,我都把颜色按“逆时针”顺序表示。
蓝白红为5;橙白蓝为6;绿白橙为7;红白绿为8。
找一找数一数底层的四个角块,并熟悉逆时针数的方法。
对于棱块,黄蓝为1;黄橙为2;黄绿为3;黄红为4。
如前一样倒一下魔方,蓝白为5;橙白为6;绿白为7;红白为8。
中层四块,蓝红为A;蓝橙为B;绿橙为C;绿红为D。
按顺序找一找所有的棱块,一定要记熟!规定:黄与白为高级色、蓝与绿为中级色、红与橙为低级色!那么,八个角块所含的黄色与白色,如果没有朝上或朝下,就属于颜色朝向不正确,盲拧时就需要翻转为正确。
棱块只有两种色,级别更高的一面颜色,要朝向魔方级别更高的一面才叫正确。
比如上层棱块中的最高级颜色要朝上;下层棱块中的最高级颜色要朝下;中层的要朝前或后。
如果不是,盲拧时也要把颜色翻转为正确的。
这个规定要始终记住,否则颜色会弄反了!盲拧共分四个步骤:1、角翻色;2、棱翻色;3、换棱块;4、换角块。
角块编号蓝黄红 1 橙黄蓝 2 绿黄橙 3 红黄绿 4蓝白红 5 橙白蓝 6 绿白橙 7 红白绿 8棱块编号黄蓝 1 黄橙 2 黄绿 3 黄红 4蓝白 5 橙白 6 绿白 7 红白 8蓝红 A 蓝橙 B 绿橙 C 绿红 D二、盲拧公式要做到盲拧,公式一定要特别熟,而且必须做到心中在默念数字时,手中仍然正确地转出公式。
魔方盲拧方法
魔方盲拧是指在没有看到魔方正面的情况下进行还原操作。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魔方盲拧方法:
1. 目视记忆:在拧动魔方前,先仔细观察魔方的颜色和布局,并尽量记住每一面的颜色和位置。
2. 分层法:将魔方分为上下两层,先拧上层,再拧下层。
拧上层时,可以使用简单的算法来还原,如右手公式、“T型”公式等。
3. 图案识别:在记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识别特定的图案来还原,如十字形、交叉形、L字形等。
通过旋转和移动魔方块,
让这些图案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4. 角块还原:在上下层还原完成后,可以着重处理角块的还原。
通过旋转边块和移动角块来还原每个角块的位置。
5. 边块还原:最后,将剩余的边块还原到正确的位置。
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算法来帮助移动和交换边块。
需要注意的是,魔方盲拧是一种相对较难的技巧,需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力和记忆力。
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盲拧方法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三阶魔方盲拧教程——二步法在三阶魔方盲拧的过程中,二步法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分解问题,将魔方转化为两个独立的子问题,并分别解决。
下面是三阶魔方盲拧的二步法教程:第一步:建立和解决两个子问题首先,我们要从魔方的任意状态开始,建立两个子问题,分别是:角块子问题和边块子问题。
1.角块子问题角块子问题是指魔方中的8个角块需要被正确放置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子问题,我们需要先将魔方还原成一面,然后将8个角块按照正确的位置摆放。
2.边块子问题边块子问题是指魔方中的12个边块需要被正确放置的问题。
同样,我们也需要先将魔方还原成一面,然后将12个边块按照正确的位置摆放。
第二步:记忆解法在成功解决了两个子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将两个独立的解法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解法。
这就需要记忆两个子问题的解法。
1.角块子问题的解法角块子问题的解法需要记忆一个特定的公式,这个公式可以保证将任意状态的角块重新排列成正确的位置。
这个公式称为“母公式”。
角块子问题的解法步骤如下:-将魔方还原成一面。
-根据魔方的当前状态选择一个需要求解的角块。
-使用“母公式”将这个角块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如果还有未求解的角块,则重复上述步骤。
-最终,所有的角块都将被正确放置。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角块子问题。
2.边块子问题的解法边块子问题的解法同样需要记忆一个特定的公式,这个公式也可以将任意状态的边块重新排列成正确的位置。
这个公式称为“公式”。
边块子问题的解法步骤如下:-将魔方还原成一面。
-根据魔方的当前状态选择一个需要求解的边块。
-使用“公式”将这个边块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如果还有未求解的边块,则重复上述步骤。
-最终,所有的边块都将被正确放置。
通过记忆边块子问题的解法,我们也可以迅速解决魔方的边块问题。
第三步:合并解法在记忆了角块子问题和边块子问题的解法之后,我们需要将这两个解法合并,在一次操作中完成魔方的还原。
给新手的一些盲拧经验接触过三阶盲拧的魔友对盲拧初级方法-四步法绝对不会陌生,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四步法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很多小伙伴学了这个方法之后,蒙着眼还是无法完整的还原一个魔方(因为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那么盲拧过程中到底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就分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记忆与还原的顺序四步法其四步分别是角朝向,棱朝向,角位置,棱位置。
然而这四步的顺序却决定着是否能够轻松完整地还原一个魔方。
由于棱角朝向相对来说还原的步数少,而棱角位置需要通过一长串的编码逐一进行复原,所需的步数略多一些,并且对于位置我们是通过一串数字和字母记忆,适用于长时间记忆,而朝向往往是瞬间记忆并且立刻还原。
所以盲拧的时候记忆顺序是先棱角位置后棱角朝向,还原顺序却刚好相反。
二.记忆方法当你要准备盲拧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将魔方摆放正确(大多都是黄色中心朝上,红色中心朝着自己),然后开始记忆,但是记忆过程中不要将魔方来回随意大幅度转体,这样容易使你的思维混乱。
1.对于棱角朝向,直接进行记忆,需要快速准确的记住每一个块的朝向,这就需要对棱块和角块分组搭配记忆。
拿角朝向来说,顶层四个角,底层四个角,首先我们先判断顶层和底层能不能分别搭配完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优先选用这个方案,如若不然只能上下进行搭配,此时我们的原则是尽量使八个角块的分组最少,这样的话记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零零碎碎的很复杂。
为此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为了方便我将每个角块编了号:情况一:我们可以看到上下层各有一个角块的朝向是正确的(4号和7号),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顶层的另外三个角块(1、2、3号)恰好可以构成一个三顺时针的公式,而底层三个角块(5、6、8号)恰好可以构成一个三逆时针的公式,所以这样搭配是我们的首选方案,而且非常容易记忆。
情况二:我们可以看到顶层有两个角块朝向正确(1、2号),底层只有8号角块朝向正确。
并且顶层的3、4号不能完全构成盲拧公式,而底层的5、6、7号也不能完全构成盲拧公式,所以需要进行上下同时搭配,我们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5、6号可以构成一个顺逆结构,3、4、7号可以构成一个三逆时针结构,从而我们就把它们分为了两组,也是相对比较容易记忆的。
三阶魔方盲拧之四步法By DillanQiu三阶魔方盲拧(以下都称盲拧)应该算是三阶魔方(以下都称魔方)里最难的玩法了(不过,我感觉最少步骤法更有挑战性。
)。
所谓盲拧就是将魔方任意打乱后,然后以一定的时间记住魔方的状态,再闭眼将魔方复原。
正式比赛的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也就是说记忆时间也计入总复原时间内。
这对记忆力有很大的考验,别看魔方只有26块,但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有(8!*38*12!*212) /(2*2*3)=43,252,003,274,489,856,000种或者约等于4.3*10^19种。
不过,只要掌握了其复原原理,那么盲拧将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要看懂这边文章,首先必须要有复原三阶魔方初级方法的基础。
现在,最主流的初级玩法就是层先法,分为七步:1.底层十字;2.底层复原;3.第二层复原;4.顶层十字;5.顶层翻角块;6.顶层角块位置调整;7.顶层棱块位置调整。
而魔方盲拧初级玩法只有四步,通过逐块消灭(One by One):1.角块方向调整;2.棱块方向调整;3.角块位置调整;4.棱块位置调整。
为了说明这个方法,先把魔方的26个块给分解掉,分别是:6中心块、8角块、12棱块。
8个角块12 个棱块6个中心块及支架所谓中心块就是指魔方每个面正中间只有一个面的方块;角块是指魔方那8个边角,每块均包含3种颜色;棱块就是每一条边中间的那块,每块均包含2种颜色。
由于6个中心块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无需记忆。
不管将魔方怎么转,对于一般标准配色的魔方,若以绿色为底面,白色朝前,橙色朝左,那么,顶面为蓝色,后面为黄色,右面为红色。
这是我所习惯初始位置的摆法,练得时候,就得一直用一个固定方位来练习,以增加熟悉度。
接下来就是要记忆一个乱的魔方的各块状态(除中心外),为此,将魔方的8角块和12棱块分别进行编号。
首先说明符号:U-顶面(或顶面顺时针转90度),D-底面(或底面顺时针转90度),L-左面(或左面顺时针转90度),R-右面(或右面顺时针转90度),F-前面(或前面顺时针转90度),B-后面(或后面顺时针转90度),M-指L层与R层所夹的中间那层顺时针转90度,x-魔方整体跟R同向转90度,y-魔方整体跟U同向转90度,z-魔方整体跟F同向转90度。
三阶盲拧最简单的方法
哇塞,三阶盲拧啊,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极具挑战的领域呢!
三阶盲拧最简单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啦!首先要记住魔方的状态,这就像给魔方拍了张“照片”存在脑子里。
然后通过特定的公式和步骤来还原它。
注意哦,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非常专注,不能分心,不然就容易乱了套。
还有啊,公式可不能记错,就像走路不能走错方向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是非常重要的呢!就好像走钢丝,得稳稳当当的。
只要严格按照步骤和公式来操作,就不会出大问题。
而且这种方法经过了很多人的实践和验证,是可靠的哟!
三阶盲拧的应用场景那可多啦!比如在魔方比赛中,能让你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不用眼睛看就能还原魔方,这多酷啊!就好像拥有了超能力一样。
我就见过一个小伙伴,在大家面前表演三阶盲拧,那场面,真的是太震撼了!大家都惊得合不拢嘴,他就像个魔方大师一样,轻松地就把魔方还原了。
这就是三阶盲拧的实际应用效果呀,能让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呢!
三阶盲拧最简单的方法真的很神奇,很有趣,只要用心去学,你也可以掌握它,成为魔方高手哟!。
魔方盲拧法一、基本说明本盲拧法要求在学会初级方法之后进行练习,初学者可在百度搜索“最简单的魔方还原法”,找到含有“一、基本说明……”的网页文档(作者为鸣蝉百)进行学习后,也可参照本法学习魔方盲拧。
(也可百度搜索“魔方高级还原法”或“角先法魔方还原”,阅读其基本说明部分,作者均为鸣蝉百)。
把一个未经打乱的完全形式(打乱的为杂乱形式)的魔方做如下放置:蓝朝前,绿朝后,黄朝上,白朝下,红朝右,橙朝左。
那我们给每种颜色编号:前(蓝)为1;后(绿)为3;右(红)为2;左(橙)为4;上(黄)为5;下(白)为6。
这样整个魔方12个棱块分别为:[12]、[14]、[23]、[43]、[15]、[35]、[25]、[45]、[16]、[36]、[26]、[46]。
它的8个角块分别为:[125]、[145]、[235]、[435]、[126]、[146]、[236]、[436]。
在全部26个“色块”当中,处于[12]位的色块是蓝红棱块,它有1号棱面和2号棱面两个不同色的面。
如果与完全形式[12]位棱块相对应位置的杂乱形式下的魔方棱块就称为[12’]位,这时位置上的棱块不一定是蓝红色。
[125’]角块就相当于完全形式时的[125]角块,请注意加了一个“撇”的区别。
另外有6个中心块,它们决定了每一面最终要还原成什么颜色,还原每个色块时都要注意参考这些中心块的颜色。
每一层面用字母表示分别为:R(右);U(上);L(左);F(前);B(后);D(下)。
z是把整个魔方像转F一样顺转90度(即蓝绿不变,倒成左白右黄);如果把R换成“r”这个小写字母,就表示要捏住两层转动。
把L和D分别换成l(读成:左双)和d(读成:滴)小写字母表示的意思与它类似。
l’读作:昨双;d’读作:滴撇。
为方便记忆,对于逆转一般读第二声(F’例外,读第三声:浅)。
基本组合(RUR’U’)称为“顺手”,右和上交替转,前两下顺转,后两下逆转回来;(RUR’F’)称为“顺遣”,是把顺手最后一字母改为F’(浅);(RU’R’U’)称为“一拖三”,一个顺转拖着三个逆转;(R2U’R’U’)称为“二头三”,它是一拖三的头一字母转两下;(RURU)称为“顺顺”,四个字母全是顺转。
魔方盲拧最简单方法魔方,是一种受到全球范围内热爱的智力游戏。
它不仅能够让人们在娱乐中放松心情,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耐心。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魔方的难度可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魔方盲拧方法,让大家轻松上手。
一、基础知识在学习魔方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魔方由26个小立方体组成,每个小立方体有6个面。
这些面可以被涂成不同的颜色,通常是白色、黄色、红色、橙色、蓝色和绿色。
魔方的目标是将每个小立方体按照颜色组合在一起,使得每个面都只有一种颜色。
二、最简单的魔方盲拧方法1. 第一步:还原白色十字首先,我们需要找到魔方中心的白色小立方体,将其放在顶部。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四个边缘小立方体,使得它们的颜色与中心白色小立方体相邻。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四个小立方体组合成一个白色十字。
这一步可以通过旋转魔方的上层和中间层来完成。
2. 第二步:还原白色角块完成第一步后,我们需要找到四个角块小立方体,使得它们的颜色与中心白色小立方体相邻。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四个角块小立方体组合成一个白色面。
这一步可以通过旋转魔方的上层和中间层来完成。
3. 第三步:还原第二层完成第二步后,我们需要找到四个边缘小立方体,使得它们的颜色与相邻的两个小立方体颜色相同。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四个小立方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第二层。
这一步可以通过旋转魔方的中间层来完成。
4. 第四步:还原顶层完成第三步后,我们需要将顶层小立方体按照颜色组合在一起。
这一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将顶层小立方体摆成一个十字形状。
(2)用公式FUR'U'F'将顶层小立方体的颜色归位。
(3)用公式RUR'U'R'U2RUR'将顶层小立方体的颜色归位。
(4)用公式RU2R'U'RU'R'将顶层小立方体的颜色归位。
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就可以将魔方还原成一个完整的状态了。
盲拧公式大全盲拧:顾名思义就是闭着眼睛还原魔方。
因为不能看见魔方的状态,所以公式是否顺手、手法是否熟练对于盲拧至关重要。
顺手手法:就是指合理有效的运用食指的方法。
文中我将在个别公式的下方注明右手大拇指的握法,手法中的‘→’表示用右手大拇指依照R面顺时针推;‘无’表示用右手无名指勾;字母下面加一短横‘U'’‘F'’表示用左手食指勾。
盲拧四步法练习步骤第一步:先练习角方向。
每次打乱魔方后只练习还原角方向,只到熟练为止。
第二步:练习棱方向。
每次打乱魔方后只练习还原棱方向,只到熟练为止。
第三步:角方向与棱方向一次还原。
把前两步合到一起练习。
只到熟练为止。
第四步:只练习还原角位置。
只到熟练为止。
第五步:只练习还原棱位置。
只到熟练为止。
第六步:把第四步与第五步合起来练习,只到熟练为止。
这时你离熟练盲拧方法就不远了。
第七步:把第三步与第六步合起来练习。
这个时候你也许还不会盲拧,但是只有这两步结合成功,那么你的速度绝对不会太慢(第四步与第五步可单独练习,也可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练习)一、角块方向两个基本公式(RU)(R'U')(RU)R' 效果:8位角块顺转,下手法:(右手大拇指握底面)(RU')(R'U)(RU')R' 效果:8位角块逆转,前手法:(右手大拇指握前面)套用两个基本公式,衍生出新公式:两角翻1、(RU)(R'U')(RU)R'D(RU')(R'U)(RU')R'D' 8位顺转,5位逆转2、(RU)(R'U')(RU)R'D2(RU')(R'U)(RU')R'D2 8位顺转,6位逆转3、(RU')(R'U)(RU')R'D(RU)(R'U')(RU)R'D' 8位逆转,5位顺转三角翻4、[(RUR'U')×2D]×3D 8,5,6位角块顺转5、[(RU'R'U)×2D]×3D 8,5,6位角块逆转(还有其它类似衍生推导,这里就不赘述了)两角翻6、(RUR'URU2R')(L'U'LU'L'U2L) 2位顺转,1位逆转7、(L'U2LUL'UL)(RU2R'U'RU'R') 2位逆转,1位顺转三角翻8、 (R'U2RUR'UR)U(RU'RURURU'R'U'R2)U 1,2,3位角块顺转,上下无下→→下→→→三角顺转,三棱逆换9、(RU'U'R'U'RU'R')U(R2'URUR'U'R'U'R'UR')U 1,2,4位角块逆转,下→前→后下后无四角翻10、 (RU'U'R'U'RUR'U'RU')(R2'UR'U'R'U'R'URUR2) 13位逆转,24位顺转下→前→后上无→→11、(RU'U'R2'U'R2U'R2'U2)(R2'U'RURURU'R'U'R2)U214顺转,23逆转,下→上后上下→→→五角翻12、[(RU'U'R'U2)(RUR'U')]×2 1234位顺转,8位逆转,下→上下13、[(R'U2RU'U')(R'U'RU)]×2 1234位逆转,7位顺转,上下→前14、[(RUR'U')(RU'U'R'U2)]×2 1238位顺转,4位逆转,下下→上15、y'[(R'U'RU)(R'U2RU'U')]×2y 1238位逆转,4位顺转,前上下→六角翻16、(R'U'R'U'RU'RU'RU'U')×2 123478位角块顺转,上下→17、(RURUR'UR'UR'U2)×2 123478位角块逆转,下下上上上公式8、9、10、11的第一个括号内为OLL转角公式,第二个括号内为PLL换棱公式,转角的初始状态分别与OLL的27、26、21、22状态相同,以方便联系记忆。
简单盲拧训练营本文是简单的盲拧方法,是盲拧的初级教程。
通过短期的训练,基本可以做到闭眼还原魔方。
准备好一个没有打乱的魔方,按本法的“上黄前蓝”配色方案摆放好,此时右面为红,其余三面要能立即推测出来。
跟着下面教程进行学习,可以很快地学会。
魔方每个层面顺转90度,用一个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为:R(右)U(上)L(左)F(前)B(后)D(下),括号中是它的读法。
如果逆转90度则分别表示为:R’(油)U’(翔)L’(昨)F’(浅)B’(猴)D’(霞),括号中的读法就变成第二声(F’例外)。
如果将大写字母换成小写字母,就表示要捏住两层转动。
比如l(左双),转法与L(左)一样,只是要捏住两层转。
再如d’(霞双)与D’(霞)转法一样,只是一定要捏住两层转动。
l2’(昨双2)与L2’(昨2)转法类似。
本文学习的内容有:1、字母表示面;2、盲拧公式;3、编码与还原;4、盲拧实例;5、记忆方法。
虽然每人魔方的配色方案可能不一样,但使用公式时所指的位置必须相同,学习中对位置的把握一定要正确。
先把全文粗略地看两三遍,再从头细读,更易于学会。
一、字母表示面一个魔方12个棱块共有24个“棱面”, 8个角块共有24个“角面”,我们从A~Z这26个字母中,舍弃U和V,给每一个面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面和棱面都用24个字母)。
比如:黄蓝棱块为AB,表示这个棱块黄色面为A、蓝色面为B。
我们记忆时都念成汉字,每个“棱面”字母分别是:黄蓝AB(阿宝)、黄绿EF(饿饭);黄橙CD(菜刀)、黄红GH(干活)!白蓝IJ(已经)、白橙KL(可乐)、白绿MN(美女)、白红OP(藕片)!蓝红QR(情人)、蓝橙ST(尸体)、绿橙WX(危险)、绿红YZ(柚子)!说出每个棱面的字母,用上述括号中的汉字更容易记住。
(切记字母“I”用音节yi的汉字,而字母“Y”不能用,以免混淆!)角块的每一面也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同样用这24个字母表示每一个“角面”。
分别是:黄蓝橙ABC(阿宝丑)、黄橙绿DEF (爹饿饭)、黄绿红GHI(购好衣)、黄红蓝JKL(极快乐)!白橙蓝WMN(握美女)、白绿橙OPQ(藕片墙)、白红绿RST(热水烫)、白蓝红XYZ(洗柚子)。
角块的每一个角面,都是按“顺时针”方向数的,仔细体会一下。
顶层从黄色面开始数、底层从白色面开始数。
也可以用括号中的汉字帮助记忆每一个角面的字母,下面用表格列出各个角面表示的字母。
二、盲拧公式本法用到的盲拧公式分为“换棱公式”和“换角公式”两种,换棱公式有3个,换角公式1个。
应当用没有打乱的魔方反复练习,注意手法,既要连贯、又要快速!●换棱公式公式①:(R U R’F’)(R U R’U’ R’F R2 U’R’U’)公式②:(R U R’U’ R’F R2 U’R’U’)(R U R’F’)公式③:(R’U2’R U)(R’U2’L U’)(R U L’)●换角公式公式④:(L U L U2 L’R’)(U L U’R) U2 L2对于公式①,俗称:(顺浅)(顺手油钱二头三)。
我们把(R U R’U’)叫做顺手;最后一位改为F’就叫顺浅;我们又把(R2 U’R’U’)叫做二头三,因为头转两下,后面拖着三个逆转。
它的作用是把黄红棱块送到黄蓝棱块处(实际是互换),但角块黄红蓝与黄绿红也互换了,可以记作G→A。
公式②与公式①差不多就是一个公式,只要把前后两个括号中的内容交换一下位置即可,细心比较一下。
它俗称:(顺手油钱二头三)(顺浅)。
它的作用是把黄红棱块送到黄橙棱块处,但角块黄红蓝与黄绿红也互换了,可以记作G→C。
公式③中前两括号里都有(游翔2),这是它的特点。
它的作用是把黄红棱块送到黄绿棱块处,但角块黄红蓝与黄绿红也互换了,可以记作G→E。
注意, G→A表示棱面G送到了棱面A处,其它的表述类似。
反复练习、观察比较!对于公式④,它是换角公式,读作:(左上左上2,昨油)(上左翔右)上2左2。
它的作用是把角块黄红蓝传送到角块橙白绿位置处(实际是互换),可以记作J→Q,是角面J送到角面Q处,与棱面传送类似,但同时黄红棱块与黄蓝棱块也互换了。
反复练习以上4个公式,注意手指的方式方法和相互配合。
对于换棱,如果是“G→K”,就要先转[ l2’](这步称为搭桥)、再时左手拇指捏住底下、其它手指捏顶上,然后拇指转到上边来即可。
记住:我们换棱时都是捏住两层进行“搭桥”和“返回”的,后面介绍的换角则就只转动单层进行“搭桥”和“返回”。
再比如“G→M”, 也要先转[ l2’](这步称为搭桥)、再用公式①换棱、然后转[ l2’](这步称为返回)就达到目的了!再如“G→O”,先转[ d’]和[ l2’],这就是搭桥,相当于把“O”转到“E”,再用公式③换棱,然后转[ l2’d ](返回),就达到目的!返回时的转法与搭桥时的转法是相反的,从后往前且顺逆相反!对于换角,如果是“J→N”,先转D’(搭桥)、再转公式④、最后转D(返回)即可。
这相当于先把角面“N”转到“Q”处,再用公式④换角,换好后原路返回。
换棱块转双层用小写字母表示,换角块转单层用大写字母表示,这一点要注意别混淆!如果换棱“G→K”,编码就为K;“G→M”编码就为M,都是用一个字母表示。
同样,如果换角“J→N”,编码就为N;“J→X”编码就为X。
现在把换棱和换角的每一种情况都列表出来,逐一进行练习。
要思考是怎样来的,不要死记硬背!如果换棱“G→P”,编码就为P,先转[ d’l’]搭桥、再用公式①换棱、最后转[ ld ]返回。
如果换角“J→Y”,编码就为Y,搭桥是[ D’L],返回是[ L’D];如果换角“J→Z”,编码就为Z,搭桥是[ D2],返回是[D2]。
用没有打乱的魔方反复练熟换棱与换角的方法,每个编码都练双数次,边练边思考、边观察!三、编码与还原我们将一个魔方,按以下方法打乱:RULU’F2BR2U DBDR.编码如下→换棱: NX–CI-LF-AY- QS-OR 记忆:[女鞋-彩衣-凉粉-阿英-禽兽-欧瑞]换角: FA-MS-IQ-XB 记忆:[方案-猫屎-衣裙-香槟]分析:魔方打乱后,先看棱块出发点GH块,是绿(白)色,要送到N(M)处,手指按着并写下“N”;此处是橙(绿)色,要送到X(W)处,又用手指按着X,写下“X ”;如此下去,接着写C、I、L、F、A,写到“Y”时,它是红黄棱块,本来就该呆在出发点处,那我们就随便把它转到一个还没点到的棱块Q(R)处,写下Q;接着下去S、O、R,共写出12个字母,表示换棱时要转12次。
字母下面有划线的,表示黄红棱块现在换到了此处。
比如这里的Q,黄红棱块就送到了这里。
每两个编码字母写一块,换成词语记下来,本文后面有记忆方法。
换棱块一般有6个词语,换角块一般是4个词语。
如果中途碰到黄红蓝角块,也是先把它送到一个还没点到的角块处,这与换棱块类似,有划线的字母意思相同。
现在给角块编码,出发点是JKL角块,它是绿(黄橙),应当到F(DE)处,就用手指按着F这一面,写下“F”;但此角块是蓝(黄红),本应呆在出发点处,那我们就随便把它转到一个还没点到的角块A(BC)处,写下“A”;下一步会按着M写下它,接着又依次写下S、I、Q、X、B,共写下8个字母,要换角块八次。
编码完成后,就可以还原了。
同样要先从棱块开始,第一码是“N”,由前面换棱练习的表格中可知,完整转法为:l-(R’U2’R U)(R’U2’L U’)(R U L’)-l’;第二码是“X”,转法为:dl’-(R U R’U’ R’F R2 U’R’U’)(R U R’F’)-ld’。
然后依次是C、I、L、F、A、Y、Q、S、O、R,都可以从前面表格中查到。
有一点要记住,棱块还原的编码一定要是双数,如果出现单数,就是出现了奇偶性,最后一定要加一个编码“A”,也就是转一次公式①,后面的换角才不会出错!本例正好是双数,就不需要在最后加一码“A”。
现在进行角块还原,第一码是“F”,由前面换角练习的表格中可知,完整转法为:L2’D’-(L U L U2 L’R’)(U L U’R) U2 L2-D L2’;第二码是“A”,转法为:LD’-(L U L U2 L’R’)(U L U’R) U2 L2 - DL’。
后面依次为M、S、I、Q、X、B,都可以从前面表格中查到。
完成角块还原后,整个魔方的盲拧也就大功告成了!四、盲拧实例下面用几个具体的实例,来加深对这种盲拧方法的理解。
重点是换棱(或换角)时出现“小循环”的情况,也就是中途碰到黄红棱块(或黄红蓝角块)怎样处理的问题。
特别注意下面例子中有下划线的编码字母!例1、魔方打乱:RBLD F2R2D’ B’D’LU’换棱: SF-JZ-AW-QN-BC-LP-C(A)记忆:[剩饭-金子-阿旺-青鸟-白菜-莲蓬-尘埃]换角: ZA-GT-QW-C 记忆:[竹案-骨头-青蛙-菜]按前面方法先给棱块编码,再给角块编码。
棱块编码过程中,碰到黄红棱块,出现两次小循环,A和C加了下划线,仔细体会。
棱块编码出现单数,它必须要是双数,就在最后加一码“A”。
角块编码过程中,出现一次小循环,A加了下划线,也要仔细观察。
然后就可以进行还原了。
例2、魔方打乱:R2UL2B FRUL R2 U换棱: KJ-YP-QE-DO-NS-XB-M(A)记忆:[盔甲-饮品-青儿-大鸥-牛屎-香槟-棉袄]换角: SQ-GN-ZE-B 记忆:[手枪-公鸟-侄儿-宝]这里的棱块编码也出现了奇偶性,应当在最后加一码“A”,有两次小循环。
角块编码最后的单码,随便用一个汉字代替,其它靠在一起的双码,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换成一定的“词语”,帮助记忆。
例3、魔方打乱:RU2LD L’UDR2 L’U’BR’换棱: JL-XS-YA-MF-OC-QC换角: CD-GM-SX-PH例4、魔方打乱:R2F2LR UDRL U2 D2换棱: KO-CA-WM-YE-SI-QA换角: ZR-CW-QD-ID反复练熟以上实例的编码,重点学会小循环的处理,开始可以用笔帮助编码,最后达到直接观察编码!五、记忆方法学会盲拧不难,但要记住编码却非常不易!我们记单个的字词是不牢固的,要串连成一个小故事、且固定好它们的顺序,就容易记下来。
假设我们来到姥姥家,按先后顺序参观了以下几个地方:大门、餐桌、长椅、立柜、沙发、茶几、冰箱、方桌;进入里屋分别是:水缸、灶台、菜橱、妆台、鞋架、大床。
这些地方及顺序,我们事先要在大脑中记住,进行编码、盲拧时,要能在脑中按顺序浮现出这些地方。
前面那些地方,就与换棱的编码(词语)按顺序固定下来;里屋的那些地方,则与换角的编码(词语)按顺序固定下来。
那么,当我们给一个打乱的魔方进行编码时,同时也是在编一个美妙的故事,把词语与地方及顺序一一对应,并且在脑中相象出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