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考场作文语言提升》专题复习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9.91 KB
- 文档页数:9
中考作文辅导—开头结尾篇一、引人入胜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
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
文章的开头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可以设置疑问,引人入胜;可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也可以用谚语、诗词,起势峻陵,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例:小草不会一直嫩绿,总会有枯萎的时候;花儿不会一直艳丽,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天空不会一直晴朗,总会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无数的困难,人生才会精彩不停!此段用“小草、花儿、天空”引出“人生”的话题,恰合题意,运用排比,且语句长短相间,显示了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之文学功底。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技巧一:引用切题法名人名言、诗歌辞赋、俗语谚语,其语言富于文采,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如能恰到好处地给予运用,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使文章开头的语言呈现出光彩来。
例1:陕西一考生《助跑与成功》的开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1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
点评:这篇作文开头通过引用冰心的短诗,得出了与标题紧密相切的“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的中心论点,为下面的深入论证树起了必要的“靶子”。
而且,这样的开头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2: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开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是一方美丽的土地,一方让人无法割舍的土地。
我把生命的根留在那里,那里,有一种声音,如微风,清清凉凉,抚慰心田;有一种声音,如阳光,飘飘洒洒,洒满温情。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2. 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思路3. 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4. 作文结构的安排和语言表达5. 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讲解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得分要点,注意避免失分项。
2. 第二课时: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思路分析分析中考常见的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讲解各类型的写作技巧和解题思路。
3. 第三课时: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教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包括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生活实例等,并讲解如何在作文中运用素材。
4. 第四课时:作文结构的安排和语言表达讲解作文结构的合理安排,如开头、结尾、过渡等,并教授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第五课时: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教授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包括检查内容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等,并进行实例讲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写一篇作文,检验学习效果。
2. 课堂练习:随时抽取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方法。
3. 定期测试:进行作文写作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作文范文和修改实例。
3. 中考作文真题及答案。
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提高写作灵感。
3. 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4. 定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高速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作文真题和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命题特点和评分标准。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和心得,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提高学生的作文构思、组织与表达能力。
3. 通过复习,让学生在作文考试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作文构思与立意3. 作文结构与布局4. 作文语言与表达5. 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a. 介绍中考作文评分标准b. 分析评分标准中的各项要求c. 强调作文注意事项2. 第二课时:作文构思与立意a. 讲解作文构思的方法与技巧b.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立意练习c. 分析优秀作文的立意特点3. 第三课时:作文结构与布局a. 介绍作文结构与布局的基本原则b. 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与布局技巧c. 学生进行作文结构与布局练习4. 第四课时:作文语言与表达a. 讲解作文语言运用的原则与技巧b. 分析优秀作文的语言特色c. 学生进行作文语言表达练习5. 第五课时: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a. 分析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b. 讲解解决作文问题的方法与对策c. 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练习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作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文作品:收集学生的作文作品,评估他们的作文能力。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的相关资料。
2. 优秀作文范文。
3. 作文修改工具。
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调整教学内容与难度。
2.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汲取他人的优点。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练习与讨论。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作文真题,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出题规律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和经验。
3. 模拟训练:定期组织模拟考试,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应对中考作文。
2024年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第一章:词语理解与运用1.1 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含义。
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1.2 教学内容重点词语的释义与运用。
词语的搭配与辨析。
1.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自主查找不理解的词语。
步骤二:课堂上讲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步骤三:通过例句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词语。
步骤四:课后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句子理解与运用2.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结构。
能够正确运用各种句子进行表达。
2.2 教学内容句子的类型与结构。
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2.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和类型。
步骤二:讲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步骤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各种句子。
步骤四:课后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与理解3.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能够正确解读文言文。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
3.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预习文言文,自主查找不理解的内容。
步骤二:课堂上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要点。
步骤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正确解读文言文。
步骤四:课后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现代文阅读与理解4.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
能够正确解读现代文。
4.2 教学内容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现代文的理解与分析。
4.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预习现代文,自主查找不理解的内容。
步骤二:课堂上讲解现代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要点。
步骤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正确解读现代文。
步骤四:课后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作文写作技巧与训练5.1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
5.2 教学内容作文的写作技巧。
作文的训练与修改。
5.3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要点。
步骤二: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
步骤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指导。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教学设计设计思路:1.学生预习作文指导材料导学案,从概念上明确什么是命题作文的审题。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分析,从理性上认识到:准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展开讨论与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4.课堂演练、评价,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把握审题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的内涵、意义和步骤,明确审题的重要性。
2、字斟句酌,把握题意,学会准确审题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从分析学生的习作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审题,以及准确审题的重要性。
师生合作、交流、研讨,归纳常用的两种审题方法与步骤。
结合课堂讲解的示例,当堂演练,在练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研讨、演练,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学重点:明确命题审题的重要性,把握审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能对限时作文进行准确有效地审题。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整理自己的作文,看哪些命题作文是审题成功的,哪些是审题不慎而失败的,将自己的习作分成两组。
教师准备:回顾学生命题作文审题中出现的常见错误,结合个人作文教学实例,查找资料,撰写教学设计,归纳命题作文审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前老师布置了学生搜集、整理自己的作文,看哪些命题作文是审题成功的,哪些是审题不慎而失败的,对你的作文总体评分、评价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现在请两位同学(一位男生,一位女生)自告奋勇来说说,好不好?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重要环节,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拿高分的重要保障。
正如清代学者薛雪说过:“一题得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
意思是说,通过审题,能够从形式到内容,总览文章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主题思想的表达方面、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是如何处理的。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文的重要性,认识到中考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地位。
2. 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好词好句,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作文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5.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介绍作文的三个部分,引言、和结尾,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2. 修辞手法: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3. 好词好句:提供一些常用的成语、谚语和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作文训练: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提供修改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作文在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作文的重视。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3. 讲解: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4. 讲解:提供一些常用的成语、谚语和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5. 练习: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提供修改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3. 学生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好词好句,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5.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文字、图片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内容的专题训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作文的重要性和评分标准。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考语文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常见问题。
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技巧。
第二章:审题与构思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审题和构思,确保作文紧扣题目要求。
2.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审题,包括理解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等。
指导如何构思,包括选择角度、安排结构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审题和构思的方法。
第三章:选材与表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个人经历、观察到的现象等。
指导如何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选材和表达的技巧。
第四章:写作与修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写作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4.2 教学内容讲解写作的步骤,包括开头、发展、结尾等。
指导如何进行修改,包括检查语法、逻辑、修辞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写作和修改的技巧。
第五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作文的常见问题,并学会解决方法。
5.2 教学内容讲解解决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反复审题等。
5.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
第六章:记叙文写作技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条理性。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描述。
指导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情感表达、转折手法等增加作文亮点。
6.3 教学方法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
第七章:议论文写作技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使作文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写作专题《考场作文升格技巧》精讲精练中考作文备考之“三、二、一”“三”:准备三类作文1.亲情友情类:亲情是永恒的主题,总能触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隔辈亲情更佳。
2.文化爱好类:展示丰厚的学养与积淀,能凌驾于在同龄人的水平之上,极易获高分。
3.个人成长类:个人在经历某些事情后成长,符合中考命题要求。
“二”掌握两种模式1.片段组合式:万能体例,极易模仿,极容易迅速提高,极容易获得高分。
2.写好一件事:找一个美好的载体,展示细致的描写,属高手之作。
“一”学会一文多变避免临场发挥的盲目性,让有限的资源价值最大化,节约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增加胜算。
河北历年作文考题07年为话题作文“反省”(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08年为选题作文(1)那一刻,我们(亲情类、成长类)(2)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09年为全命题的选题作文:“说墙”或“墙的故事”(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2010年为半命题作文:“来了”(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2011年命题作文《陪伴》(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2012年半命题作文《我与的亲密接触》(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2013年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2014年话题作文“这样的衣着”(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2015年半命题作文《这次,我没有》(亲情类、文化类、成长类均可)第一种模式:片段组合式优势:1.构思便捷考场情境下心理紧张,思路容易堵塞。
而“片段组合”作文只须扣紧立意,或横向并列,或纵向延伸,从平时的积累中调取、组织几个片段,构思比较便捷。
2.结构明晰考试作文阅卷时间短,需要老师一瞥之下就能读懂你行文的思路,“片段组合”作文整体布局总—分—总,结构匀称、明晰,阅卷老师一分钟就可以把握全文脉络。
3.化大为小“片段组合”作文着力点在片段,每个片段的内容充实、细节精彩,只需要200字左右,让写作字数不够的情况大大降低。
成长类作文指导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2.积累一些成长类作文的写作素材。
学习重难点: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2.积累一些成长类作文的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成长”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字眼,它就像一本书,记载着过去的酸甜苦辣;它又像一幅画,描绘着心中的美好未来。
翻阅成长的日记,无论时间多么久远,记忆总是历历在目,无论曾经多么艰难,再回首总是满载温馨。
成长的路上,有风有雨,成长的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
看一路繁花似锦,听一路欢声笑语,洒一路热血柔情,成长的日记总是绵延悠长。
二、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叫“成长”?三、那么你觉得哪些算是成长呢?(懂得了道理、学习的进步、自主能力的提高、感受的加深……)四、成长的各种表现:1、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12、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知道细心的重要……3、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独自回家了;会开展小组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4、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5、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我的素材积累:五、写作指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我们的成长历程就是有这些琐碎小事组成的。
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好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确立中心。
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强调:我们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过程,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要详写变化的过程和感受。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作文技巧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一—切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
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
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
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
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课题:中考作文课时:1 日期课型复习课主备人王宜周复备人审核人陈雪峰一、教学目标:会读材料、会写材料作文、针对中考教会学生快速审题立意提纲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训练学生材料作文能力。
三、教学过程材料作文也叫题意或后话题作文,作文只提供材料,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的作文。
一、应对策略写好材料作文应注意的两个方面:1.注重审题立意:主题是文章的主旨,也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审题立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你的作文质量,所以审题立意是第一位的,不可小视。
那么如何审好题,立好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吃透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细细的、全面的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的读,做到心中有底。
(2)善抓关键词审题还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词句往往事半功倍。
如:材料:某大学校长讲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大学生走向社会,就如同猎手走进了森林,我们不应只让他们带干粮,还要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猎枪。
”在这里我们必须抓住关键词“干粮”与“猎枪”,并搞清两者的关系,众所周知,猎手到森林中干粮带得再多,也有吃完的时候,只有会用猎枪才能保证不挨饿。
从这点讲“猎枪”比“干粮”要重要得多。
就大学生来说,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再引申一下,从长计议比只顾眼前更重要。
(3)确定最佳立意在明确中心,思考角度之后,撷取一个最擅长,最有话可说的,最符合题意的角度来立意。
如:①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②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能包含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审题】①从罗丹的角度立意:要善于发现美。
②从别林斯基的角度立意:美包含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重点)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难点)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让自己有创造力。
(重点)教学内容:一、基础部分:1、作者信息: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词语及正音:汲(jí)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孜不倦汲取: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二、课文内容简析:一)概括每段内容:1段:以一个选择题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
2段:说明选择题的答案不是的。
3段:由数学问题推而广之,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段:过渡段,承上启下。
上句总领前文;下句发问,引出对创造型思维必备条件的论述。
5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6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7段: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构思和行文,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作文构思与行文策略4. 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5. 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得分要点。
2. 举例分析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题目要点。
3. 讲解作文构思与行文策略,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布局。
4.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5. 教授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实际写作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及时批改反馈,指导学生不断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学生能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3. 学生能独立完成作文,且作文质量较好。
4. 学生能掌握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自我检查和修改作文的能力较强。
六、教学活动1. 开展作文审题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审题技巧。
2. 组织作文构思练习,培养学生灵活布局文章结构。
3. 进行作文写作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4. 组织作文修改与升格训练,提升学生作文质量。
七、教学资源1. 提供中考作文真题,供学生练习。
2. 精选作文范文,供学生借鉴与模仿。
3. 制定作文评分标准,为学生提供评价依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第二周:教授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第三周:讲解作文构思与行文策略4. 第四周:讲解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5. 第五周:教授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九、课后作业与练习1. 课后完成一篇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专题二中考作文之提升篇【编者按】考生在完成审题、选材、立意、布局等程序后,在具体写作中应注重语言的锤炼,本专题就对写作中如何写出清新脱俗、幽默出众的语言、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开头与结尾进行具体指导。
第一讲语言满分作文的亮点不尽相同,可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语言芬芳四溢、流光溢彩。
虽说语言之功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若找到了捷径,或许你也能成为“高手”。
一、锤炼字词,意蕴深远。
中考作文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考生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叠词的锤炼。
例如鲁迅《故乡》中有一段文字刻画了闰土捕鸟的情景,恰当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范例1:……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范例2:我抓来一个草稿本,又重整心态开始作战,“无头的苍蝇”变成了一个大力士,一个欲推开成功之门的大力士。
动点P调皮得不得了,我便让它停下那飞一般的脚步,让它和它的小伙伴们:动点a和动点b一起走.二、活用修辞,精彩纷呈.1.妙用比喻、拟人,栩栩如生。
比喻、拟人的使用,能使文章形象生动、鲜明突出,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范例1:我们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就像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
范例2: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因为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2. 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排比句用于说理、抒情,能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
范例: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2、不少同学的考场作文,盲目抒情,无亲身体验和感受,无真情实感的流露。
例:写母校的“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让我回到七年级时,重新和同学们聆听老师的讲课,可惜已逝去的不能再拥有,学习不会因为我对母校痴恋而倒退。
”没写几行,又抒情“惆怅什么?时间是无情的,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要以时间流逝为代价”无病呻吟,离题甚远啊!
3、过度地使用成语、名言、古诗句或过度运用一些比喻排比等手法,华而不实,以辞害义。
例:“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的家三个成员臭气相投,家里一团和气,但我的成绩不好时,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旁边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滥用现象严重。
三、明确学习任务
欣赏品评,感悟技法
片断练习,现学现用
佳作欣赏,牛刀小试
四、欣赏品评,感悟技法。
品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