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宏观宏观经济学(完整)
- 格式:ppt
- 大小:7.98 MB
- 文档页数:232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方面。
宏观经济学课件将全面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国民收入和产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量,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国民收入和产出。
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总和。
产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生产单位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1.2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变化反映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
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的变化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1.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失业率通常意味着经济不景气。
1.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的增加。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和改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2.1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2.2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经济。
2.3供给学派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率的提高。
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减少政府干预和促进市场竞争来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2.4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派别。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