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言语气助词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南京最经典十句话
1. “啊要辣油啊?” 例子:去吃鸭血粉丝汤的时候,老板总会问一句“啊要辣油啊”,特别亲切。
2. “多大事啊!” 例子:遇到点小困难,朋友就会拍拍胸脯说“多大事啊”,让人瞬间有了信心。
3. “乖乖隆地咚!” 例子:看到那壮观的景色,我忍不住感叹“乖乖隆地咚”。
4. “么得话说!” 例子:那道菜好吃得让人直竖大拇指,只能说“么得话说”。
5. “来斯哦!” 例子:他那一手漂亮的书法,真的是“来斯哦”。
6. “摆得一米!” 例子:那场晚会办得太精彩了,简直“摆得一米”。
7. “二胡卵子!” 例子:瞧他那不靠谱的样子,真是个“二胡卵子”。
8. “不能急了!” 例子:着急赶车却遇上堵车,只能无奈说“不能急了”。
9. “算活拉倒!” 例子:别计较那么多啦,“算活拉倒”呗。
10. “不存在!” 例子:朋友担心帮不上忙,我直接说“不存在”。
南京话就是这么有韵味,这些经典的句子充满了南京的特色和生活气息,让人对南京这座城市更加喜爱和向往。
首先教你问候语:“阿吃过啦”
当你想说:“干什么”的时候,可以说:“干么斯啊"
当你征求别人同意时,可以说:“阿行啊”
注:以上的“阿”是南京话中“还”字的变音,类似的还有“阿好啦”“阿有毛病啊”…… 你觉得别人讨厌,可以说“犯嫌”
你觉得什幺东西让你觉得恶心,可以说“癔怪拔辣地"或者说“ 窝赖”
你觉得很害怕时,可以对别人形容说“喝人拔辣地”
当你觉得外面很黑的话,可以说“喝七麻乌地"或者“ 乌七麻喝地”
当你觉得别人很大方的时候,可以说他“胎器”
当你觉得别人很小器的时候,可以说他“小儿阔”
“没有”应该说“么的”
“糊涂”应该说“胡里八涂”
“一点”应该说“一得儿”
“哪边”应该说“哪块”
“找死”应该说“作死”
“硬”这个字的发音是“恩”
“轴”这个字的发音是“竹"
南京话里的“n、l”“sh、s”“ch、c”“zh、z”“ang、an”“eng、en”等音都是不分的。
物品的对应叫法:
玉米——“包卢”勺子——“跳子”癞蛤蟆——“癞古渣子”或“癞癞古子”鞋子——“孩子”厕所——“茅斯”膝盖——“磕七头”扫把——“条走”簸箕——“搓拨”抽屉——“抽地”脑袋——“老瓜子”流鼻涕——“脱鼻龙”……
活闹鬼——小混混,鼓惑仔的意思!
一米多高——形容很过分,很严重的意思!
甩子——是指头脑不大正常的人!
二胡——是指做事很失败的人,通常指男性!
颠(形容词)——指人很兴奋,有点兴奋过火的意思
颠(动词)——指人溜掉了例如:“他颠掉了!”有时也用“蹿”这个字来形容烦不了——指做事不考虑后果的意思!
活丑——丢脸,献丑的意思!
窝(第2声)—鹅
来源。
南京⽅⾔俚语拾零(三)南京话中的常⽤⼝语“韶”:南京话中的主打⽅⾔代表词汇,它指的是话多。
⽐如某⼈“嘴呱呱屎呱呱”⼝若悬河,我们就来⼀句“你话怎么这么多,像韶⽼头、⽼太似的”;或者说某⼈“韶死了”、“韶的不得了”。
同时也是聊天的意思,⽐如说“我们⼀起韶韶”,就是“我们谈谈”。
“⾆搭⼦”:形容⼈饶⾆、话多、乱搭腔,也有“韶”的成份。
形象⼀点,就是说⾆头搭来搭去,遇到认识不认识的⼈都喜欢讲话。
也叫做“⼗⾥⼋达”,即四通⼋达、阡陌(乡间⼩路)交纵,夸张的表现出这类⼈的啰嗦兴趣之⼤、语⾔能⼒之强。
明代⽂学家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有⼀则趣闻,⼤意是:吴中有个姓⽯的⼈,长得像胡⼈(少数民族),⼤家都叫他“⽯鞑⼦”。
他好玩古怪点⼦捉弄别⼈。
他曾经使⽤计策,戏耍了⼀个僧⼈,占据了僧⼈休息的⼩楼。
后来,“⽯鞑⼦”就成了乱开玩笑寻开⼼⼀类⼈的代名词。
后来岁⽉久远,逐渐演变成了随便饶⾆,即“⾆搭⼦”。
“犯嫌”:讨厌的意思,如“这个⼈真犯嫌”。
与“犯嫌”相对应的就是“讨喜”:如“这个娃娃长的真讨喜”,就是这个⼩孩⼦真让⼈喜欢。
“活丑”:出丑、丢⼈的意思。
“夹⽣”:形容⼈⾮常难以相处。
“癔怪”:也讲“臆怪巴拉”或“臆⾥巴怪”:恶⼼、厌恶。
“胎⽓”:⼤⽅、讲义⽓。
“瘴乌:”:盲⽬的瞎搞“⽍怪”:碰巧、意外。
“挺⼫”:指睡觉;“刷⼫”:指洗澡;“流⼫”:指流氓;“烂⼫⽆⽤”:即⼀⽆是处。
“嚼蛆”:指胡说⼋道;“捂蛆”:指热天穿厚⾐。
“啊”:南京⼝语⾥最重要的语⽓词,如果没有“啊”,估计南京⼈就不会讲话了。
⽐如:“啊吃过啦(吃过了没有?);“⾰么斯啊(什么事啊?);“啊⾏啊(⾏不⾏?);“啊是哒(是不是?)等等。
南京曾盛传⼀则笑话,说⼀⽼外在路边摊吃馄蚀,⽼板娘问了句“啊要辣油(辣椒油)呀?”。
⽼外⼀听此话,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寻思:咦,“I LOVE YOU?”,⼀时激动,忙不迭地说:“Meto!Me to!”。
“乖”:惊讶、赞叹。
浅析无为方言中的语气词无为方言是中国安徽省的一种方言,属于南京官话的一种变体。
这种方言与其他方言的区别不仅在于其发音、词汇和语法,还在于其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气词。
语气词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可以影响听话人的情感和态度。
本文将从语气词的定义、种类和功能入手,分析无为方言中的语气词的特点和用法。
一、语气词的定义和种类语气词(Modal Particle)指的是汉语中表示说话人情感和态度的词语,它的汉语学概念比较广泛,包括了意态词、助词、语尾、感叹词、插入语等多种语言现象。
在无为方言中,语气词的种类较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疑问语气词:用于表达疑问或询问,如“嘞”、“呢”、“嘛”等。
2. 肯定语气词:用于表示肯定或赞成,如“哟”、“啊”、“喽”、“喔”等。
3. 否定语气词:用于表示否定或拒绝,如“噻”、“吧”、“嘭”等。
4. 接续语气词:用于连接语句和句子,如“呀”、“哪”、“呗”、“了”等。
5. 语气加强词:用于强调语气,如“嗨”、“啦”、“嘞”等。
6. 情感语气词:用于表达情感状态,如“哎”、“嘿”、“哟”等。
7. 动作语气词:用于表示动作状态,如“唰”、“嗒”、“嘭”等。
二、无为方言中语气词的特点和用法无为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气词主要有“嘞”、“呢”、“嘛”、“唰”等。
1. “嘞”“嘞”是一种疑问语气词,通常置于句尾,表示询问对方的态度或看法。
例如,无为方言中常用的句子“这样嘞?”就是询问对方是否同意或是否满意目前的做法。
常常与其他语气词合用,如“嘞啊”、“嘞嘛”等。
2. “呢”“呢”是一种接续语气词,通常置于句尾,表示提问或询问前面的内容。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重复多次,例如“这个呢,那个呢,还有那个呢”。
此外,“呢”也可以用作情感语气词,表示惊讶或惋惜。
3. “嘛”“嘛”是一种肯定语气词,通常置于句尾,表示赞同或认可前面的观点或做法。
例如,“你不是说要去吗?去嘛!”就是表示支持对方去的想法。
南京人是怎么说话的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班级:B140602组员:B14060207 吴湘萍;B14060208 宋颖:B14060209 陈智敏;指导老师:熊玉文2014年12月9号南京人是怎么说话的前言:语言是在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了。
我们很好奇人类是如何创造了语言?更好奇人类是怎样说出的?而现在我们更是要具体地探索南京人是如何说话的!一、南京话的历史南京话,又称南京官话(Nankinese),南京官话特指曾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以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
在东晋以前,南京是属于吴文化,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这是通过考古发现的),所以当时南京地区使用的是吴语。
到晋朝五胡乱华后,汉族京师从中原南迁到南京,南京开始成为中华汉文化的中心。
定都南京以后,中原雅音成为南京上层社会的用语。
在以后的历代变迁中,南京语音也在发生变化。
中原雅语和南京地区的吴语逐渐融合成为“金陵雅音”,并为其后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所袭。
南朝梁时学者顾野王着《玉篇》整理京师“金陵雅音”,即为中原洛阳雅音南下后与南京吴语的结合体。
自东晋起,南京的“金陵雅音”以中原雅音的正统嫡传身份受到当时汉人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推崇,在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专门编著了语言类的法规--《切韵》,规定“音系”采用江东金陵雅音和中原洛阳雅音的综合体,因以定都南京的南朝为正统汉族政权而以“金陵士音”为重。
(意思是:隋朝时期是把南京话当作国语的,当时南京叫金陵)唐朝编著了语言类的法规--《唐韵》,沿用了隋朝的《切韵》;宋朝编著语言类的法规--《广韵》,沿袭了隋朝《切韵》和唐朝《唐韵》的做法。
(意思是唐朝仍然沿用隋朝的做法,宋朝沿用唐朝的做法,都是把南京话作为国语的)明朝成立后,鉴于中原地区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已经不是纯正的汉文化了,而南京一直以来是纯正汉文化的聚集地,遂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确立标准国语,这便是通行中国古代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话”。
粤语语气助词详解一、用在句末表示叙述、肯定等的语气词*㗎1:gaa3。
表示肯定(口气较重)。
我唔知〜!(我不知道呀!)*嘅1:ge3。
①表示叙述。
梁小姐系三点度到〜。
(梁小姐是三点左右到的。
)②表示肯定。
就系噉〜。
(就是这样的。
)*嘅2:ge2。
表示肯定,又带有解释或同意的口气。
呢单嘢唔关佢事〜。
(这事儿跟他无关的。
)|噉都好〜。
(这样也好。
)咧(哩):le5表示情况确实如此,用于希望对方相信或敦促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我唔系呃你〜。
(我不是骗你呀。
)|噉样唔好〜!(这样不好的!)嚟:lei4。
表示命令对方保持某一状态。
坐好〜!(坐好!)|企住〜。
(站住!) 吖:aa1、aa3,语气词。
①的;啊,表示同意或强调:好〜,一于噉做(好的,就这样做)|系〜,噉做唔得(是啊,这样做不成)。
②嘛,表示申辩,陈述理由:我冇应承过佢〜,冇理由催我去做(我没答应过他嘛,没理由催我去做)。
③呢,表示追问:你买唔买〜(你买不买呀)|有乜好笑〜(有什么好笑呢)。
*啊1:aa1。
①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有让步、放弃自己原有意见的意思)。
噉又得〜!(这也行嘛!)②表示所说的事实非常显然(有反驳对方的意思)。
佢亦都冇话到你乜嘢〜!(他也没说你什么嘛!)③表示对对方的言行不以为然。
呢啲嘢你使乜咁咁志在〜!(这些东西你何必那么在乎呢!)嘞1:laak3。
表示事情发生了、情况出现了,大致相当于普通的“了(le)”。
大家都嚟齐〜。
(大家都来齐了。
)|我食咗饭〜。
(我吃过饭了。
)喇(嘑)1:laa3。
大体同“嘞”,而口气略重一些。
啲书冧晒落嚟〜!(那些书全掉下来了!)咯:lo1。
大体同“嘞”,而带有提醒对方注意的口气。
琴日都搦晒去〜(昨天都全部拿去了。
)啰1:①大体同“咯”,而口气略重。
落雨〜,快啲收衫!(下雨了,快点收衣服!)②表示建议、邀约。
呢个礼拜去东郊公园玩〜。
(这个星期天到东郊公园玩吧。
)③表示劝阻或催促(口气较婉转)。
噉嘅话就唔好再讲〜!(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行〜!(走吧!)啰喂:表示催促对方与自己一起行动。
老南京话l、多大事(满不在手)2、稀奇巴啦(有啥了不起)3、小气巴啦(说人小气)4、吓人巴啦(不屑说别人吓人)5、神气巴啦(蔑视别人成绩)6、鬼糊鬼(不用心)7、抬腿(离开原地)8、邋里邋瓜〔不讲卫生)9、湿搭子(喜欢和人套近乎)10、拾里八搭(喜欢瞎搭话)11、雾躁(天闷热)12、好吃歹吃(拼命吃)13、古里古怪(脾气不好)14、阿是啊(是不是)15、韶得不得了(话太多)16、啰里巴嗦(说话不得要领)17、犯嫌(惹人讨厌)18、呱呱(脚天)19、撑死了(吃得太饱)20、乖乖隆地咚(赞叹)20、死走(赶人走)21、小头鬼(办事不大方)22、花头精(滑头、小聪明)23、呵使的(不屑一顾)24、赖痞子(耍无赖)25、龙里隆冬(老了)26、不对箍子(说话办事不对路)27、黑漆嘛乌(夜黑得很)28、假嘛假嘛(假模假样)29、兴得一头核子(得意态形)30、五二歹鬼(专讨人便宜)31、人五人六(混得像个人样)32、不三不四(不正经)33、小儿科(小气)34、酸不啦叽(说话办事不爽快)35、斯儿(先生)36、等一刻(等一会儿)37、五郎神(太放肆)38、刷刮(做事漂亮、利索)39、癔怪(打扮过分,难看)40、小把戏(小孩)41、擂堆〔不会做事)42、兮大流干(漫不经心)43、吵窝子〔吵架)44、木骨、木里十骨(粗心,莽撞)45、胎气〔大气、够意思)46、骨怵(难看不舒服)47、瘆人(看起来害怕)48、嘎鼓(不好交拄)49、流尸(不务正业)50、跩样(像鸭子走路一样得意)51、冇冇了(没有了)52、烧包(炫耀、卖弄)53、屁儿汤(卖嘴皮子)54、抬麦子〔捡便宜)55、瓦一勺子(扮一把)56、有两把刷子(有点本领)57、不上路子(不按规矩办)58、宰凯子(坑害不懂之人)59、篓子(水平差)60、大萝卜(憨厚、实在)61、悠着点(慢慢来)62、公鸡头(小男孩)63、炮筒子(直性子)64、闷头鸡(不大说话性格内向)65、小兵癞子(地位低的人)66、老油子(资格老、倚老卖老)67、嘎扎窝(腋下)68、手指抹头(手指)69、肚脐儿(肚脐)70、活丑(办事遇尴尬,出洋相)71、捞痞子(抵赖)72、笃定(肯定)73、歇得了(不成功)74、刮刮叫(很好)75、宜当(舒服)76、绝对(好极了)77、革革正正(穿衣整洁)78、挤挤杠杠(说话冲人不合群)79、小奸小坏(尖刻、耍心眼)80、海里胡天(不着边际乱吹牛)81、少一窍(不会做事,愚钝)82、啬皮格儿(斤斤计校)83、老嘎嘎(做事老到)84、手到摘拿(很有把握)85、嘀嘀嗒嗒(做事太施拉)86、毛里毛糙(粗心)87、洋乎〔骄傲)88、硬正(不求人)89、热燥(热闹)90、二胡(有点傻气)91、踩屎(例霉)〕92、活得儿(过一会儿)93、筋瘦鬼(人太瘦)94、几钱(多少钱)95、多展子(什么时候)96、晓迪(知道)97、俄过(相差)98、来斯(好)99、肉头(固执、不听话)100、二半料子(半桶水)101、马急(马上)102、咋乎咋乎〔虚张声势)103、不出趟(怕难为情)104、正儿八经(貌似公允)105、姨里姨娘(娘娘腔说话)106、抖抖呵呵(害怕、担心)107、纰漏筒子(尽出差楷)108、鬼觑鬼觑(行为诡秘)109、神头鬼脸(形容人神气)110、鬼画符(乱涂乱画)111、捣鬼(说私话)112、格是(是不是)113、二五郎当(做事出格)114、人来疯(小孩见来人兴奋)115、糊得人(骗人)116、脏乌(乱来)117、将将好(正好)118、烦不了(不想了,就这样干)119、作骰子(骗人、设假)120、不胎气(为人不真诚)121、邪头八角(刺头,喜欢搞乱)122、不作兴(不应当)123、将就(凑合)124、鼻涕捏子(手帕)125、里外里(豁出去了)126、吃包子(吃亏)127、不能急了(忍无可忍)128、乖乖(赞叹)129、五歹〔质量差,人不好)130、呵儿屁(拍马屁)131、颠了(悄然离去)132、会摆(善作秀)133、骚包(喜欢卖弄)134、夹生(不合群,脾气古怪)135、喉咙管儿太深(贪得无厌)136、跟屁虫(跟人后低三下四)137、算个户头(有一席之地)138、鼻子不来风(气得厉害)139、没得哈气(奈何不了)140、抹不直(心里疙瘩解不开)141、歹理(数量多)142、花你(戏弄诓骗人家)143、鸡头果(小个子)144、刮鼻子(挨批评)145、小炮子子(小孩)146、甩子(不正经)147、脏死巴堂(脏、乱)。
首先教你问候语:“阿吃过啦”当你想说:“干什么”的时候,可以说:“干么斯啊"当你征求别人同意时,可以说:“阿行啊”注:以上的“阿”是南京话中“还”字的变音,类似的还有“阿好啦”“阿有毛病啊”……你觉得别人讨厌,可以说“犯嫌”你觉得什幺东西让你觉得恶心,可以说“癔怪拔辣地"或者说“ 窝赖”你觉得很害怕时,可以对别人形容说“喝人拔辣地”当你觉得外面很黑的话,可以说“喝七麻乌地"或者“ 乌七麻喝地”当你觉得别人很大方的时候,可以说他“胎器”当你觉得别人很小器的时候,可以说他“小儿阔”“没有”应该说“么的”“糊涂”应该说“胡里八涂”“一点”应该说“一得儿”“哪边”应该说“哪块”“找死”应该说“作死”“硬”这个字的发音是“恩”“轴”这个字的发音是“竹"南京话里的“n、l”“sh、s”“ch、c”“zh、z”“ang、an”“eng、en”等音都是不分的。
物品的对应叫法:玉米——“包卢”勺子——“跳子”癞蛤蟆——“癞古渣子”或“癞癞古子”鞋子——“孩子”厕所——“茅斯”膝盖——“磕七头”扫把——“条走”簸箕——“搓拨”抽屉——“抽地”脑袋——“老瓜子”流鼻涕——“脱鼻龙”……南京话大全活闹鬼——小混混,鼓惑仔的意思!一米多高——形容很过分,很严重的意思!甩子——是指头脑不大正常的人!二胡——是指做事很失败的人,通常指男性!颠(形容词)——指人很兴奋,有点兴奋过火的意思颠(动词)——指人溜掉了例如:“他颠掉了!”有时也用“蹿”这个字来形容烦不了——指做事不考虑后果的意思!活丑——丢脸,献丑的意思!窝(第2声)—鹅来源。
南京地方经典的俗语谚语精选南京是历史名城,著名的古都城市,也是现代中国一座大城市,由于历史悠久,历来居住的人口众多,因此形成了不少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那么,在俗语一方面,南京有哪些地方俗语呢?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吧。
南京地方俗语(精选)活闹鬼——小混混,古惑仔的意思!一米多高——形容很过分,很严重的意思!(一bd糟)盼西——女朋友的意思小秆子——是对男孩子,或小年青的中比较邪头的人的称呼。
老杆子——。
不翻译了甩子(甩蛋,甩B)——是指做事冲动,不理智,做事喜欢胡干蛮干的人!二胡——是对实际能力与表象差距太大,象绣花枕头,中看不用的人的称呼。
通常指男性!照枝——会面,相见的意思!促馊——指人不地道,喜欢玩鬼花样的意思!(这个也没听说过)颠(形容词)——指人很兴奋,有点兴奋过火的意思颠(动词)——指人溜掉了例如:“他颠的哦!”有时也用“蹿”这个字来形容烦不了——指做事不考虑后果的意思!活丑——丢脸,献丑的意思!窝(第2声)—鹅耸(SONG)样(形容词)--是形容做人缩手缩脚,胆小怕事的样子。
(贬义词)高头,高面——上面的意思,挺土的现在好像没人这么说了粘几瓜(巴)达——形容东西上面有粘液杆儿——女人的老公或男朋友(要有性关系)杆子——俚语,男的对男的说相当于“hey,哥们”傻里吧唧的——说你傻的狠霍是的——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跟bullshit差不多的意思,但文明一点(无意义的词,应该属于语气助词一类吧。
用于藐视对方或者反驳对方的语句开头。
吵架时常用。
)二百五,二五郎当的——同甩子啊是的啊--“是不是的啊?”的意思。
我也不能跟你急咯,不能急咯——前几年叫流行的一句没德feel咯——最近较流行,多指没有兴趣活比丑——指很倒霉塞——动词,指用拳头打人,如:你再跳老子蛮塞你咯!撤谎——撒谎老姘——姘头南京地方俗语(热门)呲——指用水射,且必须是玩具水枪,高压水枪等射出的水柱犯嫌——讨厌,形容词“喝七麻乌地”(11245)或者“ 乌七麻喝地”(43315)——外面很黑胡里八涂——糊涂作死——找死包卢——玉米磕七头——膝盖条走——扫把搓拨——簸箕依怪——同广州话里的“核突”有恶心的意思目得--"没有"的意思五二带鬼——人不上路子来丝--形容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很厉害不对箍子--不对头南京地方俗语(最新)习俗篇:三天不吃青,眼睛冒金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债如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穷似热天直淌汗,越渴越吃盐; 黑影子上墙,小孩子要娘;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衲衲是老三;儿子多烧小锅,女儿多桂圆蜜枣顺床摸;有钱无钱干干净净过年。
南京话祝福语1. 求南京话的新年祝福短信狗年旺旺,旺(万)事如意,旺万)事顺心!百业兴旺狗年行大运天狗守吉祥天狗守护你;春风洋溢你;家人关心你;爱情滋润你;财神宠信你;朋友忠于你;我会祝福你;幸运之星永远照着你!旺旺吠财,狗年来福。
我昨晚梦到你了:我们漫步在小河边,相互依偎着。
你抬头凝视着我的眼睛,深情地吐出三个字……汪汪汪……跟我妈说了,我喜欢你,我要让你去我家,日日夜夜陪伴我,知道吗?通过这些日子的交往,我发现我已经不能没有你,可我妈不肯,她说:家里不准养狗!天是蓝的,海是深的,男人的话没一句是真的;爱是永恒的,血是鲜红的,男人不K是不行的;男人如果是有钱的,和谁都是有缘的;男人靠得住,狗都会爬树!!有一颗豆,跌倒了,它气馁,情绪低落。
这豆就是我,有什么能鼓励它站起来呢?答案就是你!因为有一样东西,叫“猪鼓励豆”。
当你在路上遇到狗的时候不要惊慌,要勇敢地与它博斗,仅多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你赢了,你比狗厉害;二是你输了,你连狗都不如;三是你们打平了,你和狗一样。
一条警犬看到马路上过来一条普通狗,就气势凶凶地跑去质问它:我是警犬,你是什么东西?普通狗不屑一顾地看看它说:蠢货,看清楚点,老子是便衣!知道我们为何有缘吗?早在一千年前我们就认识了,是个秋天,你随我在风里跑,在我身上留下了牙印,这事成了千古佳话。
那时,我叫吕洞宾。
一天嘴馋的小狗又跳上餐桌找寻食物,发现一只烤鸡,正欲吃时,主人突然大叫:如果你敢对那只鸡怎样,我就对你怎样!于是小狗舔了一下鸡屁股。
深夜布什看到拉登站立在自己床前,批头散发,布什大惊说:你好大胆,敢夜闯白宫!拉登甩了甩齐胸的胡子,阴森地笑了,说:飘柔,就是这样自信!考考你:世界上的猪一夜之间都死光了该怎么办?(打一歌名)………………《至少还有你》呀!又是一次偶遇,你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地望着,我我惊慌地想避开你的视线,你却紧追不舍,你的心情我懂,于是我边跑边喊:是谁家的狗没拴好?送你一块点心: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份好心情!新年到,祝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南京话考试100题..1、“姨(念衣)子,二姨(念衣)子?(姨子指老婆妹妹,二姨子指娘娘腔,或办事优柔寡断的人)2、癔怪和癔里巴怪,又是什么意思?(看的不舒服,呕心,癔里巴怪同意。
)3、公交车司机每到一个人少的小站会问:啊下……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你要下。
吗?感叹词4、你到哪过Ki啊……翻译成普通话为?(你去哪里啊,KI=去)5、罗嗦用一个经典的南京字代替是?(“十答”,罗嗦的人,“舌搭子”)6、南京人说小婴儿用一个什么词?(小毛娃)7、南京人如何说碗,用拼音打出来?(Wou er)连读,第二声8、你吃馄炖时最经典的一句问话是?(啊要辣油啊)9、伯伯,南京话如何念?(伯伯——大大)10、哥哥,南京话如何念?(GUOGUO,第2声)11、你站着别走。
请用正宗南京话回答。
(站到表跑)12、你喊奶奶,用一个字去喊,该如何念?(lang lang)13、对面。
南京人更爱怎么说?张爱玲的书里也这么说过。
(对过?)14、“马就么的了” (马上就没有了)15、黑漆吗乌是什么意思?黑南京话怎么念?(看不见,很暗。
喝)16、二五是什么意思?二五郎当,意思是?(头脑不正常,行为想法和一般人不一样,同二百五。
同意思,后者有点玩笑成分)17、舌(shi 2声)答子是什么意思?十里八达呢?(韶,罗嗦,话多。
同意思)18、小炮子是什么意思?(顽皮的小男孩,“炮子”取自一种树的果实)19、夹生的意思?(饭没熟,不好吃。
形容人不好说话,很难相处)20、‘孤苏’的意思?(不舒坦,不畅快)21、‘犯嫌’的意思?(讨厌,让人厌烦)22、‘胎气’是什么意思?(豪爽,仗义,有个歇后语“大肚子放屁--胎气”)23、‘老巴子’的意思?(家里兄弟姐妹最小的一个)24、‘刷括’的意思?(做事麻利,速度快)25、‘搛菜’的意思?(吃饭的时候夹菜,帮别人夹菜)26、‘磕几头’的意思?(膝盖)(0)回复1楼2009-02-17 15:42举报 |吧友222.94.144.*27、‘来丝’的意思?(很厉害,不一般。
一.口头语1.阿吃过拉——来这么早,还吃过拉?2.阿是达——你现在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唠,阿是达?3.阿油——阿油,那个岔道口老出事,真是害人不浅。
4.阿约歪——阿约歪,你真搞的不得了唠。
5.窝祸——窝祸,这下他要倒血霉唠。
6.或使滴——或使滴,哪个怕哪个啊?7.阿至于——为了几十块钱,阿至于啊?8.阿嫌累——你左个马甲,右个马甲,换得阿嫌累撒?9.哦滴妈——哦滴妈哎,你不晓得他下手有多狠!10.哦滴乖乖(隆地冬)——哦滴乖乖,这个衣服你敢穿上街啊?11.革么事——革么事啊,拿我不吃劲啊?12.么得事——么得事哎,反正我也是顺便地。
13.多大事——多大事啊,有种来单挑就是赖。
14.关你屁事——你是他家二大子?关你屁事啊?15.算活拉倒——不来算活拉倒,没他地球还不转啊?16.谁和谁——咱俩谁和谁?关系就不一般二般滴。
17.少罗嗦——少罗嗦,给我死旁边去!18.不得了——不得了唠,昨个儿银桥那块失火唠!19.不上路子——我看你近来是有得儿不上路子。
20.正二巴经——跟你讲正二巴经滴,我决定要跟他分手。
21.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啊?怪不得看他这几天老实多唠。
22.象个甄三——你以为多了不起啊?搞滴象个甄三似得。
23.让人受不了——跟你说了半天屁也么得一个,真让人受不了!24.不烦那个神——反正吃劳保,我才不烦那个神!25.不能跟你急——怎么还没来啊?真不能跟你急唠!26.少来这一套——少来这一套,你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27.赫我一大跳——革么事一惊一炸滴,赫我一大跳?二.单字1.甩,甩货,甩大料(愚蠢,做事不得体)——我看他不是一般的甩。
2.呆,呆比,呆比日猴(傻,弱智)——她是呆比一个,她俩呆比一双。
3.摆,显摆(酷,张扬)——都这把岁数了,还出来装嫰显摆?4.骚,骚包,骚包货(炫耀,夸张)——没几个吊钱,还骚包骚包滴。
5.拽,拽味(有钱,滋润,惬意)——自从当了二奶,她就拽得不轻。
6.作,作怪,作死(找,自找)——本来好端端滴一个人,硬是自己作得赖。
南京⽅⾔全集南京⽅⾔全集⾸先教你问候语:“阿吃过啦?”当你想说:“⼲什么”的时候,可以说:“⾰么斯啊?”当你征求别⼈同意时,可以说:“阿⾏啊?”注:以上的“阿”是南京话中“还”字的变⾳,类似的还有“阿好啦?”“阿有⽑病啊?”你觉得别⼈讨厌,可以说“犯嫌”你觉得什⼳东西让你觉得恶⼼,可以说“癔怪拔辣地”或者说“ 窝赖”你觉得很害怕时,可以对别⼈形容说“喝⼈拔辣地”当你觉得外⾯很⿊的话,可以说“喝七⿇乌地”或者“ 乌七⿇喝地”当你觉得别⼈很⼤⽅的时候,可以说他“胎器”当你觉得别⼈很⼩器的时候,可以说他“⼩⼉阔”“没有”应该说“⼳的”“糊涂”应该说“胡⾥⼋涂”“⼀点”应该说“⼀得⼉”“哪边”应该说“哪块”“找死”应该说“作死”“硬”这个字的发⾳是“恩”“轴”这个字的发⾳是“⽵”南京话⾥的“n、l”“sh、s”“ch、c”“zh、z”“ang、an”“eng、en”等⾳都是不分的。
物品的对应叫法:⽟⽶——“包卢”勺⼦——“跳⼦”癞蛤蟆——“癞⼤⿎⼦”鞋⼦——“孩⼦”厕所——“茅斯”膝盖——“磕七头”扫把——“条⾛”簸箕——“搓拨”抽屉——“抽地” 脑袋——“⽼⽠⼦”流⿐涕——“脱⿐龙”……最后提醒⼤家⼀句,如果你听到有⼈说你“甩”,别以为那是夸你帅,在南京话⾥,甩就是“ ⼆五”、“神经病”洋盘:神⽓、得意的样⼦。
抠:吝啬。
胎⽓:⼤⽅。
漏脸:出风头。
兴:神⽓⼗⾜。
⽆⽍:差劲,多⽤以形容⼈品不好。
赖⽩⼉:赖⽪。
我阁:差意。
⽍:多。
⼀得⼉:少。
兮兮:助词,如神经兮兮、⼆五兮兮。
甩料:骂⼈语,指乱出风头或办事缺德,或反映。
⾏动迟钝。
能⾖⼉:逞能意,南京⼈多以“⼆亩地就出你这个能⾖⼉”语讥讽⼈。
⼆糊:笨。
刷刮:办事利索、快当。
古漆:意指深⾊,不发亮,如“看你⾝上脏的,古漆多厚的”。
拿乔:拿架⼦。
如“看你拿乔的欧!”犯嫌:讨厌,如“这个⼈真犯嫌”,即这个⼈真讨厌。
讨喜:被⼈喜欢。
蛮好:正好、很好。
打脚⾻拐⼦来⽓:很⽣⽓。
南京方言语气词“唻”的研究引言方言是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产,它是随着历史长河而流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
作为中国四大语言之一的南京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语气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其语言体系中,语气词是最能体现其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之一。
本文着重研究南京方言最常用的一种语气词“唻”,探究其使用范围和特点,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南京方言的了解和理解。
第一部分语气词的基本概念语气词,顾名思义,就是表达语气的词语,其主要功能是表达说话人的情感、些微的感受或者是发出一些特别的信号等。
语气词是语言中的常用词汇,它可以改变话语的色彩,丰富话语的表达,而且可以表达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
在方言中,语气词的使用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出方言的独特魅力。
第二部分南京方言中最常用的语气词“唻”南京方言有着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而用得最多、最能体现南京方言特色之一的语气词,莫过于“唻”。
它可以用在句子中,也可以用在一些词语中,常常表达出的是非常强烈的情感、态度或者是对一些事情的强调等。
下面是一些例子:1.他唻想骗我2.去不去唻,没你不行3.好唻,我跟你走!在这些例子中,“唻”都充当了语气词的角色,使得整句话显得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感情色彩。
第三部分“唻”的使用范围和特点从所述的一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唻”这个语气词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语言情境下。
例如,在小说、电视剧等中,“唻”常常充当着表示方言民俗文化的符号,显示出南京人的特性。
其次,“唻”有着强烈的鲜明的情感、语气色彩,它的出现可以使得话语表达得更加感性化、更加生动有力、更加富有情感色彩等。
最后,“唻”的使用既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是南京方言的一种形式特点,它表达了南京方言独特的语音和音韵体系,反映了南京方言更加自然、生动、随意的表达方式。
结论南京方言中的语气词“唻”是方言语音、音韵体系、语言风格等多重因素综合共同体现的一种方言语言现象。
这一语气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可以说它是南京方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语气词之一。
南京方言中的文化现象探析
丁晓雨 090100002 班级:09文21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对南京方言中的各种语气助词感到非常的亲切,总能让我感到浓浓的家乡味。
已经有不少前辈对南京方言的语气助词做出了贡献性研究,我在这里就主要罗列一下研究发现及成果。
南京方言中的语气助词虽然不多,但用法相对固定:
一、“啊”“喃”“噢”
在一般问句句尾中,与普通话的“啊”字同义,可用“啊”“喃”,不区别意义。
如:那你自己阿来啊?/那你自己阿来喃?一般说来,选择问句的前一句只用“喃”,后一句皆可,使用习惯多与南京话语调普遍是一种降调有关,问句在末尾处有一个升调,而一般不会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升调,所以一般只在选择问句的后一句用“啊”。
如: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喃?/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啊?名词作问句时,只能用“喃”,如果换成“啊”,表达的
意思不同。
如:刘顺喃?表示刘顺在哪儿。
/刘顺啊?用在有人来访或来电时,还未见到对方或还未确定对方是谁的时候问的话。
/你喃?表示征求你的意见。
/你啊?有一种“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意思。
但是,与“喃”不同的是,在普通话用ma吗作问句时,南京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啊”,而不是“喃”,并且在南京方言中几乎没有“吗”这个语助词。
南京方言的是非问句的格式为阿V,句末用“啊”而不用“吗”。
如:你
阿知道啊?/阿是本来有的啊?
在表假设的意义中,相当于普通话“ne呐”。
如:要是突然下雨了喃,那就……这种假设问句如果句末用“么”,则完全没有疑问的意味。
在南京话用“喃”,却也并没有多少疑问的语气在其中,仅表达一种假设的可能性。
在表示设想的句子中,普通话里用“呐”,南京方言中用“噢”,带有一种警示、嘱咐的口气。
如:这个很危险噢!
在表示“还”“还不”的时候,普通话均用ne呐。
而在南京方言中,在表示“还”时,大多用“啊”字,有时也可用“喃”,但缺少反问语气,多含鄙夷口吻。
如: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啊?/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喃。
在表示“还不”的时候,基本上用“喃”,如还没完喃。
/还不用这么多喃。
表示申明有的时候,南京方言用“喃”字,这里的“喃”是降调,不拖沓,如:有三十万喃,阔地很喃!/听说还有个姓张的喃。
二、习惯性的“唠”字结尾
普通话中表起事和完事时使用“le勒”,南京话中可以用“唠”或“赖”,使用时区别不大,用“唠”的时候,感情不丰富,叙述平淡,用“赖”的时候,一般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如“下雨赖”表惊讶,没料到会下雨。
“进来吧,吃饭赖”有较强的催促意。
“我不高兴去赖”更突出不高兴的
意味。
在说时间的时候,“现在九点赖”相对于“现在九点唠”来说,有表示时间太晚了的意思;用于动词词尾,南京方言中,基本上不是在句末,在动词后的语助词,都要用“唠”。
如:我今天吃唠三碗饭。
/他说唠这句话我就晓得不对唠。
/这个时候漏唠消息就坏唠;对过去的叙述,一般普通话中这种过去时态词用“le勒”,而南京方言基本上是都是用“唠”字。
如:商量地没得结果,大家就回去唠。
后来我就去睡觉唠;表示设想或命令,带有一种警告、嘱咐的态度,有假设意,省略了后面的假设的结果。
如:倒不要死掉唠!拉住唠,噢!也表示设想的结果,普通话一般用“le勒”,表示假设怎么样,就会发生什么结果,南京话只能用“唠”。
假如换成“赖”,则是假设已经成立,结果已经显而易见或已经发生。
如:只要风一吹,地面就干唠。
再不走就晚唠。
前一章所说“噢”字也有表警示、嘱咐的口气的设想,大概是在南京方言中,这种带有音的语助词都有这一语气在里面。
三、与普通话用法一致的语助词
普通话de得语助词,在南京方言口语中,一般发音同“地”[di]。
多用于领格词尾,如:我地衣服/街上地人;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吃饭地时候/他肯定不成问题地;或代名词,如:卖菜地;事类,如:那天我也去听地;连接谓补短,如:他唱地好听着喃,看地见;等于跟、和等,如:八块地七块十五块。
在事类后面的助词“地”,有时要加上语气,组成“地哎”连用,合音成。
用法类似于英文的过去时,“地”有表“发生过”的意思。
在现在的南京方言中,这种区分时态的感觉已经淡化,有例:那天我也去听地(哎)。
/那天我也去听哎。
一般来说,“地”表示过去,“哎”表示将来,但也有通过在前面增加实词“要”以表将来,即“那天我也要去听地(哎)。
”
普通话me末,南京方言中基本用法相同,有时用“煞”,但现在一般少用,主要集中在城北一带。
一般在表示“你应知”和暂顿的情况下使用。
表示“你应知”时,可用煞sa或sha,但用在这类句中并不很多,且语气不同,“煞”字语气要更强硬一些。
如:这个本来就不行末!/这也不是我的错sa!后一句就比前一句语气要重一些。
在表示暂顿时用法与普通话相同。
如:先末做这个,然后末做那个。
/还有末——让我想想哦。
普通话ba吧,在南京方言里,用法一致,只是语音上,“吧”换成“啵”,有四种类型:劝令、是否问句、试定、假设短语。
如:吃点儿啵!/我看未必啵?在现代的南京方言说话中,有时候也会用“吧”,但是用“啵”的时候,显得语气要更委婉一些。
作为一种江淮官话,南京方言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调调值,至于其他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相比南方方言都趋于简单以及同普通话的相似性。
南京方言中的语助词不多,基本上“地”“喃”“赖”“唠”“啵”“喃”这几个词就能涵盖。
“喃”“啊”一般用在问句,“喃”和“啊”几乎可以互换,但“喃”偏向说话者已有答案的问句。
“赖”“啵”“唠”三个词在语气上“啵”最缓和,“莱”最强硬。
因为它们的用法比较固定,所以根据这些语助词,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说话者的语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