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一、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二、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类型、结构体系和构造方法;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房屋建筑学的研究领域、课程性质和重要性;2. 讲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包括建筑、建筑物、构筑物等;3. 讲解房屋建筑的基本类型,如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等;4. 讲解房屋建筑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5. 讲解房屋建筑的构造方法,如墙体、屋面、楼地面、门窗等。
第二课时:1.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房屋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2. 绘图训练: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3. 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小型住宅建筑方案,并进行方案汇报;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房屋建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体系和构造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理解;3. 绘图训练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4. 团队合作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手段:1. PPT课件:展示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体系和构造方法;2. 实物模型:展示房屋建筑的典型结构体系和构造做法;3. 绘图软件:如AutoCAD等,用于绘制建筑图纸;4. 教学视频:展示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2. 绘图技能:评价学生的绘图准确性和规范性;3. 方案设计: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4.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和贡献。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3.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房屋建筑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房屋建筑学的知识,为日后的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步骤;3.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房屋建筑方案的优缺点;4.能够应用房屋建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美学、结构、经济性等;–房屋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等。
2.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法:–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自重、活载、风荷载等;–结构形式选择和设计原则;–基础设计:地基类型、承载力计算等;–结构构造和连接设计。
3.房屋建筑方案评价:–房屋建筑方案的综合评价标准;–常见房屋建筑方案的优缺点比较;–设计改进与优化。
4.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房屋建筑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应用房屋建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2.实践操作: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
3.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判断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各自对房屋建筑学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成果评估: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包括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对房屋建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房屋建筑学教程》;2.多媒体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等;3.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计算机、CAD软件等;4.实际案例资料: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房屋建筑案例的相关资料。
《房屋建筑学》
教案
授课教师:
《房屋建筑学》教案-1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3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4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5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6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7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8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9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0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1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2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3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4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5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6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7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8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19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0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1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2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3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4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5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6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7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8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29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教案-30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目录第一篇:民用建筑 (1)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1)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第二节: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第四节:建筑设计的依据 (2)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2)第一节: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2)第二节: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3)第三节: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4)第四节: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5)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6)第一节: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建筑各部分高度确定 (6)第二节:建筑物的层数 (6)第三节: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6)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7)第一节: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7)第二节:建筑体型组合 (7)第三节:建筑立面设计 (7)第二篇:民用建筑构造 (7)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7)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 (7)第一节:概述 (8)第二节:基础构造 (8)第三节:地下室构造 (8)第七章:墙体 (8)第一节:概述 (8)第二节:砖墙构造 (8)第三节:砌块墙构造 (10)第四节:隔墙与隔断 (10)第八章:楼地层 (10)第一节:概述 (10)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10)第三节:地坪构造 (11)第四节:阳台与雨篷 (11)第九章:饰面装修 (11)第一节:概述 (11)第二节:墙面装修 (11)第三节:地面装修 (12)第四节:顶棚装修 (12)第五节幕墙 (13)第十章楼梯 (13)第一节:楼梯的组成及形式 (13)第二节:楼梯的主要尺度 (13)第三节:楼梯设计与实例分析 (14)第四节: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14)第五节:电梯和自动扶梯 (14)第六节:室外台阶和坡道 (15)第十一章:屋顶 (15)第一节:概述 (15)第二节:平屋顶构造 (16)第三节:坡屋顶构造 (17)第十二章:门和窗 (18)第一节:概述 (18)第二节:木门窗构造 (18)第三节:金属和塑料门窗构造 (19)第十三章:变形缝 (19)第一节:伸缩缝 (19)第二节:沉降缝 (20)第三节:防震缝 (20)第三篇:工业建筑 (20)第十四章:工业建筑设计概论 (20)第一节: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20)第二节: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20)第三节: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20)第十五章:单层厂房设计 (20)第一节:概述 (21)第二节: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21)第三节: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21)第四节: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22)第五节:单层厂房立面设计 (22)第十六章:单层厂房构造 (22)第一节:外墙 (22)第二节:屋顶 (23)第三节:天窗 (23)第四节:门窗及其他 (24)第十七章:多层厂房设计简介 (24)第一节:概述 (24)第二节:多层厂房平面设计 (25)第三节: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25)房屋建筑学电子教案第一篇:民用建筑内容:民用建筑设计(一~四章);民用建筑构造(五~十三章)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建筑和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和分级;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各要素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第二节:建筑的分类和分级一、民用建筑的分类按用途和层数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展览建筑、文教建筑、旅馆建筑等(二)按层数分类1.低层建筑2.多层建筑3.高层建筑4.超高层建筑二、民用建筑的分级按耐久年限和耐火程度分级(一)耐久等级(二)耐火等级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的含义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一、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建筑构造等二、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并核实与设计任务有关的必要文件2、搜集资料和调研(二)设计阶段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件)1、初步设计阶段2、技术设计阶段3、施工图设计阶段第四节:建筑设计的依据一、人体和家具设备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尺度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活动尺寸二、自然条件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日照、降雨雪量、地震烈度、地下水位、地形等三、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通则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1)建筑模数——选定的尺度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1M=100mm导出模数: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分模数:1/10M、1/5M、1/2M(2)模数协调——在模数基础上的尺度协调幅度和适用范围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建筑空间组成:使用空间(房间):要使用空间(主要房)、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交通空间:主要内容: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筑平面组合设计第一节: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房间——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一、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一)房间的面积房间面积的含义1、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2、房间的面积确定(适用、经济)(二)房间的平面形状主要影响因素:功能(使用要求)、技术(结构、施工等)、经济、美观等1、一般功能的房间:常用矩形2、特殊功能的房间:如有视线和音质要求的房间,可用矩形、六边形、扇形等。
一、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建筑工程预算、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课程的基础。
主要研究房屋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课程的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训练及参观实习,使学生熟悉建筑的类型,掌握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构、构造方案;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要求《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应用技术的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通过教学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了解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经济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用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形象。
2、对房屋建筑又比较全面的认识,完整地理解结构、施工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3、熟练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方法,能根据建筑的不同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
4、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及表达方法。
5、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
三、学习方法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
强化学生图面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训练,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
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第一章概论(2学时)第一节民用建筑的分类按使用功能分: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按重要性分:特等、甲、乙、丙、丁五等;按层数分:低层、多层、高层、超高层等;建筑物设计时,要根据其规模、重要性和实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再使用要求、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并确定其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
第二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1、设计内容:建筑、结构、设备三部分。
2、建筑设计程序准备工作:⑴熟悉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有:1)建设项目总的要求和建造目的的说明;2)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面积以及各类用途房间之间的面积分配;3)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并说明原有建筑、道路等室外设施费用情况;4)建设基地范围、大小,原有建筑、道路、地段环境的描述,并附地形测量图;5)供电、供水和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水源、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6)设计期限和项目的建设进程要求。
房屋建筑学教案一、前言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相关设计和施工技能。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系统的教学指南,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术语和表述准确地描述房屋建筑的特征和要素。
2. 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结构、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分析和评价房屋建筑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多人合作的环境中有效地参与房屋建筑项目的实施。
三、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学概述1.1 房屋建筑学的定义和范畴1.2 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3 房屋建筑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房屋建筑的设计原理2.1 结构设计原理2.1.1 房屋结构形式和分类2.1.2 结构系统的选择和计算2.2 材料选择和应用2.2.1 建筑材料的分类和特点2.2.2 材料的选择原则和限制2.3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2.3.1 房屋平面布局设计原则2.3.2 功能性和灵活性的考虑3. 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3.1 土建施工技术3.1.1 地基处理和土方开挖3.1.2 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法3.2 房屋主体结构的施工3.2.1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3.2.2 建筑墙体和楼板的施工工艺3.3 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3.3.1 室内装修材料和工艺选择3.3.2 水电管线和设备的安装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示例分析,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如进行简单房屋设计和模型制作,以及现场考察和实地施工观摩。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讨房屋建筑学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建筑实例和施工工艺,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房屋建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熟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4.能够进行简单的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
二、教学内容1.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特点和设计方法;4.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5.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6.房屋建筑的环境与生态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要素。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房屋建筑学概述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历史发展、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房屋建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房屋建筑设计要素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房屋建筑学概述。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外立面设计等。
3.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分析现有建筑的设计要素,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常见房屋建筑类型1.课堂导入:引入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概念和分类。
2.知识讲解:介绍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建筑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一个具体房屋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案。
第四课时: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常见房屋建筑类型。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功能规划与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3.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区或大楼的功能规划和布局设计。
第五课时: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 Architecture
课程编码:030014
总学时:48 学分:3
适应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核心)。
教材:、房屋建筑学、王雪松著、重庆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推荐书目: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房屋建筑学,尚晓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建筑设计原理,周波著,四川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二、课程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需要了解房屋建筑学中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掌握建筑的6大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建筑构造,熟练掌握楼梯的组成和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
(2)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
(3)初步识别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
(4)能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
(5)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
(6)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论设计意图。
(二)本课程要求
(1)从具体构造和设计方案入手,牢固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常构造方法和大量性房屋的设计方案;
(2)要注意了解各构造作法和设计方案的产生和发展,加深对常用典型构造作法和标准图集以及设计方案的理解;
(3)多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多参与现场实现施工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充实和记忆理论;
(4)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
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不断提高自己绘制和识读施工图的能力;
(5)经常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发展态势。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房屋建筑学是本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
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工程估价》等课程都与该课程息息相关。
四、课程目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绪论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
教学重点:
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
教学难点:
(1)建筑的含义
(2)建筑分级
教学课时:4课时
2 单一空间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用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并能运用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一般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
使学生理解确定房间剖面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理解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
理解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
进行房屋的竖向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教学重点: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剖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主要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房间的剖面形状、建筑空间的组合。
教学课时:4课时
3空间组合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组合和剖面组合的形式,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通过房屋的竖向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教学重点:
各种平面组合、剖面组合的类型和使用范围
教学难点:
各种平面组合、剖面组合的类型和使用范围
教学课时:4课时
4 建筑造型赏析
目的要求:
了解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原则,并能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体型的组合和立面设计
教学重点: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教学难点:
立面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
5 建筑物理环境
目的要求:
了解建筑与物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掌握建筑热、声、光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热环境控制、天然采光设计、室内音质设计的要点;熟悉建筑照明设计、噪声控制的要点。
教学重点:
建筑热环境控制、天然采光设计、室内音质设计要点
教学难点:
建筑日照、采光标准、音质设计
教学课时:4课时
7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功能角度考虑建筑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建筑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
建筑的组成
教学难点:
建筑结构类型
教学课时:2课时
8 墙体和基础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砖墙的构造、组砌方式、墙体细部构造的做法,使学生认识到基础与地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解地基的类型,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掌握基础的不同类型
教学重点:
基础类型、砖墙的构造、组砌方式、墙体细部构造的做法
教学难点:
基础埋深的相关内容、砖墙组砌方式
教学课时:8 课时
9 楼底层构造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楼地面面层的类型,了解楼地面面层的各类做法,掌握各类面层的特点
教学重点:
各类楼地面面层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各类楼地面面层的构造做法
教学课时:4课时
10 楼梯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类楼梯,掌握楼梯的组成及楼梯尺寸的确定
教学重点:
楼梯的组成,各类楼梯
教学难点:
楼梯尺寸的确定
教学课时:8课时
11 屋顶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类屋顶,掌握屋顶的基本功能、排水构造教学重点:
屋顶的排水构造
教学难点:
屋顶的排水构造
教学课时:6课时
12 门窗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门窗的优缺点及构造组成
教学重点:
门窗的类型
教学难点:
门窗的构造组成
教学课时:2课时
五、课程考核方式:
房屋建筑学:100%卷面成绩
房屋建筑学课设:50%平时成绩+50%设计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