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

2011年5月

附录Ⅰ炮制通则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均称为饮片。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净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可供饮用的净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药典炮制通则和下列有关要求。

中药炮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工制和其他制法五大类。

一、修治和饮片切制

(一)修治

为了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药用部分,提高清洁度,便于切制和加工,药材需要进行修治。主要方法如下:

1.拣是把混在药材中的杂质、虫蛀和霉变品及非药用部分拣去,或将药材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以使药材洁净和便于进一步加工处理的净制方法。常用手工操作或与筛簸交替配合使用。拣有2个作用:

(1)出去杂质、虫蛀和霉品:如乳香、没药、五灵脂中肠含有木屑、砂石等,藿香、紫苏、淡竹叶中常夹有、腐叶及杂草等,可通过挑拣以洁净之。

(2)将药材分档:如天南星、半夏、白芍、白附子、白术、大黄、木通等可通过挑拣来分档。

2.簸将药物放在簸箕、竹匾等工具内扬簸,利用药物与杂质的轻重不同,通过上下簸动,使之除去杂物皮屑及非药用部分。

3.筛是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或箩,筛除药材中的泥土、砂石等杂质,或对药材进行大小分档,或筛去炮制辅料(麦麸、河砂、滑石粉、蛤粉、米、土粉等)的净制方法。有时筛与簸同时合用。筛簸工具有簸子、竹匾或畚箕等。

4.去皮是将药材的皮壳与肉或仁分开。有些药材皮壳与肉或仁在临床上有不同作用,必须分开;有些药材只用肉或仁而必须去皮(壳)。如砂仁、豆蔻、扁豆等必须皮与仁分用;鸦胆子、使君子、榧子等是用肉(仁)而去皮(壳)。

5.去毛是因有些药材表面生茸毛,而毛会黏附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呕吐,所以必须去除。去毛和方法有以下多种:

(1)刷:用硬毛刷子刷去表面的绒毛或污物。如枇杷叶去毛。

(2)刮:用刀或锋利的玻璃片、瓷片等利器刮去表面的毛状物、附着物或不可供药用的粗皮。如虎骨、豹骨去筋肉;肉桂、厚朴去粗皮。

(3)燎:用火焰燎烧,再用刷子刷净,有些质硬而有毛茸的药材,如鹿茸的去毛茸等。

(4)烫:将沙子炒热至200 ~300℃后,加入药材拌炒,使毛茸烫焦,再用刷子刷净,如马钱子的去毛茸等。

(5)炒:用热锅炒制药材,使表面附有的硬刺和毛须去掉。如香附等,可将锅烧热,把药材的毛须炒焦后筛去。如苍耳子、金樱子、刺七厘等,亦可用此法将硬刺去掉。

6.剔用刀或锥子等适当的工具,挖去药材深部缝隙内不可入药的部分或杂质异物。如猪苓中挟携的碎石和砂泥的剔除。

7.抽用水先将药材湿润,待木心与皮部易分脱离时,然后进行愁心。如牡丹皮、巴戟天的去心等。

8.碾用石碾或鉄碾船(槽碾)等工具将药材碾成粗粉或出去外面的非药用部分。如白蒺藜去刺等。

9.劈用刀或斧头将大块或坚硬的药材劈碎,以便使用或再次加工,如苏木、降香、油松节的加工等。

10.压榨用手工或机械挤压药材中的油或取其鲜汁。如巴豆、千金子去油,生姜榨取姜汁等。

11.制绒用捶打、推擂,将有些纤维性药材,捣成棉絮状物。如艾绒、麻黄绒、大腹皮的加工等。

12.拌衣用拌的方法,为某些药材拌衣,如朱砂拌衣,即将朱砂细粉均匀地拌在某些药材上,如朱茯神、朱麦冬、朱灯芯的加工等。

二、切制

为了使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增大,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使炮制的辅料(如酒、醋、蜜等)易于渗入药材组织内部,需对药材进行切制。切制后饮片还便于干燥、贮藏及调配。

切制分手工与机械切两种:①手工切是将经浸、润适当的药材,用切药刀根据不同的要求切成片、块、段,或用刮刀将角质类药材刮成丝,或用镑刀、刨子将坚硬的骨角质类药材镑成薄片,如镑鹿角、羚羊角等。②机械切是将浸润适当的药材装入切药机内,切成厚薄均匀的饮片。

切制主要方法有:

1.切片切制品大小厚薄的规格通常为:

(1)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适用于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得药材。常用的药材有羚羊角、鹿角、降香等。

(2)薄片:厚度为1~2mm。适用于长条形的,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宜破碎的药材。常用的药材有白芍、乌药、槟榔、当归、天麻、三棱等。

(3)厚片:厚度为2~4mm.适用于含粉性的药材和质地松软、黏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常用的药材有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沙参等。

2.切丝细丝宽2~3mm,宽丝宽5~10mm。细丝适用于皮类药材,宽丝适用于叶类药材。常用的切成细丝的药材有黄柏、厚皮、桑白皮、陈皮等。切成宽丝的药材有枇杷叶、淫羊藿、荷叶等。

3.切段长为10~15mm,也有写切成5~10mm的短段,或切成15~30mm的长段。适用于黏液质较重的质软而黏的,不易切片的以及全草类;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常用的药材有薄荷、荆芥、党参、青蒿、怀牛膝、北沙参、广藿香、石斛、芦根、麻黄、忍冬藤等。

4.切块每粒为8~12mm3的立方块。适用于煎熬时易糊化的药材。常用的药材有阿胶丁,葛根块、茯苓粒等。

切制品的干燥温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60℃为宜。

5.粉碎主要方法有:

(1)打、捣杵(俗称桩):将药材放入石缸或铜缸内,用力打碎或捣碎。如捣砂仁、草果、川楝子等。

(2)机械粉碎:将药材用机械粉碎。

(3)研:用乳钵或球磨机、铁研船等将药材研成细粉,如研三七、麝香、枯矾、硼砂等。

(4)锉:用锉将坚硬的药材锉成丝或粉末,如羚羊角等。

(5)粉碎的规格:筛号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①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并能在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②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并能在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③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并能在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④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能在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⑤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能在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水制

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如酒、醋等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目的是使其清洁、软化、便于切片、粉碎,或借以减低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主要方法如下:(一)抢水洗(淘洗)

是用清水洗涤药材,随洗随捞,除去泥沙等杂质;或将药材盛入箩筐等盛器中,在清水中淘洗。应用抢水洗可软化切片的方法,适用于质地疏松,芳香性的药材,如防风、细辛、陈皮等。洗时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切片后应注意及时干燥,防止霉变。

(二)浸泡

是将药材加清水或其他液体,如酒、醋、姜汁等浸泡至适当的程度,目的是使药材柔润,便于切片,如乌药、槟榔,或为了减低毒性,如半夏、天南星。但浸泡的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药材的粗细、质地以及气候等不同情况适当掌握,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三)渍

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适量的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如酒、醋、盐水、米泔水、甘草水等)渍至药透汁尽的药材处理方法。适用于质地松软或经水泡后易降低疗效的药材,经浸渍软化后,便于切片,如大黄、木香;或浸渍后改变其药性,如萸黄连等。

(四)润

是将洗净或浸泡的药材,装入适宜的容器中,通过经常喷水或用润药机保持一定湿度,进行闷润,让水分徐徐渗入药材组织内部,使其润软透心,便于切制,如大黄等。

(五)漂

是让药材在较多的水中停留长时间,并经常换水或用长流水漂洗的方法,叫做漂。以漂去药材某些有毒物质或盐分、咸味、腥味、麻辣味等杂质,如半夏、南星、紫河车等。

(六)水飞

是不溶于水德矿物、石类及贝壳类得药材常用的处理方法。其方法是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再加入多量的水进行搅拌,由于搅拌时水德旋转作用,使较粗的粉末和颗粒即下沉,微细的粉末则混悬于上部,倾出悬浮液置另一容器中,粗粒再清水继续研磨,再飞,直至全部都悬浮液为止。最后待各次的悬浮液完全沉淀后,倾去上面清水,分出下面的潮湿粉块,干燥,刮去靠底部的一层带有泥沙的杂质,研细,如水飞朱砂、珍珠、炉甘石等。

三、火制

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置火上加热,使其干燥、松脆、焦黄或成炭的方法,统称为火制法。主要的方法如下:

(一)炒

将药材置锅内加热翻动称之为炒。有清炒或加辅料炒2种。

1.清炒根据炒得程度不同,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

(1)炒黄:将药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有香气溢出即可。如炒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