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4)
- 格式:docx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7
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知应会一、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条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
2000年10月31日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共四章二十八条2.《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2005年9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共五章三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答: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6. 什么是不规范汉字呢?答: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7. 什么是普通话的四声?答:普通话语音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8.2014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具体时间?答:2014年9月11日~9月17日9.2014年推普周的主题是?答: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10.2013年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是什么?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二、关于推普周情况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14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17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主要活动:1.通过升旗仪式、显示屏、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进行宣传,营造氛围。
2.出一块专题板报,宣传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和相关推普知识,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
巡查班级不规范用字,并一一做好记录,并向班主任反映,让他们及时进行纠正。
平时在生活中,发现不规范的用字,及时向相关单位反映。
4.举行“传承经典”为主题的书写规范汉字比赛5.举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6.布置于艳伟文字规范化宣传栏。
汉语言文学文学常识(共2篇)汉语言文学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基础写作1、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流转和谐的节奏韵律、蕴涵情思的意象组合,借助联想想象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2、诗歌的特点:(1)表现生活的抒情性。
如《信》,不去具体描写信的内容,而突出阅信时的心理感受,跳过生活层面,直接突进到情感层面。
(2)流转和谐的音乐性。
①押韵。
如李季的《至北京》②节奏。
如穆仁的《果实》(顿诗说、重音说、相同结构说)(3)蕴藉形象的精炼性。
如毛泽东的《长征》3、意象的定义:“意”是意念,指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意;“象”是具象,指表现对象的客观物态。
总之,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态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契合的产物。
4、意象的特点:①内视性。
②象征性。
如于谦的《石灰吟》③多义性。
如艾青的《树》5、意象组合:如余光中的《乡愁》,“意”为“乡愁”,“象”为四个精心选择的物象。
6、散文的自由结构:(1)无型:开放性的大美境界。
(2)变型:流动性的活泼新姿。
(变型是指散文结构自身“喜新厌旧”的文体特性)①随物赋形:散文“变型”结构的自适特性。
②融合成体:散文“变型”结构的他适特性。
7、各类散文写作:(1)叙事为主的散文。
(2)写人为主的散文。
①突出个性,细节点睛。
如杨新雨的《养母》,养母既是一个自私小气的农妇,又是一个无私伟大的母亲。
②正反对照,从旁映衬。
如薛尔康的《父父子子》。
(3)汇景为主的散文。
①逼真如画,生动形象。
如张守仁的《林中速写》。
②借景显意,传递情思。
如郭风的《夜霜》,以婉曲和象征的手法,借“花卉风景画”的抒写,隐喻自我坚定的政治理想和对严峻现实的批判精神。
(4)状物为主的散文。
①表里互化,形神兼备。
如铁凝的《草戒指》。
②托物遣怀,烘托情感。
如贾平凹的《丑石》。
(5)抒情为主的散文。
①情景辉映,水乳交融。
如张立勤的《痛苦的飘落》。
②抑扬翻腾,迂回起伏。
如金马的《蝼蚁壮歌》。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6)议理为主的散文。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
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3。
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8。
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一)问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社会单位员工“四个能力”应知应会内容“四个能力”即:1、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4、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三懂三会”是指: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提示:1 、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2、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3、提示公众所在场所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灭火器使用方法:提起灭火器--拉开安全插销--握住皮管,朝向火苗--用力压下鸭嘴--朝火源根部喷--左右移动喷射-熄灭后用水冷却降温--保持监控,确保熄灭。
消火栓使用方法:打开或击碎箱门--取出消防水袋--水带一头接在消火栓接口上--另一头接上消防水枪--按下箱内消火栓启泵按钮--打开消火栓上的水阀开关--对准火源根部,进行灭火。
如何报火警?火警电话“119”拨通后,应讲清楚如下内容:1、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如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
2、起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
3、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要注意听消防队值班人员的询问,要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员说明消防队已去火场时,才能挂断电话。
报警后,尽可能到单位门口或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消防车赴火场。
灭火应急疏散演练1、灭火行动组负责对灭火器、消火栓等对火灾实施扑救;2、疏散引导组负责对起火区域内的被困人员进行疏散引导,起火区域至着火层、着火层上一层及下一层;3、通讯联络组负责报火警及通知本单位人员发生火灾,同时负责火灾扑救过程中各组成员与指挥部之间的联络工作,及时掌握火情及人员疏散情况。
4、安全救护组: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现场警戒组:负责清理消防车通道、打开室外消火栓井盖、迎接消防车及组织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注:详见本单位的《灭火和疏散应急预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目录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 (3)1. 专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3)2. 专业特点与核心课程 (5)二、文学理论基础知识 (6)1. 文学理论基础概述 (7)1.1 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8)1.2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9)2. 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 (11)2.1 文学批评的概念及方法 (12)2.2 文学鉴赏的价值与途径 (13)3. 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15)3.1 古代文学流派简介 (16)3.2 现代文学思潮概述 (16)三、汉语语言基础知识 (18)1. 汉语语言概述 (19)1.1 汉语的历史与特点 (20)1.2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 (20)2. 古代汉语 (22)2.1 古代汉语的特点及语法规则 (24)2.2 古代汉语词汇及诗词鉴赏 (25)3. 现代汉语 (26)3.1 现代汉语语法及表达技巧 (27)3.2 现代汉语词汇及运用 (28)四、文学史知识 (29)1. 中国古代文学史 (30)1.1 先秦文学 (31)1.2 汉魏六朝文学 (32)1.3 唐宋文学 (33)1.4 元明清文学 (34)2. 中国现代文学史 (36)2.1 现代文学概述 (37)2.2 现代作家作品介绍 (38)3. 世界文学史概览 (39)3.1 外国古代文学简介 (40)3.2 世界现代文学概述 (41)五、写作与文学创作技能培养 (42)1. 写作基础技能培养 (43)1.1 文章构思与立意技巧 (45)1.2 文章结构与写作技巧 (46)2. 文学创作技能提升 (48)2.1 小说创作技巧与方法 (49)2.2 诗歌、散文创作实践与指导 (50)3. 文艺评论与写作 (52)3.1 文艺评论概述及写作方法 (53)3.2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 (55)六、经典作品研读与分析 (56)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语语言文学的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番号填入括号中,多选、不选不得分)1、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A。
清末切音字运动 B. 1911年清末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C. 1919年五四运动D. 1934年大众语运动2、在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的构词单位是()A. 形素B. 语素C. 名素D。
动素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双音节、多音节语素均为单义的.B。
词素中,成词词素本身就可以成词,不成词词素本身不是词。
C。
从形式上看,一个词素不一定有特定的语音形式。
D。
词素可以分为成词词素和不成词词素。
4、判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词的关键就在于其()A. 是否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B. 是否是最小的语言单位C. 能否表示意义D。
是否能够扩展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词组能够像句子那样同现实语境直接联系,独得语用含义。
B。
词组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C. 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D. 任意两个词结合起来并不一定就能构成词组.6、汉语传统语法学分析句子的方法是()A. 组块成分分析法B. 语言成分分析法C. 句子成分分析法D. 直接成分分析法7、感叹句是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语调一般( )A。
下降B。
先上升后下降 C. 先下降后上升 D. 上升8、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叫()A。
民族共同语B。
国家共同语 C. 民族大众语 D. 民族普通语9、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A. “国语统一运动"B. “普通话运动"C. “白话文运动”D。
“方言运动”10、由两个或三个分句紧缩在一起,中间没有停顿的句子叫()A。
连锁关系B。
多重复句 C. 联合复句D。
紧缩复句11、汉语口语的共同语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使用的名称是()A。
“文言”B。
“雅言” C. “方言”D。
“北方方言”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A. 1998年5月1日B。
语言文字应知应会知识库1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之一。
以下是一些语言文字的应知应会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汉字基本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字原则。
3. 汉字的基本分类,如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
4. 汉字的基本读音规律,如四声、轻声等。
5. 汉字的基本书写规范,如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规律。
二、汉字常用字表1. 基本汉字表:掌握常见的5000个基本汉字。
2. 常用汉字表:掌握较为常用的2500个汉字。
3. 教育部推荐汉字表:掌握教育部推荐的3500个汉字。
三、汉字的拼音和注音符号1. 普通话拼音表:掌握普通话拼音的读音和使用方法。
2. 注音符号:掌握注音符号的音标和使用方法。
四、词汇和词义1. 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2. 学会使用词典查找词义和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词汇搭配和短语搭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语法知识1. 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2. 理解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基本句型。
3. 学会使用基本的词性和句法分析方法。
六、修辞和修辞手法1. 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分析和应用比喻、夸张、反问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七、写作技巧1. 掌握写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学会选取适当的词汇和短语,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3. 学会分析和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事、议论等。
八、修养和文化知识1. 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如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等。
2. 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正确的语言文明和道德素养,避免使用粗俗和不文明的语言文字。
九、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规则1. 学会遵守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规范,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 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和有效的沟通交流,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文字。
十、综合应用能力1. 将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写作和表达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020 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选择题( 60 题,每题 1 分判断题正确选 A ,错误选 B)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A. 采用表形的方法B. 采用表音的方法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2.在汉字里,像“花”这样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一般称为()。
A. 独体字B. 象形字C. 合体字D. 指示字3.“花”中的“艹”和“化”属于()A. 语言的符号B. 文字的符号C. 拼音的符号D. 字母的符号4.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5.《史籀文》是()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宣王D. 周厉王6.到了汉代,()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楷书7.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A. 隶书B. 楷书C. 草书D. 行书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A. 甲骨文变为金文B. 隶书变为草书C. 篆文变为隶书D. 行书变为楷书9.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A. 隶书B. 草书C. 行书D. 楷书10.“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里的“王” 指的是()。
A. 王羲之B. 王献之C. 王廷风D. 王学仲11.()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B. 江永C. 唐兰D. 裘锡圭12.下列()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B. 羞C. 弦D. 野13.下列哪对异体字的用法是属于部分异体字用法中的包含式?()A. 採和采B. 汝和女C. 记和纪D. 雕和凋14.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形声字类型的?()A. 姥B. 体C. 夯D. 槕15.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的母字并入分化字的例子()A. 舍和捨B. 系和係C. 豆和荳D. 逆和屰16.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A. 《尔雅》B. 《经传释词》C. 《经典释文》D. 《释名》17.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A. 疏B. 笺C.音义D. 释文18.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A. 统治 B 赋税 C.政治制度 D. 统治者19.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A. 之言B. 当为C.读若D. 析言20.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A. 东汉B.唐代C.宋代D. 清代21.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A. 读若B. 谓C.如字 D 析言22.“盗,逃也”。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3篇)很多人复习汉语言文学考研知识点的时候,总认为背书挺浪费的,还不及抄抄书或是做做题来的直接!下面给大家分享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篇1)一.短时记忆如何变为长时记忆?依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人们的短时记忆只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储存一定量的事情,时间久了,新进的东西会挤走本来旧的内容,所以要将这种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就必须采取滚车轮式背诵法。
即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这项内容,做这项内容的频率逐渐减少,时间间隔逐渐增大。
二.复习时间不够怎么办?零碎时间,是你除了在书桌前洗漱,吃饭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去听以前背诵了的专业课音频,听音频时脑子跟着它的节奏开展回顾,音频可以去喜马拉雅FM或者是荔枝电台上去搜索,或是听原本看的强化视频的声音,等于回顾的同时进行了再次强化。
听到自己回顾不出来或者跟原本的记忆有出入的地方,之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做好标注。
三.背书总是走神怎么办?站着朗读记忆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这样读可以让我们做到专心致志。
走神甚至发呆是我们学习的非常大的一大杀手,有时候坐在书桌前“看”书,自己能把自己给催眠!四.知识点容易混淆怎么办?在一天背诵任务结束之后,在晚上抽时间把今天所背内容的框架写在纸上,之后的细节就在口头上进行回顾,若回忆不出来,则在框架后做好标记,提醒自己这是需要注意的点。
今天看过这么多的关于记背的建议,希望能给目前背书背得焦灼的学弟学妹们一些鼓励,希望你们都能在剩下的备考时间里,稳住!多背!背得滚瓜烂熟!不就是背书么,你可以的,加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篇2)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 )语音为标准音。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是( 缺乏形态) 。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广州话 ) 。
4.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 北方方言/官话) 。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气流在声道中是否受到阻碍 ) 。
2024年传统文化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共150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C)A.浴兰节B.女儿节C.天宫节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B)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八)A.恒景8.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八)A.多子9.多福C.多寿D.多财10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八)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1.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I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八)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八)已成习俗A.西周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八)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八)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八)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八)A夷洲B.流求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八)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八)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八)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A.隶书B.小篆C.楷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八)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八)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八)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八)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B)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八)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一)一、选择填空(某个题目答案是多选)(20分)1.( B)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A.《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C.《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实施细则》2。
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为( A )。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B )批准。
A。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4。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 B )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四周B.第三周 C。
第二周5。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B.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C.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求人们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D。
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应该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规范依据.6。
新作手书招牌或者公共场所题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已有的题词和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 C ).A。
简化汉字 B。
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7。
不规范的汉字指的是( ABCD )等.A。
繁体字 B。
异体字 C。
错字 D。
别字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简化字9.普通话以( B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A.北方话 B。
北京语音10.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 C )。
A。
国家推广普通话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C。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30分)按装(×)渔网(√)家具(√) 再接再厉(√ )了望(×) 诵扬(×)化装品(×)滥竽充数( √)布置(√) 餐厅(√) 精减(√) 飘流(×)师付(×)稀罕(√) 家俱(× ) 前仆后继(×)告诫(√)报帐(×) 装潢(√)予付款(× )眼花撩乱(×)好像(√)兰天(×)佳宾( ×)姿式(×)既使(×) 车厢(√)记念(×)驾御(×)埸地(×)廣东(×) 疲塌(× )規定(×)筹划(√)腊烛(× ) 丰富多采(× )兰球(×)标识(×)渡假(×) 战栗(√ )钮扣(×)义无反顾(√)精采(×)人材(× )三、在括号内用“√”或“×”判断正误(20分,每题1分).恫吓dòng xià( × ) 粘贴zhāntiē(√)哨卡shào kǎ(× )潜力qiánlì (√)载体zàitǐ(√)处置chùzhì( × )弦乐xuán yuè(× )粗犷cūkuàng( × )编纂biānzuǎn(√)呆板dāibān ( × )档案dǎngàn( × )校对jiàoduì(√)质量zhǐliàng(× )复杂fǔzá( × )庆祝qìn zhù( × )字帖zìtiè(√ )乐清Yuèqīng(√)酝酿yùn liàng( × )塑料suòliào(× )广场guǎngchǎng(√)四、请将下列词语中错误的字划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20分,每题1分).跌荡(宕)记忆尤新(犹)明辩是非(辨 )走头无路(投)挺而走险(铤)英雄倍出(辈 )暄宾夺主(喧)直接了当(截)招聘启示(事 )贪赃忘法(枉)兴高彩烈(采 ) 鞠躬尽粹(瘁)完壁归赵(璧 ) 掩旗息鼓(偃 ) 南麂渔庄(鱼)一诺千斤(金 ) 贤慧(惠 ) 死心踏地(塌 )气慨(概 ) 一槌定音( 锤 )五、词语注音(10分)处chǔ置zhì 会kuài 计jì 中zhōng 心xīn 炽chì热rè 胆dǎn 怯qiè哺bǔ 育yù 请qǐng 帖tiě 酗xù 酒jiǔ 憔qiáo 悴cuì 气qì 氛fēn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C ).A 。
现代汉语小知识点总结优秀版现代汉语小知识点总结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现代汉语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汉语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客家方言的代表是(广东梅县话)。
上海话是(吴)方言的代表话。
一、语音1.语音有三大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为本质属性。
2.声母指位于音节开头位置的辅音,普通话里的22个辅音有(21)个可以用来作声母,其中(n)还可以作韵尾。
只能当韵尾单不能当做声母的辅音是(ng).3.普通话的韵母共有(39)个,按照结构可分为单韵母(10)个,鼻韵母(16)个,复韵母(13)个,其中前响复韵母有()等四个,后响复韵母()等五个,中响复韵母有()等四个。
二,词汇1.语素是指(语音语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复合词按照内部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3.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种。
4.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构成成分,从来源上看可包括(文言文、新造词、外来词、方言词、和行业词语)等5.新词的创造应符合(必要性、明确性、和普遍性)三个原则。
三、文字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的形体经历了多次演变,一般把秦及秦以前称为(古文字)阶段,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汉以后称为(今文字)阶段,包括(汉隶,草书,楷书,行书)3.(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器以钟鼎居多,因此又称(钟鼎文)4.(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地分水岭,从小篆到隶书的转变在文学上称为“隶变”。
5.(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新字体。
6.“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六书”中的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汉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4)
迎接国家三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应知应会
1.普通话何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
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0.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2
3
何时?
答: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21.声调符号应该标记在哪儿?
答:声调符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
2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由哪个部门颁布?
答: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23.姓氏中的异体字是否允许保留或使用?
答:允许。
24.姓氏中是否允许使用繁体字?答:不允许。
25.姓名中的“名”是否允许使用异体字?答:不得使用
26.播音员、主持人和演员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
答:不得低于一级。
27.各级各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
答:不得低于二级。
28.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29.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哪三项?
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30.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4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31.什么是普通话的四声?
答:普通话语音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32.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分为几个等级?
答: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和市级示范校。
33.汉语有多少种方言?
答:汉语有七大方言,即:⑴北方方言;⑵吴方言;⑶赣方言;⑷湘方言;⑸闽方言;⑹粤方言;⑺客家方言。
34.什么是不规范汉字呢?
答: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35.汉字的规范书写行款为?
答:横写(由左至右,先上后下);竖写(由上至下,先右后左)。
36.什么是现代汉语常用字?
答:现代汉语常用字是指经常使用的,阅读一般报刊书籍必须掌握的字。
1988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
37.普通话跟《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关系?
答: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表述北京音系的书面标准就是《汉
5
语拼音方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3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什么途径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答:汉语文课程
3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吗?答:可以
40.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
答: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4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答:由繁趋简
42.普通话等级证书由什么机构颁发?
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颁发。
43.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哪一年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答: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
4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什么为语法规范?答: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45.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答:词汇。
4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什么?
答: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47.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做到什么?
答: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48.中国最早的汉字形态是?答:甲骨文。
6
49.哪种书写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答:楷书。
52.第17届全国推普周活动具体时间为:2014年9月15日-9月21日,活动主题是:“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53.第18届全国推普周活动具体时间为:2015年9月14日-9月20日,活动主题是:“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54.第19届全国推普周活动的具体时间为:2016年9月12日-9月21日,主题是“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5额尔古纳市汉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时间为2013年8月27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