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木材干燥生产的基本原理木材干燥生产在木材加工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组织、有计划地生产。
具备木材干燥生产技术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要实施木材干燥生产技术,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这就要对木材干燥生产进行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按木材干燥生产技术要求进行木材干燥生产。
一般木材干燥生产的基本管理主要包括编制木材干燥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木材干燥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木材干燥生产技术档案和建立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制度等。
一、编制木材干燥生产工艺流程木材干燥生产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木材干燥实际生产的一个标准型文件。
实际木材干燥生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在木材加工企业中,由于生产环境条件存在着差异,对实际生产过程的管理也有所不同,木材干燥生产也不例外。
为了保证木材干燥生产质量,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颁布标准,编制和制定适合于本企业木材干燥生产的工艺流程,以实施木材干燥生产。
我们将对所有使用富顺设备的用户无偿提供木材干燥工艺的技术支持。
二、制定木材干燥生产管理制度企业要正确执行木材干燥生产工艺规程,必须要有合理的木材干燥生产管理制度来保证。
制定木材干燥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木材干燥生产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木材干燥生产管理制度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工作人员的情况、具体生产条件、配套设施和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来制定,主要包括:1.对从事木材干燥生产人员的管理。
比如上下班制度、工作中要遵守的纪律、工作中职责范围等。
2.对干燥设备的管理。
比如操作者在上班时间操作干燥设备时的注意事项、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范围等。
三、建立木材干燥生产技术档案木材干燥生产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妨碍企业正常生产。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保证木材的干燥质量,对干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记录、研究和总结,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木材的干燥技术木材干燥2008-04-29 06:53:39 阅读7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木材的干燥(一)1.导论因为从制材厂刚锯解出来的板材中含有过量的水分,所以必须排除,尔后才可以适用于大多数产品的制造。
排除这种水分的过程叫做干燥,它是把木材原料加工成产品最重要的工序之一。
湿材所含有的水分量可能非常大,李兹(Rietz)指出,16英尺长,径级为15英寸的南方松原木可能含有70加仑的水(注:1美制加仑等于3.785升);16英尺长,径级为18英寸,边材为3英寸的白橡木可能含有126加仑的水,也就是有1050磅水。
后者意味着水分占整根原木重量的56.7%。
干燥是费钱费时的加工过程,一般都不进行干燥,除非对特殊的用途,它们有正当的理由,非这么做不可。
李兹(Rietz,1957)列举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理由:干燥可以减少木材的毛重,所以随后的运输和装运成本可以降低;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增加了木材的强度;增加了木材的握钉力,所以提高了连接强度;增加了木材的电阻;改善了着漆和胶合性能;最后还有改善了木材的热学性能。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把木材干燥到纤维饱和点以下,只要它不再重新变湿,就可以使木材免受生物降等的损害,特别是防止破坏性菌类对木材的损害。
2.干燥对木材性质的影响无论是人工干燥或是自然干燥的木材,在使用过程中最终会与当地的相对湿度相平衡,达到一个含水率,即它将从大气中吸收或解吸水分,直到木材中水分的水蒸汽压力等于周围大气中的水蒸汽分压。
这个平衡值,或者称之为平衡含水率,随着使用环境中的气候而变化,例如在取暖的房子里的家具的含水率为4%,而在有屋顶但无取暖的建筑物里,它的含水率为12%。
排除自由水,或者说树液,它们是细胞腔里的水,对木材的影响很小,除了重量减轻以外;但是排除“吸着水”,它们是细胞壁里的水,将会影响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在干燥过程中,自由水首先被排除,因为此时用于破坏吸着键的全部能量是全部用来蒸发木材表面的自由水的。
木材干燥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一、填空1•木材干燥是指在热力作用下以蒸发或沸腾的汽化方式排出水分的处理过稈2•木材干燥研究的对象为锯材干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木材干燥介质.木材的干燥特性及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规律,木材干燥设备、、工艺及干燥室的设计。
因此木材学是一门综合木材学、热工、机械、建筑、控制等多科性的应用科学。
3.木材干燥的的原则是在确保干燥质量、节能、环保以及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木材的干燥速度。
4.木材干燥的任务是排除木材中多余的水分,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质量要求。
5.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木材含水率梯度、温度梯度和水蒸气压力梯度,促使水分以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连续地由木材内部向表面移动,并通过木材表面向干燥介质蒸发,内部的水分移动速度与表面的水分蒸发强度协调一致,使木材由表及里均衡地变干。
二、木材干燥可以从很多方面提高木材的使用性能,主要有哪几点?1、可以提高木材和木制品的力学强度、胶结强度以及表面装饰质量,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
2、可以提高木材和木制品形状尺寸稳定性,防止木材干裂。
3、可以预防木材的变质和腐朽,延长木制品的使用寿命。
4、减轻了木材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运载能力。
5、可以提高木材的热绝缘性和电绝缘性三、1.木材的干燥方法可分为大气干燥和人工干燥两大类2.大气干燥简称气干,是自然干燥的主要形式,分为自然气干的强制气干两种3、简述9种人工干燥的方法和种类名称:如常规干燥、高温干燥、除湿干燥、太阳能干燥、高频干燥与微波干燥、真空干燥、远红外干燥、压力干燥、溶剂干燥第二章一、什么叫干燥介质?p26干燥介质的三个作用是什么?p21干燥介质是在干燥过程中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同时将木材中排除的水蒸气带走的媒介物质干燥介质的作用:1、能将热量传递给木材2、吸收木材蒸发出来的水蒸气3、将多余的水蒸气排到室外去二、常压过热蒸气在干燥室友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形成:1、当木材刚放进干燥室时,木材中含有水分,干燥室中的加热器开始对木材加热,木材开始蒸发,变为水蒸气2、干燥室中的加热器继续加热,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水蒸气的温度达到1OO o C时不饱和蒸气变为饱和蒸气,气流循环,此时再将加热器中的阀门开大,干燥室的温度继续升高,蒸气由饱和状态过渡到常压过热状态三、湿空气、常压过热蒸气的性质及各种名解。
木材干燥一、名词解释:1.木材干燥:通常所说的木材干燥是指在热力作用下以蒸发或沸腾的汽化方式排出水分的处理过程。
首先提高木材的温度,是木材中水气化,以水和水蒸气的形式向木材表面移动,然后在循环介质的作用下,使木材表层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离开木材表面,这个过程就叫做木材干燥。
2.大气干燥:分为自然大气干燥和强制大气干燥。
自然大气干燥:把木材按照一定的方式堆放在空旷的场院(又称板院)或棚舍内,又自然空气流过材堆,使木材内水分逐步排出,以达到干燥目的。
强制大气干燥:是自然气干的发展,在板院或棚舍内用通风机以1m/s左右的风速来缩短干燥时间的方法。
3.室干:木材在建筑建构的干燥室内,人工控制和调节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循环速度,利用对流等传热传湿的作用,对进行干燥。
4.真空干燥:是木材在低于大气压的条件下实施干燥,其干燥价值可以是湿空气或过热蒸汽,多数是过热蒸汽。
5.干燥介质:是在干燥过程中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同时将木材中排出的水蒸汽带走的媒介物质。
6.过热度:过热蒸汽温度与同压力下饱和蒸汽温度之差值称为过热度。
过热度越大,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越大。
7.干度:1kg湿蒸汽中干蒸汽的相对重量,叫做水蒸气的干度,简称干度。
8.湿空气:是指含有水蒸汽的空气。
9.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也就是指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
1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即同温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之比。
11.湿容量: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
12.热含量:代表它所携带的热量,和温度,压力,比热等参数一样是一个状态参数。
13.冷却极限温度:在绝热加湿过程中,接触时间足够长,最终湿空气达到饱和后流出,空气温度也不再下降,维持循环水和补充水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相等,这时测得出口饱和空气的温度称为初始状态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也叫冷却极限温度。
14.炉气:是指煤炭、燃油、燃气、木材及其他燃料在燃烧炉中燃烧时所生成的湿热气体。
木材干燥原理木材干燥是指将木材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木材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如果不进行干燥处理,木材中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木材变形、开裂甚至腐烂,影响木材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掌握木材干燥的原理对于木材加工行业至关重要。
木材干燥的原理主要包括水分的迁移和蒸发两个过程。
首先,木材中的水分会在干燥过程中通过渗流和蒸发的方式逐渐迁移到木材表面,然后蒸发到空气中。
木材干燥的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受到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木材干燥时需要控制好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在木材干燥的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木材干燥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提高干燥温度可以加快木材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缩短木材的干燥时间。
但是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木材的表面裂纹和内部变形,因此在进行木材干燥时需要控制好干燥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木材造成损伤。
除了温度外,湿度也是影响木材干燥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高湿度的环境下,木材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会减慢,导致干燥时间延长。
因此,在进行木材干燥时需要控制好环境湿度,以提高木材的干燥效率。
此外,风速也会影响木材干燥的效果。
适当的风速可以加速木材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干燥效率。
但是过大的风速会导致木材表面干燥过快,形成干壳,从而影响木材内部水分的迁移和蒸发,导致木材干燥不均匀。
因此,在进行木材干燥时需要控制好风速,以保证木材干燥的均匀性和质量。
总的来说,木材干燥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促使木材中的水分迁移和蒸发,从而达到降低木材水分含量的目的。
掌握好木材干燥的原理,对于提高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木材加工行业必须要重视和掌握的技术之一。
木材快速干燥
1、常规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就是使用常压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然后用蒸汽或者热水做热媒,之后再简介的加入空气,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对木材进行加热起到干燥的目的。
2、高温干燥:高温干燥和常规干燥的主要区别就是使用的干燥介质的温度是比较高的。
高温干燥不仅干燥速度快,而且稳定性好,材料的颜色会变深,而且表面会硬化。
3、除湿干燥:和常规干燥类似,使用的介质是常压湿空气。
除湿干燥不仅质量好,而且还不会产生污染,还节能。
4、太阳能干燥:就是使用太阳能辐射的热能然后把空气加热,之后热气集中到集热器和材堆间循环对木材进行干燥。
太阳能是比较廉价的,而且是间歇能源。
5、真空干燥:干燥使用的介质可以是湿空气,之后在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这种干燥方法速度快,周期短,而且干燥质量好。
6、高频干燥和微波干燥:这两种干燥方法都是使用湿木材作为电介质的,之后在磁场的作用下,木材中的水分子就会进行高速度的转动,水分子转动发生摩擦,摩擦生热,达到干燥的目的。
7、烟气干燥:这种干燥方法一般是用于常规的炉气干燥的最开始的阶段。
使用的都是土法建造的一些小型的干燥室。
这种干燥方法投资比较少,而且成本低,但是烟尘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干燥的质量不容易保证。
木材干燥一、名词解释:1.木材干燥:通常所说的木材干燥是指在热力作用下以蒸发或沸腾的汽化方式排出水分的处理过程。
首先提高木材的温度,是木材中水气化,以水和水蒸气的形式向木材表面移动,然后在循环介质的作用下,使木材表层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离开木材表面,这个过程就叫做木材干燥。
2.大气干燥:分为自然大气干燥和强制大气干燥。
自然大气干燥:把木材按照一定的方式堆放在空旷的场院(又称板院)或棚舍内,又自然空气流过材堆,使木材内水分逐步排出,以达到干燥目的。
强制大气干燥:是自然气干的发展,在板院或棚舍内用通风机以1m/s左右的风速来缩短干燥时间的方法。
3.室干:木材在建筑建构的干燥室内,人工控制和调节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循环速度,利用对流等传热传湿的作用,对进行干燥。
4.真空干燥:是木材在低于大气压的条件下实施干燥,其干燥价值可以是湿空气或过热蒸汽,多数是过热蒸汽。
5.干燥介质:是在干燥过程中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同时将木材中排出的水蒸汽带走的媒介物质。
6.过热度:过热蒸汽温度与同压力下饱和蒸汽温度之差值称为过热度。
过热度越大,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越大。
7.干度:1kg湿蒸汽中干蒸汽的相对重量,叫做水蒸气的干度,简称干度。
8.湿空气:是指含有水蒸汽的空气。
9.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也就是指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
1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即同温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之比。
11.湿容量: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
12.热含量:代表它所携带的热量,和温度,压力,比热等参数一样是一个状态参数。
13.冷却极限温度:在绝热加湿过程中,接触时间足够长,最终湿空气达到饱和后流出,空气温度也不再下降,维持循环水和补充水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相等,这时测得出口饱和空气的温度称为初始状态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也叫冷却极限温度。
14.炉气:是指煤炭、燃油、燃气、木材及其他燃料在燃烧炉中燃烧时所生成的湿热气体。
木材的干燥方法有
以下是木材的几种干燥方法:
1. 自然晾干:将木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自然的气流和日光帮助木材逐渐失去水分。
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2. 热风干燥:通过加热风流和对木材进行加热,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专业的木材干燥设备,可以在几天到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干燥过程。
3. 蒸汽干燥:将木材放入密闭的蒸汽室中,利用蒸汽的高温和湿度来加快木材内部水分的蒸发。
这种方法通常耗时较长,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
4. 微波干燥:利用微波的高频振动作用于木材中的水分,使水分分子快速蒸发。
这种方法干燥速度很快,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
5. 真空干燥:将木材放入真空室中,利用外部压力减小的原理,使水分在低温下蒸发。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变形的木材,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干燥。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木材干燥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考虑木材的类型、尺寸、适用性以及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木材烘干技术与方法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材料,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含有大量的水分。
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木材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开裂、腐烂等现象,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质量。
因此,对木材进行烘干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木材烘干的技术和方法。
一、木材烘干的原理木材烘干的原理是将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度。
一般来说,木材的干燥度越高,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就越好。
木材烘干的过程中,要控制烘干的时间、温度和湿度,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二、木材烘干的方法1.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是最简单的烘干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木材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让自然的风和阳光将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干燥效果不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
2.人工干燥人工干燥是通过加热和控制湿度来加速木材的干燥。
常用的方法有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其中,热风干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热风将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稳定,但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3.组合干燥组合干燥是将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加速干燥速度,提高干燥效果。
其操作方法是先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再使用人工干燥的方法进行加速干燥。
三、木材烘干的技术1.温度控制技术烘干的温度是影响木材干燥速度和干燥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木材的烘干温度在50℃-80℃之间比较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干燥效果。
因此,在进行木材烘干时,要根据木材的品种、湿度和厚度等因素,合理控制烘干温度,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2.湿度控制技术烘干的湿度也是影响木材干燥速度和干燥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木材的烘干湿度在10%-20%之间比较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干燥效果。
因此,在进行木材烘干时,要根据木材的品种、湿度和厚度等因素,合理控制烘干湿度,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木材烘干机的工作原理木材烘干机是一种设备,主要用于木材的烘干处理。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完成的,下面详细介绍木材烘干机的工作原理。
1. 湿木材的收集与准备在木材烘干机的使用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新鲜的湿木材,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过程包括去皮、锯断和切整等。
这些步骤旨在减小木材的体积,并为后续的烘干过程做好准备。
2. 给木材施加热量烘干机通过加热系统为木材提供热量。
加热系统通常采用燃气或电力作为能源。
当木材进入烘干机后,加热系统将会为其提供一定的热量。
这样,湿木材的水分就会受热蒸发,并转化为水蒸气。
加热系统需要控制好烘干机内的温度,以确保木材能够均匀受热。
3. 控制湿度和通风在加热的过程中,烘干机需要控制木材周围的湿度和通风。
湿度控制是通过控制烘干室内的湿度传感器来实现的。
如果湿度过高,烘干机会自动调整加热器的温度,以提高木材表面的温度,从而减少湿气的含量。
通风控制则是通过调整烘干室内的风机来实现的。
风机可以帮助木材迅速散热,并将湿气排出烘干室。
4. 检测木材的干燥程度在烘干的过程中,需要对木材的干燥程度进行监测,以便判断烘干的进展情况。
通常使用木材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木材内部和外部的湿度。
传感器将湿度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控制器进行处理并进行监测。
一旦木材达到预设的干燥程度,烘干机将自动停止烘干过程。
5. 木材的冷却和贮存当木材达到预设的干燥程度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冷却的过程一般是通过减少烘干室内的温度和通风来实现的。
冷却之后,木材变得更加稳定,可以进行包装和贮存。
总结:木材烘干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湿木材收集与准备-加热施加-湿度和通风控制-干燥程度检测-冷却和贮存。
通过这个过程,木材可以迅速而均匀地进行烘干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这种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于正确使用木材烘干机以及控制烘干过程非常重要。
1、什么叫木材干燥?木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木材中水分的多少随着树种、树龄和砍伐季节而异。
为了保证木材与木制品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木材中的水分(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要降低木材的含水率,须提高木材的温度,使木材中的水分蒸发和向外移动,在一定流动速度的空气中,使水分迅速地离开木材,达到干燥的目的。
为了保证被干木材的质量,还必须控制干燥介质(如目前通常采用的湿空气)的湿度,以获得快速高质量地干燥木材的效果,这个过程叫做木材干燥。
由于上述方法是利用对流传热方式,从木材的外部外热干燥的方法,所以,又称为对流干燥。
概括地说木材干燥就是水分以蒸发或汽化的方式由木材中排出的过程。
木材为什么要干燥?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
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强制(受控制)干燥处理。
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
它是合理利用木材,使木材增值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木制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首要工序。
木材干燥设备=烘炉?木材干燥设备要实现对木材的强制干燥,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功能:加热、调湿和通风。
加热功能不言而喻;调湿(喷蒸汽或雾化水)用于保障干燥某些阶段所需的高湿度环境,防止木材开裂、变形等;通风设备必须保证湿热空气均匀地穿过材堆的各个部位,使干燥后的木材含水率均匀。
简易的木材"烘炉"一般以热炉气直接或间接加热,难以组织合理的气流循环,湿度难以调节或无法调节,用这种简易设备获得好的干燥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3、什么叫室干法?有什么特点?木材在建筑结构(如砖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金属结构的干燥室内,人工控制和调节干燥介质(空气、过热蒸汽等)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循环速度,利用对流等传热传湿的作用,对木材进行干燥的方法,叫做室干法。
木材干燥指用自然和人工方法强制对木材中的水分蒸发逸散,使木材的含水率降至符合使用要求的含水率,避免湿材在贮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受虫菌的腐蚀和木材劈裂、变形,进步木材制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木材自然干燥方法系一种利用气体对流的干燥法。
人工干燥方法中重要的有对流加热和电介质加热:前者有窑干、太阳能干燥、嫌水液体干燥及离心力干燥;后者有微波干燥、高频干燥。
还有辐射加热的红外线干燥法和属于接触加热的接触干燥法。
目前海内外均以对流加热的气干和窑干为主,特别是窑干为最主要的方法。
木材干燥时首先是木材表面的水分蒸发,表层的含水率低于木材内部,内部的水分在含水率梯度的作用下向表层移动。
干燥初期的速度取决于木材表层水分蒸发的速度,干燥的中期和后期,干燥速度取决于木材内部水分的移动速度,与板材厚度和木材比重成反比。
另外,边材干燥速度比心材快。
阔叶树材的弦面板干燥比径面板快;但针叶树材弦径面差异不很显著。
树种对于干燥的影响很大:易干的木材有红松、鱼鳞云杉、杉松冷杉、红皮云杉、马尾松、杉木、樟子松、椴木、泡桐、檫木等;不易干的木材有杨木、色木、槭木、黄菠萝、核桃楸、榆木、香樟、梓木、栲树、柿木、枫香等;难干的木材有落叶松、水曲柳、水青冈、青冈、麻栎、荷木、柞栎、黄檀等。
木材为何要蒸煮,有何作用?中文词条名:(木材)蒸煮处理木材为何要蒸煮,主要是由于木材为蒸煮以后,可以改变木材颜色;减小木材心、边材色差;保持木材天然光泽;缓解木材初始含水率梯度差;降低木材干燥缺陷发生的机率,同时,煮过之后不轻易开裂,也有助于防腐防蛀。
木方蒸煮工艺蒸煮的目的是为了软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以减小刨切时的切削阻力,并除去一部门木材中的油脂及单宁等浸提物。
一般术方的蒸煮都采用水煮的方式.蒸煮的温度及时间要根据树种及木材的硬度,刨切薄木的厚度进行控制,硬度大的则温度较高,薄木厚则蒸煮时间较长。
木方蒸煮时应留意以下几点:①本方放入蒸煮池时冰温最好保持室温,以免术方骤然受热膨胀而开裂。
木材烘干原理木材烘干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或挥发出去,以达到降低木材含水率,提高木材质量的目的。
木材在采伐后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不进行烘干处理,会导致木材变形、开裂、腐烂等问题,影响木材的使用价值。
因此,烘干是木材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木材烘干的原理主要包括水分迁移原理、热传递原理和空气流通原理。
首先,水分迁移原理是指木材中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和蒸发作用,从内部向外部或者从木材的一部分向另一部分迁移。
在烘干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速度等参数,促使木材中的水分逐渐向外部迁移,从而实现木材的烘干。
其次,热传递原理是指热量在木材和烘干介质之间传递的过程。
热量的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
在木材烘干设备中,通常通过加热器产生热量,然后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将热量传递给木材,使木材温度升高,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实现烘干的目的。
最后,空气流通原理是指在木材烘干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的流通速度和方向,使热量和水分能够充分交换和传递。
通过合理设计烘干设备的风道和通风系统,可以实现热量和空气在木材表面和内部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烘干效率,保证木材烘干的质量。
总的来说,木材烘干是通过控制水分迁移、热传递和空气流通等原理,使木材中的水分得以蒸发,从而达到降低木材含水率,提高木材质量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的木材种类、规格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烘干方法和设备,以实现最佳的烘干效果。
在木材烘干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烘干参数,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等情况,以免对木材造成损害。
同时,定期对烘干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木材烘干的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烘干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推动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木材干燥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一、填空1.木材干燥是指在热力作用下以蒸发或沸腾的汽化方式排出水分的处理过程2.木材干燥研究的对象为锯材干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木材干燥介质,木材的干燥特性及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规律,木材干燥设备、工艺及干燥室的设计。
因此木材学是一门综合木材学、热工、机械、建筑、控制等多科性的应用科学。
3.木材干燥的的原则是在确保干燥质量、节能、环保以及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木材的干燥速度。
4.木材干燥的任务是排除木材中多余的水分,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质量要求。
5.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木材含水率梯度、温度梯度和水蒸气压力梯度,促使水分以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连续地由木材内部向表面移动,并通过木材表面向干燥介质蒸发,内部的水分移动速度与表面的水分蒸发强度协调一致,使木材由表及里均衡地变干。
二、木材干燥可以从很多方面提高木材的使用性能,主要有哪几点?1、可以提高木材和木制品的力学强度、胶结强度以及表面装饰质量,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
2、可以提高木材和木制品形状尺寸稳定性,防止木材干裂。
3、可以预防木材的变质和腐朽,延长木制品的使用寿命。
4、减轻了木材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运载能力。
5、可以提高木材的热绝缘性和电绝缘性三、1.木材的干燥方法可分为大气干燥和人工干燥两大类2.大气干燥简称气干,是自然干燥的主要形式,分为自然气干的强制气干两种3、简述9种人工干燥的方法和种类名称:如常规干燥、高温干燥、除湿干燥、太阳能干燥、高频干燥与微波干燥、真空干燥、远红外干燥、压力干燥、溶剂干燥第二章一、什么叫干燥介质?p26 干燥介质的三个作用是什么?p21干燥介质是在干燥过程中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同时将木材中排除的水蒸气带走的媒介物质干燥介质的作用:1、能将热量传递给木材2、吸收木材蒸发出来的水蒸气3、将多余的水蒸气排到室外去二、常压过热蒸气在干燥室友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形成:1、当木材刚放进干燥室时,木材中含有水分,干燥室中的加热器开始对木材加热,木材开始蒸发,变为水蒸气2、干燥室中的加热器继续加热,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水蒸气的温度达到1000C 时不饱和蒸气变为饱和蒸气,气流循环,此时再将加热器中的阀门开大,干燥室的温度继续升高,蒸气由饱和状态过渡到常压过热状态三、湿空气、常压过热蒸气的性质及各种名解。
木材干燥过程的机理研究及其应用探讨木材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其天然含水量较高,需要经过干燥处理才能达到使用的标准。
木材的干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需要深入研究木材干燥的机理,以提高木材的质量和利用率。
本文将从物理学和化学学两个方面对木材干燥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展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一、物理学机理木材中的水分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是指容易从木材中被蒸发出来的水,而结合水则是由于物理吸附而被木材内部表面吸附住的水。
木材的干燥过程主要是通过蒸发自由水和扩散结合水来实现的。
在干燥过程中,木材中的自由水首先被蒸发出来,由于木材内部和外部的水分浓度差异,内部的水分会向外部传递,导致木材内部的水分压力降低。
这个过程被称为表面蒸发传导过程。
一旦表面蒸发传导过程停止,木材内部的水分通过扩散来传递到表面,这个过程被称为内部扩散传导过程。
干燥过程的速度取决于木材的温度、湿度、表面积等因素。
木材的干燥过程中还存在一种称为“干燥应力”的现象。
干燥应力是由于木材内部不同部分的湿度差异而引起的应力,可能导致木材出现开裂和翘曲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改变干燥的速度、使用加湿设备等。
二、化学学机理木材的干燥过程中除了物理学机理外,还存在着一些化学学机理。
干燥过程中,木材中的一些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木材性质的变化。
其中,木材中的赤松醇是一个重要的化合物,其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木材的质量下降。
为了减轻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一些抗氧化剂来控制赤松醇的氧化,从而提高木材的干燥质量。
另外,木材的干燥过程中还存在着木素的降解问题。
木素是木材中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木材的细胞壁中。
在干燥过程中,木素会发生降解反应,导致木材的质量下降。
为了减轻木素的降解,可以采用封闭液体干燥等技术,减少木材中木素的流失。
三、应用探讨木材干燥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工艺品、家具等领域。
木材什么缘故要干燥生木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其数量约占全干木材重量的30%~200%。
将这些水分除去的进程叫做木材干燥。
未干木材很容易受真菌感染而长霉、变色和腐朽,也易受昆虫侵害。
如将未干透的木材做成木制品,那么该木制品会在利用进程中继续缓慢变干而发生收缩、变形乃至开裂,并显现榫头松动和拼板裂痕等缺点。
因此,木材必需通过干燥才能加工、利用。
总的说来,通过干燥的木材有以下优势:⑴提高尺寸稳固性只要将木材干燥到利用含水率范围内,木材含水率便趋于稳固,木材就可不能发生收缩和变形。
⑵提高耐久性能当木材的含水率降到20%以下时,真菌便不能在木材中生长繁衍,也可幸免大部份昆虫的侵害。
木材人工干燥还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从而可幸免木材的生物破坏,延长其利用寿命。
⑶提高物理力学性能通过干燥的木材,结构加倍紧密,故机械强度提高了。
另外,木材的弹性、绝缘性、保温性和声学性能等也都显著提高。
⑷提高加工性能干木材的表面加工光洁度高;榫接合和胶合强度高;对连接螺钉和铁钉的握钉力强;可不能侵蚀金属连接件;表面油漆性能也较好。
⑸可减轻运输重量锯材远程运输,必需将其干燥到含水率20%以下,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木材在运输进程中发生长霉、变色和腐朽,同时也可减轻运输重量。
因此,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木制品质量和延长木制品利用寿命的先决条件。
(翁文增)木材干燥有什么要求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干燥木材,总的原那么都是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干燥时刻,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降低干燥本钱。
如体会不足,应以确保干燥质量为主,然后再总结体会,修改基准,缩短干燥时刻。
木材干燥质量以国家标准GB/T 6491-1999《锯材干燥质量》为查验依据,包括终含水率及其散布均匀度;沿木板厚度上的含水率误差;干燥应力指标;弯曲、开裂等可见干燥缺点;和外观质量如皱缩、炭化和变色等。
必需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使品级品率达到96%以上。
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
木材干燥是指在保证木材品质优良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针对性的干燥工艺和设备对木材进行热湿处理,是木材中的水分连续排除的过程.
一、木材中的水分自由水;吸着水;和化合水)
1、自由水是存在于木材大毛细管系统内.(此类型在木材干燥中是很容易去
除的,并且含量是最大的, 例如泡桐的自由水含量高达250%)
2、吸着水是存在于木材的微毛细管内,不同树种的木材吸着水含量为23-33%,平均为30%,只有得到一定的能量,克服微毛细管的束缚力,吸着水才能从木材中排出,所以这种类型的水分是不容易排除的.
3 、化合水存在于木材化学组成中,其含量约为1%,干燥无法除去,一般不予
考虑.
二、木材干燥中常用的概念
1、含水率:指木材中水分的含量.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材重量之比
叫绝对含水率,简称含水率,用W表示.
2 、电测法:根据木材电学特性和含水率的关系直接测定含水率的方法.常用
的有电阻式木材含水率测定仪.
3、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湿木材在存在大毛细管中的自由水全部蒸发完毕,而毛细管系统中的吸着水还在饱和状态时的木材含水率.(自由水和吸着水的交接点)木材纤维饱和点是材性变异的转折点,吸着水的增减会引起木材的胀缩而影响木材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其他木材物理学性质.
4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一块木材在热湿空气中过一段时间,木材中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不再进行交换而达到平衡状态的含水率叫做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
含水率.
三、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移动
木材干燥时水分可以顺纤维方向移动从板的两端排除,也可以横跨纤维方向
移动从板的表面和侧面排除,因为锯材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大于端面积,因此锯材干燥时的水分主要沿厚度和宽度的方向移动和排出.当含水率高于木材纤维饱和点时以液态水移动为主,当部分含水率低于木材纤维饱和点时以水蒸气或汽水混
合方式移动为主.
四、木材干燥过程中的热湿传导
木材干燥时,把木材堆成材堆,借助一种既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又能吸收木材中蒸发的水分的媒介物质,称为干燥介质.
干燥开始前,首先要预热,预热木材的介质是饱和湿空气或接近饱和的湿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将有一部分穿过界面层到达湿木材的表面,并在表面上凝结成水,此时水蒸气所含的汽化潜热变为显热,传给木材表面,并由表面传入内部,木材温度逐渐升高,当木材表面温度等于介质温度时,木材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等于循环蒸汽流的分压力,互相传递的水蒸气数量处于平横状态,同时,由于木材内部的温度低于表面温度,干燥介质中的热将通过表面向内部传递.
预热过后,开始干燥时,木材蒸发面的自由水和部分吸着水在水蒸气分压差的作用下脱离木材进入干燥介质中然后被排出窑外.木材表层大毛细管的自由水首先蒸发,然后蒸发微毛细管中的吸着水,由于表面水分的蒸发,是蒸发面的含水率降低,在木材的表层和内部各层之间出现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和内低外高的温度梯度,在这两种梯度的作用下,使内部各层中的水分向表面移动,直到干燥完
毕,木材内外层含水率才接近一致.
含水率梯度是水分移动的动力,水分移动方向是从高含水率向低含水率方向移动.干燥时,木材表层水分首先蒸发,使表层含水率低于内层,形成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在含水率梯度的作用下,内层水分向表层移动,含水率梯度越大,移动速度就越快.这种有含水率梯度而引起的水分移动的难易与木材的构造特征和物理学性能有关,密度小的比密度大的容易,边材比心材容易;顺纹比横纹容易;径向比弦向容易;所以在红木类木材干燥中,由于木材密度较大,干燥中,含水率
梯度较小,所以干燥就比较困难.
温度梯度是水分移动的另一种驱动力.木材内部水分向表面移动的同时,表面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向空中蒸发.蒸发的能力随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循环速度的不同而不同.木材水分的蒸发速度随介质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介质的温度不是越高越好,介质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木材的干燥特性。
在干燥前,先用高温高
湿对木材进行预热处理,提高木材的内部温度后在进行干燥,使温度梯度和含水
率梯度相一致来提高干燥速度。
干燥过程中材堆间的介质以一定的流速循环对流,将介质的热量传给木材,从而加快木材中水分子的运动,促使木材中水分的排除,气流循环的快慢直接影响木材水分蒸发的快慢,但是气流速度过快消耗太多,木材和干燥介质不能很好的进行热湿交换,不能提高干燥速度.一般的选择气流速度为1-3米/秒。
红木干
燥中气流速度一般在1-1.5米/秒。
五、木材的干缩和湿胀
木材失去水分是体积变小称为干缩。
反之吸收水分称为湿胀,木材正常的干缩和湿胀量的大小与木材构造、木材的密度、纹理方向和细胞壁的厚度及干燥条
件有关。
六、干燥应力和变形
干燥初期,首先蒸发表层水分,含水率很快下降到纤维饱和点以下,随着吸着水的的减少而缩小体积,表层纤维倾向收缩,但受到未收缩的内层纤维的限制而产生伸张应力,内层纤维受到压缩应力。
随着水分的继续蒸发,表层含水率继续降低收缩率增加,干燥应力加大。
由于木材含水率不均而引起的应力叫含水率应力。
由于木材的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应力称残余应力。
在干燥过程中木材表层和内部各层的应力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干燥初期,木材表层处于伸张应力状态,随着干燥的进行,表层伸张应力值逐渐增加,直到最大值后才逐渐减少至零,应力转向,由伸张应力转变为压缩应力,直到最大值后趋向减小或残余少量应力。
中心层的应力变化与表层正相反,干燥初期呈现为压缩应力,干燥后期由压缩应力转变为伸张应力。
中心层的应力发展、变化规律同表层,但最大值的时间迟后于表层,内部其他各层的变化一般介于这两者之间。
干燥应力的最大值和到达最大值的时间与干燥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木材表层伸张应力的最大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干球温度一定时,随着干湿球温度差的增大表层伸张应力的最大值将提前。
木材干燥后引起的残余应力也是影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一个因素。
因此,在干燥过程中,要严格按干燥工
艺操作,减小和消除残余应力。
七、在木材干燥过程中,制约干燥速度的主要是板材的树种、厚度、初始含
水率和要求的含水率(终含水率)、气流穿过材堆的速度等;但是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针对每个树种制定出合理的干燥工艺,适当提高气流的循环速度,减少在干燥过程中的运行费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