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7课大海的歌-二年级音乐《大海》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22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歌曲《大海》教案一、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
2.加入力度“f”“p”,让学生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表达的意境。
3、了解“附点四分音符”。
四、教材工具白板教学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教案五、教学过程:(一)导课:1.说说想想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季)季节轮回,春姑娘迈着细碎的脚步渐渐离去,夏哥哥哼着甜甜的歌谣慢慢地向我们走来,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来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播放音乐)优美的旋律总是让人陶醉,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老师画一副大海的简笔画)生:大海师:你们去过大海吗?你所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生:……2.聆听诗朗诵:师:大海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它无边无际,向远处望去,海天一线,分不清哪是大海,哪是蓝天。
人音课标版第二册《大海的歌》说课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歌曲《海》,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2、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
3、欣赏管弦乐《海上风暴》,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课本2、教学器材:电脑、录音机、范唱、欣赏磁带、打击乐器、钢琴、教学光盘、自制音响效果、图片、道具(蓝沙条、白布、海鸥头饰、帆船模型、月亮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录音,聆听大海的波涛、海浪声。
2、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放录音欣赏3、歌曲教学:老师范唱《海》问:老师演唱的这首歌表现的是怎样的大海呢?播放教学光盘问:听一听是几拍子的?(三拍子)1、认真聆听听后回答自由说自己心中大海的样子。
2、看图后回答问题说一说两幅图的大海有什么不同。
听一听这两首曲子分别用哪幅图来表示。
举手回答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回答。
3、边听边思考听后回答问题,并说一说为什么?听范唱录音听后回答1、请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从生活出发,使一年级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知。
放录音(大海的波涛和海浪声)提问: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2、出示两幅图看看这两幅图表现的大海有什么不同?(一幅是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大海;另一幅是暴风骤雨、波涛汹涌的大海)直观感知。
培养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并使其为感知、理解音乐服务。
《大海的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 x 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2、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难点: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 x这个节奏型,引导学生。
三、教具学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四、教学过程【激兴导入】1、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图画背景,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2、导入这节课的主题——大海3、启发学生说出大海的景色?问:你现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4、问大海的模样是不是总是一样的?(学生:不是一样的,师:有那些不同的情景?)5、教师多媒体出示不同情景的大海,有风平浪静的大海、涨潮退潮的大海、巨浪翻滚的大海、会舞蹈的大海。
并欣赏各种大海的声音。
(多媒体发出海浪的各种音响效果)【寓教于乐】1、欣赏歌曲《大海》(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做律动)2、欣赏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要求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3、教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4、欣赏视频歌曲《大海》,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歌曲《大海》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唱歌曲《大海》中,能感悟词曲里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同时也懂得海上安全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画、丝巾感受三拍子韵律感,2.利用图形谱学习附点节奏的难点,3.结合简笔画记忆歌词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象,采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合作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X·X”的节奏型,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教材分析《大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
歌曲为3/4拍,二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描绘了一幅平静、宽广和博大的大海画面。
B乐段与A乐段形成对比,起伏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后又回到宁静的画面,以抒发对大海的赞美之情。
由于歌曲采用了疏松的三拍子节奏,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本课是融合歌曲、律动、表演、编创为一体的一堂综合课。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也具备初步的歌唱及自我评价能力。
在课堂中加入他们喜闻乐见、形象鲜明的教学方式,如:表现、创造等环节,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也为歌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提升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验、实践中充分展开想象,采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表现歌曲,发展创造性思维及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大海(一)播放大海视频设问: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从视频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大海?(二) 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创设一个集听、视、感于一体的情境,努力探寻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二、歌曲教学声绎大海(一)初听歌曲播放大海动画,要求:随音乐用体态律动表现大海设问:歌曲为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歌曲是几拍子的?(二)用丝巾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特点要求:感受大海摇晃的韵律感。
《大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认出并体会附点节奏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x. x节奏型。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1.在两位同学的带领下唱音阶并做柯尔文手势,共两遍。
2.练习歌曲《小星星》并配合柯尔文手势。
3.发声练习。
(强调站姿,呼吸)三.导入1.同学们都做的非常的好非常的认真,现在我们放松一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课件海浪的声音)2.大家真聪明,一听就听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大海》(板书:大海),那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大海的样子?让我们跟着小提琴独奏版的大海去感受感受大海的景色。
(播放大海小提琴版)3.刚才这首乐曲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优美,优雅)对没错,他的旋律就像海浪一样。
大海的景色美不美?动听么?4.这么美的音乐如果给它配上一首小诗会怎么样呢?请听老师来朗诵一遍。
(配乐诗朗诵)是不是也非常的优美?那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试着朗诵一下,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红色字的部分。
(分组朗诵,1,看看女生能不能跟老师配合好,女生表现的非常好,男生呢?)同学们的朗诵都非常的精彩,就像大海的景色一样的美。
5.这首歌曲真的是太优美了,每一句都像波浪一样。
6.如果这些诗词也随着音乐随着海浪的起伏是不是也很优美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在听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和橡皮,将书上的音符串起来,老师将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
画好的同学用你的手跟着旋律线的高低来听范唱。
(在这个地方首先教师应该出示画旋律线的方式和方法,范例)7.你看同学们。
他的旋律线也是什么样子的呀?对,像海浪一样,那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我们的手就是波浪,随着旋律线一起来感受。
8.听了这么多遍大家是不是已经快学会了,昊,接下来让我们用“啦”来哼唱旋律。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7课演唱《大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7课《大海》设计理念歌曲《大海》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诗、画、乐为一体,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体验、感受各种形态的“大海”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体态语言表达内心对歌曲的情感以及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
教材分析《大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是以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F大调,二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A段描绘了一副平静、宽广和博大的大海画面;B段与A段形成对比,起伏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回后又回归宁静,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之情。
整首歌曲的旋律疏松宽广,给人以海的气势。
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特殊时期,会用机敏的耳朵去聆听,用纯真的心灵去感悟。
而且他们也比较活泼好动,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所以在课上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利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学习自然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附点的演唱,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2.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3.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附点的演唱。
2.在律动、歌表演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图片、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在音乐背景下,学生有序进入音乐教室。
最新人音小学音乐二上《7第七课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第七课大海的歌》是人音小学音乐二上的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大海为主题,通过欣赏、学唱、演奏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首与大海相关的歌曲,以及一些与大海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较强,同时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主题,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2.学生能够学会唱教材中的歌曲,并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进行演唱。
3.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节奏、音高、呼吸等。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唱准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进行演唱,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与大海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2.互动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技巧。
4.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大海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与大海相关的乐器,如海浪鼓、海鸥笛等。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与大海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大海的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歌曲,并播放歌曲的音频。
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第7课大海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4、能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18)教学内容聆听《大海摇篮》,表演《海》并完成创编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学习表演《海》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你见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里默唱。
然后有感情地读词。
3、听录音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大海。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置带来的音准不准确。
5、随着教师像唱词一样唱歌谱。
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
教师适时用手势提示高低。
6、指名演唱。
三、聆听《大海摇篮》1、完整地聆听歌曲。
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第二课时(19)教学内容1、学习表演《云》2、编创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复习歌曲《海》三、学习表演《云》1、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3、听录音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随机纠正错误。
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指名表演,评价。
四、编创歌谣1、分小组看图填歌词,看歌谣中缺少的词应填什么?2、将填写的歌谣读给同学们听,边读边拍,看哪一组最准确。
五、总结第三课时(20)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2、聆听《海上风暴》3、编创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复习歌曲1、轻声齐唱2、分小组唱3、男女分组唱4、指名唱三、聆听《海上风暴》1、完整的地聆听管弦乐曲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个声音,请同学们相互评价。
二年级音乐《大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f力度记号,并能正确的运用。
2、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引导学生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并准确的表达歌曲所体现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并准确的表达歌曲所体现的美。
三、教具
钢琴(电子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联想,导入课题
1、多媒体出示几幅大海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2、导入这节课的主题——大海
3、启发学生说出大海的景色?
问: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大海的模样是不是总是一样的?(学生:不是一样的,师:有那些不同的情景?)
4、多媒体出示不同情景的大海,有风平浪静的大海、涨潮退潮的大海、巨浪翻滚的大海、会舞蹈的大海。
并欣赏各种大海的声音。
(多媒体播放海浪的各种音响效果)(二)学唱歌曲
1、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歌中唱到了什么样的大海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老师:“歌中唱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歌中的大海非常的平静、温柔、美。
3、老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温柔美丽的大海。
”小声跟范唱一遍。
4、老师:这首平静温柔的大海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三拍子怎么打啊?
X x x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可以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现在我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一边唱着一边来拍。
跟着范唱边唱边拍。
5、处理歌曲
同学们,这么温柔,这么美的大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演唱?
稍慢的速度,柔和、悠长、连贯的声音
好,现在让我们用柔和悠长连贯的声音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6、老师的声音跟你们的声音不一样,想不想听?仔细听,看哪个地方不一样?
老师演唱。
提问:“哪里不一样?”
出示渐强和减弱记号。
渐强,表示声音由弱变强,渐弱:表示声音由强变弱。
老师还用了一个记号仔细看,出示f,它是表示强的力度记号,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刚才唱的时候,把它放在了歌曲的哪一句?为什么?
7、现在,我们把这些记号用在歌曲的演唱中,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
跟伴奏完整演唱。
8、分组表演: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歌曲。
(三)小结:同学们,大海非常美,而且有很多丰富的海资源供我们人类利用,我们非常热爱大海,特别是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大海是她们的故乡,你们听,海的声音:放音乐《大海啊故乡》
还有很多赞美大海的音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自己上网查一下,听一听都可以,好,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