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5.33 MB
- 文档页数:6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未开展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签发《死亡证》( C )日内将纸质《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报送至辖区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在收到《死亡证》复印件7日内代为网报。
A、3B、5C、10D、152、医生填写好《死亡证》后,网报人员应于填写后( D )日内网报。
A、3B、5C、10D、15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对象( D )。
A.辖区内常住居民B.户籍居民C.35岁以上居民D、覆盖辖区内全人群4、死亡漏报调查在次年( A )前,完成本年度辖区内死因监测数据的核查和补漏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A.1月31日B.3月31日C.5月31日D.6月30日5、心脑血管事件监测中脑卒中的监测不含ICD-10编码中的( C )。
A.I60B.I61C.I62D.I636、我县各肿瘤登记处应收集和补充自( B )年1月1日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开展以来,辖区内人口中(包括户籍和非户籍)恶性肿瘤、原位癌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的新发病例、死亡病例。
A.2018年B.2016年C.2017年D.2020年7、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 A )联由填报单位留存。
A.一B.二C.三D.四8、恶性肿瘤当年粗发病率>( A ),当年粗死亡率>120/10万。
A.180/10万B.150/10万C.160/10万D.120/10万9、儿童伤害监测的监测对象是:因伤害休假(休学)( A )天以上的学生。
A.1B.2C.3D.41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指定科室及专(兼)职人员收集“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信息,病历归档后( C )个工作日内单卡录入或者批量导入国家信息系统。
A.3B.5C.10D.1511、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仅报有手术治疗的病例)以发病( C )天为期,按一次发病事件记录为一个病例。
A.7B.14C.28D.3012、辖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登记率应≥( D )。
预防主治系列-疾病控制-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单选题]1.我国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呈现的趋势是()。
A.降低B.不稳定C.波(江南博哥)动D.增长E.减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进展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增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呈现增长趋势。
[单选题]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以下哪些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A.肺结核、心脏病、脑梗、癌症B.胃癌、冠心病、白血病、艾滋病C.慢性阻塞性肺、高血压、肺结核、肺癌D.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甲减E.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单选题]3.关于“慢性病”。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慢性病”起病突急,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B.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也属于“慢性病”C.“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D.“慢性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为代表E.大多数“慢性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虽然该类疾病的病因复杂或未确切明了,但大多数疾病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单选题]4.下列不属于致癌的生物因素的是()。
A.乙型肝炎病毒B.甲型肝炎病毒C.幽门螺杆菌D.日本吸血虫E.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CDE四项,均属于导致癌症的生物感染因素,其中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癌有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有关、日本血吸虫感染与直肠癌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慢性病防治试题(附答案)1. 能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重量叫做一个交换份。
(√)2. 我国高血压流行特点为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
(╳)3. 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
(√)4. 使用水银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水银柱若不在刻度上,可进行估读,末位数值可出现1、3、5、7、9。
(√)5.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7. HbA1c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目前我国已采用HbA1c作为诊断标准。
(√)8. 糖尿病患者女性妊娠后称为妊娠糖尿病。
(√)9. 对高血压测量时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按照收缩压水平分级。
(╳)1. 下列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D)。
A. 常见病、多发病B. 潜伏时间长,发病隐匿C. 一旦发病多数不能自愈D. 患病后都能够治愈2. 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C)。
A. 慢性病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B. 全球疾病总负担主要是由慢性病所致C. 慢性病发病率比传染病发病率低D. 慢性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首要原因3. 不属于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特点的是(A)。
A. 防治工作由专科医院的内科负责B. 防治工作通过三级医疗保健网来实现C. 防治对象包括患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D. 防治工作由防疫、防病部门和医疗、康复部门共同完成4. 关于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年龄在65岁以上C. 遗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D. 几乎在所有国家中有10%~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5. 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下列哪个时间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D)。
A. 3个月B. 半年C. 1年D. 2年6.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种类、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NCD)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
并规范所涉及的慢病重点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和医疗费用昂贵的,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
当前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一组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
由于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 ,80%慢性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约1/2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世界上慢性病的发生男女机会相同,约1700万慢性病患者不到期望年龄就过早死亡,如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80%心脏病、中风和II型糖尿病能够预防,40%癌症亦可以防治。
特点:1.病因复杂,发病与多个行为因素有关。
2.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得病时间。
3.病程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对健康损伤严重。
4. 很难彻底治愈,表现为不可逆性。
种类: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常见有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
恶性肿瘤(癌):主要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等。
精神类疾病:精神、心理障碍,过劳症;强迫、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
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
危险因素: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变异有关环境因素:年龄、体重超重与肥胖、长期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吸烟与饮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接触等因素。
卫生资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习题带答案21.关于道德权利,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道德权利都是法律权利B.道德权利是法律权利的后盾C.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对应的D.道德权利是道德义务的前提E.道德权利是依法行使的权利和应享受的利益22.以下不属于医学原那么的是A.公正原那么B.有利原那么C.尊重原那么D.人道原那么E.不伤害原那么23.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A.医学科研B.医学实践C.理论实践D.理论系统E.理论深刻24.当患者对医生所实施的诊治手段有质疑时,医生必须详细地向患者说明、解释,在患者愿意时才能进展。
这属于患者的A.知情同意权B.平等医疗权C.疾病认识权D.保护隐私权E.社会责任权25.在慢性疾病中,医患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主动一主动型E.被动一被动型26.《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出了A.不伤害原那么、尊重原那么和保密原那么B.尊重原那么、为患者利益原那么和保密原那么C.尊重原那么、为群众利益原那么和保密原那么D.不伤害原那么、为患者利益原那么和保密原那么E.不伤害原那么、为患者利益原那么和尊重原那么27.属于医德评价方式的是A.医德修养B.医德教育C.主观动机D.客观效果E.社会舆论28.容易诱发某些医疗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特征之一是A.开放性B.求利性C.自主性D.可控性E.平等性29.能表达医生特殊干预权的是A.医生要保护患者的隐私B.医生对自杀患者予以制止c.医生的行为要遵循医德标准的要求D.医生在紧急灾难面前要服从卫生部门调遣E.医生的行为以保护患者利益、促进患者安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30.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献血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罚款B.警告C.责令改正D.限期整顿E.撤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1.C 22.D 23.B 24.A 25.C 26.D 27.E 28.B 29.B 30.C。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单项选择题]l、下列不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是()A.吸烟B.饮酒C.饮食不合理D.熬夜E.锻炼身体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2、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C.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D.早发现、早治疗、对症防治E.早发现、对症治疗、心理治疗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本题主要是明确三级预防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内容。
[单项选择题]3、在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最大的困难是()A.医疗条件差B.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不依从C.病人经济困难D.医患关系不好E.宣传力度不够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4、慢性病的发病及相关资料收集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描述疾病分布B.已被彻底消灭传染源C.向卫生部门报告疾病流行状况D.制定卫生政策E.研究疾病病因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5、疾病监测属千哪项研究()A.前瞻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描述性研究D.实验性研究E.队列研究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6、下列关千慢性病叙述错误的是()A.慢性病一般不会爆发流行B.慢性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关C.随访前瞻性研究是研究慢性病的好方法D.社区管理模式适合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国情E.病原体感染与慢性病的发展没有关系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7、下列危险因素中属千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是()A.吸烟、喝酒B.脂肪的摄入太多C.体力劳动、运动过少D.工作中接触的毒物太多E.肥胖的增加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8、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属千()A.一般干预B.特殊干预C.主动干预D.被动干预E.选择型干预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9、某男士,58岁,糖尿病患者,医生劝其进行规律体育锻炼,饮食合理,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这属千()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病因采取有针对的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属千一级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试题及答案汇总1、食物中1g脂肪产生的热量是(c)。
(a) 16.7kj (b) 29.3kj (c) 37.7kj (d) 4.0kcal (e) 7.0kcal2、食物热效应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额外消耗的(b)。
(a)维生素(b)能量(c)蛋白质(d)脂肪(e)碳水化合物3、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的食物热效应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b)。
(a)5%(b)10%(c)15%(d)20%(e)30%4、基础代谢是指(d)。
(见资料4?p.3)(a)食物热效应(b)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c)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d)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e)轻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5、成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为(c)。
(见资料1、p.4)(a)12%-14%(b)25%-30%(c)55%-65%(d)30%-50%(e)70%-80%6、一成年男性、身高175cm、体重70kg、其身体质量指数为( b )(a)19.8(b)22.9(c)23.6(d)24.7(e)28.07、在人体内氧化产生200kcal能量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是( c )(a)10g(b)25g(c)50g(d)100g(e)200g(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d)矿物质(e)维生素9、成人膳食中脂肪供能比最好不超过(c)。
(a)10%(b)20%(c)30%(d)40%(e)50%10、在人体内氧化产生360kcal能量所需要的脂肪是( a )。
(a)40g(b)90g(c)120g(d)150g(e)180gs("content_relate");。
第十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习题A1型题(1-40)1.以下哪点是慢性病的特点()A 绝大多数都可以治愈B 绝大多数都不可以预防C 绝大多数都不可以治疗D 绝大多数都可以治疗,也可以治愈E绝大多数都可以治疗,但不可以治愈2.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的危险因素是()A 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B吸烟、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C吸烟、饮酒、静坐生活方式D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E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3.据WHO估计,2005年全死因死亡数为5800万,其中约60%是死于()A慢性病 B 传染性疾病C精神病 D 车祸 E 以上都不是4.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A吸烟B饮酒 C血脂异常 D遗传 E高血压5.在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和评估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仅考虑可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B仅考虑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C仅考虑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D仅考虑年龄、性别和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E同时考虑可控制、可干预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6. 关于血脂异常,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胆固醇升高B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升高C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D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E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7.关于血清胆固醇,正确的是()A从食物吸收的胆固醇约占20%,体内合成的胆固醇约占80% B从食物吸收的胆固醇约占80%,体内合成的胆固醇约占20% C从食物吸收的胆固醇约占50%,体内合成的胆固醇约占50% D全部从食物吸收E全部从体内合成8.我国血脂异常的类型是()A以高总胆固醇血症为主B以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主C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主D以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主E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比例基本一致9.关于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错误的是()A城市人群高于农村人群B 女性高于男性C中老年患病率明显高于青年D随年龄增加而升高E总患病率为18.6%10. 哪种人群患高脂血症的危险性最大()A 中年男性B 中年女性C 80岁以上的老年人D青少年E 婴幼儿11. 关于吸烟,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烟草生产和消费均占全球1/3以上B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C可使体内处于慢性缺氧状态D 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可加速动脉硬化12. 进行有氧运动的适宜运动强度为 ( )A 极高强度B 高强度C 中等强度D 低强度E 极低强度13.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中,中国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是()A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B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C腰围男性≥94cm,女性≥80cmD腰围男性≥94cm,女性≥85cmE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14. 可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因素是()A不饱和脂肪、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吸烟B食物纤维、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吸烟C饱和脂肪、食物纤维、身体活动不足、超重D不饱和脂肪、食物纤维、身体活动不足、超重E饱和脂肪、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吸烟15. 冠心病第一级预防的目的是()A 积极治疗高危个体防止其发展为疾病B降低复发事件危险及减少介入治疗C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D积极治疗以降低其风险E减少人群总体的行为危险因素,并积极治疗高危个体防止其发展为疾病16. 冠心病第一、第二级防治内容ABCDE防治法中的E是指()A运动、控制血压、控制体重指数B运动、教育、情绪C运动、合理饮食、情绪D运动、合理饮食、控制糖尿病E运动、戒烟、教育17. 冠心病的3个可控制的主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是()A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B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C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D高血压、糖尿病、吸烟E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18. 恶性肿瘤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是()A吸烟、饮酒、感染B吸烟、不良饮食、遗传C吸烟、感染、遗传D吸烟、不良饮食、感染19. 我国高发癌谱,死亡率下降最明显的为()A 肺癌B 肝癌C 乳腺癌D 食管癌E宫颈癌20. 我国高发癌谱,死亡率上升最明显的为()A 肺癌B 肝癌C 乳腺癌D 食管癌E宫颈癌21. 肿瘤第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为()A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 基因治疗C 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D 防止近亲结婚E 肿瘤的姑息疗法22.以下不是肺癌危险因素的是()A 遗传因素B 吸烟C接触石棉D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井水E 长期吸入含苯并(a)芘的污染空气23. 全球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之首的是()A 肺癌B 肝癌C 胃癌D 食管癌E 直肠癌24.幽门螺旋杆菌可引起哪种癌症的发生()A 肺癌B食管癌C 肝癌D胃癌E 宫颈癌25.能引起子宫颈癌的生物因素为()A 乙肝病毒B 血吸虫C EB病毒D 丙肝病毒E 人乳头状瘤病毒26.不适合进行早期筛检的肿瘤为()A 肺癌B 乳腺癌C直肠癌D宫颈癌E 结肠癌27. 控制吸烟可减少总癌症死亡约()A 10%B 20%C 30%D 40%E 50%28. 以下不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危险因素的是()A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B 吸烟C童年时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D爱吃过热的食品E α—抗胰蛋白酶缺乏29.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早期干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A 控制职业因素B 消除大气污染C 药物治疗D 戒烟E 以上都不是30.下面哪种职业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最高?( )A 保洁人员B 建筑工人C家庭主妇D保安人员E软件工程师31.高血压防治的限盐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为多少?我国建议的摄入量为多少?( )A 6g以下,8g ~ 10gB 8g以下,10g以下C 6g以下,10g以下D 8g ~ 10g,8g以下E 10g以下,6g以下32.高血压的饮食习惯中错误..的是:( )A 多吃蔬菜和水果B 吃面条,喝面条汤C 喝茶、喝粥D 适度饮酒E 不多吃咸菜33.高血压病人不应从事的运动为:()A 慢跑B 举重C 游泳D 骑车E 广播操34.处于任何危险度级别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接受()A 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B 药物治疗C 手术治疗D 卧床休息E 以上都是35. 高血压的病因,生活方式的比重占()A 20%-30%B 30%-40%C 40%-50%D 50%-60%E 60%-70%36.导致发生脑卒中的最首要的危险因素是:()A 高脂血症B 高血压C 吸烟D 酗酒E 糖尿病37.脑卒中的流行特点不包括...:()A 高发病率B 高死亡率C 高致残率D 高住院率E 高复发率38.关于脑卒中的防治,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措施有:()A 积极进行高血压、血糖和血脂等相关疾病的治疗B 尽快将患者送至附近具有神经科治疗条件的大型综合医院C 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D 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锻炼,加快和促进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康复E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39.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不包括...:()A 营养与膳食不合理B 肥胖C 高龄D 饮酒E 长期精神紧张40.在糖尿病的膳食治疗中,理想的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A 55%~60%B 60%~65%C 65%以上D 60%以上E 65%以下41.在糖尿病的膳食治疗中,理想的每日脂肪(包括植物油)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A 25%以下B 30%以下C 25%~30%D 25%以上E 30%以上42.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患率最高的为()A 糖尿病B 肥胖(不含超重)C 高血压D 冠心病E 慢性阻塞性肺病A2型题(43-60)43.某男,40岁,身高1.7米,体重85公斤。
1、下面哪项不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1)迁延性 (2)无自愈性 (3)可治愈性 (4)病因复杂2、下面哪项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自杀 (2)老年痴呆症 (3)车祸 (4)中暑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下面哪项不许确:(1)死亡率高 (2)致残率高 (3)负担重 (4)不可治愈性4、吸烟不是下列哪项疾病的危(wei)险因素:(1)肥胖 (2)食道癌 (3)高血压 (4)肺气肿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wei)险因素有:(1)不合理膳食 (2)肥胖与超重(3)遗传与基因因素 (4)以上均是6、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病原体感染有:(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2) HBV 与原发性肝细胞癌(3) EB 病毒与鼻咽癌 (4)以上均是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往往不是单个因素各作用简单相加(2)往往是多个危(wei)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协同作用(3)二者均对(4)二者均不对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1)预防策略与措施 (2)疾病监测(3)二者均是 (4)二者均不是9、慢性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是:(1)分级预防 (2)一级预防 (3)二级预防 (4)三级预防10、自我保健属于以下哪项:(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1、健康教育属于以下哪项:(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即属于以下哪项:(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3、对群众进行筛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属于:(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4、通过遗传咨询,宣传不近亲结婚属于:(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5、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染色体异常而终止妊娠:(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6、采取对症治疗,减少慢性病的不良反应属于:(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7、防止癌症的复发转移属于:(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8、积极正确的治疗,最大限度的延缓和减少慢病并发症的发生属于:(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19、对已丧失劳动力或者伤残者通过康复治疗,使其恢复劳动力属于:(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以上均不是20、对社区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可利用的渠道是:(1)健康教育画廊 (2)专栏 (3)广播 (4)以上均是21、社区医生应掌握哪些要点来开展健康教育:(1)分析社区人群特点、需求和社区资源(2)针对社区人群认知程度,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制定社区综合干估计划 (3) 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分类健康指导和个性化防治策略(4)以上均是22、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wei)险因素是:(1)超重 (2)高盐膳食 (3)中度以上饮酒 (4)以上均是23、体重指数为:(1) BMI:体重/身高 2 (kg/ m2 ) (2) BMI: 体重/身高 2 ( g/ m2 )(3) BMI: 体重/身高(kg/ m) (4) BMI: 体重/身高 (g/ m)24、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为:(1) ≥24 (2) 18.5—23.9 (3) ≥28 (4) ≤1825、可能成为高血压危(wei)险因素的有:(1)心理因素 (2)遗传 (3)高脂血症 (4)以上均是26、社区确定高血压管理对象的方式有:(1)门诊筛查和健康体检(2)通过社区卫生调查或者进行专项慢病筛查(3)抽样调查(4)①和②27、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应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出,进入综合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1)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2)浮现高血压急、慢性并发症的症状(3)规律药物治疗2-3 周,降压效果不满意者(4)以上均不是28、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应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出,进入综合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1)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2)规律药物治疗2-3 周,降压效果不满意者(3)患者服降压药后浮现不能解释或者处理的不良反应(4)轻度高血压的患者29、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应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出,进入综合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1)轻度高血压的患者(2)妊娠或者哺乳期有高血压的妇女(3)中度高血压的患者(4)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30、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1)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2)半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两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4)以上均不对31、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即(1)即血压正常,因此无需定期测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