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360.05 KB
- 文档页数:8
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淮安市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Ⅰ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4 页,包括填空题(共 14 题)、解答题(共 6 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 答题前,请您务势必自己的姓名、 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笔迹的 0.5 毫米署名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试题一定用书写黑色笔迹的 0.5 毫米署名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地点, 在其余地点作答一律无效。
若有作图需要,可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绘清楚。
参照公式:1棱锥的体积公式: V 棱锥 = Sh ,此中 S 为棱锥的底面积, 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题 5 分,合计 70 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地点上 ......... 1.设复数 z 知足 (1 2i ) z3 (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z 的实开始部为.k 02. 设会合 A{ 1, 0, 1},Ba 1, a1,A B{0} ,则实数aNk 2kk 2a 的值为.k > 93.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 的值是.Y输出 k4. 为认识一批灯泡 (共 5000 只)的使用寿命, 从中随机抽取了100 只进行测试,其使用寿命(单位: h )以下表:(第 3题)结束使用寿命[500 ,700)[700 ,900)[900 , 1100)[1100 ,1300) [1300 ,1500)只数52344253依据该样本的频数散布,预计该批灯泡使用寿命不低于 1100 h 的灯泡只数是.5.电视台组织中学生知识比赛,共设有 5 个版块的试题,主题分别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异传统文化、创新能力 . 某参赛队从中任选 2 个主题作答,则“立德树人”主题被该队选中的概率是.y6.已知函数 f x a(x b a且 a, b R的图象 f ( x)log a (x b)( )log)(1)以下图,则 a b 的值是.+-3O x 7.设函数 y sin x(0x) ,当且仅当 x时,-2312y 获得最大值,则正数的值为.(第 6题)8.在等比数列 { a n } 中, a21,公比 q 1 .若 a2,4 a3,7 a5成等差数列,则 a6的值是.9.在体积为3的四周体ABCD中,AB平面 BCD, AB ,BC ,BD ,则 CD 长度的全部值2=1=2=3为.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 P,0)的直线与圆x2 y2相切于点 T,与圆(-2+ =1( x a) 2( y3) 2 3 订交于点R,S,且PT=RS,则正数a的值为.11.已知 f (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对于随意的x[0,) ,知足 f ( x+2)=f ( x). 若当x[0, 2)时, f ( x)| x2x 1| ,则函数y=f ( x)-1在区间[-2,4] 上的零点个数为.A12.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点 A 位于两平行直线m,n 的同侧,且 A 到Bmm,n 的距离分别为 1,3.uuur uuur点 B,C分别在 m,n 上,|AB AC| 5,uuur uuur.n 则 AB AC 的最大值是C设实数 x,y 知足x2(第 12 题)13.y21,则 3x22xy 的最小值是.414.若存在 ,R ,使得tcos32cos,则实数 t的取值范围是.≤ t ≤5cos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合计 9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地区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 14 分)在斜三角形 ABC中, tan A tan B tan A tan B 1.( 1)求 C 的值;()若 A 15o, AB 2 ,求△ABC的周长.216.(本小题满分 14 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M, N, P 分别为棱 AB, BC,C1D1的中点 .求证:( 1) AP∥平面 C1MN;D 1P C111( 2)平面 B1 BDD⊥平面 CMN.B1A1DCNA M B(第 16 题)17.(本小题满分 14 分)植物园拟建一个多边形苗圃,苗圃的一边紧靠着长度大于 30 m的围墙 . 现有两种方案:方案① 多边形为直角三角形 AEB(∠ AEB=90o ),如图 1 所示,此中 AE+EB=30 m;方案② 多边形为等腰梯形 AEFB( AB>EF),如图 2 所示,此中 AE=EF=BF=10 m.请你分别求出两种方案中苗圃的最大面积,并从中确立使苗圃面积最大的方案.A B A BE E F图1图2(第 17 题)18. (本小题满分 16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已知椭圆x2y21(a b 0) 的离心率为 2 . A 为椭圆a2b22uuur uuur y 上异于极点的一点,点P知足OP2AO .( 1)若点 P 的坐标为(2,2 2),求椭圆的方程;BP C( 2)设过点P 的一条直线交椭圆于B, C 两点,且uuur uuur1,务实数 m BP mBC ,直线 OA, OB 的斜率之积为2的值 .O x A(第 18 题)19. (本小题满分 16 分)设函数 f ( x) ( x k 1) x k , g( x)x k 3 ,此中k是实数.( 1)设 k=0,解不等式x f ( x) ≥1x 3 g( x) ;2( 2)若 k≥0,求对于 x 的方程f ( x)x g( x) 实根的个数.20.(本小题满分 16 分)设数列 { 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 { a n } 的前 n 项和 S n 1( a n 1)2,n N * .a4()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1n( 2)等比数列 { b n } 的各项均为正数,b n b n 1≥S n2, n N *,且存在整数 k ≥ 2 ,使得 b k b k 1 = S k 2 .(i )求数列 { b n} 公比 q 的最小值(用 k 表示);(ii )当n≥2时,b n N*,求数列 { b n} 的通项公式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1 参照答案一、填空题:31. 【答案】 5【分析】由于 z3 3(1 2i ) 3 6i3 ,因此 z 的实部为 .1 2i (1 2i )(1 2i) 552.【答案】 1【分析】∵ A B{0} ,∴ 0B ,∴ a 1 0 或 a1 经查验当 a1 时,切合题意 .0 ,解得 a 1 .a3. 【答案】 17【分析】当 k =0 时,循环结果为 k =1;持续循环,结果k =3;持续循环,结果 k =17.退出循环,输出 k的值 .4. 【答案】 1400【分析】使用寿命不低于1100h 指的是使用寿命在[1100, 1300) 和[1300 , 1500) 范围以内,故使用寿命不低于 1100h 的灯泡数目预计是 25 3500 1400 .1005. 【答案】25【分析】 从 5 个主题中选择 2 个主题作答, 共有 10 种结果, 此中“立德树人” 主题被选中的结果有 4 种,故“立德树人”主题被选中的概率 = 4 2.10 56.【答案】 92b ) ,190=log a= ,【分析】∵函数( ) 的图象经过点(-3 , 0) 和点 (0 , -2) ,∴有(-3+ 解得 a2∴+=.f x-2=log a (0+ b ) ,=4, a b 2b7. 【答案】 2【分析】∵ 0 x且仅当 x 时 y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1,且32k( k z) ,解得1212224k 2(kz) . 又∵仅当 x时 y 取最大值,∴函数周期知足:3T ,即32,即12223 ,∴2 .8.【答案】 149【分析】∵ a 1, 4a 3, 7a 5 成等差数列, ∴ 2 4a 3 a 1 7a 5 ,即 8a 1 q2a 1 7a 1 q 4,解得 q 21, 1,∵ q1,7∴ q1,∴ a 6 a 2 q 4 (q 2 )21 .7499. 【答案】 7, 49【分析】由题意知四周体ABCD 的体积 V1S BCD AB1S BCD3,∴S BCD3 3 .3322又1 且 BC ,BD ,∴ 3 o或 120 o , 由余弦定SBCDBCBD sinCBDsin CBD,∴CBD60=2=322理得 CD 2BC 2 BD 22BC BD cos CBD 7 或 19,故 CD 7或 19.10. 【答案】 4【分析】如图,连结OT ,∵ OT =1, OP =2,∴∠ TPO =30o ,∴直线 PT 方程为: y3( x 2) ,即 x 3y 2 0 .3y54又2213 ,且 PT RS ,∴,3PT2RS 3=SR由弦长公式可知,圆心(a , 3) 到直线 PT 的距离 d 为3, 22T1| a3 3 2 |,∴ a 4 .P又∵ d–3 –2 –1O 1234x22–11( 3)11. 【答案】 7–2【分析】由 f ( x +2)= f ( x ) 知 f ( x ) 是以 2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3函数 y =f ( x )-1 的零点个数由 y =f ( x ) 与 y =1 的交点个数确立 .画出函数 y =f ( x ) 在区间 [-2, 4]上的图象,与直线 y =1 有 7 个交点,故函数 y =f ( x )-1 有 7 个零点 .y321y=1–2–1O 12 3 4x–112. 【答案】214【分析】成立以下图的直角坐标系,yAmBnOCx此中, (0,3),设 (,2), (,0) ,则uuuruuuruuuruuurAB (b, 1) ,AC (c,3), 由| AB AC| 5知 ,AB bC c( b c)2( 1 3) 25 ,化简得 (bc)29 ,由 (bc)2≥ 4ab 得 ab ≤9.4uuur uuur bc 3≤ 9321,当且仅当 b =c 时取最大值 .∴ AB AC4413.426x x1 x t 1,yt 3x 22 xy 6 2t 2≥6 42.2y tt112y (t ,2 )t14.2,13s cos[ 1,1]s0t0 .s[ 1,0) t s 2s2t 2s 22s2t 2s22t 2s 2t≥2s 32 s≤ t ≤5ss [ 1,0)3ss2t ≤2s5s2 sp( s)2s3[1,0) 2s32 s2smin2 3q(s)2s 35s21,0)2s 3 5s 22[1t ,1 .2 s2smax3tan Atan B tan A tan B1tan Atan B 1tan A tan B1 tan A tan B 01ABCtan(AB) tan A tan B 141 tan A tan B 1tan(180oC) 1tan C10oC180o C135o .62ooB 180 oA C 30 o .ABCA 15,C135BCCAABBC CA AB29sin Asin BsinC sin15 osin30 oosin135BC 2sin15o2sin(45o30o) 2(sin 45ocos30ocos45osin30 o)6212CA 2sin30 o 1 2ABCABBC CA2 16 22 6 21422.D 1PC 1B 1-1111P1 1A 1ABCDAB C DMAB CDAM =PC 1.AM CD PC 1 CDAM PC 1 AMC 1PD( 16 ).AP C1M.4AP C1MN C1M C1MN AP C1MN .6 2AC ABCD AC BD.M NAB BCMNAC.MNBD.8ABCD-A1B1C1D1DD1ABCD MNABCDDD1MN.10DD1∩ DB=D DD1DE BDD1B1MN BDD1B1.12MN C1MN B1BDD1C1MN.1417.S1 S2.=S113AE x x(30 x)22255 (x=15“=”).≤ 1 x (30 x)5 222BAE=θS2100sin (1cos,, .8 )02S2'100(2cos 2cos1) 0cos1cos1.1020,230,33,32 S2'+0-S2( S2 )max75 312 3255753BAE=3.225522.m, 753m=2BAE314uuur uuur 2), 2 18.OP2AOP(2,A11.211 1a 2 2b 22 b 2 2 1.2a 222 a 2=2 b 2=1 x22A ( x 1 y 1) B ( x 2 y 2) C ( x 3 y 3).24y 2 1 .6uuur uuurOP 2AOP (-2 x 1 -2 y 1).uuuruuurx 1- x 2 -2 y 1- y 2)= m ( x 3- x 2 y 3- y 2)BPmBC (-22x 1x 2 m( x 3 x 2 ) ,x 3 =m 1x 2 - 2x 1,mm92 y 1 y 2 m( y3 , y 3 =m 1y 2 - 2y 1 .y 2 )mm22m 1x 22x 1 m 1y 22y 1mmmm1a 2b24x 1 2 y 1 2 (m 1)2x 2 2 y 2 2 4(m 1) x 1 x 2y 1 y 2 1.12m2a 2b 2m 2a 2b 2 m 2 a 2 b 2A Bx 1 2 y 12 1, x 22y 22a 2b 2a 2b 2 1 .OA OB1y 1 y 21 x 1x2 y 1 y 2 0.14x 2a 2b 22x 124( m 1)21m 5.16m2m22x ≥ ,19.1 k =0f ( x)( x1) x ,g( x)x3 .x ≥ 0 .2x3≥ 0( x 1)x ≥ 1( x3)2 x 2x 3≥ 02x ≤3[1, ) .5x ≥ 1.22f (x) x g( x)( xk 1)x k x x k 3 .xk ≥ ,x ≥ kx ≥ 0 xk1 0 .xk 3≥ 0(2 k 1)x 2 (k 2 1)x k (k 1)20( x ≥ k ) .7k1 x 32.2k1 (k 1)2 (3k 1)22ik1x4 1.103=033ii0≤ k1k1[(2 k1)x k( k 1)]( x k 1) 023x 1k (k1)x 2 k 1 .1 2k>0x 1x 2x 2k1 k x 1k3k 2≥ 0x 1 ≥ k .1 2k.14iiik1k 3k 2 0x 1 kx 1.ii x 11 2k2x 2 k 1k .k ≥1k1230 ≤ k1k1.1623,2k 1,ii2x k 2 1k .2(2 k 1) k ,h(k ) 3k 2 ,S n1( a n 1)24S n 11(a n 1 1)2, n ≥ 2.4-(a n a n 1)(a nan 12) 0, n ≥ 22{ n }a n a n 1 0,n ≥ 2 .aa na n 1 2, n ≥ 2{ a }.4n2 I n =1 a 1=1 a n =2n -1S n =n 2 .由 b k b k 1 S k 2 (k ≥ 2) 得, b 1k 2 1 ,kq2n 1因此 b nkb 1 q n 1 k 2 q2,③由 b n b n 1 ≥ S n 2 得, k 4 q 2 n 2 k ≥ n 4 ,即 q n k ≥n2, ④k当 = 时,④恒成立 .n kk ln q lnn n 1k+1 时,④两边取自然对数,整理得:k . ⑤当 ≥ ≥n≥12n 1 kkk1 1 ln 1设 f ( x)ln x( x 1) ,则 f '( x)x 1)2x ,x1( x记 g( t)1 t ln t , 0t 1,则 g '(t)1 t0 ,t故 g(t) 为( 0, 1)上增函数,因此g(t) g (1)0 ,进而 f '( x) 0 ,ln n1 . 故 f ( x) 为 (1,+ ) 上减函数,进而k 的最大值为 k ln1nk1k⑤中,k ln q≥ k ln 11,解得 q ≥1 21 .10 分2kk1 2当 n ≤ k 1 时,同理有 q ≤ 1,k112因此公比 q 的最小值为1(整数 k ≥ 2) .12 分k(Ⅱ)依题意, qN * .1 22由( 2)知, q,111k (整数 k ≥ 2),k11 21 2因此 q ≥ 11 , q ≤ 1 ≤ 4 ,kk1 进而 q {2,3, 4} ,1 21 27当 q =2 时,1 ≤ 21 ,只好 k =3,此时 b nn≤ 9 2 2,不符;kk 12016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淮安高中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1212n5q=31≤ 3≤ 1k=2b n 4 22 k k11212q=41≤ 4≤ 1k=2b n22 n 3.k k1b n22n 3 .16。
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数 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共14题)、解答题(共6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试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律无效。
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设集合M= {x |x ─21<0},N={x |2x+l>0},则M ∩N= · 2.巳知复数z 满足z 2+1=0,则(z 6+i)(z 6—i)= ·3.在总体中抽取了一个样本,为了便于统计,将样本中的每个数据乘以100后进行分析,得出新样本平均数为3,则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为 ·4.幂函数y=f(x)的图象经过点(—2,—81),则满足f(x)=27的x 的值是 · 5.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6.如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7)的会徽图案,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 1=A 1A 2=A 2A 3=…A 7A 8=1,如果把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记OA 1,OA 2,…,OA n ,…的长度构成数列{a n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7.给出一个算法:Read xIf x ≤0 Thenf(x)← 4xElsef(x)←2 xEnd IfPrint f(x)根据以上算法,可求得f(—3)+f(2)的值为 ·8.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按顺序均匀分布着A 1,A 2,A 3,A 4,A 5,A 6,六个点.则21A A • 32A A +32A A •43A A +43A A •65A A +54A A •65A A +65A A •16A A =9.若函数f(x)=Asin(wx+φ)+1(w>o ,|φ| <π)对任意实数t ,都有f(t+π/3)=(- t+π/3).记g(x)=ACOS(wx+φ)—1,则g(π/3)=10,已知函数f(x)=log a lxl 在(0,+∞)上单调递增,则f(—2) f(a+1).(填写“<”,“=”,“>”之一)11.过抛物线y 2=2px(p>o)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交其准线于点C 。
扬州、泰州、南通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析与评价报告一、试卷分析和评价(一)试卷结构扬泰通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以下简称二模调研历史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非选择题5题,共60分,包括必做题(40分)和选做题(20分)两部分。
其中第21题至第2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分值为21题11分,22题9分,23题10分,24题10分。
第25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考生可以选定其中两题,每小题10分。
试卷满分120分。
详细分析见表1试卷结构表(表1)(二)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落实情况二模调研历史试题考核的知识点覆盖了《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中的大多数一级子目。
试卷考核的能力100%覆盖了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模调研历史试题对《考试说明》的覆盖情况表(表2)注:表中的“子目”指的是《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部分所列子目;“考核能力”所列1、2、3、4分别对应《考试说明》中指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三)整体评价1.关注考核的知识点的覆盖率,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二模调研历史试题通过选取信息含量丰富的材料设计既有时间跨度、模块跨度,又有一定内在关联度的综合性问题和选择题干扰项来解决考核的知识点的覆盖率问题;考核的知识点覆盖了《考试说明》的大多数一级子目,知识覆盖率高。
考核的知识都属于《考试说明》和中学教学中的主干知识,大都反映了自古以来重大的社会问题,如郡县制、重农抑商、儒家思想、现代化、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城市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进化论、工业革命、两极格局、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等,没有“繁、难、偏、旧”的内容。
2.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
11.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随着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国贸易伙伴的重心和格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不同年份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中(单位;%),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状况的是口苏联东欧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巨]西方发达国家匮l其它地区. A B C D12. 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合作社,劳动生产集体统一安排,劳动成果在优先完成国家任务、集体积累之后实行按劳分配,合作社内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都受到一定限制。
与这一经济形式特征直接相关的是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D.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13.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15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
到2000年底,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1%, 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6%,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残疾儿童入学率也有较大提高。
这些成就的取得直接受益千A.《义务教育法》的全面落实B.国民教育体系的逐渐形成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4.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流行期间,由千教会的无能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怀疑,天主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为更加现实的思考留出了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
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冲击A.使得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B.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作了准备C.挑战了天主教会的创世说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15.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
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16.关千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及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联合考试数学试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1. 已知集合A ={1,3,a},B ={4,5},若A ∩B ={4},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2. 复数z =2i 2+i(i 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为________. 3. 某单位普通职工和行政人员共280人.为了解他们在“学习强国”APP 平台上的学习情况,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职员中抽取容量为56的样本.已知从普通职工中抽取的人数为49,则该单位行政人员的人数为________.4. 从甲、乙、丙、丁这4名学生中随机选派2人参加植树活动,则甲、乙两人中恰有1人被选中的概率为________.5. 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_.i ←1S ←2While i<7S ←S ×ii ←i +2End WhilePrint S6. 函数y =4x -16的定义域为________.7. 将函数y =2sin 3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y =f(x)的图象,则f ⎝⎛⎭⎫π3的值为________.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0,b>0)的右顶点A(2,0)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b 的值为________.9. 在△ABC 中,已知C =120°,sin B =2sin A,且△ABC 的面积为23,则AB 的长为________.10. 设P,A,B,C 为球O 表面上的四个点,PA,PB,PC 两两垂直,且PA =2m ,PB =3m ,PC =4m ,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m 2.11.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f (x +4)=f (x ),且在区间[2,4)上,f (x )=⎩⎪⎨⎪⎧2-x ,2≤x <3,x -4,3≤x <4,则函数y =f (x )-log 5|x |的零点的个数为________.1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 +c>0(a,b,c ∈R ) 的解集为{x |3<x <4},则c 2+5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B 在圆x 2+y 2=4上,且AB =22,点P(3,-1),PO →·(PA →+PB →)=16,设AB 的中点M 的横坐标为x 0,则x 0的所有值为________.14. 已知集合A ={x|x =2k -1,k ∈N *},B ={x |x =8k -8,k ∈N *},从集合A 中取出m 个不同元素,其和记为S ;从集合B 中取出n 个不同元素,其和记为T .若S +T ≤967,则m +2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二、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向量a =(cos α,sin α),b =⎝⎛⎭⎫sin ⎝⎛⎭⎫α+π6,cos ⎝⎛⎭⎫α+π6,其中0<α<π2. (1) 若a ∥b ,求α的值;(2) 若tan2α=-17,求a ·b 的值.16.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侧面BCC 1B 1为正方形,A 1B 1⊥B 1C 1.设A 1C 与AC 1交于点D,B 1C 与BC 1交于点E.求证:(1) DE ∥平面ABB 1A 1;(2) BC 1⊥平面A 1B 1C.。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8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新华网报道,智利当地时间27日凌晨发生里氏8.8级地震,现已造成800多人死亡,损失惨重。
读图完成l~3题。
1.强震发生时,全球新的一天范围是旧的一天的A.1倍多B.2倍多C.3倍多D.4倍多2.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硅铝层B.岩石圈C.软流层D.下地幔3.地震发生时节,震中附近的气候主要受A.西风带影响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C.信风带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2)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3)4.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5.对照图3,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6.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
读图4完成7-8题。
7.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内外力共同作用 B.乙——断层下陷C.丙——背斜顶部侵蚀 D.丁——冰川侵蚀8.丁地所受侵蚀作用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某大洲局部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5),完成9-10题。
9.甲、乙、丙自然带分别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10.乙自然带在图示区域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图6),完成11-13题1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东部沿海地带 D.东部季风区12.近年影响③地耕地不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非农占耕 B.水蚀毁耕C.生态退耕 D.沙暴吞耕13.为确保我国l8亿亩的耕地红线,下列措施中,当前最适宜的是A.围垦东部沿海湿地,扩大耕地面积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C.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D.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住房公寓化读“我国某海滨小城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图7),完成14-16题。
2020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历 史 2020.5本试卷包括第 Ⅰ卷(选择题 )和第 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甲骨文字“宰”,字从宀 (mian) ,从辛,意为家庭内从事执役的奴隶罪人,负责 王室贵族的饮食、车服等杂役。
西周时期“宰”地位不断提高,逐步成为百官之长,例如周 公曾任大宰。
这一变化反映( )A. 君主专制呈现加强趋势B. 家和国具有共通性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礼乐制度日益崩坏2. 唐朝贡举的实际主持人为知举官, 达官贵人或社会名流得发“公荐”给知举官, 知举 官依据“公荐”推选名单、参考举人考试成绩决定录取名单,故有“通榜”之称,通常皇帝3. 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 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
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 者,不应清算田产。
材料反映宋代( )A. 小农经济有一定扩张性B. 商税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C. 重农抑商政策已被摒弃D. 农民弃农从商现象比较普遍4. 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 “不求形似”,鄙弃对事物的 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
据此可知宋代文人画的兴盛主要得益于 ( A. 市民阶层的扩大C. 科学技术的发展 5. 下表是“福州口岸茶叶出口表” (单位:万磅 ),该统计数据反映出中国 ( )不参与录取之事。
这说明当时 (A. 注重才能是取士唯一标准C. 科举取士实现了公平公正 ) B. 科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取士方式不利于选拔人才)B.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宋明理学的影响茶叶逐渐成为主要出口品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关税贸易主权的逐渐丧失D. 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6. 1894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筹办湖北纺纱厂时提出:“所有机器、厂屋⋯⋯费用,俱归垫借。
江苏省南通二模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24.03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共同善”字面意思指“共同具有的好的事物或品德”。
“共同”的意思是“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大家一起做的”;而“善”笼统地说有“善物”和“善德”两重含义。
但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概念,“共同善”理论的内涵比较复杂。
对于何谓“共同体的道德”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善”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中,“共同善”理论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这一共同体视为政治主体,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主张,“国家就是共同体,‘共善’是国家的目标,也是共同体的原则”。
在西方思想史中,“共同善”理论似乎是他们的专利。
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另一种将个人意志与共同体意志视为一个有机体的“共同善”理论。
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的“尚同”思想就较为典型,“尚同”思想的要义就是,如果“一同天下之义”,那么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和平,至臻和谐。
战国初期,天下大乱。
墨子认为,乱的根本原因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义是正确的,别人的义是不正确的,彼此纷争不断。
2012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苏中三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题15. 解:(1)由题意,()f x.而0m >,于是m π()2sin()4f x x =+.()f x 为递减函数,则x 满足ππ3π2π+2π+242k x k +≤≤ ()k ∈Z ,即π5π2π+2π+44k x k ≤≤()k ∈Z .所以()f x 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ππ4⎡⎤⎢⎥⎣⎦,.(2)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题意,得32=23sin sin 60c R C ==化简ππ()()sin 44f A f B A B -+-=,得sin sin sin A B A B +=.由正弦定理,得()2R a b +=,a b +. ① 由余弦定理,得229a b ab +-=,即()2390a b ab +--=. ②将①式代入②,得()22390ab ab --=.解得3ab =,或 32ab =-(舍去). 1sin2ABC S ab C ∆==.16.解:(1)连接CE 交AD 于O ,连接OF . 因为CE ,AD 为△ABC 中线,所以O 为△ABC 的重心,123CF CO CC CE ==. 从而OF//C 1E .OF ⊂面ADF ,1C E ⊄平面ADF , 所以1//C E 平面ADF .(2)当BM=1时,平面CAM ⊥平面ADF . 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由于1B B ⊥平面ABC ,BB 1⊂平面B 1BCC 1,所以平面B 1BCC 1⊥平面ABC . 由于AB =AC ,D 是BC 中点,所以AD BC ⊥.又平面B 1BCC 1∩平面ABC =BC ,所以AD ⊥平面B 1BCC 1.而CM ⊂平面B 1BCC 1,于是AD ⊥CM . 因为BM =CD =1,BC = CF =2,所以Rt CBM ∆≌Rt FCD ∆,所以CM ⊥DF .DF 与AD 相交,所以CM ⊥平面ADF . CM ⊂平面CAM ,所以平面CAM ⊥平面ADF .当BM=1时,平面CAM ⊥平面ADF .17. 解:(1)由e =,c=2,得a=b =2. 所求椭圆方程为22184x y +=.(2)设00()A x y ,,则00()B x y -,-, 故00222x y M +⎛⎫ ⎪⎝⎭,,00222x y N -⎛⎫- ⎪⎝⎭,.① 由题意,得0OM ON ⋅=.化简,得22004x y +=,所以点A 在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 ② 设00()A x y ,,则00220022220014y kx x y a b x y =⎧⎪⎪+=⎨⎪⎪+=⎩⇒22200222220014x k x ab x k x ⎧+=⎪⎨⎪+=⎩⇒222211(1)4k k a b +=+. 将2c e a a ==,222244b a c e=-=-,代入上式整理,得 2242(21)21k e e e -=-+.因为42210e e -+>,k 2>0,所以 2210e ->,2e >.… 所以 422221321e e k e -+=-≥.化简,得422840,210.e e e ⎧-+⎪⎨->⎪⎩≥解之,得21<42e -≤<1e . 故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12⎤⎥⎝⎦,. (说明:不讨论2210e ->,得01e <的扣2分)18. 解 :(1)设00P B x =,则10tan PB x θ=,102tan PC x θ=-. 0122tan tan tan x PC P C θθθ-===02tan x θ-,2023tan P D x θ=+-. 30(3)tan 2P D x θ=+-,304(3)tan P A x θ=-+,404(3)tan AP x θ=-+.由于4P 与0P 重合,403AP P B +=,所以46tan θ=,即2tan 3θ=.(2)由(1),可知444tan AP θ=-. 因为P 4落在A 、P 0两点之间,所以2tan 13θ<<,即213t <<. S =S 四边形ABCD -01P BP S ∆122334PCP P DP P AP S S S ∆∆∆--- 1126tan (2tan )122tan θθθ⎛⎫=---- ⎪⎝⎭12144(4tan 2)(44tan )42tan 2tan θθθθ⎛⎫⎛⎫------ ⎪⎪⎝⎭⎝⎭245834tan tan θθ⎛⎫=-+ ⎪⎝⎭123217t t ⎛⎫=-+ ⎪⎝⎭.由于213t <<,所以123217t t ⎛⎫-+ ⎪⎝⎭32-≤=32- 故S的最大值为32-.19. 解:(1)由2()(2)g x x a x -++≥,得()2ln 2x x a x x --≤.由于[]1e x ∈,,ln 1x x ≤≤,且等号不能同时取得,所以ln ln 0x x x x <->,. 从而22ln x x a x x --≤恒成立,2min2ln x x a x x ⎛⎫- ⎪-⎝⎭≤. 设()[]221e ln x xt x x x x -=∈-,,.求导,得()()()()212ln ln x x x t x x x -+-'=-. []1e x ∈,,10ln 12ln 0x x x x -+->≥,≤,,从而()0t x '≥,()t x 在[]1e ,上为增函数. 所以()()min 11t x t ==-,所以1a -≤.(2)()321ln 1x x x F x a x x ⎧-+<=⎨⎩,,,≥.设()()P t F t ,为曲线()y F x =上的任意一点.假设曲线()y F x =上存在一点()()Q t F t --,,使∠POQ 为钝角, 则OP OQ ⋅<.若t ≤-1,()32P t t t +,-,()()ln Q t a t --,,OP OQ ⋅=232ln()()t a t t t -+-⋅-+.由于0OP OQ ⋅<恒成立,()()1ln 1a t t --<. 当t =-1时,()()1ln 1a t t --<恒成立. 当t <-1时,1(1)ln()a t t <--恒成立.由于10(1)ln()t t >--,所以a ≤0. 若11t -<<,0t ≠,()32P t t t +,-,()32Q t t t -+,,则OP OQ ⋅=23232()()0t t t t t -+-++<, 4210t t -+>对11t -<<,0t ≠恒成立.③ 当t ≥1时,同①可得a ≤0.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0-∞,. 20. 解:因为α,β是方程x 2-x -1=0的两个根,所以α+β=1,α·β=-1,β2=β+1.(1)由b 2= a 3-αa 2= a 1+a 2-αa 2=1+ a 2-αβ=2+ a 2,得b 2-a 2=2. (2)因为b n +1b n =a n +2-αa n +1 a n +1-αa n = a n +1+a n -αa n +1a n +1-αa n=(1-α)a n +1+a n a n +1-αa n = βa n +1+a n a n +1-αa n = βa n +1-αβa na n +1-αa n=β,又b 1= a 2-αa 1=β-α≠0,所以{b n }是首项为β-α,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 (3)由(2)可知 a n +1-αa n =(β-α)βn -1. ①同理, a n +1-βa n =α(a n -βa n-1).又a 2-βa 1=0,于是a n +1-βa n =0. ②由①②,得 a n =β n -1.下面我们只要证明:n ≥3时, (-1) n -1(αc n -2+βc n )= β n -1. 因为(-1)n (αc n -1+βc n +1) (-1)n -1(αc n -2+βc n )=-αc n -1-βc n +βc n -1 αc n -2+βc n =-c n -1-βc n αc n -2+βc n =-c n -2-c n -βc nαc n -2+βc n=-c n -2-(1+β)c n αc n -2+βc n =--αβc n -2-β2c nαc n -2+βc n=β.又c 1=1,c 2=-1,c 3=2,则当n =3时,(-1)2(αc 1+βc 3)= (α+2β)=1+β=β2, 所以{(-1) n -1 (αc n -2+βc n )}是以β2为首项,β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 n -1 (αc n -2+βc n )是它的第n -2项, 所以(-1) n -1 (αc n -2+βc n )= β2·βn -3=βn -1= a n .数学Ⅱ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21. A .证明:因AE =AC ,AB 为直径, 故∠OAC =∠OAE .所以∠POC =∠OAC+∠OCA=∠OAC+∠OAC=∠EAC . 又∠EAC =∠PDE ,所以,∠PDE =∠POC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解:矩阵M 的特征多项式为212()2321f λλλλλ--==----. 令12()031f λλλ===-,解得,,从而求得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分别为 121111⎡⎤⎡⎤==⎢⎥⎢⎥-⎣⎦⎣⎦,αα.令m n =+12,βαα所以求得4m =, 3n =-.55551212(43)4()3()=-=-M M ααM αM αβ5511224()3()λλ=-αα 5511975433(1)11969⎡⎤⎡⎤⎡⎤=⋅--=⎢⎥⎢⎥⎢⎥-⎣⎦⎣⎦⎣⎦. C .解:221:(2)(2)8C x y -+-=,圆心1(2,2)C ,半径1r =,2222:(1)(1)C x y a +++=,圆心2(1,1)C --,半径2r a =.圆心距12C C =1212C C r r a a =+===两圆内切时,12r r a a =-===±12C C综上,a =或a =± 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x ,y ,z 均为正数.求证:111y xz yzzxxy x y z≥.证明:因为x ,y ,z 都是为正数,所以12()x y x y yz zx z y x z+=+≥.同理,可得22y z z x zx xy x xy yz y++≥,≥. 将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并除以2,得111x y z yz zx xy x y z++++≥. 22.解:(1)依题意知~()B ξ,14,ξ的分布列数学期望()E ξ=1632248140+1+2+3+4=81818181813⨯⨯⨯⨯⨯(或()E ξ=43np =). (2)设i A 表示事件“第一次击中目标时,击中第i 部分” ,1,2i =,i B 表示事件“第二次击中目标时,击中第i 部分”, 1,2i =.依题意,知()()0.1P A P B ==11,22()()0.3P A P B ==, A A B A B A B A B =11111122, 所求的概率为()()()()()P A P A B P A B P A B P A B =+++11111122=()()()()()()()()P A P B P A P B P A P B P A P B +++11111122 =0.10.9+0.90.1+0.10.1+0.30.3=0.28⨯⨯⨯⨯. 答:事件A 的概率为0.28.另解:记“第一部分至少击中一次”为事件C ,“第二部分被击中二次”为事件D ,则12()C 0.10.9+0.10.1=0.19P C =⨯⨯,()=0.30.3=0.09P D ⨯. ()()()0.28P A P C P D =+=. 答: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0.28.23. 解:2()(21)ln(21)(21)(0)f x x x a x x a =++-+->,()2ln(21)4(21)1f x x a x '=+-++.∵()f x 在0x =处取极值,∴(0)410f a '=-+=.∴14a =(经检验14a =符合题意).(2)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1(,)2-+∞,且当0x =时,(0)0f a =-<.又直线y x =-恰好通过原点,所以函数()y f x =的图象应位于区域Ⅳ内,于是可得()f x x <-,即2(21)ln(21)(21)x x a x x x ++-+-<-.∵210x +>,∴ln(21)21x a x +>+.令ln(21)()21x h x x +=+,∴222ln(21)()(21)x h x x -+'=+.令()0h x '=,得e 12x -=. ∵12x >-,∴1e 1(,)22x -∈-时,()0m x '>,()m x 单调递增,e 1(,)2x -∈+∞时,()0m x '<,()m x 单调递减. ∴max e 11()()2eh x h -==. ∴a 的取值范围是1ea >.(3)法一:由(2)知,函数ln(21)e 1()(,212x m x x x +-=∈+∞+在)时单调递减, 函数ln ()xp x x=在(e,)x ∈+∞时单调递减. ∴ln(1)ln ,ln(1)(1)ln 1x xx x x x x x +<∴+<++. ∴(1)ln(1)ln x x x x ++<,即(1)(1)x x x x ++<.∴3,4,,2011,x =⋅⋅⋅令则344543,54,<<20112012,20122011⋅⋅⋅<,又23343423⨯<⨯,所以2342011345201234520122342011⨯⨯⋅⋅⋅⨯<⨯⨯⋅⋅⋅⨯.法二:2011201120112011201120122012201220112012(20111)201120112011rrr C-=+==∑,∵20112011201120112011,20112011r r rr C C -<∴<, ∴201120110201112010200921201120112011201120112012201220112011201120112011120112011r rr CC C C C -=+++++=∑ 1111201120112011<+++= ∴2011201220122011<,同理可得344543,54<<,以下同一.。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0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发动政变、扶立胡亥,残害诸王子公主,就连和将军蒙恬一起在北边统领重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也无力反抗。
这一历史现象折射出当时A. 国家权力依据血缘关系建构B. 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C. 郡县制度有效防范地方割据D. 军政大事均由三公朝议而定【答案】B【解析】【详解】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材料中秦始皇长子却遭到大臣赵高和宰相李斯的迫害,说明在皇权统治下,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故选B;从材料看国家权力不是依据血缘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郡县制度,C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
2.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
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记述出处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
”《汉书·食货志》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
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二牛驾犁,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
东汉牛耕壁画A. 普遍使用耦犁耕作B. 铁制生产工具推广C. 犁耕技术不断提高D.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汉代的犁耕法从西汉的“二牛三人”,王莽“新朝”的“二牛二人”到东汉时的“二牛一人”犁耕法,说明犁耕技术不断提高,故选C;在新朝和东汉时期不是使用耦犁,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铁制工具推广,B错误;材料不能显现铁犁牛耕普及全国,D 错误。
3.唐开元年间,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
凡一切政令,包括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加盖印章方能生效颁行。
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A. 实现了对皇权的有效制衡B. 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C. 废除了尚书省及下属六部D. 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表明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同时政令要经过政事堂加盖印章后方可执行,从而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办公的正确率,故选D;皇帝诏令要加盖政事堂印章方能生效,对皇权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不能说有效制衡,A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并且绝对化,B错误;材料没有出现尚书省并不表示当时废除尚书省,C 错误;4.宋代理学家都积极地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3.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 C. 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4.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5.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6.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8.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9.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10.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11. 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 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12.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13.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 1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15.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16.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17. 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单位:%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9.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20.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21.(1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年 份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1951—1955 10.8 11.3 13.1 1956—1960 9.1 9.0 10.4 1961—1965 8.5 6.6 8.6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视下列各点为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具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在人们中间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来自被其统治的人民的同意;但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对政府的原来的目的造成损害时,人民有权来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1787年) 材料三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利坚民族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原则。(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材料三核心观点的。(4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要改变农村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设立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根据宪法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3年10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至此,原来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的人民公社被撤销,相应地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人民公社时代作为村级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也被撤销,代之以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本村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