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期末复习之改变内能
- 格式:docx
- 大小:58.94 KB
- 文档页数:7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一)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 p="">(2)费力杠杆:L 1F 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物+G 动)8.距离关系:S=nS 0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二)机械功和机械能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内能》复习提纲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存在状态4、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二、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三、热量: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四、内能的利用、热机(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复习一、本章知识网络二、机械能(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动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质量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等)势能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
2、在一定限度内,形变物体的越大,其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的物体具有的的能量。
4、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和。
(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机械能(要求会指出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会从例子中指出能量的转化)三、内能1、内能:物体内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反之内能。
物体的内能不只与温度有关:对于同一个物体,可以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得越快。
4、内能和机械能的关系: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具有内能;而在有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
物体的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热传递(能量的转移)①发生的条件:有温度差。
停止的条件:温度相等。
②热传递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
③当物体由于热传递改变它的内能时:内能若增大,则它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内能若减小,则它的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晶体的凝固)。
④叫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般说“吸收多少热量”、“放出/释放多少热量”,而不能说“有多少热量”、“含有/具有多少热量”、“···的热量是多少”。
)A、单位:焦(J)B、计算公式:Q=Cm△t2、做功(能量的转化)①机械能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内能机械能:物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要点1 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1)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①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②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2)做功特点:①条件: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②方式:压缩体积;摩擦生热,锻打物体。
③本质: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④与热传递联系: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要点2 热机(1)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等。
(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要点3 汽油机(1)概念:热机的一种,利用气缸内燃烧的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的机器。
(2)工作过程:汽油机工作的时候,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①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②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动两周,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
③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主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要点4 燃料的热值(1)物理意义:物理学上用热值来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大小。
(2)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公式:Q=mq,其中Q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表示该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
(4)单位:J/kg。
(5)特性: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反映它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本领的大小,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的形态、质量、体积和有无完全燃烧均无关。
◆要点5 热机的效率(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其计算公×100%。
式为η=Q有用Q放(2)提高热机效率:设计和制造时尽量减少能量损失;使用时要保养好,如添加润滑油等。
第9课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内能转化的另一种方式,做功。
2.了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3. 了解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4. 了解热机的效率。
1、通过阅读了解做功可以进行内能的转化,并熟知其原理。
2、充分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3、熟知燃料的热值概念及能运用其公式进行计算热值。
4、了解热机的效率及如何计算。
知识点01 做功改变内能做功(1) 实质: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2) 例:反复折弯的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等。
(3)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各种能量形式互相转换是有方向和条件限制的。
【即学即练1】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B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C.D.答案 A解析A、下压活塞时,活塞对封闭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符合题意;B、电风扇工作时消耗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电暖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对活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知识点0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或柴油在气缸里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用来推动活塞做功。
活塞通过连杆使内燃机的飞轮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机械转动。
(2)汽油机的工作循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①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ii.决定因素弹性强弱和形变大小.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某物体在某状态下所具有的机械能,等于该状态下该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A.所有热机的共同特点将燃料燃烧时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内燃机有喷油嘴,无火花塞D. 不能确定化妆品或杀虫剂之类的自动喷剂,当喷了一会儿,罐身温度会降低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小型饮水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节能角度看,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有一堆从河中捞出的湿砂子,测得其·℃).已知干砂子的比热为0.9×103J/(kg·℃),则按质量说,这堆泵轴的机械能,则每小时要消耗多少柴油?(柴油热值3×2 m,活塞CWNG1.4-80/60-AⅡ1.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撞到一个在水平面上放置的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木块被撞的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同学们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是将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见表一.第二组实验是将质量相(1)透过玻璃板的太阳光能量占太阳辐射到玻璃板上的能量的百分之几?你在得出这个结论时做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能.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滚下来的小球,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能转化为能,又转化为弹簧的我国“神舟六号”飞船飞行的椭圆轨道,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47公里.飞船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势能(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两名航天员躺在座椅上,以飞船为参照物,则两/温度为21℃;将B、C混合时,其平衡温度为32℃.那么将A、C混合后的平衡温度将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在做功部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实现冲程(填冲程的名称).l 500如图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8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曾在我市平湖展出.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舱体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如图所示,图中速度口的方向是小强同学在体育中考“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对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下面关于机械能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如图所示,在滑轮组下挂两物体,甲为实心铁块,乙为实心铝块,当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迅速移去盛水容器,则甲、乙两物体( )甲的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 甲的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A. 0.01 kgB. 0.1kgC. 1 kg(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如图所示,是每隔0.1S拍摄到的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图片(不计物体下落时的阻力),读图可获得一些信息.(1)请写出两条信息;①②②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大的纸弹,测出弹射距离/全燃烧所产生,则需要燃烧煤气多少千克?(1)说明皮球机械能的转化情况.。
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之改变内能1.若锤子的锤头松了,在锤头和手柄之间钉进一个小木片加以紧固,这是通过增大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若用锤子敲击铁片使铁片变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______ ,比热容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如图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十余次后,我们会发现,铁丝的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
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改变了,但这两部分内能的改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的,后者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的。
4.小海一家驾车来到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刹车时汽车刹车片与车轮之间因为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了内能;漫步博览会中闻到阵阵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衣服在太阳下暴晒后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的方式增加衣服的内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气的内能的。
6.“炙手可热”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木的内能.7.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使气缸内气体内能发生改变;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使饮料的内能发生改变.8.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发生了改变。
9.南极洲的冰川______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10.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亿人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那么我们能闻到二手烟是______ 现象;用打火机点燃香烟时,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1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常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当水吸收热量后,水的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12.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成功客机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增大减小不变;客机着陆后减速滑行过程中,客机轮胎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13.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呼呼的,这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这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14.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
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______能,再转化为火箭的______能;火箭的燃料主要使用液态氢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且______大。
卫星绕月飞行时在遭遇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5.4月21日,2019大洋湾盐城马拉松鸣枪开跑,海内外万名跑友共同在雨中感受盐城风光,雨水淋在身上,感觉凉爽,是靠______方式改变了内能,为了保障安全,每3km配备一辆急救车,一位选手以的速度从一辆急救车跑至另一辆急救车,需要的时间为______s,选手听到路旁人们的“加油”呐喊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耳中的。
16.搓手能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饮料的内能发生改变。
17.把两块冰相互搓擦,冰会熔化,这表明通过______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将冰块放在温水中也能熔化,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实验表明,这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选填“等效”或“不等效”的。
18.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是属于______ 现象.烹煮过程中茶叶蛋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19.小海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陶瓷两种材料制成的勺子铁陶瓷浸没在沸水中煮足够长一段时间进行消毒,则消毒结束时内能增加更多的是________勺子,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
20.央视一套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
烹饪过程中香气四溢,这是______现象,鱼的内能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的。
1.【答案】压力做功【解析】解:若锤子的锤头松了,在锤头和手柄之间钉进一个小木片加以紧固,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铁片在锤子的敲击下变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片内能的。
故答案为:压力;做功。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分析题目中的情景,确定改变内能的方式。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具体物理情景,即可正确解题。
2.【答案】做功;减小;不变【解析】解: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使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越低,内能越小;因此一杯水变凉了,温度降低,故内能减小;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与温度变化无关.故答案为:做功;减小;不变.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比热容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3.【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拿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多次,感到弯折处烫手,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这部分铁丝的内能改变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答案】做功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解:汽车在刹车过程中,车轮与刹车片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刹车片与车轮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闻到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做功;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根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子动理论等知识点,是基础性题目。
5.【答案】热传递;做功【解析】解:衣服在太阳下暴晒后温度升高,这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衣服的内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由下向上压缩气缸内的燃料混合气,即对燃料混合气做功,使得燃料混合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气的内能;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
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解答。
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物体内能改变方式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属于中考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6.【答案】热传递;做功【解析】解:“炙手可热”是利用火加热把热量转移给了手,因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钻木取火”,是利用物体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一、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二者是等效的.此题结合实际情况考查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理解与应用情况.7.【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解: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对气缸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属于做功的方式;饮料放进冰箱温度降低,饮料的内能发生了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把握做功和热传导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异同点.从本质上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改变内能是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改变内能是内能的转移过程.8.【答案】减小做功【解析】解: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减小;做功。
对物体做功时,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此实验也是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模型,属于基础题目。
9.【答案】具有做功【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的概念和改变内能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概念的了解和改变内能的方法。
【解答】一切物体都是具有内能,所以南极洲的冰川也具有内能,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具有;做功。
10.【答案】扩散;热传递【解析】解:我们能闻到二手烟是烟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用打火机点燃香烟时,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本题考查扩散现象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基础题.11.【答案】比热容增加热传递【解析】解: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水从发动机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比热容;增加;热传递。
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防冻剂等;改变物体内能有两个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以及改变内能方式的了解,属于基础性题目。
12.【答案】减小;做功【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改变内能的方式,属基础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