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被动运动对兔膝关节损伤后侧副韧带内弹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526.17 KB
- 文档页数:3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民族医院云南元阳 662416)【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CPM)与护理康复对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膝关节损伤术的156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时间是2017年5月-2019年5月。
依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78)和干预组(n=78),对照组进行单纯CPM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康复,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干预组低,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CPM+护理康复的方式对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当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护理康复;膝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81-02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其主要是由外伤或交通事故导致的,由于疼痛、活动受限等会对膝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目前首选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虽然其可对损伤组织进行有效修复,但因为术后需要固定很长时间,无法开展功能康复锻炼,会直接影响到愈合情况和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
而术后若能积极开展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本文抽取在本院进行膝关节损伤术的156例患者为实验对象,现就护理体会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一般资料抽取在本院进行膝关节损伤术的156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全部满足膝关节损伤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
时间是2017年5月-2019年5月。
依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78)和干预组(n=78),对照组男、女病人例数比为47:31;年龄分布25-70岁,平均(42.8±5.4)岁;其中副交叉韧带损伤2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4例,半月板损伤29例;干预组男、女病人例数比为47:31;年龄分布25-70岁,平均(42.8±5.4)岁;其中副交叉韧带损伤2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5例,半月板损伤30例。
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组织学研究的影响黄红拾;敖英芳;周谋望;李雪;刘柏朱【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2)012【摘要】目的:通过兔半腱肌腱腱后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被动活动方式对关节腔内移植物组织学变化,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在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4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早期关节全活动范围康复6周;非CPM组仅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取4只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非CPM组相比,CPM组的大部分标本两束融合成一体.术后第6周,CPM组的关节腔内重建韧带的新生组织替代过程加快,增生的细胞数目较多;术后第12周,CPM组的细胞形状较统一,胶原纤维纵向排列更为有序,呈波状,较广泛的组织呈I型胶原阳性,组织内部Ⅲ型胶原更为均匀;术后第24周,CPM组胶原排列更为有序,成纤维细胞梭形的细胞核也逐渐变为标志成熟韧带的长形.Ⅰ型胶原染色更为均匀散在分布,Ⅲ型胶原明显减少.结论: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CPM促进移植物韧带化.【总页数】4页(P1059-1061,插1)【作者】黄红拾;敖英芳;周谋望;李雪;刘柏朱【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10008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3;R686.5【相关文献】1.骨洗方联合持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 [J], 李卫平;王立晖;宋斌;杨睿;张正政2.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组织学影响 [J], 张健;姜鑫;张洪亮3.关节滑液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的影响 [J], 董向辉;凌鸣;冯伟楼;田昕4.关节滑液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的影响 [J], 董向辉;凌鸣;冯伟楼;田昕5.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 黄红拾;敖英芳;王子羲;张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续被动运动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
4 结论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被动运动能抑制兔膝关节炎软骨缺损模型MMP-13的表达,改善生物力学状况与提高股骨密度,并发挥修复作用,促进兔体重增加,从而为膝关节炎软骨缺损的治疗提供动物学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1] 刘金山,武首先.膝关节炎患者Omentin-1,Apelin和Ghrelin与关节液CTX-Ⅱ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29-32.[2] JansenMP,MastbergenSC,VanHeerwaardenRJ,etal.Kneejointdistractioninregularcarefortreatmentofkneeosteoarthritis:Acompar isonwithclinicaltrialdata[J].PLoSOne,2020,15(1):e0227975.[3] KayAD,DixonJ,BlighLD,etal.Theexternalvalidityofanovelcontract-relaxstretchingtechniqueonkneeflexorrangeofmotion[J].ScandJMedSciSports,2020,30(1):74-82.[4] 沈金明,封蕾,陈杰,等.温针灸联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9):1008-1012.[5] SmaleKB,AlkjaerT,FlaxmanTE,etal.Predictingpost-operativefunctionalabilityfrompre-operativemeasuresinACL-injuredindi viduals[J].ScandJMedSciSports,2020,30(1):166-173.[6] WuSY,LinCH,ChangNJ,etal.Combinedeffectoflaseracupunctureandelectroacupunctureinkneeosteoarthritispatients:Aprotocolfor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Medicine(Baltimore),2020,99(12):e19541.[7] 王亚全,黄富国,周德春,等.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4):1475-1479.[8] KayaniB,KonanS,AhmedSS,etal.Theeffectofanteriorcruciateligamentresectiononkneebiomechanics[J].BoneJointJ,2020,102-b(4):442-448.[9] 黎健伟,金丹,梁兰萍,等.兔陈旧性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的制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12(37):7282-7285.[10]OlsonMW.Staticloadingofthekneejointresultsinmodifiedsingleleglandingbiomechanics[J].PLoSOne,2020,15(2):e0219648.[11]魏晓霏,王朴,刘遄,等.全身振动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11):1261-1267.[12]BoettnerF,SculcoP,FaschingbauerM,etal.Clinicaloutcomeofposterior-stabilizedtotalkneearthroplastyusinganincreasedflexiongapinpatientswithpreoperativestiffness[J].BoneJointJ,2020,102-b(4):426-433.[13]ChenZ,WangC,YouD,etal.Platelet-richplasmaversushyaluronicacidinthetreatmentofkneeosteoarthritis:Ameta-analysis[J].Medicine(Baltimore),2020,99(11):e19388.[14]吴佳航,张弛,董思佳,等."舒筋"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家兔关节液白介素1β和5-羟色胺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6):688-693.[15]张伟,王彤,王丽娟,等.膝关节炎模型体重与病理形态相关性及针刀干预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9):63-68,封3.[16]CrawfordDA,BerendKR,ThienpontE.UnicompartmentalKneeArthroplasty:USandGlobalPerspectives[J].OrthopClinNorthAm,2020,51(2):147-159.(收稿日期:2020-05-21)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0.22.011 文章编号:1671-4695(2020)22-2389-0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yndecan-4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叶夏 赵娟 张卓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北京 10003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71740,81971524,81901642);北京大学临床研究项目(编号:PUCRP201305)通讯作者:张卓莉,E-mail:zhuoli.zhang@126.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 189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V ol.44 No.3 2021 解剖学杂志 2021年第44卷第3期自噬在兔部分损伤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中的差异*谷慧凝1 韩银河1 张明正2 李 彬2 温 昱1△(中国医科大学,1 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2 附属盛京医院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沈阳 110122)摘要 目的:确定兔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后自噬的存在,并比较损伤后不同时间两者之间自噬的表达差异,探讨其愈合能力差异与自噬的关系。
方法: 3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选取3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兔建立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在造模后3 d 、1周、2周、4周、6周取材。
H-E 染色观察损伤部位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损伤部位超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Ⅱ/Ⅰ、p62表达水平,RT-PCR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ATG-5 mRNA 表达水平。
结果:在部分损伤后3 d 、1周、2周、4周、6周5个时间点,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愈合趋势,观察到自噬小体的存在。
与对照组相比,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Ⅱ/Ⅰ、p62在前交叉韧带中的高表达更为显著,在内侧副韧带中的表达更早恢复至正常水平,并继续降低;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 1在前交叉韧带中始终处于高表达状态,峰值出现在1周,内侧副韧带高表达峰值出现在2周,此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 兔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后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中自噬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自噬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其内源性修复障碍。
关键词 自噬;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兔Difference of autophagy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medialcollateral ligament after partial injury in rabbits *Gu Huining 1, Han Yinhe 1, Zhang Mingzheng 2, Li Bin 2, Wen Yu 1△(1.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 2.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and Sports Medicine , Shengjing Hospital ,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autophagy after partial injury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an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in rabbits ,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autophagy between them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jury ,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difference in healing ability and autophagy. Methods : Three of 18 3-month-old healthy mal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 partial damage models of ACL and MCL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remaining 15 rabbits ,then the model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 3 d , 1 week , 2 weeks , 4 weeks , 6 weeks groups ,n =3). Injured ACL and MCL of each group were harvested at 3 days , 1 week , 2 weeks , 4 weeks and 6 weeks after modeling. The morphological and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ligaments after injury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protein levels of Beclin 1, LC3Ⅱ/Ⅰ and p62 of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relative mRNA levels of Beclin 1 and ATG-5 of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by RT-PCR. Results : There was no obvious healing trend in ACL and MCL at 3 d , 1 week , 2 weeks , 4 weeks and 6 weeks after partial injury. The presence of autophagosome was obser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 Beclin 1, LC3Ⅱ/Ⅰ and p62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highly expressed in ACL , while their expression in MCL was restored to the normal level earlier and continued to decrease. Autophagy-related genes ATG-5 and Beclin 1 were always highly expressed in ACL , with the peak value appearing at 1 week. The peak value of MCL high expression appeared at 2 weeks , and then gradually returned to the normal level. Conclusion :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related factors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 and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in ACL and MCL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jury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overactivation of autophagy after ACL injury may lead to its endogenous repair disorder.Key words autophagy ;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 partial injury ; rabbitdoi : 10.3969/j.issn.1001-1633.2021.03.001·论 著·*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0251)第1作者E-mail :*******************△通信作者,E-mail :************.cn收稿日期:2020-12-29;修回日期:2021-03-21前交叉韧带损伤引起复发性膝关节不稳定,导致半月板撕裂、关节软骨退变等其他膝关节结构继发性损伤[1]。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干预方案在膝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100例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加入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与疼痛评分的变化。
结果:①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护理前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术后康复膝部骨折是骨折中的常见类型,目前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近年来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不断升高,因此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1]。
但是术后由于切口疼痛,患者对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下降,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2]。
因此需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主要是利用CPM机展开被动锻炼,对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康复具有积极影响,联合康复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3]。
为了观察不同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100例膝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100例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
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有23例;年龄为26~78岁,平均为(45.6±4.6)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有28例,女有22例;年龄为25~79岁,平均为(45.3±4.1)岁。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标准:①经X线或CT确诊为膝部骨折且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②患者与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干预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郭晗【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干预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掷币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1例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干预,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关节活动度(ROM)评价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干预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明显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8【总页数】2页(P1236-1237)【关键词】CPM;康复干预;膝关节损伤术后【作者】郭晗【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骨二科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膝关节损伤大都是由于车祸或外伤等引起,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影响膝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作为膝关节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案,可有效修复损伤组织,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却和康复锻炼密切相关[1]。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是术后常用的锻炼方法,可增加膝关节ROM,但其治疗方法单一、疗程长、临床疗效欠佳。
本文采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干预联合运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住的101例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并经膝关节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均符合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标准,排除周围神经损伤及其他因素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患者,采用掷币法将101例患者分为2组。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方法:取膝关节损伤患者共100例,甲组使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比较总优良率、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结果:乙组总优良率(96.00%)高于甲组(82.00%)、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联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康复护理等行为,可加快其功能恢复,增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康复护理;膝关节损伤;恢复优良率膝关节损伤是因车祸、外伤等原因导致的病症,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继而阻碍膝关节功能。
现代医疗模式下,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方案,通过对损伤组织修复,辅之康复功能锻炼,增强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1]。
取膝关节损伤患者共100例,明确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康复护理的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取膝关节损伤患者共100例,课题调查时间2019年6月-2020年12月,以配对法纳入甲组、乙组,各组50例。
甲组男患者53例、女患者47例;年龄均值(43.43±6.24)岁。
乙组男患者55例、女患者45例;年龄均值(42.89±6.15)岁。
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方法甲组使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具体为:1.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术后2周施行被动运动,告知患者保持平卧位,下肢置入CPM机上,穿固定鞋且下肢呈10°外展体位,足尖朝上;依据膝关节屈曲度酌情调整机器活动度,初始活动度约为0-30°,在依据患者切身感受酌情增加活动度,约为10°/日,共1个月。
待锻炼完毕时对肢体施行冷敷,约30min,可有效减轻局部炎症和疲劳感。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方法:择取本院2018.11到2019.8时段内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86例,随机划分为传统组(43例)和康复组(43例)。
即传统组采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康复组是在传统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康复锻炼,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传统组总有效率为81.40%,康复组为95.35%,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康复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ROM均优于传统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联合护理康复锻炼模式,既可增强治疗效果,还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护理康复;膝关节损伤;22:21;年龄最高值为71岁,最低值为21岁,平均数为(47.7±2.5)岁。
康复组患者中,男女比值为23:20;年龄最高值为72岁,最低值为2膝关节功能;效果诸多情况下,膝关节损伤是由外伤、车祸伤等因素导致,使之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条件下制约机体膝关节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目前该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虽可对损伤组织予以修复,但膝关节活动效果较差,而这往往适合康复锻炼存在相关性。
例如: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作为膝关节损伤后常见锻炼方式,虽可增强机体膝关节ROM,但却存在方式单一、疗程长和疗效欠佳的问题,应联合护理康复措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1]。
择取本院2018.11到2019.12时段内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86例,现将报道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择取本院2018.11到2019.12时段内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86例,随机划分为传统组(43例)和康复组(43例)。
传统组患者中,男女比值为2岁,平均数为(48.3±2.3)岁。
数据间比较无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