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1
- 格式:ppt
- 大小:689.50 KB
- 文档页数:29
听课记录: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识别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认识到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张包含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蛋白质、塑料等)和无机化合物(如水、盐、金属等)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区分出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些是无机化合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听取教师的介绍,对有机化合物产生初步的认识。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启发式提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教师行为:•详细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即含有碳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引导学生根据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如烃类、醇类、醛类、羧酸类等,并举例说明各类化合物的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要点。
•跟随教师的引导,尝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并理解各类化合物的特点。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条理清晰,分类举例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师行为:•利用球棍模型或多媒体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讲解碳原子的四价性、共价键的形成以及同分异构现象。
•组织学生观察模型或图示,并讨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观察模型或图示,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小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分享各自的理解。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号:3-1-1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
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推论、引导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重点难点】甲烷的性质和取代反应。
【课前预习学案】(限时15分钟)【自主学习】1、有机物的共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熔点和沸点、溶于水,燃烧。
2、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存在(1)物理性质甲烷为色、味的气体,溶于水,易燃,密度比空气。
(2)存在甲烷是、、坑道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石油气中也含甲烷。
3、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自学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写出化学方程式。
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产物比较【预习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有机物不一定都溶于水。
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2、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化碳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课堂探究案】【小组合作交流】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你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2、观察上述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你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即时训练】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有( )A、甲烷:CH4B、碳酸钠:Na2CO3C、尿素:CO(NH2)2D、醋酸:CH3COOH2.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
C.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
D.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即时训练】3、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中是以C 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其理由是()A、CH3Cl只有一种结构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C、CHCl3只有一种结构D、CCl4只代表一种物质二、甲烷的化学性质【观察思考】播放实验课本P59实验1和实验2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是一个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的六元环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都发生了加成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答案】D【解析】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A不正确;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不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不正确,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苯、油脂的结构,乙烯的性质以及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试题贴近教材,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分散,但难度不大。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沸点:戊烷> 2,2——二甲基戊烷> 2,3——二甲基丁烷>丙烷B.同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C7H6O2)C.含氢质量分数: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D.密度:CCl4>CHCl3>H2O>苯【答案】D【解析】烷烃同系物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如果碳原子数相同,则支链越多,沸点越低,A不正确,应该是2,2——二甲基戊烷> 2,3——二甲基丁烷>戊烷>丙烷;根据有机物的燃烧通式CnHmOz+(n+m/4-z/2)O2=nCO2+m/2H2O可知,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条件下,有机物燃烧消耗的氧气和(n+m/4-z/2)有关系,据此可知选项B不正确,应该是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C7H6O2);烃分子的最简式CHn中,n值越大,氢元素的含量越高,则选项C不正确,应该是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沸点、燃烧、元素含量以及密度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激正丁烷异丁烷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通式:CnHn+2(2)与同学交流,比较大家写出的丁烷的结构式是否相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丁烷的结构式有两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
(3)结合图7-6中的分子式结构模型,总结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2、烷烃①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读音ting。
以上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结构简式---有机化学中经常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组成乙烷C2H6可表示为CH3-CH3或CH3CH3丙烷C3H8可表示为CH3-CH2-CH3或CH3CH2CH3丁烷C4H10 可表示CH3-CH2-CH2-CH3或写母体名称时,主链碳原子在10以内的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以上的则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2.系统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习惯于把横向排列的碳链作为主链,其它作为支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1,2,3 …,等数字依次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烷烃的命名练习: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2,3,5—三甲基己烷4、同系物①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②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④碳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越多课堂练习:1、烃是( )A 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B 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C 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 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答案为:C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3—甲基—3—乙基己烷2,4—二甲基—3—乙基己烷3、下列哪组是同系物()A、CH3CH2CH2CH3CH3CH(CH3)CH3B、CH3CH3CH3CH(CH3)CH3C、CH3-CH=CH2CH3=CH—CH=CH2D、CH3-CH2—CH=CH2CH3CH2CH2CH2CH3答案为: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系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高一化学有机知识点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碳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及其性质、反应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理解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关键。
高一学生在接触有机化学时,首先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性1. 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核心是碳原子,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能够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多样,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形成直链、支链甚至环状结构。
2. 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是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关键部分。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酯基、酮基等,不同的官能团赋予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这一特性使得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极为丰富,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在有机化合物中,某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例如,卤代烃的合成就是通过卤素原子取代烃中的氢原子来实现的。
2.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不产生副产物,如烯烃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从分子中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
这类反应通常需要酸性或碱性条件。
4.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通常伴随着氢的脱去或氧的加入,而还原反应则相反。
四、常见有机化合物及性质1. 烃:烃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
烷烃是饱和烃,性质稳定;烯烃和炔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或三键,性质较活泼。
2. 醇和酚: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醇,而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
高一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有机物是指含碳原子的化合物,除了碳原子外,还能有氢、氧、氮、硫等元素,大量存在于生物体中。
有机物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多变,应用广泛。
生物体和石油中所含的有机物占地球上所有有机物的绝大部分。
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烷烃的命名烷烃按照碳原子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其命名规则是以“-ane”结尾,例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2. 烯烃的命名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烷烃的基础上将末端碳原子的位置加上一个数字,并在末端碳原子后加上“-ene”,例如乙烯、丙烯等。
3. 炔烃的命名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烷烃的基础上将末端碳原子的位置加上一个数字,并在末端碳原子后加上“-yne”,例如乙炔、丙炔等。
4. 醇的命名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烷烃的基础上,将末端碳原子的位置加上一个数字,并在后缀前加上“-ol”,例如乙醇、丙醇等。
5. 醛的命名醛是一类含有羰基(-CHO)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对应的醇的基础上将“-ol”改成“-al”,例如甲醛、乙醛等。
6. 酮的命名酮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对应的醇的基础上将“-ol”改成“-one”,例如丙酮、戊酮等。
7. 酸的命名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对应的烃的基础上将“-ane”改成“-anoic acid”,例如甲烷变成甲酸、乙烷变成乙酸等。
8. 酯的命名酯是一类含有酯基(-COO-)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将酯基的两个基围绕氧原子的前后次序依照“-yl”、“-oate”命名。
例如甲酸乙酯、丙酸丙酯等。
三、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 碳的四价性碳的四价性使得其能形成多种化学键,能构成多种不同的有机物。
2. 各种有机物的特性不同有机物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