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振动及燥声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01
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噪声振动是机械振动问题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行而产生的不希望的声音和振动。
噪声振动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还可能损害机械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和性能。
因此,对噪声振动进行评价和测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噪声振动的测量是通过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的,主要包括声级计和振动计。
声级计是用来测量声音的强度和频率,通过测量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可以计算出声级指标。
振动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振幅和频率,通过测量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可以计算出振动幅值和振动速度。
在进行噪声振动测量时,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1.测量环境的选择:要选择一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测量,尽量避免噪声干扰和背景噪声的影响。
2.测量位置的选择:测量位置应该尽量靠近噪声源,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测量时间的选择:测量时间应该根据噪声源的特点来确定,比如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进行测量。
4.测量参数的选择:测量参数应根据噪声振动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比如声级、频率和振幅等。
5.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噪声振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噪声振动的控制和减少提供依据。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噪声振动的评价和测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学、声学、振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要注意将测量结果与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比较,以确定噪声振动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和限制。
总结起来,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了评价噪声振动的特点、测量噪声振动的强度和频率、选择适当的测量环境和位置、确定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参数、以及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步骤。
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了解噪声振动的产生机理和特点,为噪声振动的控制和减少提供依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噪声振动的测定实验:生产环境噪声、振动测定及评价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声级计、振动仪的操作方法2.熟悉声级计、振动仪的基本原理3.了解噪声、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器材及方法(一)HS5660A型精密脉冲声级计——测定噪声1.基本原理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见说明书4.2;4.3(除4.3.1外))(二)HS5933环境振级分析仪——振动测定1.基本原理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见说明书P10:4(1);4(2); 4(3); 4(4); 4(5))调试仪器——测定——记录结果三、结果:噪声//振动四、评价评价标准:1.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5d/w, 8h/d, 85db(A)2.环境振动:城市各区域“Z”振级标准值65——75db其中,学校:白天70db,夜晚67db;道路两旁白天75db,夜晚72db五、测量地点:学校东大门3——5个点学校东大门洗车场3——5个点要求:每10min测定一次,重复三次取均值/点;注意安全,爱护器材六、说明:振动测定仪仅1——2台,数据共享。
第二实验室的振动数据:采样时间点水平or垂直 1 2 320:07 X-Y 75.3 76.5 76.5Z 69.2 61.7 66.120:12 X-Y 84.4 57.1 62.4Z 82.4 53.0 59.220:17 X-Y 76.8 75.5 75.5Z 100.6 84.0 84.7地点:东大门每次采样时间10s第二实验室数据:噪声的测定----学校东大门测量次数 1 2 3 4点1 86.2 68.2 86.5 78.9点2 90.7 84.6 85.3 88.3点3 81.7 80.6 76.8注:点1为正常车辆通行时的数据点2为红灯变绿灯后短时间内的数据点3为老人跳集体舞时测定的数据。
噪声振动的评价和测量方法噪声振动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因素。
它不仅会干扰我们的工作和休息,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评价和测量噪声振动以确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
评价噪声振动的方法通常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两种。
主观评价是通过调查问卷、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获得人们对噪声振动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
客观测量则是通过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实时记录、分析和量化噪声振动的各个参数和特征。
下面将详细介绍噪声振动的评价和测量方法。
评价方法:1.基于感知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收集人们对噪声振动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
通过这些反馈,可以了解到噪声振动对人们工作和休息的干扰程度,从而确定噪声振动的负面影响。
2.基于健康影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研究噪声振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来评价其不良效应。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医学调查、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等方法来评估噪声振动对人类听力、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测量方法:1.声级计的使用:声级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可用于测量噪声振动的声级。
声级计通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滤波和放大来确定声音的强度,并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2.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一种用于测量噪声振动频率成分的方法。
通过将噪声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其他相关算法的分析,可以将噪声信号分解为其频谱分量,从而确定噪声的频率特性。
3.振动测量:振动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噪声振动的能力和频率特征的方法。
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等设备,可以实时记录噪声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并以各种方式表示,例如时域图和频域图。
以上是常用的噪声振动评价和测量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定量和定性地评价噪声振动的特征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和控制噪声振动的不良影响。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 测量仪器2.1 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 测量方法3.1 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1.1 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3.1.2 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3.1.3 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3.1.4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3.2 测量仪器的准备3.2.1 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3.2.2 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3.2.3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L pA或等效声级L 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3.3 测点选择3.3.1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3.3.2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3.3.3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3.3.4 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
3.4 测量3.4.1 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10m。
3.4.2 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
3.4.3 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
噪声和振动振动的测定
噪声和振动振动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控制城市环境振动污染而制定。
本方法规定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的测量方法。
本方法仅适用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的测量
2. 测量方法
2.1 测量仪器
用于测量环境振动的仪器,其性能必须符合ISO/DP 8041-1984有关条款的规定.测量系统每年至少送计量部门校准一次。
2.2 测量量
测量量为铅垂向Z振级。
2.3 读数方法与评价量
2.3.1 本测量方法采用的仪器时间计权常数为1s。
2.3.2 稳态振动:每个测点测量一次,取5s内的平均示数作为评价量。
2.3.3 冲击振动:取每次冲击过程中的最大示数为评价量。
对于重复出现的冲击振动,以10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评价量。
2.3.4 无规振动:每个测点等间隔地读取瞬时示数,采样间隔不大于5s连续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s以测量数据的VL10值为评价量。
2.3.5 铁路振动:读取每次列车通过过程中的最大示数,每个测点连续测量10次列车)以20次读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评价量。
2.4 测点位置及拾振器的安装
2.4.1 测量位置:测点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0.5m以内振动敏感处。
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2.4.2 拾振器的安装
2.4.2.1 确保拾振器平稳地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
避免置于如地毯、草地、砂地或雪地等松软的地面上。
2.4.2.2 拾振器的灵敏度主轴方向应与测量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