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596.29 KB
- 文档页数:10
2019-2020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化学高三一模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r :52 Fe :56 Co :59 Cu :64 I :127 Ba :137 Ca :40第I 卷(单项选择题,各3分)1.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 ) A .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 B .研制药物,治疗疾病 C .合成食品添加剂 D .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 2.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A .舍勒发现氧气 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 .原子—分子学说的问世 D .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3.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主要目的是使NaHCO 3更多的析出B .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 2CO 3、NH 4Cl 和氨水C .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2342NH CO 2NaCl H O Na CO 2NH Cl+++=+D .设计循环Ⅱ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4.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明显错误的是A B C D5.为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不合理的是()6.实验室分离苯和水,可选用下列()A.B.C.D.7.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正确的是()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且()n K0.04mol+≥B.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C.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Mg2+、K+、Cl-D.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Mg2+、K+、Cl-8.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 a(OH)b(SO4)c]m。
2019-2020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一模试题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r :52 Fe :56 Co : 59 Cu :64 I :127 Ba :137 Ca :40第I 卷(单项选择题,各3分)1.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 ) A .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 B .研制药物,治疗疾病 C .合成食品添加剂 D .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 2.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A .舍勒发现氧气 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 .原子—分子学说的问世 D .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3.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主要目的是使NaHCO 3更多的析出B .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 2CO 3、NH 4Cl 和氨水C .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2342NH CO 2NaCl H O Na CO 2NH Cl+++=+D .设计循环Ⅱ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4.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明显错误的是A B C D5.为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加入试剂方法A 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 KNO3(s)(少量NaCl)水重结晶C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 乙醇(少量水)新制生石灰蒸馏6.实验室分离苯和水,可选用下列()A.B.C.D.7.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2019-2020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化学高三一模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r :52 Fe :56 Co : 59 Cu :64 I :127 Ba :137 Ca :40第I 卷(单项选择题,各3分)1.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 )A .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B .研制药物,治疗疾病C .合成食品添加剂D .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2.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 .舍勒发现氧气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 .原子—分子学说的问世D .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3.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主要目的是使NaHCO 3更多的析出B .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 2CO 3、NH 4Cl 和氨水C .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2342NH CO 2NaCl H O Na CO 2NH Cl +++=+D .设计循环Ⅱ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4.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明显错误的是A B C D5.为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加入试剂方法A 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 KNO3(s)(少量NaCl)水重结晶C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 乙醇(少量水)新制生石灰蒸馏6.实验室分离苯和水,可选用下列()A. B.C.D.7.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精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灭火,也适用于电器灭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6.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A B.B C.C D.D7.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 9.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难度:中等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乙烯和丁烯混合气a g,其中C-H键的数目约为B.1 mol FeCl3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的粒子数为NAC.0.5mol/LBa(NO3)2溶液中,NO3-的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庚烷中含碳原子数为7NA详细信息2.难度:中等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30B.46C.66D.69详细信息3.难度:中等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398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D.3989Y和3990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详细信息4.难度:中等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L的氨水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溶液浓度大于0.5 mol/LB.1 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与22.4 L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2NAD.28 g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详细信息5.难度:中等人们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它被命名为“类铅”.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外层有6个电子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C.主要化合价为-4价、+4价D.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类铅”详细信息6.难度:中等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7:1B.1:7C.7:8D.8:7详细信息7.难度:中等已知14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量分数将()A.大于40%B.等于40%C.小于40%D.无法确定详细信息8.难度:中等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A.用SO2水溶液吸收Br2:SO2+Br2+2H2O=4H++SO42-+2Br-B.用稀硫酸除去铜绿:4H++Cu2(OH)2CO3═2Cu2++CO2↑+3H2OC.酸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少量氧气:4MnO4-+4H2O2+12H+=4Mn2++7O2↑+10H2O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 2Cu+O2↑+4H+详细信息9.难度:中等以下说法:①福尔马林和纯盐酸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建筑用螺纹钢都是合金;⑤臭氧层的破坏和空气液化制取氮气都是发生物理变化;⑥氯水使红墨水褪色原理和NH4HSO3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原理相同;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详细信息10.难度:中等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B、C同周期,D、E也同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B>E>C>AB.单质D可用海水作原料获得C.热稳定性:EA4>A2CD.化合物DC与化合物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详细信息11.难度:中等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B.构成铜锌原电池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详细信息12.难度:中等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A.肯定有Al3+、Mg2+、NH4+、Cl-B.肯定有Al3+、Mg2+、HCO3-C.肯定有K+、HCO3-、MnO4-D.肯定有Al3+、Mg2+、SO42-详细信息13.难度:中等常温时,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O2-、K+、NH4+、Na+B.I-、Ca2+、HCO3-、Na+C.MnO4-、SO42-、K+、Al3+D.Na+、SO42-、Cl-、NO3-详细信息14.难度:中等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 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该钠盐是硫酸钠或硫酸氢钠B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分液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C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说明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D 向含有少量的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A.AB.BC.CD.D详细信息15.难度:中等向含有Fe3+、Fe2+、Mg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上述离子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Fe2+B.C.Fe3+D.Mg2+详细信息16.难度:中等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4B.1:3:1C.3:3:8D.1:1:1详细信息17.难度:中等铜、镁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均为标准状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A.7.04gB.8.26gC.8.51gD.9.02g详细信息18.难度:中等向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3.36L,Cl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75 mol/LB.1.5 mol/LC.2 mol/LD.3 mol/L二、解答题详细信息19.难度:中等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不配平) ______ .(3)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______L.详细信息20.难度:中等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mL 0.5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实验②中化学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 .三、填空题详细信息21.难度:中等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N-、Z+、X+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1)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写出化学式).(2)Z与M可形成常见固体化合物C,用电子式表示C的形成过程.(3)已知通常状况下1g X2在Y2中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X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4)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在纯水中小.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若B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是.(6)均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其中一种是强酸所成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详细信息22.难度:中等某无色溶液,其中有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S2-、CO32-、SO32-、SO.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沉淀甲是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沉淀乙是 ,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 . (3)沉淀丙是 .(4)综合上述信息,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四、解答题详细信息23. 难度:中等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已知硅酸(H 2SiO 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NaHCO 3+HCl═NaCl+CO 2↑+H 2O ,得出:HCl 酸性强于H 2CO 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HNO 3>H 2CO 3>H 2SiO 3.A 中装试剂 ______ ,B 中装试剂 ______ ,C 中装试剂 ______ .C 中实验现象为 ______ ;写出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A 中装浓盐酸,B 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 中装试剂 ______ ,C 中现象 ______ ,写出离子方程式 ______ .该实验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改进方法: ______ .(3)如果C 中装饱和氢硫酸溶液,A 中装浓盐酸,B 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现象是C 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 ______ (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
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命题人:高三化学组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S :32 Ag :108 Fe :56 Cl :35.5 Si :28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1Cl 2○2Na ○3Na 2O 2 ○4NO 2分别与水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是 A 、 ○1○2 B 、○2○3 C 、○1○2○3 D 、○1○2○3○4 2、Na 2O 2、CaC 2、CaH 2、Mg 3N 2都能与水反应,且反应中都有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CaC 2, Mg 3N 2与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Na 2O 2,CaH 2与水反应,水作氧化剂D 、CaH 2与水反应产生H 2,它是氧化产物3、将n molCu 2S 的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 、4n molB 、10n molC 、10n/3 molD 、2n/3 mol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 3-+Ca 2++OH -=CaCO 3↓+H 2O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NH 4 H 2O+ NH 3↑C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 ++ OH -= H 2OD 、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 ++2NO 3-= Cu 2++2NO ↑+ H 2O5、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_)=10-14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 3+、Na +、NO 3—、Cl —B 、Na +、K +、NO 3—、Cl— C 、Na +、K +、Cl —、AlO 2- D 、NO 3—、K +、NH 4+、SO 42-6、现有碳酸钠、氢氧化钡、硫酸三种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溶液,以不同的顺序将它们混合,如生成沉淀,立即过滤掉。
命题人:高三化学组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Ag:108 Fe:56 Cl:35.5 Si:28一、选择题(此题共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1、以下物质:○1Cl2○2Na ○3Na2O2○4NO2分别与水反响,氧化剂与复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是A、○1○2B、○2○3C、○1○2○3D、○1○2○3○42、Na2O2、CaC2、CaH2、Mg3N2都能与水反响,且反响中都有气体放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A、都是氧化复原反响B、CaC2, Mg3N2与水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C、Na2O2,CaH2与水反响,水作氧化剂D、CaH2与水反响产生H2,它是氧化产物3、将n molCu2S的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响,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响的硝酸中被复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4n molB、10n molC、10n/3 molD、2n/3 mol4、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响:HCO3-+Ca2++OH-=CaCO3↓+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NH4+△H2O+ 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响:H++ OH-= H2O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响:Cu+2H++2NO3-= Cu2++2NO↑+ H2O5、假设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10-14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NO3—、Cl—B、Na+、K+、NO3—、Cl—C、Na+、K+、Cl—、AlO2-D、NO3—、K+、NH4+、SO42-6、现有碳酸钠、氢氧化钡、硫酸三种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一样的溶液,以不同的顺序将它们混合,如生成沉淀,立即过滤掉。
关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选项A、一定显碱性B、可能显中性C、不可能显酸性D、可能显碱性7、以下各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将其充分混合后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CaCl2、NaHCO3、KOHB、MgCl2、Ba(OH)2、HClC、FeCl3、H2S、HClD、NaAlO2、K2CO3、NH3·H2O8、以下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响,能够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2)(OH Cu 和盐酸,2)(OH Cu 和醋酸 B.43243NaHSO CO Na NaHSO NaHCO 和,和 C.2BaCl 和424242)()(SO NH OH Ba SO Na 和, D. NaHCO 3(过量)和Ca OH Ca HCO ()()232,和NaOH (过量)9、从矿物学材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响:14CuSO 4+5FeS 2+12H 2O==7Cu 2S+5FeSO 4+12H 2SO 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A 、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复原产物B 、5mol FeS 2发生反响,有10mol 电子转移转移C 、产物中的SO 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D 、FeS 2只作复原剂10、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响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与Cl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 2与NaOH 反响时被复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5B .11︰3C .3︰1D .4︰1,11、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 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乙烷和氧气,有关此电池的推断错误的选项是:A 、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B 、参加反响的O 2与C 2H 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C 、放电一段时间后,K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D 、在电解质溶液中CO 32-向正极挪动12、科学家发觉,不管化学反响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响的热效应是一样的。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A. 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B. 研制药物,治疗疾病C. 合成食品添加剂D. 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制造化学肥料、研制药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体现出化学的实用性,而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不足以说明化学的实用性,答案为D;2.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 舍勒发现氧气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 原子—分子学说的问世D. 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答案】C【解析】【分析】原子—分子学说是19世纪问世的,此后化学才发展为一门科学。
【详解】A.舍勒发现氧气时是18世纪,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科学;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在18世纪,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科学;C. 原子—分子学说是19世纪问世的,此后化学才发展为一门科学;D. 中国在古代就有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在汉代、晋代、宋代都有记载。
答案为C;3.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主要目的是使3NaHCO 更多的析出B. 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23Na CO 、4NH Cl 和氨水C. 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2342NH CO 2NaCl H O Na CO 2NH Cl D. 设计循环Ⅱ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答案】B【解析】【分析】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和母液为氯化铵溶液,沉淀池中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式为NH 3+H 2O+CO 2+NaCl=NH 4Cl+NaHCO 3↓,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煅烧炉中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纯碱,过滤后的母液通入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氯化铵,氯化钠溶液循环使用,据此分析。
【详解】A .向母液中通氨气作用有增大NH 4+的浓度,使NH 4Cl 更多地析出,选项A 错误;B .向母液中通氨气作用有增大NH 4+的浓度,使NH 4Cl 更多地析出和使NaHCO 3转化为Na 2CO 3,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 2CO 3、NH 4Cl 和氨水,选项B 正确;C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反应方程式为NH 3+H 2O+CO 2+NaCl →NH 4Cl+NaHCO 3↓,选项C 错误;D .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循环Ⅱ的目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沉淀池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利用率大大提升,选项D 错误;答案选B 。
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目一定相等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B.1molAl3+含有核外电子数为3NAC.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D.1L1mol/L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小于N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CH4中含有4nA个C—H键B.1mol/LNaCl溶液含有nA个Na+C.1mol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②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③64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④常温常压下,100mL0.5mol/L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⑤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⑥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A.①②B.③④C.②④D.⑤⑥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22.4L己烯含有的分子数为6.02某1023②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某6.02某102322.4a③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某6.02某1023④1mo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7某6.02某1023⑤500mL1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1.5某6.02某1023A.①④B.②⑤C.③④D.②④6.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A.950mL;201.4gB.1000mL;212.0gC.100mL;21.2gD.500mL;100.7g7.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那么a、b、c数值的关系是A.a>b>cB.b>a>cC.c>b>aD.c>a>b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配制5%的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在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B.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KMnO4溶液C.用500mL容量瓶配制1mol/L的NaOH溶液D.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2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进行读数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1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D.往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3O4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B.Na2S溶液呈碱性:S2-+H2OHS-+OH-电解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H2↑+Cl2↑D.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B.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使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C.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D.向100mL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12molCl2:10Fe2++14Br-+12Cl2=10Fe3++7Br2+24Cl-1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0.1mol/LCa2+的溶液中:Na+、K+、ClO-、Cl-+-2B.在pH=12的溶液中:NH、Na、SO、Cl44C.在c(H+)=0.1mol/L的溶液中:K+、I-、Cl-、NO3D.在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NO315.24mL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0.02mol/L的K2Cr2O7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在还原产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4(D)+516.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B.金属单质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是一致C.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D.观察焰色反应实验为黄色火焰,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Na+17.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均匀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mol·LHCl溶液B.4mol·LHNO3溶液C.5mol·LNaOH溶液D.18.4mol·LH2SO4溶液18.在下列有FeCl3溶液参加的反应中,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A. 碳酸氢钠B. 乙醇C. 乙酸D. 甲醇2.下列关于科学史料叙述错误的是()A.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以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B. 1832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C. 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D. 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3.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其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倍。
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2ClO2+2OHˉ+H2O2=2ClO2ˉ+O2+2H2OB. 提高吸收器中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C. 流程中的结晶、过滤操作应该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D. 发生器中反应结束后,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充分吸收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涉及下图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除去杂质(括号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 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B. CO(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C. MnO2(KCl):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D. SO2(HCl):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洗气后干燥6.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 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杂质——蒸发结晶B. 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分液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适量盐酸D. 分离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萃取7.某pH=1的工业废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Mg2+、Ba2+、Cl−、CO32−、AlO2−、SO4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4.55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2.33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①一定存在Mg2+②可能存在CO32−③一定存在Cl−④可能存在Ba2+⑤可能存在Mg2+⑥一定不存在AlO2−.A. ②③B. ①③⑥C. ③⑤⑥D. ④⑤8.在某稀溶液中含a mol KNO3和b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 Fe粉,恰好完全反应(已知NO3−被还原为NO),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东北育才学校2015—2016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 Mg24;Cu64;Ag108;第一卷客观题(单选题,共51分)1.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均是由原子构成的B.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组成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是非金属氧化物D.纯净的硫酸是纯净物,而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2.下列有关钠、铁、铝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壳中的含量:Fe>Al >NaB.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中金属价态数值:Al>Fe>NaC.钠、铝均能从FeCl3溶液中置换出铁D.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时,钠置换出的氢气最多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 AB.0.1 mol SO2与0.2 mol O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0.1N A个SO3分子C.2.24 L 氯气与足量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AD.0.1 mol乙烯和乙醇(蒸气)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原子数一定为0.6N A4.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 r(X)<M r(Y)=0.5M 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B.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Y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D.20 ℃时,若2 mol Y与1 mol Z体积相等,则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2∶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C.臭氧与氧气结构不同,二者之间的转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Cl-、I-、S2-等只有还原性,但也有不少阴离子有较强的氧化性6.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可得到深蓝色溶液[溶质为Cu(NH3)4SO4],再向所得溶液通入SO2至溶液呈微酸性发现有白色沉淀Q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Cu(NH3)4SO4+3SO2+4H2O===2NH4CuSO3↓+3(NH4)2SO4(①)。
再将Q与足量的10 mol/L硫酸混合微热,则会发生如下反应:2NH4CuSO3+2H2SO4===Cu+(NH4)2SO4+2SO2↑+CuSO4+2H2O(②)。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②是氧化还原反应B.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只相当于催化剂C.反应②中CuSO4是氧化产物D.反应①中SO2发生还原反应7.NH4NO3在通常条件下加热的分解方式有多种,一般不出下列范围,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不可能的是()A.NH4NO3→N2+O2+H2O B.NH4NO3→NH3+HNO3C.NH4NO3→O2+HNO3+H2O D.NH4NO3→N2+HNO3+H2O8.向含Fe2+、Br-、I-各0.1 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Q是I-B.Q是Br-C.ab区间的反应:2Fe2++Cl2===2Fe3++2Cl-D.b点时溶液中只有Cl-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pH<7的溶液中:Na+、S2-、K+、MnO-4B.pH=7的溶液中:Al3+、Cl-、SO2-4、AlO-2C.pH>7的溶液中:Na+、CO2-3、SO2-3、K+D.pH=0的溶液中:Na+、Al3+、Fe2+、ClO-10.下面是溶解性表中的部分内容(室温下测定):阳离子阴离子OH-SO2-4SO2-3Ca2+①微不Fe3+不溶②Cu2+不③不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处物质属于可溶性碱B.②处物质组成为Fe2(SO3)3C.③处物质为硫酸盐或者铜盐D.①、③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一定是Cu2++2OH-===Cu(OH)2↓11.某同学欲配制符合下列条件的溶液,其中最易达到目的的是()①只含0.1 mol Na+、0.2 mol Mg2+、0.1 mol Cl-和0.1 mol NO-3的溶液②只含0.1 mol NH+4、0.1 mol Ca2+、0.1 mol CO2-3和0.1 mol Cl-的溶液③pH相等的Na2CO3溶液与NaClO溶液④室温时,0.5 mol/L的Ca(OH)2溶液⑤室温下pH=3的含有H+、K+、SO2-4的溶液A.①③④⑤B.⑤C.④⑤D.①②③④1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玻璃、水晶、陶瓷的主要成分均是硅酸盐C.灼烧NaOH固体时不能使用瓷坩埚,因为坩埚中的SiO2能与NaOH反应D.由沙子制备光伏材料时的反应之一为SiO2+2C Si+2CO↑13.由下列反应式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HClO+SO2+H2O=HCl+H2SO4:酸性HClO>H2SO4B.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C.NH3+H3O+=NH+4+H2O:NH3结合H+的能力比H2O强D.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4.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X Y Z MA Fe(s)FeCl2FeCl3Cl2B NaOH(aq)Na2CO3NaHCO3CO2C NH3(g)NO NO2O2D S(s)SO2SO3O215.某混合气体X,可能由H2、CO、CO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灼热的CuO,完全反应后,固体CuO质量减少1.6 g;再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全部导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10 g。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有关X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X一定只由CO组成B.X一定只由H2和CO2组成C.X可能由0.1 g H2和4.4 g CO2组成D.X可能由0.1 g H2、1.4 g CO和2.2 g CO2组成16.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明矾溶于水后可得到少量的有强吸附性的Al(OH)3,故明矾可作净水剂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17.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颜色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M N P QA NH3·H2O Ba(OH)2铜石蕊试液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锌粉KSCND NaHCO3MgCl2Fe 石蕊试液第二卷主观题(共49分)18.某溶液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 mol/L(此数值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K+Ag+Mg2+Cu2+Al3+NH+4阴离子Cl-CO2-3NO-3SO2-4I-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该无色溶液5 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有________,阴离子有________;并据此推测原溶液应该呈______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另取100 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19.将CaCl2投入过氧化氢(H2O2)溶液中,并通入适量气体,可得到CaO2·8H2O白色沉淀。
已知:①CaO2·8H2O属微溶性化合物;②过氧化物受热或在强酸性条件下比较容易分解;③由于大量水分子参与结晶,该反应放热;④H2O2具有微弱的酸性,CaO2可看作它对应的一种盐。
(1)制取上述过氧化钙晶体的反应条件应包括____(选择填空)a.适当低温b.高温c.强酸性d.反应物浓度足够高(2)通入的气体是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产物被滤出后用蒸馏水淋洗。
如何确定“洗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列转化关系中,X、Y是生活中用途广泛的两种金属单质,A、B是氧化物,A呈红棕色,C、D、E是中学常见的三种化合物。
分析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D溶液中Y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a是NaOH溶液,写出单质X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剂b是H2SO4,工业上用E、H2SO4和NaNO2为原料制取高效净水剂Y(OH)SO4,已知还原产物为N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电解熔融的B制取X时,若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则阴极产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1.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3)滤渣c是__________。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2NO+O2===2NO2、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