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凤冈茶叶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凤冈茶叶“不允许生产独芽”之我见散文凤冈茶叶标准如何走?核心还是两条,一是锌硒特色,二是有机品质;除此之外,都是皮毛。
一个茶叶企业要做到这两点,主要在于:一、生产经营的手续必须齐全,这是一种“准入”;二、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茶园管理,茶叶釆摘,鲜叶和干茶的贮存、运输,加工环节,包装环节,等等,都必须环保,都必须要按照有机标准来要求和标准;三、原材料产地是凤冈,并富含锌硒,且其含量属于人体所需的最正确区间;四、生产的茶叶产品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遵守合法的行业标准。
有人认为,生产凤冈锌硒茶,应把独芽生产排除在外。
理由有四:一、独芽是发育不成熟的茶;二、独芽产量低,比拟效益差;三、独芽滞销,茶商压力大;四、生产独芽,茶农难以增收。
对这几点理由,我逐一分析。
一、是否发育成熟,可能不会影响。
不成熟,就不高端吗?未必。
茶叶是否高端,主要看是否是有机食品,是否具有品牌优势,是否存在本钱高昂,是否物以稀为贵,是否客户认可,是否包装精美,等等。
影响营养吗?未必。
如不成熟就没有营养,那么小鸡就没有营养了,蜂窝也没有营养了。
影响人们喜好吗?未必。
椿芽未发育成熟但人们还是喜欢吃椿芽,春笋未发育成熟但人们还是喜欢吃春笋。
这叫什么?叫“萝卜白菜各有所”。
二、独芽比拟效益差吗?大多数的茶叶企业,利润都在独芽里。
只有极少局部茶叶企业利润在一叶一芽、二叶一芽里,但这些企业是靠做“量”,或靠高端人脉,或靠出口欧盟,或靠工程扶持,但不是所有的茶叶企业都能够如此。
而且,明前釆独芽,对明后釆一叶一芽、二叶一芽并没多大影响,如果前期独芽釆得好,反而对后期釆一叶一芽、二叶一芽相得益彰。
三、独芽滞销问题,不是品质问题,也不是产量问题。
这是市场供需问题,是企业自身实力问题。
茶叶企业要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加工数量。
四、生产独芽茶农难以增收吗?明前生产独芽并不排除明后不生产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何来此语?茶农是否增收,不能单单看这个,还要看产品竞争力,企业市场拓展能力,等等。
凤冈茶叶生产与加工研究作者:安忠财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4期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茶叶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了凤冈县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对促进凤冈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茶叶生产;问题;发展时策贵州省凤冈县位于贵州北部。
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独特,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气候条件。
凤冈春茶以早收而闻名,素有“闻道金盆玉水好,凤冈新茶吐春早”的美誉。
清香嫩匀的茶叶。
配上古老的牙舟陶茶具,再加以传统独特的茶道泡制工艺,清澈如玉、茗香袭人,这是凤冈名荣“玉水毛尖”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茶叶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的文件精神,把茶叶发展列入为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对茶农的扶持力度,使全县掀起新一轮发展茶产业的高潮。
一、凤冈茶叶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县的茶叶生产和发展一直没有成为规模,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起落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现有投产茶园规模小,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艺落后,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商在我县茶叶生产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
外商所租赁的茶园面积大,而本土企业或大户种茶所占的产量,产值比例小。
我县的“玉水毛尖”虽有“贵州春茶第一壶”[1]的美誉,但茶叶基地规模小,正常投产面积仅600余亩。
克度光明茶场虽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但由于资金积累薄弱。
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导致茶园建设形不成规模、管理跟上不,加工设备无法更新或配套,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很难开展。
品牌效益、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涉茶部门和乡镇在茶产业发展上,认识和重视不够,茶园基地的开垦难以获得项目的有效支撑,“资金捆绑”投入力度不大。
(三)新建茶园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农户发展茶园存在资金和技术上投入上的严重不足。
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初夏来到田坝村,放眼望去,可谓是茶海荡漾,碧波千里,桂花树绕茶园而种,茶树林顺山势而展,高矮相间,交相呼应,在湿润雨雾的浸透之下,忽隐忽现,别具一格。
前不久,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的新一批驰名商标中,凤冈锌硒茶荣列中国驰名商标之列,这标志着“凤冈锌硒茶”品牌再次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凤冈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凤冈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了凤冈锌硒茶商品的附加值。
两个凤冈人中就有一个和茶有关5月8日下午5点,田坝村街上友成茶叶加工厂总经理杨秀贵将桌子和秤摆在店门口,这段时间,每到这时,她就停下手中的活,开始收购茶青。
这两天茶青的收购价格偏低,杨秀贵准备的钱也相对少了许多,她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收购明前茶茶青时,她每天都要准备一大包钱,有时还不够,还要临时再去准备。
今年42岁的杨秀贵身残志坚,与智障丈夫相濡以沫,发展茶产业,建茶叶加工厂,年产值近百万元,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杨秀贵的家庭先后被贵州省评为“最美家庭”、她自己也被市妇联评为“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
这一切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杨秀贵说,都是那一片片绿悠悠的茶叶带给她的。
杨秀贵的摊子刚摆好,茶农李德芬和杨淑明就背着大半背篼茶青来了。
除去背篼的重量,李德芬当天的茶青是8.6斤,每斤4.5元,她卖得38.7元。
从杨秀贵手里接过钱,李德芬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清早八晨就起来打茶叶,这就是一天的收入,不过这段时间的茶青就是这个价,我知足了!”李德芬家有六口人,八年前她家开始种植茶叶,她和丈夫忙不过来,就把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叫了回来,一家人一年到头就围着七亩茶叶转,一年算下来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
三亩茶园也是茶农杨淑明一家四口经济的来源,小日子也还过得滋润。
儿子谭书华买了一辆面包车,专门做与茶叶相关的生意。
小女儿在一家茶庄当服务员,每月也有千多元的收入。
杨淑明说,这十年来,茶叶就是他们生活的来源,他们更是乐在其中。
【最新】关于茶文化调查报告最新合集范文五篇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一起来看看资料库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茶文化调查报告〞,欢送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茶文化调查报告精选(一)茶叶市场的调研实践报告一:包装:现在市面上对茶叶的包装过于的单一,颜色方面也是过于简单,不能让人过目不忘,让人感到很市场化.没有什么特点,南北两地的包装的喜爱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人喜欢大气包装 ,并喜欢将这种茶作为礼茶赠人.喜欢大气的包装,与他们的审美情调相承,主要表达于包装规格.包装物颜色选择,以及质地喜好上.1.颜色:大多喜欢金色或大红色,特别是包装盒和包装袋更是如此.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品饮水平有限,他们对冲泡方法和饮用方法格外看重,应当在内外包装上明显标示.茶包装色彩更直觉的印象,设对包装色彩和印象直接描述:如刺激的/平常的;新鲜的/陈旧的;现代的/怀旧的;都市的/乡土的;简洁的/繁琐的;明朗的/模糊的;高档的/经济的等,有人曾把四份同样品质的绿茶倒人红 .绿.蓝.棕色的茶罐中,然后请人饮用四个茶罐中的茶水,结果说明:80%的人认为:红色茶罐里的茶气味较浓郁,回味持久,茶叶档次较高.96%的人认为:绿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清新.香醇,品质纯粹,茶水颜色清澈,是新茶.87%的人认为:兰色茶罐里的茶有酸涩感,风味不佳.92%的人认为:棕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浓郁.醇厚,回味持久,品质纯粹,是陈茶.茶叶作为食品,包装颜色必须符合色彩对人食欲的刺激.红茶汤色红艳清亮,应选用暖色调,让人有浓郁.味厚之感;绿茶色泽翠绿,应选用绿色这样的冷色调,使人有一杏黄,所以宜选用清淡,柔和的色调.2.质地:外包装用纸袋居多,用木盒.铝合金盒也可.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夏合袋等,3.规格:喜欢一斤装或半斤装两种,要求上仍然要进行真空包装;包装盒.罐.袋喜欢偏大号,总之体积稍大者,他们相对更喜欢.大多数茶叶品牌都随意改动.这就造成了消费者记忆的混乱,淡化了品牌个性.一个不断推出烂广告但讯息一致的品牌,要比一个时常有好广告但讯息颠三倒四.错乱不已的品牌具有更大的成功时机.比方同一个品牌的铁观音,虽然因为茶叶级别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视觉设计以作区别,但是在整体风格上应当是统一的,只做色彩的调整,或者采用同一系列的主画面进行替换,而字体.各元素位置.广告语等,都不应当随便改变.而茶叶得包装也是极有潜力的,有着精美包装的茶叶更适合于作为礼品,因此有了一定规模的茶叶企业应委托制作或自制包装盒,由于小包装茶是直接供消费者使用的,固在包装上要多加讲究.在设计中,应力求使广告宣传. 艺术欣赏.礼品器具融于一体,集多功能于一体,使包装既具有良好的保质作用,又能宣传茶叶,传递商业信息.品牌和标签文字优美,商标突出,字形.符号.图案得体,使消费者一看就能产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内容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标明品名.质量等级,净重,单价,出厂单位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限和品饮方法等.如果是外销的,其外包装的文字,图案要充分考虑销售对象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 经济开展水平,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色彩也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的需求和民族习惯而定.要提升茶叶包装的档次,真正提升茶叶企业的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茶叶是一个包装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设计开工前,我们不妨花点时间去研究:原来的包装上的哪些优点需要继承,如果对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它是为了开发新的市场还是为了扭转日趋下滑的销售状况,其同类产品销售如何,有何优劣.要做好茶叶包装,必须理解东方的茶文化.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加于运用,是表现品牌的关键.1.研究当地的历史建筑.自然景观,巧妙的运用到包装上.就闽西而言:永定土楼,堪称建筑史上〝一绝〞,其客家风情.民俗,令人流连忘返;连城冠豸山,国家级风景名胜,观者无不赞叹〝令人如身在仙境;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十佳风景名胜之一,让你在历史的脚步声中沉思.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如果能在包装上运用,都能突显产品的文化价值,在礼品茶的开发上,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是可惜,并没有一家企业很好的运用这一题材.也可以根据各类茶叶的不同产地,将各产地的人文景观,表达在包装上,既让消费者了解了茶叶产地,又体会到了异域风情.如云南的普洱茶,留给人的是热带雨林的一缕清香;而杭州的西湖龙井绿茶,留给人的是对西湖烟雨的眷恋;安徽的黄山毛峰,带给人的是〝一品黄山,天高云淡〞.2.对书法.国画.年画.水墨等元素的引用.在消费者心理研究中发现,悠久的历史能带来对商品的信赖感.我们在分析日本企业的包装时发现,其中并没有常见的文字夸耀,倒是包装上简朴古拙的白描插画,在视觉精神上吸引了消费者.利用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运用在包装上,往往更能打动人心.茶文化调查报告经典(二)贵州凤冈茶文化调研报告以支教为纽带,探究贵州凤冈茶叶的开展现况二.调研背景凤冈概述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到达_.1万亩,产值1.25亿元,全县收购烟叶_.7万担,实现产值10_4.63万元.黔风.春秋.寸心草.仙人岭.龙江等一批新老规模茶叶企业迅速开展壮大,黔风公司成功申报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茶叶开展国内国际背景叶专家,就茶叶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科技创新.培育国际品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贸易对接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推动茶业科技创新.促进茶文化交流和茶品牌推广,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提高质量.降低本钱.改善环境.提高效益,是今后中国乃至国际茶产业开展的趋势,也是各国茶产业开展致力的一个方向.通过对当地茶业生产开展状况的调查,发现当地在茶叶开展上的可圈可点之处,加以推广和深化,同时洞察其缺乏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为当地茶业以后的开展寻找商机和出路.重点调查凤冈县茶业开展状况,了解当地主要经济产业,了解当地政府对茶业开展的投入和政策,以及成效如何.此次调研以实地考察和走访交流为主,以调查问卷和文件检索为辅的调研方式开展调研.(一).实地考察和走访交流方面1.实地考察当地茶业生产,了解当地茶业开展状况.2.实地考察当地居民生活状况,了解当地居民对当地开展形势态度,以及对政府各项政策的态度.3.本次走访交流以干部为主,以村民走访为辅的走访方式.(二).调查问卷方面通过向受调查问卷人群发放和填写调查问卷,分析并研究调查结果,结合调研目的,分析和了解当地情况.(三).文件检索方面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当地经济教育状况,本次调研将通过当地政府.教育局的帮助,对与当地经济教育建设确实有关的文件进行检索.地点:凤冈县时间:7月1日 7月_日成员分工和工作内容以及具体时间文件检索组:黄克霞(可根据调研的需要和个人意向和安排对人员适时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实地考察交流组:家,拍摄实况,分析成因,发现优势找出缺乏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负责走访当地干部,提出切合调研课题的问题,促进彼此间交流,记录访谈内容并拍摄访谈的真实场景,及时整理分析访谈收获.具体时间:7月2日 7月6日考究周边经济作物场7月7日 7月_日考究各个村干部和村民家调查问卷组:工作内容:深入各个乡镇村干部村民家中,发放填写调查问卷,并及时整理分析,了解当地茶业开展状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调查证实可行性.具体时间:7月2日 7月5日发放填写调查问卷7月7日 7月_日调查证实分析的状况以及可行性意见文件检索组:工作内容:通过和政府部门沟通交流,进行文件检索,整体上了解凤冈县的经济开展状况.(1).通过在东部地区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让人们了解凤冈富硒茶.(2).联系江南地区各个茶业经销处,调查凤冈茶业知名度,并努力进行宣传.(3).联系商家为凤冈地区茶业开拓销路.茶文化调查报告推荐(三)为了对茶艺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进行了茶艺调查.炎热的下午,我们在井湾子经过一番地毯式的搜索,终于找到了我们的目标---茶馆,茶店.但是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这里的老板似乎不太友善,首战碰壁,第一家,第二家,终于在第三节家我们遇到了一个极好的老板.走进店里,你会感觉到一种不一样的气氛.在货架上我看到了很多老师上课说过的茶,千两茶,大红袍,太平猴魁等等,瞬间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同时,也看到了很多高大上的茶具,茶具上的画有手绘的,印刷等等.还有很多没有见过的,比方苦瓜茶等等.老板看见我们是学生,又对茶有兴趣,所以很热情的请我们喝茶.我们与老板交流了很多关于茶叶问题,我也把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请教了老板.比方说茶叶有没有防辐射这个问题,老板告诉我说防辐射的呢一般是绿茶,因为茶叶都是天然的,然后里面会有很多维生素,茶多酚等等.还有什么季节适合喝什么茶?什么体质适合喝什么茶?什么茶会比拟减肥?茶的种类,分类的标准?老板都很耐心的解答了我们的问题,让我心中的谜团终于消失了在和老板的交流过程中,还欣赏了老板给我们表演的茶艺,喝了各种茶.原来同一种茶,同样的茶叶,同一样的水,不同的人泡,不同的心情泡,不同的心境泡,真的会有不一样的口感和味道,因为我深切的感受到老板比我们上课自己泡的要好喝很多.虽然热辣的太阳晒的我们很疲惫,但是收获还是大于付出的,总而言之一个字值.茶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茶艺更是博大精深,要想把茶捉摸的很透彻,需要我们不断的钻研和摸索.虽然我对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通过市场调查,通过上老师的茶艺课,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将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开掘茶艺的博大精深,用茶洗去满身的浮华,洗涤躁动的心灵.茶文化调查报告热门(四)我们日照绿茶特别有名,被誉为〝江北第一茶〞.日照绿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好多人都喜欢日照绿茶.还因为我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喝日照绿茶,他们每天在家都喝功夫茶,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喝茶了.我想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1. 亲自到茶厂体验了解询问;2. 网上搜集资料.1.历史渊源日照种茶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日照城北的河山顶峰上有古茶树一株,因生于悬崖之上,高不可攀,无人敢登峰采摘,唯拾其落叶,或抛石击叶,用开水冲饮,不仅可明目提神,还可治腹疼,有奇效.2.制作工艺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艺.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等,然后用竹篓装盛,禁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进厂后抖松摊放3-4个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杀青采用杀青机或人工杀青,使叶失水35%到37%之间,然后摊凉.揉捻采用揉捻机,轻揉不加压,时间3-5分钟,揉捻时间过长,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搓团提毫采用手工操作,这是一项技术活,凭技术工人经验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枯燥达80%即可.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用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枯燥,烘至含水量6%就完成了.3.品质特征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日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茶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专家称日照绿茶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同类产品.绿茶不仅是一种健康饮品,它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常饮绿茶,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压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辐射,减肥美容,延年益寿.电脑一族每天喝些绿茶,能防电脑辐射,而且对皮肤也很好.日照绿茶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是绿茶中的极品,特别是开春采摘的第一批更上极品中的极品,价格非常昂贵.日照绿茶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圣谷山.雪青.浮来青.碧波.旭光.莒国翠6个绿茶品牌,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获准使用专用标志.通过调查,我对我们家乡的绿茶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日照绿茶,多喝日照绿茶,让日照绿茶更加有名.茶文化调查报告最新(五)以支教为纽带,探究贵州凤冈茶叶的开展现况凤冈概述凤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位于贵州东北部,周边与思南.湄潭.务川等七县接壤,距省会贵阳250公里,距名城遵义_0公里,是遵义的东大门,326国道和即将建设的杭瑞(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横贯县境.凤冈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7_米,年均气温_.2℃,森林覆盖率达53.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富含锌硒.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辣椒.花生.茶叶等.生态农业加速开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茶园 5.4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到达_.1万亩,产值1.25亿元,全县收购烟叶_.7万担,实现产值10_4.63万元.黔风.春秋.寸心草.仙人岭.龙江等一批新老规模茶叶企业迅速开展壮大,黔风公司成功申报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茶叶开展国内国际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向型出口经济有较大影响,为了帮助国内优秀的茶企业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搭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平台,同时也为了充分表达国际茶文化节的〝国际化〞特点,研计会邀请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尼.蒙古.泰国等国家的茶叶专家,就茶叶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科技创新.培育国际品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贸易对接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推动茶业科技创新.促进茶文化交流和茶品牌推广,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提高质量.降低本钱.改善环境.提高效益,是今后中国乃至国际茶产业开展的趋势,也是各国茶产业开展致力的一个方向.通过对当地茶业生产开展状况的调查,发现当地在茶叶开展上的可圈可点之处,加以推广和深化,同时洞察其缺乏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为当地茶业以后的开展寻找商机和出路.重点调查凤冈县茶业开展状况,了解当地主要经济产业,了解当地政府对茶业开展的投入和政策,以及成效如何.此次调研以实地考察和走访交流为主,以调查问卷和文件检索为辅的调研方式开展调研.(一).实地考察和走访交流方面1.实地考察当地茶业生产,了解当地茶业开展状况.2.实地考察当地居民生活状况,了解当地居民对当地开展形势态度,以及对政府各项政策的态度.3.本次走访交流以干部为主,以村民走访为辅的走访方式.(二).调查问卷方面通过向受调查问卷人群发放和填写调查问卷,分析并研究调查结果,结合调研目的,分析和了解当地情况.(三).文件检索方面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当地经济教育状况,本次调研将通过当地政府.教育局的帮助,对与当地经济教育建设确实有关的文件进行检索.地点:__县时间:7月1日 7月_日成员分工和工作内容以及具体时间实地考察交流组:调查问卷组:文件检索组:(可根据调研的需要和个人意向和安排对人员适时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实地考察交流组:工作内容:走进当地各个经济作物场.各个居民家,拍摄实况,分析成因,发现优势找出缺乏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负责走访当地干部,提出切合调研课题的问题,促进彼此间交流,记录访谈内容并拍摄访谈的真实场景,及时整理分析访谈收获. 具体时间:7月2日 7月6日考究周边经济作物场7月7日 7月_日考究各个村干部和村民家调查问卷组:工作内容:深入各个乡镇村干部村民家中,发放填写调查问卷,并及时整理分析,了解当地茶业开展状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调查证实可行性.具体时间:7月2日 7月5日发放填写调查问卷7月7日 7月_日调查证实分析的状况以及可行性意见文件检索组:工作内容:通过和政府部门沟通交流,进行文件检索,整体上了解凤冈县的经济开展状况.(1).通过在东部地区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让人们了解凤冈富硒茶.(2).联系江南地区各个茶业经销处,调查凤冈茶业知名度,并努力进行宣传.(3).联系商家为凤冈地区茶业开拓销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凤冈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在凤冈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参观学习等方式,我们对凤冈县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报告。
二、凤冈县概况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段,总面积为168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1.8万人。
凤冈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油菜等。
近年来,凤冈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实践内容1.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参观了凤冈县的农业产业园区,了解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园区内,各类现代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访谈调研我们深入凤冈县的农村,与当地村民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以及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当地村民对政府推出的扶贫政策表示满意,认为这些政策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3.参观学习我们参观了凤冈县的旅游项目,如凤冈茶文化博览园、凤冈石林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凤冈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四、实践成果1.经济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凤冈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凤冈县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民生改善方面,凤冈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
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文化传承凤冈县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我们参观了凤冈茶文化博览园,了解了当地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凤冈石林,感受到了当地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贵州茶文化贵州绿茶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
那么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一起来看看。
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贵州茶文化的历史1、与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与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
海拔较高,气压也就较低,极有利于茶叶芳香油的形成。
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
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
而贵州土壤主要为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硒、锌、思等微量元素。
因此,贵州绿茶具有内含物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贵州绿茶独特的内在品质。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分别为%、%、%,水浸出物最低值高出国家标准个百分点,同时也高出江苏、浙江、安徽等产茶大省。
2、贵州绿茶的优异品质,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为茶圣陆羽所发现。
陆羽虽无文凭,但他是名副其实的茶叶专家。
由他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享誉古今中外,至今还是人们研究茶文化的必读书目。
在这部光辉灿烂的巨著中,陆羽第一个书面赞扬贵州绿茶。
他在《茶经》中记述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这里说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对照今天地理位置,历来注释,虽各有出入,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都是今天贵州省所属地域。
所辖范围,如果加上羁糜地域,则应包括今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
也就是说,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已能生产“其味极佳”的茶产品。
“其味极佳”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不是较好,也不是好,而是极好。
也就是特别优异的意思。
应该说,这是对贵州绿茶最高份量的评价。
试想,如果不是特别好,谁会以“极佳”这个词来赞扬呢!3、无独有偶,黄庭坚也赞扬贵州茶特别好。
茶文化调研报告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调研报告,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调研报告1贵州凤冈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课题以支教为纽带,探究贵州凤冈茶叶的发展现况二、调研背景凤冈概述凤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
凤冈位于贵州东北部,周边与思南、湄潭、务川等七县接壤,距省会贵阳250公里,距名城遵义110公里,是遵义的东大门,326国道和即将建设的杭瑞(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横贯县境。
凤冈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720米,年均气温15.2℃,森林覆盖率达53.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富含锌硒。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辣椒、花生、茶叶等。
生态农业加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新建茶园5.4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4.1万亩,产值1.25亿元,全县收购烟叶14.7万担,实现产值10054.63万元。
黔风、春秋、寸心草、仙人岭、龙江等一批新老规模茶叶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黔风公司成功申报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茶叶发展国内国际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向型出口经济有较大影响,为了帮助国内优秀的茶企业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搭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平台,同时也为了充分体现国际茶文化节的“国际化”特点,研计会邀请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尼、蒙古、泰国等国家的茶叶专家,就茶叶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科技创新、培育国际品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贸易对接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
其中,推动茶业科技创新、促进茶文化交流和茶品牌推广,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议题。
专家们一致认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效益,是今后中国乃至国际茶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各国茶产业发展致力的一个方向。
三、调研目的通过对当地茶业生产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当地在茶叶发展上的可圈可点之处,加以推广和深化,同时洞察其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为当地茶业以后的发展寻找商机和出路。
探文化故地,,话茶乡凤冈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研究成果,佐证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凤冈,贵州东北部一个既不沿海沿江,也不沿边的农业县,既不是全国产茶大县,又不是传统名茶产区,却在近几年因茶而声名远播。
随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北纬30度》(走进凤冈)栏目的播出,凤冈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独具锌硒特色的有机茶,再一次向世人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
中国茶叶界权威专家们多次对凤冈实地考察,对其茶产业取得的成就大为惊叹和赞赏,誉之为中国茶产业的“凤冈现象”。
深入凤冈,令我们吃惊的是,这个建县只有400多年历史的农业县,产茶、食茶、饮茶却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可溯及汉唐。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叙:“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和《唐·黔中道思、播、费、夷州地理位置图》,唐代的夷州,其治所在今凤冈县绥阳镇。
宋代《华阳国志》里的“平夷产茶蜜”,乐史在《太平寰宇记》记得更具体,“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设龙泉县,因此在清代《梅簃随笔》记载:“龙泉产云雾芽茶,色味双绝”。
1/ 7凤冈茶史唐朝遗风茶圣陆羽《茶经》首篇首句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惙之”。
三千多年前,云贵高原的川、滇黔相邻地带已有茶的栽培和加工,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巴蜀(周、汉的蜀,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及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
到了唐代,茶事兴旺、食茶、饮茶活动蔚然成风,茶进入日常生活逐步成为一日不可或缺的举国之饮。
唐宋之后,随着散茶的流行,饮茶方法也由点茶逐步演变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
然而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远离中原茶文化的熏陶,食茶习惯和方法并未得到“进化”,凤冈土家族油茶就是其典型代表。
浅析贵州凤冈茶叶文化凤冈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部,这里生态环境良好。
境内丘陵广布,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是优质绿茶的生产区域,现有适宜种茶面积30多万亩。
凤冈有着悠久产茶历史。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据考证,古夷州治所就在今天的凤冈县境内。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思想指导下,实施了“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四绿”工程,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全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在海拔适宜,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和丘陵地带,建成了林中有茶,茶中有树、茶林相问的生态茶园20万亩,年茶叶总产量达3179吨,总产值1.5亿元。
成为贵州十大产茶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
1.凤岗茶叶地理位置凤冈县隶属于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长江中上游,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地处黔北粮仓腹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7。
31,至107。
56,,北纬27。
31,至28。
21,,东与德江、思南接壤,南与石阡、余庆毗邻,西界湄潭,北靠正安、务川。
县境南北长90.1公里,东西宽42.6公里。
行政区域面积18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万公顷。
辖9镇5乡,69个村民委员会、17个居委会。
2008年末总人口42.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67万人。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
主要矿藏有煤、铀、铁、铜、锌和重晶石等,森林覆盖率为53.7%。
2、凤岗富锌富硒茶的缘由2004年贵州省理化检测所、贵州师院理化检测中心对凤冈规划区内的土壤和茶叶(茶青和干茶)进行检测:凤冈县土壤中锌含量为95.3 mg/㎏,硒含量为2.5 mg/㎏;茶叶中锌含量为40~100mg/㎏,硒含量为0.25~3.50mg/㎏,且完全来源于茶树对土壤中锌硒的天然吸附。
锌元素被称为“生命的火花”,硒元素具有“月亮元素”和“婚姻和谐素”的美誉。
浅析贵州凤冈茶叶文化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部,这里生态环境良好。
境内丘陵广布,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是优质绿茶的生产区域,现有适宜种茶面积30多万亩。
凤冈有着悠久产茶历史。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据考证,古夷州治所就在今天的凤冈县境内。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思想指导下,实施了“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四绿”工程,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全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在海拔适宜,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和丘陵地带,建成了林中有茶,茶中有树、茶林相问的生态茶园20万亩,年茶叶总产量达3179吨,总产值1.5亿元。
成为贵州十大产茶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
1.凤岗茶叶地理位置
凤冈县隶属于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长江中上游,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地处黔北粮仓腹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7。
31,至107。
56,,北纬27。
31,至28。
21,,东与德江、思南接壤,南与石阡、余庆毗邻,西界湄潭,北靠正安、务川。
县境南北长90.1公里,东西宽42.6公里。
行政区域面积18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万公顷。
辖9镇5乡,69个村民委员会、17个居委会。
2008年末总人口42.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67万人。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
主要矿藏有煤、铀、铁、铜、锌和重晶石等,森林覆盖率为53.7%。
2、凤岗富锌富硒茶的缘由
2004年贵州省理化检测所、贵州师院理化检测中心对凤冈规划区内的土壤和茶叶(茶青和干茶)进行检测:凤冈县土壤中锌含量为95.3 mg/㎏,硒含量为2.5 mg/㎏;茶叶中锌含量为40~100mg/㎏,硒含量为0.25~3.50mg/㎏,且完全来源于茶树对土壤中锌硒的天然吸附。
锌元素被称为“生命的火花”,硒元素具有“月亮元素”和“婚姻和谐素”的美誉。
全县现有宜茶地土地28.8万亩,其中田10.3万亩、土9.7万亩、退耕还林地1.8万亩;宜茶地海拔在500m~1200m 之间,且多为黄壤,土层深达80—200cm,PH值4.5—6.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2004年10月,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审,风冈县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200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思想指导下,全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采用“猪—沼—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海拔适宜的高山和丘陵地带,建成了林中有茶,茶中有树,茶林相间的生态茶园17.3万亩,其中投产茶园6万亩,2008年产量2500吨,茶业综合收入3亿元。
2004年,凤冈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授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
2005年5月,“凤冈锌硒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2006年1月,“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
从2006年以来,凤冈锌硒茶已分别在“中茶杯”、“中绿杯”、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等茶赛(事)活动中胜出,累计获得了17个金奖,5个银奖。
3、丰富多彩的凤冈茶文化
2005年8月28日至30日,“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在凤冈举办。
2004年10月,我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授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2005年贵州首届茶文化节在我县成功举办,在茶文化节上凤冈锌硒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2007年3月31日,我县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茶海遵义首届春茶开采节;2008年3月21日至24日,成功举办“中国西部茶海之心生态文学论坛”,叶兆岩、麦家、于坚等知名作家参加;2009年4月25日至26日“中国绿茶专家论坛暨茶海之心旅游节”在凤冈举行,2011年4月25日,“全国绿茶专家论坛暨凤冈•茶海之心旅游节”也在凤岗顺利拉开帷幕。
4、历史悠久的凤岗茶文化
凤冈县的茶饮历史、茶饮文化更为古老,而且历经时间的冲刷各种茶饮方式仍然保留完整。
它应该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冈茶饮,首推“火铺疙蔸砂罐茶”,就是在仡佬民居的屋子里,用一半边铺成一个能座十人左右的小楼台,中间用石砌一火炕,烧起疙蔸火,把茶叶放入砂罐内,先近火烤出焦香味,再注水猛火煨,将茶煨至浓酽才饮,越酽越好。
一般是中老年人闲来无事,拿着大烟杆,抽着叶子烟,端着土茶罐,喝着浓酽茶,邀约左邻右舍“吹壳子”。
这种火铺茶提神特利害小孩是不能喝的,怕喝了睡不着觉。
其次,凤冈人待客还有烧茶或涨茶,也有用茶膏冲茶,泡茶则是老茶馆的专用语。
百姓泡茶,一是婚礼专门称的几道茶食组合,二是当温瓶问世后才有用开水泡茶之说。
凤冈吃油茶的历史在350年左右,在凤冈,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谁家,热情的主人都会端出热腾腾的油茶来招待你。
凤冈人喝油茶,不是把油茶当着休闲食品,偶尔喝喝玩的,而是每日必喝。
不仅每日喝,而且还是一日三餐,餐餐必喝,“三天不喝油茶汤,做起事来心发慌”,油被人们称为“干劲汤”。
凤冈油茶制作程序为:备料、打茶糕、熬油茶、敬客、吃茶、谢茶等六道程序。
近日,贵州省凤冈县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内在品质,着力打造地方茶叶有机特色,积极探索有机茶园种植和管理新办法,推行在茶园里套种桂花树等花木造林新模式。
目前,该县此项工作已全面启动。
5、凤岗茶文化的发展规划
据悉,凤冈县共整合各类资金227万余元,购进48.5万株优质八月桂,今冬可净增套种桂花树复合型茶园达2.05万亩。
近年来,凤冈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茶兴县、以茶扬县、以茶富民"的发展战略,全县已拥有茶园近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7%,茶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如今,凤冈县采取在茶园里
套种花木的模式,相继种植了桂花、紫薇、香樟、桃李等树种,形成了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茶行有树,树中有花的生态茶园良好格局。
据凤冈县林业部门介绍,凤冈县已咬定茶产业大发展不放松,并将其列为全县"八大亿元产业"的首位来进行打造,在巩固现有茶园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茶叶标准化管理和精深加工能力,做大做强茶叶品牌,提高茶业综合效益;延长茶叶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以茶叶基地建设为基础,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
力争到2016年,全县巩固发展40万亩以上茶园,有机茶基地达到6万亩,建成20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