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 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8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胖和瘦在教学中让幼儿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胖和瘦”,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胖和瘦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让幼儿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1.活动前根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据幼儿体重情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
活动前发给幼儿。
3.多媒体课件“我来当营养师”。
4.“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教学重点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游戏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教学难点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绿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偏瘦,黄色表示偏胖),请他们将圆点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教学过程(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通过自由辩论,幼儿表明自己对“胖好还是瘦好”这一问题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说服同伴。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胖好呢还是瘦好?”。
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幼儿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了解自身,对症下药1.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表格,请幼儿将活动前老师发的圆点卡片贴在相应的表中,从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儿成长的状况。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体更健康?”3.“对症下药”:教师设置情景:“有两个小朋友遇到了难题,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不愿意?”运用多媒体课件“我来当营养师”使幼儿了解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从而让偏胖和偏瘦的孩子了解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1.学习用辩论赛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胖和瘦的观点。
2.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适应。
3.培育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斗胆尝试的精神。
4.学会维持愉快的心情,培育幼儿酷爱生活,欢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预备:展板。
进程:1.辩论赛选手入场,教师担任主持人介绍辩论赛主题:"胖胖和瘦瘦"。
2.幼儿扮演辩论选手自由发言:什么是胖,什么是瘦?3.主持人出题:你感觉胖好仍是瘦好?什么缘故?4.两边选手进入第一轮辩论。
①辩论选手自由辩论。
②辩论代表小结。
胖胖队代表:我感觉胖好,胖的人力气大,不怕冷;胖的人看上去可爱,就像熊猫一样,熊猫是咱们的国宝。
瘦瘦队代表:我感觉瘦好,因为瘦的人很修长,穿衣服好看;瘦的人吃得少,只要吃一点点东西就饱了,能够节省粮食。
③请部份"观众"发表观点。
5.主持人出题:胖和瘦会给生活带来哪些苦恼?①辩论选手自由辩论。
②辩论代表小结。
胖胖队代表:太瘦的人躯体不健康,有些人因营养不良会生病。
瘦瘦队代表:胖的人怕热,夏天会出很多汗。
太胖的人跑也跑不动,会生很多病。
③请部份"观众"发表观点。
6.主持人小结:胖和瘦都会阻碍咱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苦恼。
只有不胖不瘦,才是一个棒棒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7.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棒棒的人呢?8.主持人引导幼儿成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第一要有合理的膳食营养,过胖和过瘦的人都要学会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躯体有足够的营养。
第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增强体育锻炼。
反思:互动是本次活动的特色,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
幼儿之间的互动有情感的交流,也有知识体会的分享,更有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提升。
大班幼儿已有必然的明白得能力,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被他人同意和认同。
他们通过互动,一一展现胖、瘦的优缺点,从正反两方面讨论、试探健康的意义,知道了日常生活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教师在活动中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这种"退"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进"。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胖和瘦教案主题: 胖和瘦适用对象: 幼儿园大班幼儿教案时长: 30分钟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帮助幼儿认识到过度肥胖和过瘦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3.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展示胖瘦的形象。
2. 各种食物和饮品的图片。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 (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展示的胖瘦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描述图片中的人物。
2. 引导幼儿思考: 胖和瘦都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但是哪种更好呢?3. 引导幼儿回答: 健康最重要。
健康是什么呢?4. 教师解释: 健康是指身体和心里都很好,没有生病,有充沛的精力。
探究讨论: (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 有哪些东西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呢?2. 引导幼儿回答: 吃均衡的饮食、每天足够的睡眠、参加户外活动等等。
3. 教师出示各种食物和饮品的图片,让幼儿区分哪些是健康的食物,哪些是不健康的食物。
4. 教师鼓励幼儿选择健康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鱼肉等,并解释为什么这些食物对身体好。
5.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活动实践: (10分钟)1. 教师播放适合的儿童音乐,带领全班幼儿进行简单的运动操。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例如跑步、跳绳、球类游戏等。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在活动中他们的身体感受和变化。
4. 教师鼓励幼儿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身体活动,保持良好的体型。
总结反思: (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主题和活动内容。
2. 引导幼儿总结学到的关于健康和身体的知识。
3.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4. 教师提醒幼儿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快乐。
扩展活动:1.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
2. 可以邀请健康专家或营养师来幼儿园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健康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背景本学期一开头,我们发觉经过一个月的假期,班上有几位小伴侣的变化很大,我们兴奋地对有的小伴侣说:“恭喜你,你长胖了。
”而对另一些孩子我们则皱皱眉头说:“你怎么又胖了,你怎么又瘦了?”于是,究竟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
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觉存在很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
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爱吃肉不喜爱吃蔬菜。
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爱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饮料、冰淇淋等。
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意幼儿的各种要求。
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成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因此我预设了本次的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争论,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活动预备活动前依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依据幼儿体重状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活动前发给幼儿;多媒体课件“来当养分师”;“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关心幼儿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活动难点: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请幼儿自己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通过集体争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的嬉戏来关心幼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活动过程(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幼儿将自己有关胖好还是瘦好的想法在集体中展现、集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劝说同伴。
过程: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在幼儿的看法无法统一的状况下,老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肯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幼儿园大班《胖点好还是瘦点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健康体重,认识到过胖或过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尊重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外貌。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健康体重:介绍什么是健康体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健康体重范围。
2. 过胖和过瘦的危害:讲解过胖和过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关节负担、心血管疾病等。
5. 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幼儿尊重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外貌,不以外貌评判他人。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实例,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过胖和过瘦的危害。
4.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材料:健康饮食和运动的实物展示。
3. 环境:安静、舒适的课堂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儿歌或故事引入话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健康体重:介绍健康体重的概念,让幼儿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健康体重范围。
3. 讨论过胖和过瘦的危害: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过胖和过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6.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幼儿尊重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外貌,不以外貌评判他人。
8. 作业: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坚持运动等。
10.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健康体重小调查目的:让幼儿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体重状况,认识到健康体重的重要性。
方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调查,记录同伴的体重情况,并对比健康体重范围。
2. 活动二:饮食习惯大比拼方法:设置食物卡片游戏,幼儿需要根据卡片上的食物选择健康的食谱。
3. 活动三:运动小达人目的:让幼儿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坚持运动的习惯。
方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运动会,包括跑步、跳绳、投篮等运动项目。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2.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的体型和外貌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应因此而歧视他人;
3.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观念。
教学内容
1.身体健康与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2.个人体型和外貌的优点和缺点;
3.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教学活动
活动1:锻炼身体
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例如,进行“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跳曳步比赛”等,让幼儿体验到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2:身体图示比较
让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身体图示,比较不同体型的人的不同之处,并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尊重他人。
活动3:食物分类游戏
将不同的食物准备到幼儿面前,让幼儿将它们进行分类,例如,水果、蔬菜、肉类等等,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并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观念。
活动4:作品展示
让幼儿自由发挥,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健康生活和饮食的重要性,例如,画一幅健康的标语、制作一个蔬菜沙拉等等。
教学评估
1.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身体状态,以便评估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2.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以便评估他们是否理解了不同体型和外貌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在进行食物分类游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以便评估幼儿是否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素,并且培养了健康的饮食观念。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养成了良好的健康习惯,学会了尊重他人,认识到自己的外貌和体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幼儿还了解了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培养了健康的饮食观念。
起因:這個月我們學習了《夢幻西遊記》,從中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如:孫悟空有金金火眼,什麼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為什麼最近班上越來越多的孩子戴上眼鏡了呢?從欣賞京劇《大鬧水晶宮》,請幼兒談談唱戲和講故事有什麼區別?一天早晨,儲雨桐的奶奶送他到幼稚園時,周越洋等小朋友說他是“胖子”,奶奶生氣了……這3個問題中,幼兒最感興趣的還是關於“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這個問題,於是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全班性的討論。
討論:老師:小朋友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桐:胖好,因為不容易被打倒。
量:瘦好,瘦子有力量,長大了可以抓小偷傑:胖子好,因為胖子很重,不容易被摔倒,可以打倒瘦子;胖子身體很健康,一下子就可以將瘦子舉起來。
源:胖好,胖子可以減肥就變成瘦的。
瑤:瘦子爬樓梯不會累,胖子上樓總會累。
語:瘦子上樓一下子就跑上去了。
越:瘦子舞蹈好,身材也好。
頎:胖子好,以為他更強壯;瘦子沒有力量。
欣:胖子好,別人打他就不會摔到。
程:瘦子好,胖子不能跳,瘦子就可以跳。
龍:瘦子好,胖子跑不動,瘦子跑得快。
生:瘦子好,瘦子不會把人摔到,我是瘦子。
童:胖好,我覺得胖子像個游泳圈,可以坐在他身上游泳。
雅:胖好,胖子力量大,遇到壞人踢一腳,壞人就跑了。
聰:不胖不瘦好,太胖跑不快,太瘦又沒有力量。
航:胖子好,胖子不容易生病。
敏:胖子好,胖子身體好。
涵:瘦子好,瘦子就可以多吃點東西,加強維生素。
鑒:胖子好,因為他能舉起瘦子,抱起來投籃。
葦:瘦子好,因為跳舞壓腿比較方便。
翰:都不好,只要身體健康就好。
嵩:胖子好,我就和儲雨桐想的一樣。
楊:胖子好,胖子爬山有勁些,不容易生病。
月:胖子好,胖子汽車來了不會把它壓倒。
婕:喜歡不胖不瘦的女孩。
舟:瘦子好,瘦子在水裏能浮起來,胖子浮不起來。
宇:瘦好,因為瘦的人不容易生病,胖的人容易得很多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栩:胖好,胖子吃飯吃得多。
妮:胖子好,胖子有力氣,瘦子沒力氣。
涵:胖子好,可以在游泳的時候騎在他身上。
示例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教学设计:胖点好还是瘦点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身体指数(BMI)的概念•能够认识不同身形和体重的人对健康的影响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认识自己身体的特点•能够运用身体指数(BMI)计算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理解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情感目标•能够认识和接纳自己身体的特点和不同身材类型的人•能够具有健康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二、教学内容1.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一个简短的讲解,引起孩子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身体指数(BMI)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了解身体指数(BMI)的概念并运用计算公式,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实验步骤:(1)测量身高和体重(2)计算BMI指数计算公式:BMI = 体重(kg)/(身高(m)*身高(m))3.理解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让孩子们通过接受不同素材和实例,了解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接纳不同身材类型的人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不同身材类型的人在体型、体重、身体健康方面的差异,并引导他们学会接纳不同身材类型的人,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老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身体健康吗?•孩子们:……•老师:身体健康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们觉得身体健康为什么重要呢?2.实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了解身体指数(BMI)的概念并通过计算公式,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步骤:1)分组进行实验:(1)测量身高和体重(2)计算BMI指数2)解析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结果,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2)通过比较实验结果,让孩子们了解不同身材类型的人在身体健康上的区别和差异3.认识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向学生分享一些常见的健康误区。
示范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教学设计:胖点好还是瘦点好背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孩子吃得过多、运动不足,导致肥胖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孩子由于生长发育情况及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原因,过瘦也成为了一些家庭和园所关注的问题。
因此,通过设计一堂关于“胖点好还是瘦点好”的主题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营造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 了解胖和瘦这两种身体状态,理解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了解培养良好的饮食、运动、作息等好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调节自身身体状态。
能力目标: -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形态感知和表达能力。
-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其发展。
情感目标: - 增强幼儿热爱生命、关心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形成有意识地保护好自身健康的自我意识。
-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互相尊重、合作、分享,提高幼儿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认识身体简介: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探究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形态,并能够有意识地表达自己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认识。
具体步骤:1.教师播放名为《认识身体》的儿歌,让幼儿和老师一起跟着唱,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功能。
2.班级分组进行认识身体的小实践活动。
先让学生依次排队,借助静态或动态情景,用语言、手势、表情等形式叙述自己的不同身体特征和形态,“我有两个大耳朵,我有一双尖尖的眼睛,我有一个圆圆的腰,我有一双慢慢的脚……”其他队员听到后加以确认和反馈。
“对,你的眼睛真的很尖,好棒。
”“我也想有大大的耳朵,可以听到小鸟的歌声。
”3.教师出示胖瘦的图片或形象卡片,引导孩子自己分辨和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采用游戏的形式,比如教师出示具有可替换倾向的胖瘦打印卡片,让孩子自主寻找节点并积极尝试描述,最终形成自我认识。
教学活动2:好习惯养成简介: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班健康胖和瘦教案通用5篇大班安康胖和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熟悉眼睛的重要作用和爱护眼睛的方法。
2、懂得爱惜眼睛。
3、培育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活动预备:教学课件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1、用一则生动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上面毛,下面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白天躲在草丛里,晚上赶忙盖被子。
(眼睛)2、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二、根本局部1、观看教学课件。
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她的眼睛怎么了?2、争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脏手揉眼睛,擦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惫,坐姿不端正)3、播放教学课件引导幼儿推断哪些图是正确的,那些图是错的,为什么?4、请幼儿用手遮住眼睛,说说感受。
眼睛可真了不起,但他也是特别脆弱的,很简单受到损害。
(看电视要保持2米以上,看书,电视时间不能太长;坐姿要端正,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向远处看看绿色植物,不要在强光下看书;写字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毛巾,脸盆专人专用,定期消毒三、完毕局部教师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惜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光明的眼睛。
大班安康胖和瘦教案篇2教学目标了解菠萝的生长习性。
菠萝的形状与养分。
教学预备菠萝两个(实物其中一个去皮)菠萝生长图片教学过程一、出示菠萝看形状——看教师拿来的是什么?——那你们知道菠萝还有个名字叫凤梨。
——小朋友你们看菠萝,上半局部是绿色叶,叶的外形是不是像剑形,下半局部像松球形,没成熟时上部紫红色,下部白色。
成熟时就变成金黄色。
——我们那菠萝的时候肯定要当心的拿,以免扎坏手。
二、菠萝的生长习性——小朋友们知道菠萝长在什么上吗?——菠萝其实长在根上,我们通过图片看下菠萝根的样子吧!——我们是不是在咱们北方没观察过生长的菠萝啊?——由于菠萝是热带水果,生长在南方。
三、菠萝的养分——我们寻常吃菠萝时,是不都吃里面的果肉啊!——现在夏天了,我们吃菠萝可以清暑解渴。
——我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水果对身体好。
大班主题教案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起因:
这个月我们学习了《梦幻西游记》,从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如:孙悟空有金金火眼,什么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为什么最近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眼镜了呢?从欣赏京剧《大闹水晶宫》,请幼儿谈谈唱戏和讲故事有什么区别?一天早晨,储雨桐的奶奶送他到幼儿园时,周越洋等小朋友说他是“胖子”,奶奶生气了……这3个问题中,幼儿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全班性的讨论。
讨论:
老师:小朋友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
桐:胖好,因为不容易被打倒。
量:瘦好,瘦子有力量,长大了可以抓小偷
杰:胖子好,因为胖子很重,不容易被摔倒,可以打倒瘦子;胖子身体很健康,一下子就可以将瘦子举起来。
源:胖好,胖子可以减肥就变成瘦的。
瑶:瘦子爬楼梯不会累,胖子上楼总会累。
语:瘦子上楼一下子就跑上去了。
越:瘦子舞蹈好,身材也好。
颀:胖子好,以为他更强壮;瘦子没有力量。
欣:胖子好,别人打他就不会摔到。
程:瘦子好,胖子不能跳,瘦子就可以跳。
龙:瘦子好,胖子跑不动,瘦子跑得快。
生:瘦子好,瘦子不会把人摔到,我是瘦子。
童:胖好,我觉得胖子像个游泳圈,可以坐在他身上游泳。
雅:胖好,胖子力量大,遇到坏人踢一脚,坏人就跑了。
聪:不胖不瘦好,太胖跑不快,太瘦又没有力量。
航:胖子好,胖子不容易生病。
敏:胖子好,胖子身体好。
涵:瘦子好,瘦子就可以多吃点东西,加强维生素。
鉴:胖子好,因为他能举起瘦子,抱起来投篮。
苇:瘦子好,因为跳舞压腿比较方便。
翰:都不好,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嵩:胖子好,我就和储雨桐想的一样。
杨:胖子好,胖子爬山有劲些,不容易生病。
月:胖子好,胖子汽车来了不会把它压倒。
婕:喜欢不胖不瘦的女孩。
舟:瘦子好,瘦子在水里能浮起来,胖子浮不起来。
宇:瘦好,因为瘦的人不容易生病,胖的人容易得很多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栩:胖好,胖子吃饭吃得多。
妮:胖子好,胖子有力气,瘦子没力气。
涵:胖子好,可以在游泳的时候骑在他身上。
Q:你爸爸是不是那个胖子?
A:哈哈!……就是。
洋:瘦子出汗出的少一点,胖子出的多一点。
Q:你喜欢出汗多还是出汗少?
A:出汗少一些。
Q:为什么呢?
A:汗出完了人就死了。
Q:你是从哪儿知道汗出完了人就会死?
A:我想的。
旖:胖子好。
Q:你是胖还是瘦?
A:瘦。
Q:那你想长胖吗?
A:我说错了,不知道。
总结:
本班参加这次讨论共33名幼儿,认为胖好的幼儿有16人;认为瘦好的幼儿有13人;认为不胖不瘦得有4人。
其中因为自己瘦,所以认为胖好的幼儿有12人;因为自己胖,所以认为瘦好的幼儿有4人。
因为自己瘦,所以认为瘦好的幼儿有9人;因为自己胖,所以认为胖好的幼儿有4人。
认为胖一点好的幼儿占多数,从幼儿以上的讨论可以看不来,他们认为胖点就是身体好,到底是瘦点好还是胖点好?说法都不一样。
瘦要瘦到什么程度?胖要胖到什么程度?笼统地说肥胖不好,是不科学的。
首先必须具体分析是病态性肥胖,还是正常性肥胖,脂肪(或称体脂)的多少表示人体的肥瘦,过肥过瘦都不好。
正如4名幼儿所说:不胖不瘦最好!如果身体过于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他的寿命就会减少,还容易患很多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某种癌症。
与别人做同样的事情,要比别人加倍努力,动作迟钝,容易发生各种事故;易疲劳,背痛,腿不利落;天热时加倍感到不快(因皮下脂肪起了绝缘体的作用)。
但是如果太瘦也不好,因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抵抗力也会下降的,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时期的幼儿来说,更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
现在的幼儿千万不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健康康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不一样的我”主题活动反思
一、主题由来
近来幼儿在上大班后常规较差,部分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做事情鲁莽,很少幼儿能去主动的关心、体谅他人,在家里也事事以自己为先,对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莫不关己。
于是进行“不一样的我”这一主题探究活动。
二、案例分析(一)
案例实录:
在“长大的我”的一次照片收集和交流0岁的我、现在的我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自己最大的变化在身高,活动中引导孩子用不同方式进行比较,在用尺进行身高的比较中,孩子有困难了,有的说自己身高是110米,有的说是110,没有单位的,有的还拿出妈妈量衣服的尺,用尺对比着试图说出自己的身高,最后出现了“大人国”,身高110尺。
孩子的争论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好奇,于是,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关于数量单位的学习,孩子通过学习知道了1米有多高,知道身高尺上的CM是厘米,再次请他们自己去测量身高是,他们终于能正确说出身高是110厘米。
幼儿园的学习活动是暂告一个段落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会新本领的兴奋是无法抑制的,他们有的回到家中拿出尺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量身高,同时也又一次复习了数量单位。
从中也体验到自己长大了,现在学会的本领又多了,甚至有中小大人的感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内容的选择是适合我们大班幼儿现有水平的,
活动内容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体验了
自己长大的喜悦,他们学会了自己去超市购物,他们开始关心自
己身边的人,他们学会了主动帮助自己身边的朋友。
开展的活动
内容是依据《纲要》,围绕学期目标而进行的。
但活动中,如:我
认识的钱币中,孩子分、角、元分不清,老师大可让孩在这次的活动中,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在孩子们争论时我没有马上参与,而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因为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在活动中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一种方法,一种用事实说服他人的一种方法。
在孩子争论到最后,终于达成共识,身体包括躯干,手臂、手、腿、脚等,在孩子不再有异议时,再次找找身体哪些地方会动,第二次寻找的时候必第一次的正确率要高很多。
这次我改变了常用的教学方法,总结后让孩子再去找,而是只把他们的疑惑点解释一下,大家达成共识,再次再原有基础上继续开展活动,此时,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找,或是相互交流,或是镜面示范等方法补充自己的不足。
再这次尝试中,我觉得这种互相学习的方法比老师一次次指导的效果要好得多,孩子完全处于一种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状态。
案例分析(三)
案例实录:
主题活动:小小食品检验员
活动要求:
1、形成食品保质概念,在饮食方面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寻找和发现外包装上的保质期,学习推算食品保质期。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情景,整理箱若干
2、矿泉水、可乐、鲜牛奶、酸奶、薯片等
活动过程:
环节一:情景表演
快过节了,超市很忙,经理想请小朋友帮忙,把进的货放到货架上好吗?
1、幼儿搬运货品并分类,根据货架指示牌摆放货品
2、我们一起来检查货架上的的食品能不能卖,每份食品都印有它的保质期,把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挑出来。
经理(老师)验收,和幼儿共同寻找食品的保质期:
1、为什么把这些东西挑出来?从哪找到保质期的?
2、保质期一般会印在外包装的什么地方?
师将包装盒上的保质期展示给幼儿看。
师总结:保质期印在外包装的上端中缝湖底部,有的印的是凸出的字。
环节二:认识保质期
1、怎么知道它是过期食品?它的保质期是怎么写的?
2、怎样来看保质期?怎样知道食品是不是在保质期里?
3、拿几样食品让幼儿比较,哪样更新鲜?哪样不新鲜?
小结食品的保质期的几种标注方式
环节三:再次复验保质期
幼儿按饮料、奶制品、糕点、糖果部门氛围四组检查保质期,直到完成任务。
环节四:保质期内食品的保存
1、出示一盒在保质期内变质的牛奶让幼儿闻和看
这罐牛奶可以喝吗?为什么
活动主题:超市购物
活动目标:
1、将积累的钱币经验运用到实际中去。
2、理解货物价格的表示方法。
活动准备:
1、事先选择好购物地点。
与营业员联系,取得配合。
2、告诉幼儿一些超市购物的规则。
活动过程:
一、参观超市:
1、幼儿随意参观,与同伴交流自己看到的货物
2、参观超市货物的分类
二、交代任务
用手中的3元钱在超市买1"2样东西
三、记录自己用钱的情况
四、小鬼购物
教师及时提醒幼儿别把钱丢了,将碰下的货物放回原处引导幼儿观察货物价格的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