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专项模拟练习(含答案) (267).doc
- 格式:doc
- 大小:329.00 KB
- 文档页数:4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要点1 望远镜(1)作用: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2)开普勒望远镜构造: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的,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①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较短)叫目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焦距较长)叫物镜。
(3)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由于观察的物体很远,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恰好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经过目镜放大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伽利略望远镜构造:由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透镜组成的;物镜(凸透镜)焦距较长,目镜(凹透镜)焦距较短。
(5)伽利略望远镜成像原理: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
◆要点2 显微镜(1)结构:①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焦距短)。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焦距长)。
③载物片: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④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物体。
(2)成像原理: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要点3 视角(1)视角: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被观察的物体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2)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Δ基础题系列◆1.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牛顿B、伽利略C、富兰克林D、开普勒◆2.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D.增大观察的视角◆3.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C.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D.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5.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由视角决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2. 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 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 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 物镜直径比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3.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所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如图是天文爱好者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赏超级月亮的情景,这是看到的最大满月。
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是把远处的月亮在离我们眼睛很近的地方成像后再放大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月亮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6.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A.站在20 m远处高1.6 m的人B.18 m远处一棵高1.7 m的小树C.20 m远处高1.7 m的栏杆D.40 m远处高1.7 m的竹竿二、填空7. 小云利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详解】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目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故A说法错误;望远镜的物镜所成像经目镜放大,所以目镜的焦距一定小于物镜的焦距,才有放大效果;如果反过来得出的倍数就小于1 ,得出是缩小的像.,故B说法错误;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放大而不是更靠近人眼,故C说法错误;物镜越大,接光的面积越大,人观测的物体就越明亮,成像效果就越清晰,故D说法正确;【点睛】本体考查了望远镜成像原理,关键是要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2.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 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远离一些邮票,故B 错误。
C:彩色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C错误;D.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表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热风提高了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故D正确;故选:D。
3.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像是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放大的实像C.正立的缩小的虚像D.正立的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2、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3、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到郊外采集昆虫和植物,准备制作标本。
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小昆虫进行观察,你认为他们要带以下哪种光学仪器比较合适?()A、望远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投影仪。
4、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成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5、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6、.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7、(10·丽水)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8、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9、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l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l0×;物镜40×10、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显微镜和望远镜一、选择1.利用在离地面约为6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来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主要在于人类()A.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进入宇宙B.观察天体时的距离变近C. 观察地球表面的清晰度得以提高D. 观察天体时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干扰2.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3.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还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觉最长的物体是( )A.20 m远的1.6 m高的人B.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C.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D.40 m远的1.6 m高的竹竿4.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 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5.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6. 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幻灯机二、填空7.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_的虚像。
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又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代替。
8.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应该是(选填“右上”“右下”“左上”或“左下”)。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关于如图所示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目镜和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直径做的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2.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日偏食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B.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多面镜子发生了漫反射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看到的模样是它现在的样子D.在有雾的天气,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4.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8.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9.小明的爷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装片,正当他看清高倍镜下的物像时,小明也争着要看.但他看到的像却有点模糊.通过操作,小明得到了清晰的物像.他的操作方法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整装片位置10.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1/ 91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光路图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是完全相同的两种物理现象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幻景象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好13.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1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虚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5.近视眼佩戴的眼镜镜片相当于______ 透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 透镜.16.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要观测更加清晰,最好借助______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观察了整个过程.〔2〕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 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3〕如图为太阳与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_ 凌日现象.17.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______ 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18.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 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19.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___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21.在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_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__,使成的像更加明亮.2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23.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__的透镜,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__镜.24.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普通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这两种情况下,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普通的____________.25.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26.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的位置,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答案]1. D2. A3. D4. D5. D6. D7. A8. C9. B10. C11. D 12. AC 13. AD 14.AB15. 凹;凸3/ 916. 望远镜;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水星17. 放大;实像;放大镜;两18. 凸透镜;目镜;物镜;缩小;实像;放大镜;视角19. 目镜;物镜20. 凸透镜;凹面镜21. 焦点;放大;增加折射光线22. 凸23. 幻灯机;放大24. 凹面镜;凸透镜;凸透镜<或放大镜>25. 缩小;一倍焦距内;远视26. 缩小;一倍焦距之内[解析]1.解:A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故A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C错误;D、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做的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故D正确.故选D.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2.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正确、C错误;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D错误.故选A.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要注意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乘积.3.解:A、在发生日偏食时地上的光斑是通过小孔形成的太阳的倒像,像的形状与日食的形状是相同的,不是圆形的,故A错误;B、镜子的表面比较平,当光线照射到镜子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我们看到的光是27万年前的光,所以看到的星系是27万年前的星系,故C错误;D、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故D正确.故选:D.〔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小孔时就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4〕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本题主要考查了跟光有关的现象,从光的产生、传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属基础知识.4.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D.〔1〕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关于望远镜需注意:〔1〕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他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5.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D.6.解: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目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选D.7.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故选A.8.解: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这些操作方便.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故选C.9.解: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升降镜筒,调节物体与物镜的距离,以便观察清楚物像,粗准焦螺旋的升降X围大,属于粗略调节,细准焦螺旋的升降X围小,属于精确调节,而小明的爷爷已经调好了,只是不同的人眼睛略有差别,这时要精细调节,所以调细准焦螺旋.5/ 9故选B.10.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选C.11.解:A.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平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D、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12.解: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起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选项说法正确;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差,焦距越小,折光效果越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C.〔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海市蜃楼等.〔3〕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越厚,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折光能力越强.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显微镜和望远镜以与焦距和折光效果的关系,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3.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D.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14.解: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它们分别叫物镜和目镜,故A正确;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可起到增加亮度的作用,故B正确;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而不是它们的和,故C错误;D、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B.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显微镜底端的凹面镜可以起到会聚光线,增加亮度的作用.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解此题需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积,物镜成放大实像,而目镜成放大虚像.15.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凹透镜做的眼镜,使光发散一下,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凹;凸.〔1〕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2〕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知道近视眼的成因、矫正与显微镜的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6.解:〔1〕显微镜有放大的作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能够观测远处-太空中的星体情况;〔2〕"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光可在真空中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介质;〔3〕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故答案为:〔1〕望远镜〔2〕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3〕水星.〔1〕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可观察到太空中的星体;〔2〕〔3〕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本题考查"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不同用途与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应用与解释天文现象,体现以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17.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故答案为:放大;实像;放大镜;两.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关键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8.解:普通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7/ 9物镜相于当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视角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故答案为:凸透镜;目镜;物镜;缩小;实像;放大镜;视角.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放大镜.同时知道视角越大,人们观察到的物体越大.本题主要考查了望远镜的相关知识,关键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9.解: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两端所使用的是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故答案为:目镜,物镜.20.解:<1>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刚才的实像再次放大.<2>光线较强时物体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清晰.当光线较暗时,依靠凹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使物体更亮,像更清晰.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面镜.21.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照相机镜头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远,像距越小,像越接近焦点;目镜和放大镜作用相同,目镜把物镜成的像再放大.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故答案为:焦点;放大;增加折射光线.22.解: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23.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答案为:幻灯机;放大.24.解:因天文望远镜是用凹面镜作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故答案为:凹面镜,凸透镜;因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故答案为:凸透镜.25.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虚像,因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镜片来代替.故答案为:缩小,一倍焦距内,远视.26.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缩小;一倍焦距以内.9/ 9。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短(填“较长”或“较短”)。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A )A.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知识点二望远镜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晶状体,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
4.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天体时,虽然所成的像与天体本身相比是缩小的,但由于像相对眼睛的视角很大,所以感觉观察到的像比较大。
知识点三探索宇宙5.在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A )A.太阳B.地球C.月球D.火星6.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C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B.宇宙是方形的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考点显微镜和望远镜7.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看物体时,看到的(C )A.都是实像B.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C.都是虚像D.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8.下列仪器不能用于观测天体的是(B )A.光学望远镜B.放大镜C.X射线望远镜D.射电望远镜9. (2018广东潮阳区模拟)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C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10.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
这种仪器是望远镜(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11.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物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甲图所示。
选择题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看物体时,看到的A. 都是实像B. 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C. 都是虚像D. 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显微镜和望远镜看物体时,最终人眼所看到的都是虚像。
故选C。
选择题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 牛顿B. 伽利略C. 富兰克林D. 开普勒【答案】B【解析】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故选B。
选择题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 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虚像B. 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实像C. 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实像D. 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虚像【答案】B【解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B。
选择题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倍和10倍两种,物镜有10倍和40倍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 目镜5倍,物镜10倍B. 目镜10倍,物镜10倍C. 目镜5倍,物镜40倍D. 目镜10倍,物镜40倍【答案】D【解析】试题显微镜的物镜、目镜的数字代表放大倍数,物镜的数字和目镜的数字相乘代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如:物镜是20X,目镜是10X,代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10=200,即放大200倍,显微镜的视野面积是一定的,被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里的细胞数目越少.解: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即为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A、5×10=50;B、10×10=100;C、5×40=200;D、10×40=400.故选D.选择题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1 显微镜例1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像,像成在目镜________位置,通过目镜观察目镜再把这个像________一次。
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n 、2n ,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
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太小,为得到更大的放大倍数,将两个凸透镜组合可制成显微镜,焦距短的作物镜,焦距长的作目镜。
被观察标本放在物镜的2倍焦距之内1倍焦距之外,通 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为了使此实像再次放大,让它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观察,将看到一个放大许多倍的倒立的虚像。
最后的放大倍数是两次放大倍数之积。
答案:倒立、放大的实 焦点以内 放大 1n 2n【解法点拨】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熟练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是解题的基础。
知识点2 望远镜2. 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________镜。
其中________镜的焦距较大。
被观察物体一般在物镜的________,先成一个________像,然后这个像再经目镜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为________(填“实”或“虚”)像。
解析:望远镋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由于物镜要成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而且尽量成较大的像,所以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相对较短。
被观察物体一般在物镜的2 倍焦距以外,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缩小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答案:凸透 物 2倍焦距以外 缩小的实 放大 虚【解法点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熟练掌握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是解题的基础。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两杯液体中,一杯是水,一杯是酒精,小明想利用选项图中的几组器材来区别哪一杯中盛的是水哪一杯中盛的是酒精,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2.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3.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4.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属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5.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C.湖光镜月——光的反射D.人面桃花相映红——光的折射6.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7.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等量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不同的不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8.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A.响度B.振幅C.音调D.音色9.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湖面结冰B.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10.在校园艺术节上,小强用钢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曲调宛转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堂练习题一、选择1.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是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3.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4.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5.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
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
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6.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7.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显微镜镜筒两侧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透镜叫做物镜C.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D.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二、填空8.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________ ,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________ (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9.“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透镜;“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透镜,目镜是_______透镜;牛顿设计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面镜,目镜是______透镜.10.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 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到郊外采集昆虫和植物,准备制作标本。
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小昆虫进行观察,你认为他们要带以下哪种光学仪器比较合适?()A.望远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投影仪。
2.(2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
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
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3.(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
4.(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
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5.(2分)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6.(2分)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
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
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
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7.(2分)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8.(3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该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
如有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照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相同,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则在图14中,照片机甲拍摄的。
9.(3分)如图3-5-2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
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____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像。
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图3-5-2
评卷人得分
三、简答题
10.(5分)你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时用到了哪些光学知识?请写出一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B
2.D
3.D
4.不好意识没有答案
5.不好意识没有答案
6.解析为了使望远镜看清远处比较暗的物体,就要想办法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一些,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把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做得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
C
7.B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8.凸透拉长
9.解析:根据望远镜成像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思考分析,远处物体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1倍焦距以内,以便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所以可用远视镜片来代替。
倒立、缩小 1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的虚远视
三、简答题
10.解析: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分别成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面镜用于反射光线改变光路。
任选一种说明。
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