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2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及检验(讲)(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36.00 KB
- 文档页数:22
课时规范练5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与推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pH=12的溶液中:C O32-、Na+、Al O2-、S O42-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 H4+、Cl-、N O3-C.常温下,pH=2的溶液中:Na+、K+、S O32-、HC O3-D.常温下,pH=1的溶液中:Fe3+、K+、I-、S2-2.某溶液中含有K+、Fe3+、S O42-、C O32-、I-中的几种。
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K+B.I-C.S O42-D.C O32-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10-12的溶液中:N H4+、Cu2+、N O3-、S O42-A.c(OH-)c(H+)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 H4+、K+、Cl-、I-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S O42-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 O3-4.(四川遂宁模拟)下列有关物质鉴别与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S O42-B.向试管内经浓缩的样品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说明原样品溶液中含有N H4+C.向试管内的样品溶液中加入铜片和体积比为1∶1的硫酸溶液并加热,试管内溶液变蓝色,试管口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 O3-D.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C O32-5.(全国乙卷,9)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1.(2019·福建漳州质检)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SO错误!、CH3COO-B.K+、Na+、NO-,3、SO错误!C.Al3+、NH错误!、Br-、HCO错误!D.Na+、ClO-、Cl-、SO错误!B[H+、CH3COO-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A错误;K+、Na+、NO-,3、SO 错误!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Al3+、HCO错误!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ClO-、SO2-,3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在c(Ca2+)=0。
1 mol·L-1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O2-,3、NO错误!B.Na+、K+、SO错误!、OH-C.K+、Na+、NO错误!、CH3COO-D.H+、NH+,4、NO错误!、SO错误!C[在c(Ca2+)=0。
1 mol·L-1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和ClO-。
Ca2+与CO错误!能够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ClO-能够将SO错误!氧化,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K+、Na+、NO错误!、CH3COO-与Ca2+、Cl-和ClO-都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Ca2+与SO错误!能够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 3.(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CO错误!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NO错误!、Cl-C.0.1 mol·L-1的FeCl2溶液中:H+、Al3+、SO错误!、S2-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Mg2+、NH+,4、SO错误!、HCO 错误!B[A项,pH=1的无色溶液显酸性,Cu2+、CO错误!均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项,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K+、Na+、NO错误!、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 项,H+、Al3+与S2-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项,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如果显酸性,HCO错误!不能大量存在,如果显碱性,Mg2+、NH 错误!、HCO错误!均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2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讲)复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基础知识回顾: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些反例的方法,证明其正确或错误。
【迁移训练1】(2010·模拟精选,浙江金华12月)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探究”的探究活动。
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A.先配制一定量的0.10 mol/L CH3COOH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B.先配制一定量0.01 mol/L和0.10 mol/L 的CH3COOH溶液,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C.先测0.10 mol/L CH3COOH溶液的pH,然后将其加热至100℃,再测pH,如果pH变小,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D.配制一定量的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常温下pH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典型例题2】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l2O3(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及检验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属于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乙醇等。
【易错警示】(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S- H【注意】(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二、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书写方法(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
如H2SO4、NaOH、(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H2SO4===2H++SO2-4、NaOH===Na++OH-、(NH4)2SO4===2NH+4+SO2-4。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 2S的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HS-++S2-。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
如Cu(OH)2Cu2++2OH-。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AlO-2+H2O Al(OH)3Al3++3OH-。
(3)酸式盐: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
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
如NaHCO 3===Na++HCO-3,HCO-3H++CO2-3。
3. 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对比(1)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温度高、金属阳离子振动幅度大,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阻力增大,金属导电性变弱。
(2)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但温度升高时,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会增强。
【典型例题1】【黑龙江实验2016届上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②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③弱电解质水溶液中至少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④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⑤CaO是强电解质,是因为它的水溶液能导电⑥Cl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强,错误。
②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强电解质,错误。
③弱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弱电解质的分子和水分子,至少有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正确。
④强电解质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例如酸属于共价化合物,但盐酸和硫酸硝酸都为强电解质,错误。
⑤氧化钙是强电解质,是因为熔融状态时能完全电离,不是因为它的水溶液能导电,错误。
⑥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时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错误。
所以选A。
考点:强弱电解质的性质【点评】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注意点:1、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的,与任何外界因素无关。
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盐如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
能溶于水的物质不一定是强电解质,例如醋酸等,电离程度很小,属于弱电解质。
3、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迁移训练1】【江西临川一中2016届10月月考】在氢硫酸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①O2;②Cl2;③SO2;④C uSO4;⑤NH3能使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的是()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答案】B导电能力增强;③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硫,SO2+2H2S═3S↓+3H2O,离子浓度减小,导致导电能力减弱;④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黑色沉淀同时生成硫酸,H2S+CuSO4═H2SO4+CuS↓,硫酸是强电解质,氢硫酸是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⑤通入NH3,发生反应H2S+2NH3=(NH4)2S,硫化铵是强电解质,H2S是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导致导电能力增强,②④⑤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及溶液的导电性。
【典型例题2】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 2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SO 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l 2O 3(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2SO 4===2H ++SO 2-4 (2)H 2CO 3H ++HCO -3、HCO -3H ++CO 2-3(3)NaHSO 4===Na ++H ++SO 2-4 (4)NaHCO 3===Na ++HCO -3、HCO -3H ++CO 2-3(5)NaHSO 4=====熔融Na ++HSO -4 (6)Al 2O 3=====熔融2Al 3++3O2-【点评】在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分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为部分电离,多元弱酸为分步电离;还要注意区分多元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与水解的区别。
【迁移训练2】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Na 2CO 3溶于水 Na 2CO 3===Na 2+2+CO 2-3B .Al(OH)3酸式电离 Al(OH)3===H ++AlO -2+H 2O C .NaHS 溶于水HS -的电离 HS -+H 2OH 2S +OH -D .NaHCO 3加热熔化 NaHCO 3===Na ++HCO -3 【答案】D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其本质是向着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发生反应的条件为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以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复分解反应类型:②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
如FeCl 3溶液与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2Fe 2++Cu 2+。
3、离子方程式及书写(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所谓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即是在反应前后数目发生变化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 ++ OH -=H 2O 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
(2)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
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等 仍用化学式表示①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②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如S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 2+2OH -=SO 2-3 +H 2O ,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O+2H +=Ca 2++H 2O ,锌与醋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AC=Zn 2++2AC —+H 2↑③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S 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HS -+OH -=S 2-+H 2O ,NaHCO 3溶液与盐酸反应:HCO -3 +H +=H 2O+CO 2↑【规律小结】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一般规律(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以化学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中,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 3不能拆写成“Na ++H ++CO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