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761.68 KB
- 文档页数:27
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一、引言钢筋混凝土框架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执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验收标准。
二、施工前验收标准1. 设计文件合规性验收:在施工前,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文件进行验收,包括结构图纸、计算书、材料规格和施工工艺等。
验收的重点包括设计参数的符合性、材料规格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等方面。
2. 地基基础条件验收:验收人员应对建筑基地的地基基础条件进行检查和验收。
包括地基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基承载力等指标,确保其满足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的要求。
3.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验收:施工方案是施工的重要依据,验收人员应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包括施工工序的科学性、安全措施的完善性和施工进度的合理性等。
三、施工中验收标准1. 材料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验收。
验收的重点包括材料的规格、质量和外观等方面,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
2. 模板支撑验收标准: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支撑,验收人员应对模板支撑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
包括模板的稳定性、支撑的均匀性和模板表面的光洁度等方面。
3. 施工工艺操作验收标准:验收人员应对施工工艺操作进行验收,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连接、模板脱离等。
验收的重点包括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操作是否规范和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质量隐患等方面。
四、施工后验收标准1. 结构尺寸和形位公差验收:验收人员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各部位的结构尺寸和形位公差进行检查。
包括柱子的垂直度、梁的水平度、墙体的垂直度等指标,确保结构的几何形位满足设计要求。
2. 表面质量验收标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表面质量对建筑物的美观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验收人员应对框架表面进行检查。
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规范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深入,各个地区的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越来越多,那么你想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规范有哪些吗?下面由店铺向你推荐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规范,希望你满意。
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规范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1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1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1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15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6 《混凝土搅拌站(楼)》GB 1017117 《预拌混凝土》GB/T 149021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19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2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21 《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2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5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6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27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8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30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31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173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33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34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T 52235 《混凝土防冻剂》JC 475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步骤1.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要求。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勘察阶段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
勘察内容包括地质状况、地基情况、周边环境等情况。
必须确保施工地点的土质和地基符合工程要求,不得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
1.2 设计审查在施工前,必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严格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结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是否考虑到地震、风荷载等外部影响因素,并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完整性进行检查。
1.3 材料采购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
包括水泥、砂子、砂浆、钢筋等材料。
采购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质量可靠。
1.4 施工方案确定在施工前,必须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过程、施工流程、施工时间表等内容。
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认真的考虑和规划。
二、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2.1 基础施工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首先要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础桩基施工等内容。
必须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2.2 钢筋加工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必须对钢筋进行精确的加工。
包括钢筋的切割、弯曲、焊接等操作。
必须保证钢筋加工的尺寸、形状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3 模板安装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必须安装合适的模板。
模板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且必须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2.4 混凝土浇筑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必须保证浇筑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且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5 砼强度检测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必须对砼的强度进行严格检测。
砼的强度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且必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6 检测验收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必须进行检测验收。
检测验收的内容包括材料验收、结构验收、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
必须保证验收结果合格,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规范要求和验收标准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结构中。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质量和耐久性,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并经过严格的验收。
一、规范要求1. 建筑设计规范: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时,需要参考建筑设计规范。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建筑设计规范,其中包括有关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2. 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受力状况、荷载情况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规范: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参考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材料搅拌比例、浇筑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工艺规范的遵守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4. 材料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砂石等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材料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使用符合规范的材料可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二、验收标准1. 结构验收标准:在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后,需要进行结构验收。
结构验收包括结构尺寸和几何形状的检查、结构构件连接的检查、结构材料的验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的检验等。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评判。
2. 施工工艺验收标准:对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验收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检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检查、钢筋的质量和连接方式的检验等。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进行评判。
3. 材料验收标准:对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和其他辅助材料进行验收,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强度等方面的检验。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材料规范进行评判。
4. 质量验收标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验收,包括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检验。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评判。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领域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施工及验收方面需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进行论述。
一、施工技术规范1.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应遵循国家质量标准,建议选择正规生产厂家出产的标准化材料。
在选用材料时,应注重材料的质量、性能和经济性,并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
2.工艺流程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标准,采用正确的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要注重配料、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层层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3.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整洁、有序的环境,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二、验收要求1.材料验收材料验收是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第一道关卡。
材料验收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包括外观、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
2.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最终环节,通过验收可以评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验收应包括结构的尺寸、偏差、平整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测,并在检测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3.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的依据。
在实际施工中,应遵循相关的验收标准,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三、结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是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靠的基础,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应根据规范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验收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与验收规范
前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和验收,保证建筑的质
量和安全。
施工规范
1. 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已经过期、质
量不合格的材料。
2. 对于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应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处理、清除
杂物等,避免模板变形和破损。
3. 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施工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保证浇
筑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4. 钢筋的加工和焊接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
牢固,应避免钢筋锈蚀。
5. 注重混凝土的养护,避免混凝土裂缝和渗漏等质量问题。
验收规范
1. 称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应符合图纸上的要求。
2. 混凝土表面应无裂缝、水泥浮层和明显的蜂窝、虫眼等缺陷。
3. 钢筋焊接应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存在裂纹、变形和缺陷等情况。
4. 避免出现墙体倾斜、屋檐错位、墙体裂缝等问题。
5. 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并将验收记录存档备查。
通过执行本文档的规范,能够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和验收标准化水平,并最终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验收规范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的验收等方面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材料准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钢筋等。
在施工前,需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和备案,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同时,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和保护工作,避免出现损坏和污染等问题。
3.施工设备准备施工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的关键。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同时,还需要制定设备使用方案,明确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的尺寸、强度、平整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做好基础防水、防渗、防裂、防震等工作,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框架施工质量控制框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骨架,框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框架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框架的尺寸、强度、垂直度、水平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做好框架的连接、支撑、防腐、防火等工作,以保证框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楼板施工质量控制楼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板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在楼板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楼板的尺寸、强度、平整度、防水、防渗等指标符合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对于保证建筑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供工程师和建筑师参考。
二、施工前验收1. 材料验收在施工前,应对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检查水泥是否按规定标准和质量要求。
(2)骨料:检查骨料的种类、品种、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砂:检查砂的种类、品种、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钢筋:检查钢筋的材质、规格、长度、弯曲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2. 施工技术方案验收施工前,应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验收,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3. 施工机具和设备验收施工前,应对施工机具和设备进行验收,确保施工机具和设备符合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
三、施工中验收1. 基础验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施工,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基础标高、平整度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的钢筋嵌入混凝土中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4)基础的支撑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2. 柱验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施工,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钢筋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2)柱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柱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柱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梁验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施工,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钢筋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2)梁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梁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梁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后验收1. 结构验收结构验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的重要环节,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1)结构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结构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结构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4)结构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空气质量验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后,应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进行验收,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流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且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能够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施工准备2.1 施工组织在施工前,施工方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计划编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施工组织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施工材料施工方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
在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2.3 设备和工具施工方应配备适当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保证施工及人员安全。
3.1 基础处理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对基础进行处理。
包括清理基础表面、修补基础缺陷、加固基础等工作,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2 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施工方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钢筋安装。
钢筋应准确、牢固地安装在预定位置,并保持正确的间距和间隙。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钢筋的质量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3.3 模板安装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安装合适的模板来保持混凝土的形状。
模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严密固定,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形状准确。
3.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试验,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5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早期强度损失。
4.1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及时记录施工情况,包括材料使用、施工工艺、质量检查等。
施工记录是施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4.2 施工质量检查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施工质量检查。
包括钢筋安装质量、混凝土质量、模板安装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引言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确保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验收规范,以确保施工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验收前准备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验收人员,包括具备相关资格和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其次,要准备验收所需的标准和规范文件,以及相关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最后,要确保施工工程已经完成,并具备验收的条件。
3. 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验收;- 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重视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4. 施工质量验收的内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材料的验收,包括水泥、粗、细骨料、钢筋等;- 施工过程的验收,包括模板、配筋、砼浇筑、养护等;- 施工质量的验收,包括砼强度、尺寸、外观等。
5. 施工质量验收的具体步骤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的具体步骤如下:5.1 材料验收材料验收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外观、标识、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5.2 施工工艺验收施工工艺验收主要包括模板工艺、配筋工艺、混凝土浇筑工艺等。
验收应根据相关规范进行检查,确保工艺符合标准要求。
5.3 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质量验收主要包括砼强度、尺寸、外观等方面的检查。
验收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4 施工记录和报告施工质量验收结束后,应做好验收记录和报告,并及时归档。
6. 施工质量验收的结果与处理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的结果可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情况。
对于合格的工程,可按照验收要求进行后续工作。
对于基本合格的工程,应制定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对于不合格的工程,需进行整改或拆除重建,直至满足验收要求。
7. 施工质量验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砼强度不达标、尺寸偏差过大、外观质量差等。
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局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实施日期:1984年7月1日关于批准颁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83)城科字第872号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的重新修订工作。
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J204-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冶金部,铁道部,上海、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甘肃省、市建工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以及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的。
在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承告北京市建工局,以便解释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和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80)建工科字第385号通知,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主编,并会同冶金工业部、铁道部和上海、安徽、山东、四川、甘肃、黑龙江省、市建筑工程局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化南工学院、化京建筑工程学院组成修订组,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工作自一九七九年五月开始,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结束。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比较广泛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做了必要的试验工作,先后写出了“初稿”、“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向全国各有关方面征求了意见。
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在武汉召开了审定会。
一九八三年八月在沉阳召开了报批稿座谈会,并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上报批准。
本规范共分八章二百零九条和九个附录。
主要修订的内容有:删去了原规范中特种混凝土一章和湿辗矿渣混凝土、块石混凝土、竹模板等内容;修订和增加了钢模板和钢、木模板的设计规定以及泵送混凝土、按数理统计方法检验混凝土技师预应力混凝土锚具的检验、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等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及时寄给我们,以便改正。
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第一章总则第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有关现行的国家标准、部标准执行。
第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在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第抗震设防地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处,尚应符合《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的有关规定。
第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章模板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模板及其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木材,也可采用新型材料。
钢材应符合《普通碳素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700-79)中的3号钢标准。
本材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择标准,其树种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第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二、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三、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四、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第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尚应符合有关专业标准。
第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
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
第模板及支架应妥善保管维修,钢模板及钢支架应防止锈蚀。
第二节模板的设计第模板及其支架均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第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TJ17-74)的规定,钢材的容许应力值可提高25%;采用弯曲薄壁型钢应符合《弯曲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TJ18-75)的规定,钢材容许应力值不予提高。
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73)的规定,当木材含水率小于25%时,容许应力值可提高15%。
其他材料的模板及支架应符合相应的有关规定。
第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组合表2.2.3一、模板自重及其支架自重;二、新浇筑混凝土重量;三、钢筋重量;四、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重量;五、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六、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七、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荷载计算见附录一。
第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一、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二、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三、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自由跨度的1/1000。
第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必须用撑拉杆件固定,确保其稳定。
第为防止模板及其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倾倒,应从构造上采取有效措施。
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倒稳定性时,风荷载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J9-74)的规定采用,模板及其支架的抗倾倒系数不应小于1.15。
第三节模板的安装第大型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第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第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梁,跨度等于及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第整体式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用分段分层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下层楼板应达到足够的强度或具有足够的支架支撑;二、如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三、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第当层间高度大于5米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方法。
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模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第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模板设计设置,各节模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各支点高低差不得超过3毫米。
第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模板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结点上;二、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
第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8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2.3.6第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2.3.9第注:L为构件长度(毫米)。
第四节模板的拆除第整体式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整体式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表2.4.1注:如需预先估计拆模时间,可参见附录三。
第预制构件模板的拆除,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二、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难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三、承重底模,其构件跨度等于和小于4米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50%;构件跨度大于4米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方可拆除。
第第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
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第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第三章钢筋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和钢绞线的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标准(GB1499-79)和冶金工业部标准(YB2005-78、YB255-64、YB256-64、YB286-64)的规定。
第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拥(盘)钢筋均应有标牌。
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0)分批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的检验。
第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必须保留标牌,并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和污染。
第钢筋的级别、钢号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Ⅰ级热轧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代换。
第二节钢筋的冷拉和冷拔第冷拉钢筋可用热轧钢筋加工制成。
冷拉Ⅰ级钢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钢筋,冷拉Ⅱ、Ⅲ、Ⅳ级钢筋可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表3.2.1注:①表中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值,系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试行)中冷拉控制应力采取“单控”时的数值。
如有条件采取“双控”时,其数值可根据该设计规范提高。
②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的冷拉Ⅲ、Ⅳ级钢筋,冷弯弯曲直径庆增加1d0。
冷变后不得有裂纹、裂断或起层等现象。
第钢筋的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和控制冷拉率两种方法。
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宜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
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不应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第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其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表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表3.2.3第测定冷拉率时钢筋的冷拉应力表3.2.4注:如钢筋强度偏高,平均冷拉率低于1%时,仍应按1%进行冷拉。
第钢筋的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待拉到规定的控制应力(或冷拉率)后,须稍停,然后再行放松。
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对所使用的测力计,应定期维护校核。
第冷拉钢筋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吨的同级别、同直径冷拉钢筋组成;二、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
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注:1.计算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2.拉力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
第冷拔低碳钢丝分为甲、乙两级。
甲级钢丝主要用作预应力筋,乙级钢丝用于焊接网、焊接骨架、箍筋和构造钢筋。
甲级钢丝应采用符合Ⅰ级热轧钢筋票标准的圆盘条拔制。
冷拔低碳钢丝的机械性能表3.2.7第冷拔低碳钢丝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逐盘检查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