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与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3篇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8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哇塞,看《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真的是让我热血沸腾啊!那可真是一部充满激情和爱国情怀的影片。
影片里的铁道游击队员们,一个个都像钢铁战士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他们就在咱们的铁路沿线,神出鬼没地跟敌人周旋,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线,真是太厉害了!我看的时候,心里那个激动啊,就想着如果我能跟他们一样,为国家的抗日大业出一份力,那该多好啊!
电影里的情节真是扣人心弦。
游击队员们利用铁路和火车,跟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他们智勇双全,一会儿在这儿设伏,一会儿又在那儿搞破坏,把敌人整得晕头转向。
看着他们那么神勇,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
还有啊,电影里的那些细节也特别感人。
比如游击队员们为了完成任务,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敌人的炮火之中。
他们之间的团结和互助,更是让我深受感动。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能保持那么高昂的斗志,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游击队员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精神,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我觉得啊,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教育我们如何爱国的影片。
它告诉我们,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总的来说,《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爱国的信念。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发扬这种爱国精神,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
铁道游击队心得体会铁道游击队是一部让人深受感动和震撼的作品,它生动地描绘了一支由普通农民组成的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游击队员们的坚定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忠诚。
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铁道游击队所描绘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顽强斗争和抗争信念。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进行的一场正义之战。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的艰苦和残酷,也让我对英勇的游击队员们充满了敬意和敬佩之情。
其次,铁道游击队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勇气。
这些游击队员们大多出身于农村,他们经过艰苦的训练和丰富的实践,掌握了绝技,并将其用于对抗侵略者。
他们利用铁路系统的漏洞,破坏敌人的运输,给侵略者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在面对敌人的围剿和武力压迫时,他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人民埋下了希望之种子。
第三,铁道游击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游击队员们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默契配合。
他们采取分散的方式,躲避敌人的追捕,同时又保持高度的组织和纪律,确保了任务的完成。
游击队长的领导能力和智慧也使得整个队伍能够在危机中挺身而出,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铁道游击队让我对我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的思考。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这部电影中汲取力量和勇气,继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坚守初心,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总的来说,铁道游击队是一部非常感人和震撼的作品。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和英勇斗争。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团结和勇敢的力量,也让我对那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充满了敬意和敬佩。
通过他们的事迹,我意识到任何荣誉和成功都离不开坚持和奋斗,只有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行,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抗战岁月中的坚韧与信念:《铁道游击队》读后心得《铁道游击队》是一部以抗战岁月为背景的作品,通过描述游击队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勇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信念。
这部影片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抗战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坚韧与信念有了深刻的思考。
影片以日本侵略者的铁路破坏为线索,讲述了一支游击队的英勇抗争。
这支游击队的成员来自各个阶层,有工人、学生、农民等。
他们组成了一个小组织,利用铁路资源进行游击战,以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有力回击。
尽管他们身处环境的局限和困难,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韧的信念,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部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得十分立体。
每个游击队员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故事。
他们身上体现着对家国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
其中最为令人难忘的是队长燕云飞,在电影中,他是一个坚强而勇敢的人物。
他以身作则,带领着游击队员们勇敢抗敌。
他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
他的形象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坚韧和信念是多么的重要。
影片中情节紧凑,节奏明快,十分吸引人。
每一次游击行动都令人紧张刺激,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感受到了那种压抑和恐惧。
尤其是游击队员们在艰苦条件下的生活和训练,更是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们没有舒适的生活条件,没有充足的武器装备,但他们仍然坚持战斗下去,不离不弃。
这种坚韧和信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要坚守信念,努力战斗,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通过观看《铁道游击队》,我感受到了抗战岁月中人民的艰辛与顽强。
他们在敌人的追剿下,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信念。
他们的坚韧和信念是源于对家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正是因为他们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回顾抗战岁月,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们。
他们用血肉之躯践行着自己的信念,用生命捍卫着那份理想。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信念的伟大和坚韧的重要。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铁道游击队》观后感15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铁道游击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1《铁道游击队》是一部让鬼子听了心惊胆战、让人民听了热血沸腾的片子。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铁道游击队扒火车,搞粮食,他们永无畏惧,消灭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心潮澎湃:电影中,老红、彭亮、小坡、卢汉等英雄出生入死、一起消灭敌军。
战场上,他们团结一致、英勇善战,镇定自若,没有哪一个人不知道铁道游击队。
在战斗中,他们有的英勇牺牲、有的任凭敌人的毒打也不背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战友,他们不仅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而且也是我们现在的精神和意志的榜样。
这些游击队的英雄们,他们经历了千百次的磨难,他们毫无畏惧,怀揣着梦想,只身向未来美好的前方冲去,迎接他们的是一场胜利。
我们呢?一路上鲜花相伴,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我们是否记得先辈的汗水和热血?是否怀揣梦想一路拼搏,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幸福的明天?我们怎能忘记这一路上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他们热血奔洒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生活天地?铁道游击队,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精彩的传奇,我们将世代相传。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2西山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熟悉的歌曲勾起了我对《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的回忆。
影片中一群平凡的人,却做出不平凡的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游击队员们非常勇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正在飞驰的火车,拿走敌人的支援;面对那么多凶残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坚决与敌人搏斗;被捕的游击队员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游击队的秘密。
游击队员们在险恶的环境下,从不害怕,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用歌声来激励自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优秀10篇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篇一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一群日寇窜入中国,在被称为“工业大动脉”的铁路上横行霸道。
就在这条大血脉即将破碎的时候,一支队伍挺身而出。
他们,就是英雄的飞虎队。
他们截火车,炸桥梁,把日寇打得闻风丧胆,抱头鼠窜。
看了这个故事,我感到无比痛快。
同时又悟出了一个道理;多行不义比自毙!日寇,是一伙凶猛的强盗,他们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掠抢,无恶不作,连暴力手段也“劝”不住他们。
然而,这样的坏事干多了,必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最终被铁道游击队杀得肝胆俱裂,谈“虎”色变。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部动画片《帽儿山的鬼子兵》。
有一个地方来了一批鬼子。
三个小。
孩凭着经验与超人的`智力,和凶恶的鬼子周旋,每次都把鬼子打得狼狈不堪,大败而归。
最后,三个孩子点燃了炸弹,让那些作恶多端的鬼子和站台一起腾空而飞。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篇二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声称三个月之内将中国踏平。
在危机之时,一位位勇敢的抗日英雄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国土,唱起唱起抗日的号子,吹起反抗的号角。
其中,闪着耀眼光芒的游击队——铁道游击队。
他们凭着自己的精神和勇敢,终于获得了胜利。
我合上书,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铁道游击队》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战士需要完成的任务,我的任务就是把这本书看完。
当我读了一页,我已手不释卷了,读完时,更是千思万绪,无限回味。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不仅情节扭曲,而且文字朴素而不失生动。
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嵌在我的心里,比如:王强机智杀鬼子、刘洪徒手扒火车血流不止等。
这本书让我想到我们中国是一个不畏挑战的国家。
老师让大家每天回家都要读半小时的书,我每天也是认认真真的完成这个作业,所以每次我看这本,《铁道游击队》时,都会津津有味的`看。
当每天我拿起这本书时,我已爱不释手了,非要看到吃饭时,才肯依依不舍的放下。
所以,我愿学习书中的人物,为国捐躯,当然,我的年龄还没到,所以我要多红色系列的书,多学习知识!铁道游击队读后感400字篇三在暑假漫长的日子里,我又读了一本书,数的名字叫做《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铁道游击队观后感(精选29篇)电影中游击队员扒火车,炸桥梁的镜头便一一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铁道游击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铁道游击队观后感篇1今天我观看了另一部老电影——《铁道游击队》,也是抗日题材的影片。
看完使我感触很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上打击敌人,牵制敌人兵力。
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组织游击队先在陈庄开设一个炭场作掩护,袭击了几次火车,武装自己,并供应军区一批武器,被老百姓称为飞虎队。
这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军运更加繁忙。
刘洪带着队伍,经常在铁道上出击,搞得敌人寸步难行。
小林不得不调集鲁南地区全部兵力,进攻微山湖,企图全歼铁道游击队。
飞虎队的英雄们在杀伤敌人主力部队后,巧妙地化装成日军突围出来,遇上冈村,一场激战,全歼冈村特务队,冈村也葬身鱼腹。
芳林嫂奉命到湖西侦察,不幸被俘。
1945年,抗战胜利,李正伤好回到飞虎队,并带来新任务:要插到临城去阻止蒋匪军往北窜,同时,要迫使小林部队投降。
飞虎队打击企图北窜的蒋匪军,救出芳林嫂,逮住了逃跑的小林和他的残兵败将。
铁道游击队更加壮大了。
——影片结束。
看完影片,我感触很大。
我觉得游击队员们是一群有勇气的男子汉,他们敢跟邪恶的小日本儿进行抗争;这群游击队员还非常的乐观,在被敌人包围的时候还能用土琵琶弹唱小曲;他们一定也是非常爱国的,抗日嘛;当人,他们也是十分坚强的,大队长胳膊被打伤了也不喊疼,继续与敌人交战……总之,这群游击队员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铁道游击队观后感篇2“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看了电影《铁道游击队》,耳边总回响着这首歌曲,脑海里总浮现出那些英雄的身影。
这部电影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胶东铁路线上,铁道游击队与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
队员们英勇机智,坚韧顽强,沉重地打击了气焰嚣张的日本鬼子。
胶东铁路线是日本鬼子用来运输侵华军队和物资的主要干线之一,源源不断运送着军用物资,给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威胁。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范本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老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范本(共含13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老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范本我看过的影片有如天上的繁星之多,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
本片讲述了在抗日时期,鲁南铁路上活跃着一支游击队,他们专门破坏日军的铁路运输。
但一开始,他们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只能用鸡蛋砸敌人的脸、赤手空拳的爬火车。
但被车上的老百姓看到后,他们的人数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的鬼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 # 。
” 每当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响起来时,代表着铁道游击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他们用歌声表达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也表达出他们这种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片中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是游击队的,他料事如神。
例如有一次鬼子来查户口,鬼子走了之后,他命令立马撤离,鬼子也就扑了一场空。
片中我还佩服一个人,那就是游击队的大队长――刘强,他所领导的游击队可以说是强中之强,精英中的精英。
也许是枣庄的人遗传了当年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也许是后天的努力,他们才会变得如此坚强。
篇2:老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范本今天,我看了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这是根据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电影。
看完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战时期,为了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军队,八路军想到了在他们的运输轨道上做手脚,于是也就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
游击队员们活跃在铁道线上,个个身手矫健。
其中,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他们的队长-刘洪。
他遇事沉着冷静,并亲自带领队员作战,把敌人打得头昏脑胀。
让人看了真是痛快不已。
他们秘密在火车上潜伏,等时机一到便会给别人一击致命。
火车上的乘客们看到了也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中。
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抱胳膊,有的抱腿。
有的则是用鸡蛋使劲的砸他们的脑袋。
这回可是让他们尝尝被砸的滋味。
不到一会儿就把敌人消灭了。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精选4篇)《铁道游击队》篇1最近,我发现了一系列好书,都是“红色经典系列”的。
我呢,刚读完《铁道游击队》,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境内,有一支铁道游击队,这支队伍在刘洪、王强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扒火车、打洋行、斗鬼子、打日伪顽、打冈村、打苗庄、湖上战争、送干部……这些事不但把敌人闹得晕头转向、胆战心惊,还巧妙地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支援主力部队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票车上的战斗”这故事最绝了。
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化装成商人、农民,混上鬼子的列车,在麻痹敌人后与敌人展开肉搏,最后不但把整列车的鬼子杀掉了,还把百姓和部队全部安全撤走了,造成很少的伤亡。
这件事的成功离不开“芳林嫂”,是她带着自己的女儿混上各节车厢侦察情况,这次战斗才取得更完美的胜利。
还有,铁道游击队员们真是灵活机动,那可是好几十个日本鬼子,只一会儿就全部搞定了,还把满车的物资运走了,给鬼子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打票车这件事在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津浦铁路,给我们的许多铁道游击队增添了信心,还使鬼子们闻风丧胆,把他们称之为“飞虎队”。
说他们是飞虎队一点也不夸张,两次捣毁敌人的特务据点,摆脱敌伪顽的夹击,还为了军需物资多次扒飞跑着的火车……一系列的事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一次次的胜利,都是大家的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刘洪队长、李正政委的负伤、鲁汉的牺牲,等等,是他们的血汗和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便是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篇2今天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铁道游击队》。
这本书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省的鲁南铁道大队英勇抗击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8年日本鬼子为了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不断地向中国境内运枪炮,他们抢,烧,杀,无恶不作。
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打击日本鬼子,以洪振海为首的鲁南铁道大队组建了起来。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作文铁道游击队观后感作文(精选篇1)“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送过来。
”翻开《铁道游击队》这本书的封面,耳边不油响起了这首曾风靡一时的《游击队之歌》,这首歌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铁道游击队的风采。
《铁道游击队》讲述的是八年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入侵中国,河北枣庄的几位被地主老财叫做“煤黑”的年轻人,在共产党员刘洪的带领下,英勇地扛起了枪杆,以火车站为根据地,血染洋行,打票车,撞火车,拆铁路……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搞破坏,扼住敌人的咽喉,护送刘少奇、陈毅等数千名将士顺利的通过铁道线,穿过了敌人的防线,将五个庄的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令敌伪军闻风丧胆,被萧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看着这本书,我的心情跌宕起伏,一会儿冲上云霄,一会儿又跌落谷底。
当看到他们成功地打票车、撞火车、冲出鬼子重围,做出此类壮举时,我兴高采烈;但当读到鲁汉英勇牺牲,林忠为了不被俘虏,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时,我的心情一落千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铁道游击队”,正是可贵的星星之火,在这样的火势中,中国共产党由起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后来的庞大队伍。
日本侵入中国时,由中国共产党带领的中国民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英勇抗战,历经十一年,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子、国民党,建立起新中国,让炎黄子孙从此站了起来。
现在,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正是那些革命先烈的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繁荣富强。
没有他们,我们现在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争当四好少年,做“星星之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为祖国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中国文化更加灿烂,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铁道游击队观后感作文(精选篇2)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不禁想起今年暑假时收看的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范文《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近日,我看了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这是一部展现抗日民族英雄主义的电影,也是一部充满教育意义的电影。
影片中,铁道游击队员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铁路,将日本侵略者打得节节败退。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观影体验,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历史背景和情感体验四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故事情节方面,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剧情十分紧凑,扣人心弦,深入人心。
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支以王二小为首的铁道游击队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奋勇抵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故事。
在铁道游击队员们的带领下,乡村的老百姓们联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支持游击队员们,为保卫铁路,保卫祖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整部电影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有时悲壮、有时感人,让人们深受感动。
人物形象方面,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
王二小、方五、孙小山等铁道游击队员,个个英勇善战,不畏牺牲;老百姓们团结一心,共同抗敌,让人们看到了民族的团结和力量。
而日本侵略者则是一群冷酷无情、凶残残忍的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忍的迫害和屠杀。
整部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历史背景方面,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历史背景非常严肃和具有教育意义。
整部电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铁道游击队员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祖国的铁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
整部电影让我们深刻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弘扬了民族英雄主义精神。
情感体验方面,电影《铁道游击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观影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被铁道游击队员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铁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
整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令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英雄主义的力量和价值。
综上所述,电影《铁道游击队》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教育意义的电影。
在观影过程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民族英雄主义的力量和价值。
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与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3篇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响起这首《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游击队员扒火车,炸桥梁的镜头便一一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日子,重温着那一幕幕不朽的热血传奇。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是八年抗战胜利的真实写照。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微山岛上的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为了尽快占领国,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断地把枪炮运往国,他们在国实施“三光政策”无恶不作,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为抗击敌人,国共产党便决定在微山湖地区组织一支游击队,任务就是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
因为他们来无踪,去无影,因此也被称为飞虎队。
这是一群令人闻风丧胆的庄稼硬汉,是一支从百姓走出来的抗日队伍,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副队长王强的带领下,他们在鲁南铁路线上穿梭着,袭扰敌人的铁路生命线,与敌人展开周旋,配合主力部队英勇作战,他们靠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就像钢刀插入敌人胸膛,打得鬼子魂飞丧胆,多次成功的挫败了敌人的进攻。
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的鬼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整部电影,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游击队员炸毁敌人命脉桥梁的镜头。
这次任务直接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命运,决定着微山湖上百姓的性命。
冒着敌人的重重防御,我们的游击队员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让两路火车对撞,最终取得胜利,顺利将桥梁炸毁,敌人终于投降了!成功的背后,总会有许多牺牲。
鲁汉的死去,林忠的牺牲,刘洪的险些丧命。
为了国家人民,这些英雄不惜流血牺牲。
场景相当壮观,格外荡气回肠。
而影片,让我觉得最痛快的就是以下情节:游击队长亲自出马,拿下了火车头,他用汽笛拉响了暗号,潜伏在火车上的游击队员们纷纷一跃而起,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有的用土琵琶敲敌人的脑袋, 有的用鸡蛋砸敌人的脸,还有的赤手空拳,车上的老百姓看到后,纷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
整个画面“唯美”,让人心潮澎湃,国人是如此的机智和团结,国抗日战争胜利自然就顺理成章。
游击队员——这些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在险恶的环境下,从不害怕,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重重困难,面对人数远比我军强大的敌人,他们勇往直前,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用歌声来鼓励自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看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的到来,看到举国欢呼雀跃的壮景。
不仅男子汉可歌可泣,被日本鬼子严刑拷打但却不落一滴泪的方林嫂,一个女流之辈,性格却刚烈无比,也是值得大家敬重的侠女。
这也是影片的亮点。
影片的激战场面连绵不绝,但也不乏有些许的暖暖爱意,给本来就是黑白影片的电影以暖色调,冷、暖结合,使影片的感情基调更加完美。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国抗战八年,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国,因为国人民是不愿做奴隶的,只要全民族大团结,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败一切敢于侵犯的敌人。
八年抗战,国胜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然而我们的民族精神没有因战争结束而被淡忘,国人民依然记住那笔财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足以证明这一切,黄继光为世界和平,毅然决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千千万万英雄们在战斗牺牲,那种舍小我,成就大我的国际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永垂不朽。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着幸福生活,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为祖国富强做出贡献,有必要要用双手为华民族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自己培养成才,这是我们为国家争光迈出的第一步。
历史在向前,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国五千年历史所鉴定的规律。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过无数屈辱与奋战的国仍然将民族精神留在这个时代,奋发图强,国必须强大,国将博采众长,坚持创新,勇于探索,无畏地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而这个理想,需要我们去实现。
国民族的无畏精神,仁道主义精神永不谢幕。
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70年前,当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与火铸就的抗战精神,就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70年有多久?70多年,有2万多天,可以将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 70多年可以让一个翩翩少年成为一个耄耋老人…… 70多年,会不会是太久了?对于一个人来讲,也许久了些,但对于历史来讲呢?永远是血与火的记忆!胜利的基石上洒满了千千万万抗日军民的热血! 历史不必全记得,全记得就难以抛下昨天;但历史更不能全忘记,全忘记就会少很多前进的勇气。
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斗争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
抗战精神是万众一心、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是不怕牺牲、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是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
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热潮,广大青年学生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民族救亡事业。
在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发起了呼吁抗日救国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抗日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抗战全面爆发后,广大青年学子纷纷投笔从戎,勇敢走上各地抗战的最前线,谱写了国人民近百年救亡图存斗争的光辉一页,是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是华儿女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是华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是华儿女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忍精神。
今天,我们这一代,很幸运的生活在幸福的新国,不必吞糠咽菜,不必经历炮火硝烟,可是,难道和平岁月,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吗?不,我们应该饮水思源,在惊觉生命无比珍贵时谨记:八年抗战,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
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流砥柱,更以自己的牺牲奋斗为抗战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是我们祖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父辈用艰苦换来安康,我们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们一起,更要继续发扬彪炳史册的抗战精神,来捍卫这块美丽缤纷的土地。
今天,在遥远的东洋海岸,有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不但公然纂改历史教材,而且企图霸占钓鱼岛,可是,难道朗朗乾坤,我们可以坐视不闻不问吗? 不,我们应该义愤填膺,血写的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 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必将遭到公正的审判。
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告别战争,却一直持续和愚昧的战斗。
在无数场有声无声的斗争,战后70年,是国赢得了战争却依旧感到悲痛的六十多年,是成为了战胜国却依旧值得不断反思的70多年,更是要从抗战精神不断汲取力量、坚定地走向未来的70多年。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这段屈辱历史,时刻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着祖国的重任。
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在抗战胜利69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国近代屈辱史,历史也证明了国人民能够在“灭种亡国”的最危险时刻开辟救亡图存的新出路,华民族的生命力是无限的。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列强之一。
国作为一个百年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去独自抗击如狼似虎的日本军队,胜算几率有多少,显然令人怀疑。
日本军阀甚至扬言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灭亡全国。
当时的欧美舆论预测,国海军只能抵挡一周,国空军只能消耗一个月,国陆军至多坚持六个月。
我国内部的亡国论者,也认为抗战断无胜利的可能。
但是,国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他们认为,虽然敌强我弱,但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国。
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
毛泽东同志就曾打比方说,国就像一口大缸,日本人想用半桶水就把大缸填满,那是不可能的。
这种乐观与自信来自哪里?来自对国社会深刻变化的敏锐洞察。
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国的广泛传播,华民族开始觉醒,国政治日益进步。
特别是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开辟了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华民族的觉醒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种地广不足以为大、人多不足以为众、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衰弱局面,已经被民族觉醒和有效的政治动员所取代。
这种表面不起眼而实际影响深远的变化,使华民族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时,能够组织起全民族的抵抗。
这就有效地弱化了不利于我的“敌强我弱”的一面,而强化了有利于我的“敌小我大”的一面。
因此,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才吃惊地发现,自己所面对的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的国,不是八国联军入侵时的国,也不是他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国了。
这种由民族觉醒和政治进步而累积的精神能量,在民族危亡之际迸射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并凝聚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坚定力量。
这正是华民族能够结束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夺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的深刻背景。
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国军民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了国土,并使国初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
但抗战胜利带给国的不仅于此,还有更加内在的收获,那就是一扫百年来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了自尊与自信。
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觉醒了的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救祖国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并在救亡图存的基础上迈向伟大的复兴。
从此以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强那样把国视为一个欺压的对象,华民族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日战争的确堪称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