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本芭娜娜小说 《厨房》的象征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204.64 KB
- 文档页数:3
厨房读后感厨房读后感吉本芭娜娜为日本当红女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在日本文坛后来断大放异彩,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的天后”。
吉本作品反映了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和人文情怀,女作家个性鲜明、细腻别致的写作风格亦使她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吉本芭娜娜曾自言写死亡是为了表现如何走出黑暗,“生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令人佩服的是:吉本芭娜娜固执地坚信这世界上所有的爱与温暖的情感,而且还坚信着这些爱与温暖永远不能够长久——所以她写:“人不可能永远和挚爱的人相聚在一起,无论多么美妙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消逝,一如时光的流逝”。
而她的处女作《厨房》就是对她的这一观念的深刻描写。
主人公少女樱井美影失去所有亲人后,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失去亲人的悲伤和生活得黑暗让她孤独绝望,冰冷空荡的屋子满溢着失去亲人的心痛和生活的迷茫。
这时,曾受她祖母关照的田边雄一与他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收留了她,这个像社会异类的病态家庭却使她感受到了温馨。
从厨房出发,她慢慢地从最黑暗的孤独中走出来??来到田边家,樱井发现了田边的孤独,发现了他的母亲,也就是他的父亲因丧妻而孤独悲伤而做出变性的举动----由田边的父亲变成了田边的母亲。
可是田边父亲在母亲死后的日子却逐渐发现人生的意义,让他的人生有意义。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田边也就变得那么不一样了。
田边和樱井都有伤痛、无奈和孤独,因此厨房是他们共同寄托思念的地方,樱井奶奶曾经待过的地方,田边妈妈待过的地方,这里有他们一切温暖的回忆。
在主人公心中厨房是疗伤的最好场所,但也是满怀回忆的地方。
厨房是主人公心灵的慰藉,但是樱井并没有长久地沉浸在对痛失亲人的伤痛中,并没有将自己掩埋在悲痛交织的厨房之中,她选择了勇敢地走出去,开始新的生活。
她的勇敢和坚强为生活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弥漫着迷茫浮躁的社会的青年树立了伤而不悲的形象。
对于她的坚强和勇敢,我感受到人间的情爱温暖,感受到人的精神的坚强。
厨房读后感通过整理的厨房读后感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第1篇:厨房读后感吉本芭娜娜为日本当红女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在日本文坛后来断大放异彩,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的天后”。
吉本作品反映了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和人文情怀,女作家个性鲜明、细腻别致的写作风格亦使她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吉本芭娜娜曾自言写死亡是为了表现如何走出黑暗,“生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令人佩服的是:吉本芭娜娜固执地坚信这世界上所有的爱与温暖的情感,而且还坚信着这些爱与温暖永远不能够长久——所以她写:“人不可能永远和挚爱的人相聚在一起,无论多么美妙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消逝,一如时光的流逝”。
而她的处女作《厨房》就是对她的这一观念的深刻描写。
主人公少女樱井美影失去所有亲人后,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失去亲人的悲伤和生活得黑暗让她孤独绝望,冰冷空荡的屋子满溢着失去亲人的心痛和生活的迷茫。
这时,曾受她祖母关照的田边雄一与他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收留了她,这个像社会异类的病态家庭却使她感受到了温馨。
从厨房出发,她慢慢地从最黑暗的孤独中走出来?? 来到田边家,樱井发现了田边的孤独,发现了他的母亲,也就是他的父亲因丧妻而孤独悲伤而做出变性的举动----由田边的父亲变成了田边的母亲。
可是田边父亲在母亲死后的日子却逐渐发现人生的意义,让他的人生有意义。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田边也就变得那么不一样了。
田边和樱井都有伤痛、无奈和孤独,因此厨房是他们共同寄托思念的地方,樱井奶奶曾经待过的地方,田边妈妈待过的地方,这里有他们一切温暖的回忆。
在主人公心中厨房是疗伤的最好场所,但也是满怀回忆的地方。
厨房是主人公心灵的慰藉,但是樱井并没有长久地沉浸在对痛失亲人的伤痛中,并没有将自己掩埋在悲痛交织的厨房之中,她选择了勇敢地走出去,开始新的生活。
她的勇敢和坚强为生活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弥漫着迷茫浮躁的社会的青年树立了伤而不悲的形象。
78浅析吉本芭娜娜《厨房》中厨房的象征性意义董 玥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摘要: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讲述了主人公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摆脱过去,自我治愈的过程。
小说围绕着“厨房”展开,它象征着“家”的温暖、治愈伤痛的“良药”,帮助主人公慢慢走出心灵的困境,同时它也是记载着主人公心灵成长的地方。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厨房;象征意义;治愈吉本芭娜娜是现代日本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
凭借作品《厨房》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
她的文风始终以清新、透明而著称。
作品一般从痛苦、成长、乐观等角度出发,描写主人公们在充满矛盾和困难的环境中成长,互相依存,互相关心,不断成长、成熟并最终走向自立。
《厨房》就是基于这种文学基调的作品。
在《厨房》中,芭娜娜描写了一个失去亲人的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达到精神升华的故事。
因此《厨房》也被很多学者称为“治愈性小说”。
小说中的“厨房”也有着“治愈”的象征。
一、《厨房》中“厨房”的象征意义“厨房”——简单说来,就是一个烹饪食物的场所。
但是,对于主人公樱井美影来说,厨房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空间,更是一个感受家庭温暖、治愈伤痛、经历心灵成长的精神空间。
(一)“家”的象征吉本芭娜娜在小说《厨房》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记述方法,用独白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在这个世上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
”小说以这样一句自述讲述了故事的开始。
少女美影相继亲人去世,她在难过和不安的下喘息着,寻求安心感。
作比如,下面有这样的描写。
“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样子,只要那里是厨房。
只要是做饭的地方,我就不会厌恶。
”“只有我和厨房残存相依,我想,这毕竟好过只剩我独自一人。
”这些都描写出了主人公真实的心理状态。
祖母逝世,美影受到很大打击,心灵上的藉慰一下子消失,开始独自一人生活。
无论是在自己家,还是在雄一的家,美影都视厨房为感情的归处。
她对厨房有特殊的感情,深深地爱着家庭,渴望家人的亲情,期待着脱离寂寞。
好书推荐——《厨房》《厨房》是日本治愈系天后吉本芭娜娜写的第一本书,同时也是作者的成名作。
她的每本书里似乎都要死不少的人,“死亡”是她用来品味人生的一种独特方法。
书中也有提到“总有一天,谁都会在时间的黑暗中四分五裂,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厨房》虽然名为厨房,但书中故事是由“死亡”开始的。
这本书的篇幅不长,即使不能一目十行,也能在两三天之内读完。
读起来带有满满的伤感,却又觉得很温暖。
整本书分为了两部分,厨房、厨房的续集“满月”和“月影”。
主角不同,相同的是亲密无间的亲人的离世、相儒以沫的爱人不在了……“这个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
无论它在哪里,式样如何,只要是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我就不会感到难过。
”第一个部分讲诉的是少女樱井美影的故事,家人一个一个的从她的生活中消失,最后连相依为命的奶奶也去世了。
上天给了樱井这一重创后,被悲伤吞噬的她只有在冰箱旁才能安睡。
冰箱给樱井的安全感就类似于饱餐过后食物带给胃的饱足感一样。
后来樱井被奶奶曾经关照过的一个男孩田边雄一和他的母亲收留了,这是个特别的家庭,田边的母亲惠理子是个变性人,在田边真正的母亲死后,因为悲伤决定做个女人,于是由田边的父亲变为母亲。
樱井和田边母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过得十分温馨。
就是这个特别的家庭使樱井逐渐脱离黑暗。
与此同时不幸的事又发生了,惠理子意外死去,田边和樱井一样成为了孤儿,两个人互相支撑着,从死亡的黑暗,逐渐走向光明。
二人的关系变得说不清道不明,也许最终会走到一起吧。
作者一直到结尾都没有点明结局。
但我觉得结局就停在了那看似突然却又最恰当的地方。
“电话那边传来雄一爽朗的声音。
房间里暖洋洋的,水烧开了,水汽弥漫开来。
”结尾这一奇妙的描写,可能已经告诉读者结局的幸福的场面了。
第二部分的内容很短,是作者以前的一篇毕业论文《月光阴影》,收录在小说集《厨房》里。
讲诉了女主角早月失去恋人阿等,久久未能走出去,挣扎在回忆中的故事。
而阿等的弟弟也失去了哥哥和恋人。
关于《厨房》读后感读书笔记优秀范文1200字古代,人们多把办食事的厨房设在正堂之东,因此也叫“东厨”。
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在《当来时大难》诗中说:“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
不仅活着的时候,居宅是如此安排的,死后的墓室也是如此设计的,甚至连祭祀死者的祠堂中的庖厨图也是处在东壁的位置。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厨房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篇一】《厨房》是日本治愈系天后吉本芭娜娜写的第一本书,同时也是作者的成名作。
她的每本书里似乎都要死不少的人,“死亡”是她用来品味人生的一种独特方法。
书中也有提到“总有一天,谁都会在时间的黑暗中四分五裂,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厨房》虽然名为厨房,但书中故事是由“死亡”开始的。
这本书的篇幅不长,即使不能一目十行,也能在两三天之内读完。
读起来带有满满的伤感,却又觉得很温暖。
整本书分为了两部分,厨房、厨房的续集“满月”和“月影”。
主角不同,相同的是亲密无间的亲人的离世、相儒以沫的爱人不在了……“这个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
无论它在哪里,式样如何,只要是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我就不会感到难过。
”第一个部分讲诉的是少女樱井美影的故事,家人一个一个的从她的生活中消失,最后连相依为命的奶奶也去世了。
上天给了樱井这一重创后,被悲伤吞噬的她只有在冰箱旁才能安睡。
冰箱给樱井的安全感就类似于饱餐过后食物带给胃的饱足感一样。
后来樱井被奶奶曾经关照过的一个男孩田边雄一和他的母亲收留了,这是个特别的家庭,田边的母亲惠理子是个变性人,在田边真正的母亲死后,因为悲伤决定做个女人,于是由田边的父亲变为母亲。
樱井和田边母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过得十分温馨。
就是这个特别的家庭使樱井逐渐脱离黑暗。
与此同时不幸的事又发生了,惠理子意外死去,田边和樱井一样成为了孤儿,两个人互相支撑着,从死亡的黑暗,逐渐走向光明。
二人的关系变得说不清道不明,也许最终会走到一起吧。
作者一直到结尾都没有点明结局。
但我觉得结局就停在了那看似突然却又最恰当的地方。
论吉本芭娜娜《厨房》的象征意义作者:倪千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8期摘要:“生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人不可能永远和挚爱的人相聚在一起,无论多么美妙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
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消逝。
一如时光的流逝。
”吉本芭娜娜的这两句话几乎涵盖了她小说的所有主题。
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厨房》所具有的四层象征意义:家庭、生死对立、精神疗伤的领域以及心灵的成长历程,正向人们说明了不断地丧失和疗伤的历程才构成了人的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厨房疗伤成长吉本芭娜娜本名吉本真秀子,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其处女作《厨房》自1987年问世后,便接连获得了许多文学大奖——第六届“海燕”新人文学奖(1987),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奖(1988),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奖(1989),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售出120万部,并且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在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出版。
席卷日本出版界的吉本芭娜娜热潮波及到电影、漫画、音乐、美术等各个文化领域,形成了“芭娜娜现象”。
“生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人不可能永远和挚爱的人相聚在一起,无论多么美妙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消逝,一如时光的流逝。
”她的这两句话也许可以涵盖她小说的所有主题思想,同时也可以解释造成“芭娜娜现象”的原因。
《厨房》描写了失去所有亲人的樱井御影和田边雄一的生活,通过“厨房”这一日常生活必需的空间将男、女主人公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走出阴暗,在家的温暖里走向未来。
本文将通过对“厨房”象征意义的分析,展现吉本小说“疗伤”的作用。
一、厨房——“家庭”的象征“在这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
”小说的开头,作者就将主人公对于厨房的强烈的情感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厨房》从一开始,便紧紧地将厨房和家连接在了一起。
而樱井御影对于厨房的这一特殊情感也随着故事的展开显现出来。
原来,御影很小便父母双亡,“刚升上中学不久,祖父又过世了,以后一直和祖母相依为命。
吉本芭娜娜作品《厨房》中“厨房”的象征意义作者:宋赛楠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厨房与生命力、厨房与外部世界、厨房与母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吉本芭娜娜成名作《厨房》中“厨房”意象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厨房》;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131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06-01《厨房》是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小说以“厨房”为题,故事以女主角樱井美影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厨房”意象贯穿全篇。
本文试从“厨房”这一意象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入手,分析作者如何利用这一意象完成主人公的自我疗愈。
一、厨房与生命力普遍意义上来说,厨房是做饭的场所,也是贮藏食物的场所。
食物来源于大地,其中贮藏着生命力。
李征老师在其《都市空间的叙事形态》一书中论述道:“无根的瓜果蔬菜脱离了大地田园的范畴,一经摆放到厨房里便转换了身份,脱离了‘植物’形态,更多地呈现为‘食物’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生命的感应与联系,主人公美影凭借蔬菜瓜果以及花草的存在,领悟到生命之短暂与可贵。
而进食的过程更是一个生命力从食物转移到人体的过程。
人必须要进食才能活着,正常的饮食也是人类精神世界健康的外在表现。
圣经中有言:“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约6:53)基督教中信徒也通过圣餐得到分自于基督的生命。
日本文化中,饭前的“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也表达了自己的生命因吸收食物的生命而得以延续的一种感谢。
因食物和进食活动中内藏的生命力,作为加工食物的场所的“厨房”自然也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意向。
荣格原型批评中的集体无意识思想认为,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
从这一角度来看,故事中的美影对一切事情失去兴趣,唯独对“厨房’拥有喜爱与渴望;在哪里都无法入眠,唯独能在厨房入睡。
吉本芭娜娜《厨房》中的人生哲学作者:刘少东李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9期摘要:吉本芭娜娜的小说总是面对死亡来谈生活,故事情节也总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但作家却用自己温婉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死亡所带给人们的伤痛和人们面临死亡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生存下去的意志。
其作品总是充满丰富的感性和淡淡的哀愁,但总能给读者们展现出人在面对待死亡时可能体验到的心灵世界。
小说《厨房》正是作家对人生的领悟,其蕴含着人生哲学具有一定的人生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厨房》;人生哲学作者简介:刘少东,男,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中日关系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悦,女,天津理工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1吉本芭娜娜在日本家喻户晓,其作品代表着日本当代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坛的天后,与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这些大家作品的民族性特别强的特征所不同,作家吉本芭娜娜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正努力超越日本民族的界限,去洞察和挖掘人性中相通的部分”。
[1]作家立足于日本文学界的标志是其代表作《厨房》。
该小说自1987年11月获得海燕新人文学奖后,又于1988年再次赢得日本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奖。
《厨房》与吉本芭娜娜的多数作品一样触发人们的心灵,使读者不禁思问自己的人生,更或引发对死的思考。
无论哪个国家,厨房是家所必不可少的地方。
而厨房对于没有家人的人来说使用率很低,那些厨房多是没有生活气息的厨房,是没有生命的厨房,但作者笔下的《厨房》则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所在。
本文试通过对《厨房》中所出现的三位主要人物的分析,来阐释作家《厨房》中的人生哲学。
一、樱井美影的人生哲学——苦难蕴育勇气樱井美影作为《厨房》的主人公一开始就表明了其精神依托——厨房。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其人生的一个鲜亮独白,“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厨房。
浅析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厨房》的象征意义作者:王昕昕来源:《大观》2017年第02期摘要:吉本芭娜娜是日本文坛的女性作家,其创作笔风细腻独到,受到众多读者的推崇与青睐。
《厨房》是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品,该作品以“厨房”为生活空间,对小说中祖母、田边雄一家的厨房进行着重描述,以此来成为主人公美影的精神寄托,更是作者吉本芭娜娜情感传递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以吉本芭娜娜及其代表作《厨房》的简介为主要出发点,从家庭、生死观、精神良药、成长见证四方面对吉本芭娜娜《厨房》的象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和重点探讨,以期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该部文学作品。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厨房》;象征意义前言:吉本芭娜娜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侧重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从成长、心态、情绪等方面入手对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成长氛围进行着重描述,引导主人公在他人的帮助及自我的成长之中获得新生,而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厨房》则是其该种创作理念的有效表现。
在小说《厨房》中,吉本芭娜娜描写了美影在失去双亲之后,如何在祖母、田边雄一家中的厨房获得精神慰藉和心灵满足,从这一层面来说,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又被称为“治愈系小说”。
对此,本文对吉本芭娜娜《厨房》的象征意义进行着重探讨。
一、吉本芭娜娜及其代表作《厨房》的简介吉本芭娜娜原名是吉本真秀子,是日本著名评论人吉本隆明的女儿,年幼时深受父亲的影响,虽然与姐姐同样喜欢漫画,但是从小却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
在日本文坛发展之中,吉本芭娜娜与村上春树齐名,并成为日本文学的“天后”和“天王”。
吉本芭娜娜凭借其处女代表作《厨房》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这部作品曾获得第六届海燕新人文学奖、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奖,先后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同时,吉本芭娜娜在继《厨房》之后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如《泡沫》、《一种体验》、《哀愁的预感》等,通过这些耐人寻味、朴实无华的文学作品,曾经在日本文学发展进程之中掀起了“吉本芭娜娜现象”,并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现代小说新纪元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