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8
《 ××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三号黑体不加黑)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级标题:小四黑体不加黑,下同)(正文:小四仿宋-GB2312,1.5倍行距)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课程学分:开课时间: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 2022 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选课人数:参评人数:任课教师:评价责任人:课程目标达成度期望值: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头小四楷体-GB2312加黑;表内小五楷体-GB2312,单倍行距,下同。
)注:与相应课程教学大纲保持一致。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三、课程目标评价方式注: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等,在课程目标对应的评价方式空格中画 √“”。
四、课程目标对应期末考试试题分布注:本表试题号根据实际试题数量制作,每道题下方填写该题分值,并在 相应的课程目标空格中填写所占分值。
五、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课程目标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整体课程目标试题号目标分值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合计100五三 二 四 一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1 评价方式2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注: 1.根据课程目标制作调查问卷,分为彻底达成、较好达成和未达成三 档,对应分值可分别设定为1.0、0.7、0.4。
2.教师评价指任课教师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主观评价,如有多名任课教 师,取平均值。
3.学生评价指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主观评价,取参预评价学生的平 均值。
4.整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取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的最小值。
注: 1.权重为对应评价方式在相应课程目标中的权重,A1%+A2%+An%=100%。
2.目标分值为课程目标对应评价方式的满分,同一评价方式目标分值。
为课程目标评价方式评价方式1权重A1%目标分值 实际平均分 目标达成评价值课程目标 1评价方式2…评价方式1A2%An%B1%课程目标 2评价方式2…评价方式1B2%Bn%……评价方式2………整体课程目标3.实际平均分为参预评价的学生在该评价方式的平均分。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模板注:该模板用于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提供改进教学的参考。
该评价表涵盖多个方面,如教学准备、教学内容与方法、课堂管理等,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评价对象: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准备评价项目很好较好一般不足1. 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具2. 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 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调查与利用评价说明:评价教师是否充分准备了所教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是否做到了事前的调研和规划,以确保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
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项目很好较好一般不足1. 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相符2. 手段灵活多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3. 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4.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评价说明: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评价项目很好较好一般不足1. 教学内容组织有条理,清晰明了2. 教学步骤安排合理,层次分明3. 教学语言生动、准确、通俗易懂4.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5. 适时进行复习和巩固评价说明: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组织有序、思路清晰,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控制教学节奏,以及是否能够运用生动准确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
课堂管理评价项目很好较好一般不足1. 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下课2. 管理课堂秩序,防止学生打扰3. 善于运用奖惩和激励措施4.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评价说明:评价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下课,是否能够有效维护课堂秩序,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奖惩和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教学效果评价项目很好较好一般不足1. 教学目标达成度2.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情况3. 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4.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说明: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程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的表现。
XXX(请填写课程名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课程名称:XXXXX(请填写课程名称)评价责任人:XXXX(理论教学课程填写:戴传波;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填写:王卫东)授课教师:XXXX(请按具体课程填写,有多位教师上课的填写所有上课教师)参与人员:XXXX, XXXX(填写授课教师和课程组人员,第一名填写课程组负责人)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考试/考查(请按具体课程填写)课程学分:???(请按具体课程填写)1、评价内容与结果一览表毕业要求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达成目标值2010级2012级最终结果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题分数之和学生实际平均得分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题分数之和学生实际平均得分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掌握数学及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达成途径:通过建立微元尺度或反应器尺度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方程,内外扩散过程的表达,积分求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评价依据:对平时表现、课堂提问、测验及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环节进行考核。
评价方式:平时表现、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由石化学院填写由石化学院填写课堂测验及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做出定量考核,给出成绩,计算达成度。
2.掌握物理、化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3.掌握本专业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4.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5.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1.掌握数学、物理基本原理2.掌握专业相关自然科学基本原理3.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学目标起主导作用的控制系统。
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还应及时评价教学是否达到了期的目标,以便及时调节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始终沿着目标所指引的方向孙顺利进行。
落实对语文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中评价、课后评价和单元评价等方面。
课中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通过提问、观察和学生的书面练习及操作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各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中评价的优点是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内容少,能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活动始终按照目标要求去进行。
课后评价是通过学生的作业,对一节课的达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学生未掌握的知识和未形成的技能等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辅导。
课后评价的优点是发现问题比较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当天。
单元评价是指通过单元达标检测评价学生对一个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单元评价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有利于真实检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基本形式根据国家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学习评价重在激励,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
(一)笔试笔试是以试卷为载体,以笔为答题工具,要求所有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场所作书面回答,有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
笔试是一种比较常用、操作简单、历史悠久的测试形式,可信度较高。
(二)口试口试主要是通过口头提问题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测试方式是主试与被试面对面的测试,由双方的提问与解答构成。
主要优点是:主试与被试直接接触,体现被试的个性,富有人情味。
有些笔试无法测试的内容,通过口试能达到预期的测试目的。
口试的灵活性强,被试可以对问题加以引申、补充、澄清,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再探查,求得更为满意的答案。
口试的真实性较强,被试没有机会虚饰。
教师教案评分表一、评分标准及分值分配1.教学目标(20分)1.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
1.2教学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要求。
2.教学内容(30分)2.1教学内容充实,符合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
2.2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难易适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3.教学方法(30分)3.1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4.教学评价(10分)4.1教学评价方法合理,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2教学评价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案设计(10分)5.1教案设计规范,格式清晰,易于阅读。
5.2教案设计具有创新性,能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
二、评分细则1.教学目标(20分)1.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
(10分)1.2教学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要求。
(10分)2.教学内容(30分)2.1教学内容充实,符合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
(15分)2.2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难易适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15分)3.教学方法(30分)3.1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5分)3.2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15分)4.教学评价(10分)4.1教学评价方法合理,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分)4.2教学评价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分)5.教案设计(10分)5.1教案设计规范,格式清晰,易于阅读。
(5分)5.2教案设计具有创新性,能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
(5分)三、评分结果根据评分标准,对教师教案进行评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根据总分,将教师教案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